曾仕强易经与人生
- 格式:doc
- 大小:40.00 KB
- 文档页数:17
曾仕强道德经的奥秘11人生有三宝(外:老子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对于现代人来说,“慈”是很好理解的,但是“俭”似乎难以做到。
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社会上追求高消费,互相攀比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这些现象会给人们带来怎么样的祸患?老子所说不敢为天下先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呢?)第11讲人生有三宝我们已经知道,天地是怎样造万物的。
那个整个的过程我们了解以后,我们反过来问问自己,我们身为天地的一个分子,而且是一个很重要的分子,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过我们的日子。
换句话说,人们要问问自己,人应该怎样生活,才符合道德要求。
我们看《道德经》第59章,治人事天,莫若啬。
我们先看什么叫做治人。
治人不就是管人吗?不是,你管人干什么?道都不想主宰人了。
你同样是人,你还要去管别人,这不很奇怪吗。
治人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向自然学习,要跟天地一样无私的奉献,所以治人,就是为社会人群服务。
那什么叫事天呢?事天不是说整天去拜天,去求天去问天,不是。
而是修身,因为天它代表自然,而自然呢,它是无私的奉献,但是人呢,好像都做不到,你看看天,想想自己,你觉得很难过,觉得很惭愧,觉得说天你怎么能做得到我做不到呢?因此就要修身。
所以治人它是向外的,事天是向内的,不管你对外对内,莫若啬,再也没有别啬更重要的,什么叫做啬?啬就是爱惜,就是节俭,爱惜,爱惜什么?节俭,为什么要节俭?老子接着说,夫唯啬是以早服,因为一个人,他如果爱惜,他如果节俭,他就会及早的走上道,及早的服从道。
(外:节俭,本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之一,但是现在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于是有人开始鼓吹,只有高消费才能刺激经济的发展,因此社会上的奢华之风渐起,在物质相对丰富的现代社会,我们究竟还要不要坚持节俭呢?)我们现在可以看出来,现在人衣服永远少一件。
你衣服已经够多了,穿不完了,可是你看到别人,他那个比较好看,我再怎么样也去买一件,比他更好看的,就形成,我们现在怎么样,过度生产,过度浪费,你生产那么多干什么。
《易经》与人生《易经》与人生《易经》与人生1《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著作,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却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掌握它.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中,这本古老而神秘的经典,竟成了某些人卜卦算命的工具.作者:曾仕强作者单位:刊名:文化博览英文刊名:CULTURE VISION 年,卷(期): 20xx ""(7) 分类号:关键词:《易经》与人生2《易经》的由来我们平时讲《易经》,亦称《周易》。
其实《易经》是个统称,分为三部《连山易》《归藏易》《周易》。
《周易》只是周朝时期的《易经》,前面的两部在历史的洪流中丢失了,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李斯将《周易》列为医术占卜书而幸免于难。
所以《周易》和《易经》这两个词现在通用,但是从源头上讲还是有区别的。
夏代时期的《连山易》,以“艮卦”为首。
为什么选择“艮挂”为第一卦?艮,代表山。
古时西北高山众多,古人想像山是最重要的,于是“艮卦”被放在了首位。
到了商代,人类的文明不断向前推进,发现大地很重要,五谷杂粮都是从大地里产生的,所以把“坤卦”放在《归藏易》首位。
到了周代,人们则认为天很重要,所以把“乾卦”放在了《周易》首位。
对其书名,理解不一。
“周”有周朝、周代;周全;周转等不同解释,“易”有变易、不易、对易等不同解释。
《汉书·艺文志》提出“人更三圣,世历三古”之说,说明《周易》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由哪个人写了这本书,现在著书都有作者,而《周易》的作者不详。
历史上认为是由伏羲氏画八卦,周文王演六十四卦、作卦爻辞,孔子作传解经。
《易传·系辞下》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古时候,伏羲氏作为天下的君王,仰头观察天象,低头观察地理,观看鸟兽的斑纹和土地所宜,近处取自于自身,远处取自于万物,于是开始创作八卦,用来领会神明的道德,用来表达万物的情状。
易经的奥秘——曾仕强易经是一部群经之首,包含广泛精微的内容。
XXX、XXX、XXX三位圣人分别代表上古、中古、近古,是易经的重要传承者。
易经以阴阳为基本元素,是解开宇宙秘密的关键。
XXX八卦、XXX64卦、XXX《十翼》是解锁宇宙之谜的三把钥匙。
易经不仅是自然科学,也是人伦道德的重要指导。
研究易经可以纠正似是而非的观念,理解其神秘性和道德性,求同存异。
阴阳是相对的,不可分的,是宇宙万物共存的关键。
阳代表白天、天、手心、大拇指、奇数、头,阴代表晚上、地、手背、四手指、偶数、脚。
人要刚柔并济,像手指和星宿一样,共同构成完整的生命体。
阴阳会变动,但是阴阳合一是不变的。
要像圆形一样,不去伤害别人,但一定要XXX。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互动,是万物共生的关键。
太极由“大”和“点”两部分组成,意味着大急了又小极了。
它是宇宙万物共同生存的平台,是生两仪的关键。
太极是宇宙万物万象的基因,它代表着阴阳的平衡和共存。
做别人的太太就要知道该大的时候大,该小的时候就要小,这就是太极的精髓。
在宇宙中,自然是唯一的主宰。
如XXX所说,顺乎自然则吉,不顺乎自然则凶。
规律是存在于变化中的不变之物。
虽然道理是直的,但路却永远是弯的。
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则是告诉我们,即使你知道某些事情,如果这个人不该知道,你也不能说你知道。
XXX也曾说过,“夏虫不可以语冰”,不同的事物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沟通方式,这是随机应变的表现。
天不是神,也不是,天就是自然,这是XXX的又一名言。
所有合乎自然的事情都是正确的,不合自然的迟早会被证明是错误的。
八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
其中乾象代表健康和创造力,坤象代表柔顺,坎象代表欠缺土地的水,离象代表隔离和救火,艮象代表适可而止。
在做任何事情时,要适可而止,不要过分奢求。
快则快,慢则慢。
雷象代表震动,风象代表齐心协力,泽象代表XXX相关。
八卦图告诉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是定位。
我们需要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样守位,即守分,以及不断改善自己。
《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乾卦和坤卦是六十四卦中最特殊的两个卦。
乾卦是全阳的,坤卦是全阴的,当这两个卦象合在一起看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乾坤是绝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乾坤绝配,但为什么有的乾坤配流芳青史,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千古骂名呢?《易经》通过自然的原理,推论出人生的哲理,就是水深火热的循环往复。
《易经》中的六十四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六十四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六十四种状况,这六十四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种共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对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警示作用呢?让我们继续跟随,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一起来探索:易经的奥秘,第十一集:乾坤人生。
乾卦和坤卦是64卦中最特殊的两个卦。
乾卦是全阳的,坤卦是全阴的,当这两个卦象合在一起看的时候,叫做乾坤的绝配。
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乾坤绝配,但为什么有的乾坤配流芳青史,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千古骂名呢?《易经》通过自然中的原理,推论出人生的哲理。
《易经》中的64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64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64种状况,这64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种共同的规律,这种规律是什么?对于我们的人生又有什么警示作用呢?《易经》64卦中只有乾卦是纯阳的,坤卦是纯阴的,但是这两个完全相反的卦象,却有四个共同的字,这就是元、亨、利、贞。
那么为什么乾坤两卦中都会有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又是什么意思呢?如果说乾卦代表了一个成功的开拓者,那么坤卦就代表了一个优秀的配合者。
历史上可以列举出来许多乾坤的绝配,但是为什么有的乾坤配为人们所称赞,而有的乾坤配却留下了千古骂名呢?几乎每一位父母都望子成龙,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够飞龙在天,很少有父母愿意培养孩子,去当一匹脚踏实地的马。
但是曾仕强教授为什么说,龙就是马,马就是龙呢?又为什么说,我们的教育,就是在望子成龙这个问题上搞错了呢?《易经》中的64卦,既代表了宇宙中的64种情境,也代表了人生中的64种状况,这64种状况虽然完全不一样,但有一个共同的规律,那就是每一个卦象都是6个爻,也就是每一种状况都可以分成6个阶段,而这6个阶段的发展规律是有共同之处的,那么这些共同之处都是什么呢?64卦每个卦象中的6个爻,都有一个共同规律:初难知,上易知,就是说无论是人生还是事业,在开始的时候,是很难看清楚的,但发展到最后的结果,是很容易看明白的。
曾仕强优秀文章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曾仕强优秀文章》的内容,具体内容:曾仕强以幽默、风趣、亲切、有中国特色、合乎中国的国情、深刻的挖掘着中国人性与文化的深层含义的授课方式颇受大家喜爱。
被业界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曾仕强以幽默、风趣、亲切、有中国特色、合乎中国的国情、深刻的挖掘着中国人性与文化的深层含义的授课方式颇受大家喜爱。
被业界称为:中国式管理大师、华人三大管理学家之一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关于,希望对你有用!关于1:易经的智慧太极是我们的共性,人再大不过是个太极,人再小也还是一个太极。
人人都是太极,甚至于汉字里面每一个字都是一个太极,叫做一字一太极。
可是万物都是会变化的,里面有阴有阳。
同一个中国人,有时候很讲信用,有时候非常不讲信用;有时候很守时,有时候不守时;有时候很振奋,有时候很沮丧。
人有情绪的变化,同一个人有不同的情绪,有时候感觉世界真是光明,充满了希望,有时候又觉得到处都是坏人,自己很倒霉。
同一个人,也就是同一个太极,分阴分阳。
坏人是不是一定坏?不一定,坏人偶尔也会做好事。
好人是不是一定不会做坏事?也不一定,好人也经常是好心做坏事。
可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如果问西方人,阴阳是两个东西还是一个东西,我保证他的答案是,两个东西。
西方人认为阴就是阴,阳就是阳,阴阳是两码事。
可是中国人会告诉你,阴阳是一个东西,一个东西里面含有两种成分,一种叫做阴,一种叫做阳,合起来就叫太极,太极分出去就叫阴阳。
所以如果讲一,就是太极,如果讲二,就是阳和阴,这种观念我们中国人是很容易接受的。
《易经》给我们的"一内含二"的思维,和西方"二构成一"的认识,使得东西方的观念,有了"生"和"分"的差异,那么,东西方的这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反映到现实生活中,有着怎样的区别呢?一分为二,这是事实,一生二也是事实,但是生和分这两个字,我们真的要好好去想想。
曾仕强《易经的智慧》(1篇)曾仕强《易经的智慧》 1《易经》为群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肯花工夫,用心思而已。
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
《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和方法的一门学问。
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
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
【主讲人简介】曾仕强,中国式管理大师,全球华人中国式管理第一人,被称为“中国式管理之父”,现任__智慧大学校长,__交通大学教授,__兴国管理学院校长;曾仕强学历:英国牛津大学管理哲学荣誉博士、英国莱斯特大学管理哲学博士、美国杜鲁门大学行政管理硕士、国立__师范大学教育学学士;著有《胡雪岩的启示》、《易经的奥秘》、《家庭教育》、《孙子兵法与人力自动化》等。
2010年11月15日,“2010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曾仕强以780万元的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5名,引发广泛关注。
【内容简介】《易经》为群之首,是中国经学中最高深的一门学问,一般人都以为《易经》有如天书,很难理解,实则中国人认识中国的字,去研究中国的学问,是世界上非常简单的.事,只是一般人不肯花工夫,用心思而已。
如果明白《易经》的关键,了解它的原理,知道它的条例,则研究《易经》就易如反掌。
《易经》是研究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说明宇宙人生变化的法则和运用和方法的一门学问。
它的开始是以阴阳八卦的符号,和数理的选择,来说明宇宙人生的现象和道理。
如果你要问世上最早的哲学,最早的数理和符号逻辑,最早指出宇宙人生奥秘的学问是什么?那么可以肯定地回答你,就是中国的《易经》。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1 曾仕强:《易经》与人生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曾仕强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易经》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
曾教授,在美国获得了管理学硕士学位,在英国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工作后,他常常觉得中国人很难理解,39岁那年,他被复杂的人际关系,弄得身心疲惫,而学习《易经》后,他发现许多困扰他的问题,用《易经》中的道理解释,就都能够理解了。
曾仕强教授做客《百家讲坛》,在“我读经典”系列节目中主讲:《易经》与人生。
他说:我的名字虽然叫曾仕强,但是在39岁那年,身体一度非常衰弱,一点都不强。
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上下楼梯,都要小心翼翼。
他父亲知道此事后就对他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曾教授说:读《易经》跟我生病有什么关系?据我所知,《易经》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的。
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那一套。
父亲说:那是一般人的错误观念,把这部经典给害苦了。
《易经》,是讲未来变化道理的。
我们中国人,有一句叫“无三不成理”,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外国人是经常分成两块。
时间有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天有上午,中午和下午,连孔子都说,人分中人以上,中人和中人以下。
《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变化的,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又是不确定的,是会变化的,而这种变化又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就是我们所要去掌握的。
听了父亲的一番话,我觉得有道理,就说我去读读看。
回去以后,我就开始读《易经》,但怎么读也读不懂,有七八本书都是说怎么算命的,怎么看风水的。
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爸爸说:你先读《易传》,读懂了《易传》,再去看《易经》,你就会觉得很清楚了。
果然,当我读完《易传》,有很多感悟,最大的收获是:我终于看懂了中国人。
说实话,我那个时候和现在的年轻人一样,很羡慕做外国人的,但是自从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念彻底改变了。
曾仕强易经六十四卦解第一卦:乾为天(乾宫)进取之道卦解:刚强进取者,能向天地运行,刚劲强健,并永不停息地发奋图强。
吉凶:吉卦。
凡事努力,能有大福.仕途:初始宜稳,似龙潜入水中,待有伯乐识中便能一展身手,并让人们了解你的抱负。
但要时时警惕,不要被小人中伤,致使你的事业半途而废,甚至有不测之灾。
审时度势,或进或退,一但时机成熟,一跃为九五之尊。
此时品德、才智、地位兼备,可大展宏图。
只是应切记盛极则衰,盈满易倾,应请仁人志士辅佐。
求财与生意:有财运,并会有众人辛苦相帮,只是别忘了给辛苦相帮的人利益回报.特别是若靠政府相助将获大利。
秋季是你的大利市。
但此卦象最忌第二爻发动,此是家中无贤妇(或夫)造成无财进入,生意不顺。
如果此卦象中第三爻发动,是请的职员中有不诚实可靠之人,造成财产损失,生意失利,需早防。
如果卦中上爻发动,则是自己的虑事不周,心欠诚信,如果不仔细策划,将有大损失,建议此时不要勉强行事,否则后患无穷。
交友:慎交东南方属鼠、牛的人。
出行:利西北方。
宜入京师公门。
夏少出行.饮食:宜食多骨,瓜果类食物。
疾病:防头面、肺疾。
夏宜不安。
婚姻:找有声名之家子女为偶。
冬夏不宜成婚.吉祥色:大赤色吉祥数:一、四、九第二卦: 坤为地(坤宫)慎思怀柔卦解:坤为柔为顺。
若争先恐迷歧途,随从人后,就会有人先行做主,自然对自己有利。
吉凶:初吉卦.凡事三思而后行,会有好结局。
仕途:你终身不宜为帅,而宜作臣下,内方外圆,胸怀阔大,谨慎恭敬。
以无过错无大名声为极致,要象《老子》所说的:“不敢为天下先”,这就是处于坤位的君子必须采取的最有力的行为方略。
遵从这个原则,将会终身大吉.切忌与主帅公开为敌,否则两败俱伤,前功尽弃,终身不顺。
求财与生意:有财运.但应靠诚心辅助上司而获大利。
如贪心将劳而无功。
但如果卦象上爻发动,则情况有变。
要靠自己努力,不能靠上司与朋友了.如果卦中第三爻发动,将可能有怪异之事发生。
那么对合作伙伴或上司要多加留心。
精心整理
易经预测篇曾仕强
上部座谈部分易经融入生活于无形,百姓日用而不知,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是不会用,而是用不好。
易经为电脑逻辑概念的启蒙,二进制的发明者称:"西方科技发达,中国智慧先进",21世纪要由东方伦理来引导西方科技。
在西方,伦见尾""⑶不要"求"全,要"成"全。
下部讲授部分
观想:占卜帮助预测
精心整理
占卜可以引发第六感,帮助人们找到决策的参考答案。
首先,要理解八卦中这八个
字的含义。
但要注意占卜预测的五个条件:①资讯不足;②没有主见;③左右为难;
④固定问题;⑤诚心诚意。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测不准是正常的,要把握"测不准
定律":①测定之后情况会变;②人为力量增大;③科技的影响难料。
决策时为什么要卜卦?是为了籍卦产生讨论问题。
其实卦是不分好坏的,它在于给。
曾仕强《百家讲坛》易经与人生我的名字叫曽仕强,可是我三十九岁的时候,我的身体非常的衰弱,简直是一点都不强。
我总觉得头重脚轻,两脚无力,那时我的办公室在二楼,可是上下楼梯我都要小心翼翼地扶着楼梯走,生怕摔交。
我就很紧张,年纪轻轻搞到这地步,怎么办?我利用周末时间回到家里,把我的情形向我爸爸汇报。
我爸爸愣了一下,说:早叫你读《易经》,你为什么不读呢?我说读《易经》和我生病有什么关系?他说,当然有密切的关系。
我说,我所知道的《易经》只是用来算命的,用来看风水,而我是学科学的,我根本不信这一套。
所以,我就不学。
我爸爸说,那是一般人错误的观念,就把这本书给害死了。
《易经》,它是讲道理的,讲什么道理?讲未来变化的道理。
那天他给我谈了很久,他说,我们中国人受《易经》的影响,我们有一句话叫“无三不成理”,我们把任何东西都分成三块,而外国人经常分成两块。
我们分成三块,时间有过去、未来、现在,同一天有上午、中午、下午,人也是一样,连孔子都说,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他一定要凑成三个。
他就告诉我,《易经》告诉我们,未来是会变化的,所以一个人要重视你的未来,但未来是不确定的,它是会改变的。
改变是有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应该掌握的。
我听了以后就说,那很好呀,那我就学学吧!可是我回去后,怎么读都读不懂。
拿了十本书,有七、八本都是告诉我怎样去算命的,怎么去看风水,那不是我要的。
所以我回去就问我爸爸,看不懂的书有什么用?他说,你应该先读《易传》,你把易传读懂了,回头再看《易经》,你会觉得它很清楚。
我就很认真去读《易传》。
读完以后,我真的有很多感悟,我很开心给爸爸讲。
我现在最大的收获就是看懂了中国人。
爸爸说,你终于看懂中国人了。
凭良心讲,我那时候跟现在年青人一样,是很羡慕做外国人的。
我读了《易经》以后,我的观点改变了。
我说,我今天才懂,为什么叫“内方外圆”?就是中国人很有原则的,但是你的原则就是不能表现出来,你一表现出来就跟别人起冲突,就格格不入,人际关系就很差。
所以,外面要圆。
可是我爸爸给我讲,那你这样不就很圆滑吗?我说,不是。
我以前也是很痛恨圆滑的。
现在我才知道,是“圆通”,不是圆滑。
中国人最讨厌的就是圆滑,这个人滑头、奸诈,没有人喜欢。
但是你不圆通,你又很吃亏。
我们很小心地用现代的观念来看古老的《易经》,我就越学越有趣。
我们看到了很多,我们平常真的看不懂,听不懂的话,慢慢我都找到了根源。
我觉得古代的人,你别看他没科学,但他知道地球是圆的,我们在这里,美国在底下。
所以你到美国去,你就挖一条隧道。
一直坐电梯就到了,也不必坐飞机。
但是事实上行不通,因为地心中有一团火,烧得你整个融化掉了。
这样我就知道,《易经》里面有一条曲线的,告诉我们,直线是最快的,但是经常是走不通的。
你还是要打个转才能到美国。
我也发现我们中国人,三人在路上走路,躲来躲去。
你问他为什么要躲来躲去,他也说不出道理来。
原来他很避免走中间,因为中国人他是中间最高。
如果,你和领导在一起走,无论如何你要让他在中间。
有很多年轻人他不懂事吃很多亏。
就是每次照相,他都挤中间去,一洗出来,领导一看就这家伙最讨厌,你站中间干什么?懂事的就坐旁边,该你坐中间,自然会请你去坐中间,你急什么?所以中间最大!这就是《易经》的观念。
然后,我又去听懂另外一句话。
这句话你可以去考别人、你的亲戚,“不三不四”。
你成天都在讲不三不四,就不知道什么是不三不四?我也曾经对我的学生讲,你把不三不四翻译成英语,全世间没有人听得懂。
中国人很奇怪,他不说不五不六,不七不八,他就讲不三不四。
你读了《易经》就会知道,不三不四就是不仁不义。
中国人最喜欢讲完话就否认,我给你讲完话后,加一句:不要说我说的。
结果你对别人说,那就是对我不仁嘛!所以,他来问我,你讲了这句话吗?我说,没有。
我不是欺骗,我是认为你不仁我就不义。
你把这些道理说清楚,搞懂以后。
你就知道,啊中国人是很诚实的,很实在的。
我发现中国人最厉害的就是,同时讲两句非常矛盾的话。
这里告诉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里想的是,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里讲的是礼让为先,这里想的是当仁不让,那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你自己看着办。
这就最厉害!我慢慢感觉到,凡是外国人最讨厌我们的地方,就是中国人最善长的地方。
你问外国人,你喝茶还是咖啡?他很干脆:咖啡,茶。
中国人不可能,他告诉你:随便。
一定告诉你,随便。
我几十年的经验:会讲随便的人都是长寿百岁的。
他没压力。
我慢慢发现,我们有学理的根据。
我常常问年轻人:阴阳是一个东西,还是两个东西?如果你告诉我这是两个东西的人,脑筋就有一点西化了。
西方人就分开来看,中国人就合起来看,我几十年才体会到,我们是合起来看。
我们动不动就说“合作”,大家“和谐”,不能分的,一分就糟糕了。
外国人是“分”的,分到最后,你是你我是我。
我们阴阳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同样一个东西有时变阴,有时变阳。
这是我从《易经》中体悟到的,最好的一个法则。
(《易经》的哲理就是阴阳一体,如同我们看到的太极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曽仕强教授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无论老子,还是孔子的思想都是以《易经》为基础的,那么这些古圣先贤是如何解读《易经》的呢?)我必须要说明:中国所有的哲学都是从《易经》出来的。
你看,孔子把人分为中人以上,中人以上这种人怎么去读易经,这个人是老子。
老子是替很高智慧的人去解说《易经》的。
所以,凭良心讲《道德经》是非常高水平的,高难度的。
只一句“道可道,非常道”你就搞不清楚。
他先说:不能说,才来说。
这很厉害吧!这就对中国人影响很大,中国人讲有没有意见,没意见。
结果一大堆意见。
外国人,有意见就有意见,没有意见就真的没意见。
中国人不是,先说没意见,结果后面讲一大堆。
我们先说没意见是尊重人家。
我们好好把《道德经》读完了,就会知道《易经》里很高深的哲理。
孔子不是,孔子是对中等智慧的人解说《易经》,什么是《论语》?就是家常便饭。
所以要解说《论语》要从我们生活圈去体会。
《论语》一开头就告诉你:做人要快乐。
所以“学而篇”就提出来:孔门三乐。
三种乐趣。
你与孔子接触还得不到乐趣,那就很冤枉。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真正的意思是说,你读完以后,要去实践,实践以后要变成习惯,行成习惯你就很乐了。
第二个,“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朋友来不亦乐乎,舍身处地把好茶端给他,把好东西与他分享,他下次一定来,你这样想就对了。
做人要做到你的朋友想到你,就想到能从你这里沾到一点便宜,你就成功了。
每个人想到你就想到,我一去一定会吃亏的,那他就跑掉了,第三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愠,就是小小的生气,没有发脾气,只是有一点不高兴。
人家不知道你是谁,你一点都没有不高兴的。
现在人不是,现代人是人不知而大怒,你不知道我是谁吗?你没看过我吗?这就完蛋了。
今天各行各业,千万要记住隔行如隔山,谁也不认识谁,这才是正常的。
你如果把孔子这三个基本做完了,你就很乐了。
还有一个人,最可惜就是我们都把他忽视掉了,叫做“墨子”。
墨子是专门替基层的人,大众的人去讲《易经》的道理。
墨子的学术是最好的。
所以,做人先学墨子,实干,认同上面。
年纪轻轻就一大堆意见,那不害死自己吗?然后慢慢走上儒家的路,最后你才可以去进入道家的境界。
《易经》是所有都包括在里面。
不管你天文地理什么,包括兵家,包括医学,甚至于现在的电脑,都是从里面来。
(兵书里三十六的很多计谋都是出自易经的卦象,而中医讲究的阴阳平衡,更是出自《易经》的阴阳共体之说,但是代表现代文明的高科技电脑怎么会与古老的《易经》有关系呢?)我只讲一句话,我们天天都知道,电脑就是010101,0就是阴,1就是阳,你看你现在讲这种话010101就构成了浩瀚无穷的网际网络,没有人不相信。
可是我们老祖宗六七千年前就讲了:阴阳变化产生宇宙万物。
一样的道理,电脑就是阴阳的变化,没有什么稀奇。
所以,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很认真在学《易经》,我们千万不要把这种宝贝丢弃了。
但是我们要了解,以前没有科学语言,不得已用那些话,现在我们已经进入科学时代了,我们一定要用科学语言,用科学的发现来帮助我们回去了解《易经》的道理,这才是现代人读《易经》的一个方法。
(用科学的发现帮助我们去了解《易经》的道理)我觉得《易经》给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四个字,也是中华文化里面最可贵的四个字,叫做“持经达变”。
什么叫“经”?经,就是不能变的东西。
一个人有了经以后,你还不会变,你还是不会用。
原则是不能变的,但方法是一定要变的。
可是我们现在受美国影响很严重,我们说,什么都在变。
我是不接受这句话的。
各位,你如果相信一切一切都在变,什么都在变的话,请你今天晚上回去,看看你爸爸变没变?还是老一个嘛!如果你发现全家人都变了,那你爸爸也变了,没有那回事。
其实《易经》告诉我们,世界上如果没有不变,你就不可能有变;如果没有变,你就不可能有不变,它根本就是相对的。
(《易经》是全世间最高明的辩证法)其实《易经》是全世间最高明的辩证法。
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中国人,你会发现,中国人说要就是不要,说不要就是要。
你送礼给外国人,外国人会当场拿来,告诉你,我最喜欢这个东西。
中国人会吗?中国人你送礼给他,他说不要,千万不要,好好,搁那儿好了。
最后还是要了。
我小时候还是很讨厌这个的,根本虚伪,假的嘛。
后来我才懂,我读了《易经》才懂,学理很简单,叫做“站在不要不要的立场来要,才不会乱要”这样就对了;站在没有没有意见的立场,来发表意见才不会乱讲。
这样就对了;站在退让退让的立场来不让,最后当仁不让嘛!当仁就不应该让嘛!这就是最好的逻辑。
《易经》告诉我们:当不当就是应该不应该的意思。
只有一句话,尤其是对年轻人,特别特别要小心“少问喜欢不喜欢,多问应该不应该”。
现在是,我喜欢。
你喜欢就糟糕了。
我经常讲,外国人因为他脑筋是一半的,我们脑筋是全的,因为我们有阴有阳,同时要兼顾。
所以外国人讲话,经常讲一半的话,他们最流行的话是:不自由毋宁死。
现在年轻人都上当,说对对对对,你就糟糕了。
他只讲了一半“不自由毋宁死”,还有一半他没讲,从来没讲,只有中国人才懂:“一自由就堕落。
”不自由当然不好,但太自由更不好。
你说有钱多好,这句话也不对啊,钱是怎么样?钱是不够很紧张,太多了很烦恼,刚刚好最愉快。
这就好了嘛!还是三段!怎么分都是三段。
所以,我觉得我读完《易经》后,我不但生理健康心神愉快,而且我懂得很多道理,我就开始把我们易经的道理,一个一个整理出来。
(《易经》都包括一些什么道理?为什么曾仕强教授读完易经后会心情愉快,身体健康。
我们又应该如何去理解《易经》中的道理呢?)《易经》它讲六个字:明象位,立德业。
一个人,他一定要搞清楚现象,象就是现象,位就是你的位置。
我们今天就是位置站错了嘛。
位置,我们用通俗的话讲叫“地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