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颈丛神经阻滞麻醉资料教程共19页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25
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颈丛神经阻滞麻醉】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这个贴子最后由ysdmaz在2005/01/2002:04am第1次编辑]【颈丛神经阻滞麻醉】【适应症】(一)颈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颈淋巴结清扫术、喉切除术、颈椎椎板切除术。
(二)锁骨骨折内固定术。
(三)肩关节手术(与臂丛阻滞联合)。
【禁忌症】?颈部畸形或有炎症、结核等。
【解剖】(一)颈丛神经由颈2、3、4三对脊神经的前支组成,分深浅两丛。
(二)【深丛神经】出椎间孔经横突结节间沟下行,向外分布于颈部肌肉及其它深部组织,为肌肉的运动神经纤维。
(三)【浅丛神经】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处冒出至表面,分为升支、横支和降支,支配于颈前区皮肤和表浅组织,为皮肤的感觉神经纤维。
(四)颈丛神经的麻醉范围主要是在颈部的前面和侧面,但由于药物的弥散,常使颈脊神经的后分支也同时被阻滞。
为此,麻醉范围常更波及头的后枕部、肩及胸上部。
【局麻药】局麻药种类较多,举例见表,根据手术时间的长短,任选其一应用。
表颈丛阻滞的麻药选择局麻药名称————————总量(ml)————作用维持时间(h)2%普鲁卡因————————30————————21.5%普鲁卡因、0.1%地卡因—40————————31%利多卡因、0.15%地卡因——30———————40.5%布比卡因———————20———————3如无禁忌,可加入1:20000肾上腺素【操作方法】(一)三针阻滞法:1.病人仰卧,去枕头,头转向对侧。
2.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与甲状软骨上缘的水平线相交处,可摸到第四颈椎横突,此为第一点。
再在胸锁乳突肌后缘,乳突下一横指,为第三点(相当于第二颈椎横突)。
两点连线的中点为第二点(相当于第三颈椎横突)。
各用染料分别在皮肤上作好标记,并在三点上各作皮丘。
3.用22~24号针头连接5ml注射器,与皮丘垂直,顺序分别进针第一点、第三点和第二点。
医院麻醉科颈丛、臂丛阻滞麻醉技术规范颈丛神经阻滞【解剖】颈丛由C1-4 脊神经前支构成,C1 重要为运动神经,其它均为感觉神经,分深丛和浅丛,从椎间孔穿出后,经颈椎横突分叉处,浅丛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筋膜,分为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前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内侧支、中间支和外侧支),支配区域为枕、颈及胸肩上部,呈披肩状。
【适应证】颈部手术,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但病变侵及气管,颈部巨大肿瘤,不合作者或穿刺部位感染者不适宜采用。
【操作办法】1.体位:仰卧,头偏对侧;2.定位:病人昂首,显露胸锁乳突肌,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相称C4 水平,平甲状软骨上缘);3.穿刺办法:取6.5 号针,穿刺点处作皮丘,与皮肤垂直进针,在颈前筋膜前方寻找横突,此时病人有酸胀感,回抽无血也无脑脊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
【局麻药浓度及剂量】1.2%利多卡因20ml 及1%地卡因4ml,加生理盐水16ml,即为1%利多卡因和0.1%地卡因混合液,每侧8~12ml。
在40ml 混合液中加入1:1000 肾上腺素2滴(7 号针),如遇甲亢、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病患者则不加肾上腺素;2.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或单纯用0.25%布比卡因,不加肾上腺素,剂量同上。
【并发症】1.药液误入硬膜外腔可引发高位硬膜外阻滞,如误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呼吸心跳停止,意识消失,解决见全脊麻;2.局麻药毒性反映:由于颈部血管丰富吸取过快或误入血管引发,症状及解决见局麻药毒性反映;3.膈神经阻滞:双侧膈神经阻滞可致呼吸困难,应予以面罩供氧;4.喉返神经阻滞:可致声嘶或轻度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可恢复;5.Horher's 综合征: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面部血管扩张,鼻塞,皮肤干燥,短期内无需解决;6.椎动脉损伤引发出血;7.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1)镇静和镇痛药:根据病情用安定、氟哌啶或哌替啶等;(2)吸氧,对高血压患者局麻药中毒避免加肾上腺素;(3)必要时用心律平、慢心律、美托洛尔或西地兰等。
注射器针头型号注射液容量(ml)进针的部位与方向 肌间沟22G微型针头20-25ml锁骨中点上方2-3cm,垂直刺入皮肤并略向下
腋路5ml注射器针头30-35ml腋动脉搏动最高点腋动脉旁,针体与腋动脉成20度夹颈深10ml注射器针头6-8ml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的中点即为C4横突穿刺点,垂直颈浅10ml注射器针头5-10ml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约等于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的
备注:颈浅丛阻滞还可以是颈深丛阻滞的补充,即针
穿刺成功的标志
皮肤并略向下推进穿过浅筋膜有突破感,再在横突附近寻找异感,触电麻木为异针体与腋动脉成20度夹角针头朝向腋窝刺入穿过鞘膜有突破感进入鞘内有落空感,放手针体随腋动脉搏动为C4横突穿刺点,垂直刺入皮肤触及横突有抵触感再稍许后退
乳突与锁骨中点连线的中点)垂直刺入皮肤穿过颈阔肌肌膜有突破感
深丛阻滞的补充,即针体从C4横突拔出直至使针头退出到颈阔肌肌膜的表面,再分别向乳突、锁骨﹑颈前﹑颈后四
触电麻木为异感,推注药水时有酸胀痛感
放手针体随腋动脉搏动而摆动,注射药水完毕可见梭形包块、锁骨﹑颈前﹑颈后四个方向注射药水5ml。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1、适应证与禁忌证上肢、肩关节手术。
对精神高度紧张,不合作者不宜选用,小儿可在基础麻醉下进行,年龄过大者,因颈部组织过分疏松,应慎用臂丛神经阻滞肌间沟法。
2、操作常规①麻醉前用药:苯巴比妥钠0.1g或安定10mg肌注。
②备齐麻醉机、氧气、气管插管用具及急救药品。
③测定基础BP、HR、SpO2,开放静脉通道。
④肌间沟法:肩部和上臂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对侧,患侧肩下垫薄枕,上肢紧贴身旁。
在锁骨上方胸锁乳突肌后缘触及前、中斜角肌与肩胛舌骨肌共同形成的一个三角形间隙,三角形底边处可触及锁骨下动脉搏动,穿刺点即相当于环状软骨边缘第六颈椎水平。
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巾。
左手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皮肤刺入此沟,略向下向后方(约C5横突)推进,穿过浅筋膜后有脱空感。
若同时患者有异感则为较可靠的标志,若无异感,亦可缓慢进针,直达C6横突,稍稍退针,接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液,无脑脊液,无大量气体,即可注人局麻药15~25ml(成人)。
不宜同时进行两侧阻滞。
⑤腋路法:适用于上臂下1/3以下部位手术或骨折手术复位,以手、腕和前臂尺侧部手术为首选。
患者平卧去枕,患肢外展90度,屈肢90度,手背贴床且靠近头部行军礼状,完全显露腋窝,在腋窝处摸到腋动脉搏动,取动脉搏动最高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巾:左手固定腋动脉,右手持7G注射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斜向腋窝方向,针与动脉夹角20度,缓慢进针,直到有筋膜脱空感,针头随动脉搏动摆动或出现异感,左手固定针头,右手接预先备好的局麻药液注射器,回抽无血,注入局麻药20~40ml。
注射完毕腋部可出现一梭状包块,证明局麻药注入腋鞘内,按摩局部,帮助药物扩散。
⑧常用局麻药:1)1%利多卡因。
2)2%利多卡因+0.75%布比卡因混合液。
或1%利多卡因、0.25%布比卡因混合液。
3)2%普鲁卡因。
4)0.5%罗哌卡因(注:两种药物混合应该用原有药物的最大浓度,因为混合原两种药物被相互稀释,否则不应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