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丛颈丛
- 格式:ppt
- 大小:248.50 KB
- 文档页数:19
医院麻醉科颈丛、臂丛阻滞麻醉技术规范颈丛神经阻滞【解剖】颈丛由C1-4 脊神经前支构成,C1 重要为运动神经,其它均为感觉神经,分深丛和浅丛,从椎间孔穿出后,经颈椎横突分叉处,浅丛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穿出筋膜,分为耳大神经,枕小神经,颈前神经和锁骨上神经(内侧支、中间支和外侧支),支配区域为枕、颈及胸肩上部,呈披肩状。
【适应证】颈部手术,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等。
但病变侵及气管,颈部巨大肿瘤,不合作者或穿刺部位感染者不适宜采用。
【操作办法】1.体位:仰卧,头偏对侧;2.定位:病人昂首,显露胸锁乳突肌,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与颈外静脉交叉处(相称C4 水平,平甲状软骨上缘);3.穿刺办法:取6.5 号针,穿刺点处作皮丘,与皮肤垂直进针,在颈前筋膜前方寻找横突,此时病人有酸胀感,回抽无血也无脑脊液后缓慢注入局麻药。
【局麻药浓度及剂量】1.2%利多卡因20ml 及1%地卡因4ml,加生理盐水16ml,即为1%利多卡因和0.1%地卡因混合液,每侧8~12ml。
在40ml 混合液中加入1:1000 肾上腺素2滴(7 号针),如遇甲亢、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病患者则不加肾上腺素;2.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或单纯用0.25%布比卡因,不加肾上腺素,剂量同上。
【并发症】1.药液误入硬膜外腔可引发高位硬膜外阻滞,如误入蛛网膜下腔即刻呼吸心跳停止,意识消失,解决见全脊麻;2.局麻药毒性反映:由于颈部血管丰富吸取过快或误入血管引发,症状及解决见局麻药毒性反映;3.膈神经阻滞:双侧膈神经阻滞可致呼吸困难,应予以面罩供氧;4.喉返神经阻滞:可致声嘶或轻度呼吸困难,短时间内可恢复;5.Horher's 综合征:星状神经节阻滞,出现同侧瞳孔缩小,眼睑下垂,面部血管扩张,鼻塞,皮肤干燥,短期内无需解决;6.椎动脉损伤引发出血;7.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1)镇静和镇痛药:根据病情用安定、氟哌啶或哌替啶等;(2)吸氧,对高血压患者局麻药中毒避免加肾上腺素;(3)必要时用心律平、慢心律、美托洛尔或西地兰等。
颈丛(一)颈丛的组成和位置颈丛 cervical plexus由第1~4颈神经的前支构成,位于胸锁乳突肌上部的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
(二)颈丛的分支颈丛的分支有浅支和深支,浅支亦称为颈丛皮支。
颈丛皮支由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附近穿出,位置表浅,散开行向各方,其穿出部位,是颈部皮肤浸润麻醉的一个阻滞点。
主要的浅支有:1.枕小神经 lesser occipital nerve(C2)沿胸锁乳突肌后缘上升,分布于枕部及耳廓背面上部的皮肤。
2.耳大神经great auricular nerve(C2、3)沿胸锁乳突肌表面行向前上,至耳廓及其附近的皮肤。
3.颈横神经transverse nerve of neck(C2、3)横过胸锁乳突肌浅面向前,分布于颈部皮肤。
4.锁骨上神经 supraclavicular nerves(C3、4)有2~4支行向外下方,分布于颈侧部、胸壁上部和肩部的皮肤。
颈丛深支主要支配颈部深肌,肩胛提肌、舌骨下肌群和膈。
5.膈神经 phrenic nerve(C3—5)是颈丛最重要的分支。
先在前斜角肌上端的外侧,继沿该肌前面下降至其内侧,在锁骨下动、静脉之间经胸廓上口进入胸腔,经过肺根前方,在纵膈胸膜与心包之间下行达隔肌。
隔神经的运动纤维文配膈肌,感觉纤维分布于胸腹心包。
隔神经还发出分支至膈下面的部分腹膜。
一般认为,右膈神经的感觉纤维尚分布到肝、胆囊和肝外胆道等。
膈神经损伤的主要表现是同侧的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严重者可有窒息感。
膈神经受刺激时可发生呃逆。
6.副膈神经 accessory phrenic nerve 多见于一侧,起自第5~6颈神经的前支,在锁骨下静脉的后侧加入膈神经。
臂丛神经1简介臂丛由第5~8颈神经前支和第一胸神经前支大部分组成。
经斜角肌间隙穿出,行与锁骨下动脉后上方,经锁骨后方进入腋窝。
臂丛五个根的纤维先合成上、中、下三干,由三干发支围绕腋动脉形成内侧束、外侧束和后束,由束发出分支主要分布于上肢和部分胸、背浅层肌。
颈丛、臂丛、腰丛等神经阻滞口诀歌颈丛神经阻滞口诀歌一、解剖颈丛分支有深浅,分布范围较广泛,组成颈1到颈四,放射分布是特点,颈横耳大和枕小,锁骨上像披肩。
颈深丛,较复繁,和脑神经有关联,舌咽迷走副神经,舌下和颈交感,形成复杂吻合网,颈从犹如系列环,每环又分深浅支,故此又分颈深浅。
二、阻滞三针法:作穿刺,并不难,胸乳肌后划直线,在线中点作标记,标记以上分两段,下端即为阻滞处,然后标出1、2、3。
三点垂直把针进,神经就在横突缘,距皮2-3厘米,针碰骨质有手感,分别注药3毫升,出现异感更完善,此举称谓三针法,一目了然很方便一针法一针法,更简单,弄清标志是关键,C2相当下颌角,舌骨水平约C3,甲软骨上缘是C4, C6横突最明显,一次注药较省事,穿刺定在C4-3 ,由于只能做单侧,临床应用受局限,颈浅丛,要穿刺,胸乳肌后来定点,把肌轻轻捏起来,神经就在肌后缘,放散注药10ml ,根据情况来增减,双侧可以同阻滞,这是深丛区别点,并发症一、全脊麻,最危险,颈丛阻滞应避免,一旦穿刺失了误,多数病人要遇难,原因进针过于深,再则针尖内后偏,出事多见一针法,学好解剖再操练二、穿刺针,入血管,神经阻滞较常见,针抽回血别注药,麻药入血毒性添三、膈N阻滞不稀罕,重时呼吸有困难,双侧不能同麻醉,如果阻滞较危险,四、颈丛穿刺勿过深,药物逾量不安全,喉返迷走被麻醉,声音嘶哑是特点五、Horner征,很常见,瞳孔缩小眼下陷,结膜充血鼻不通,颜面潮红不出汗,麻药扩散难估量,乃是阻滞颈交感,勿须处理可自消,细心观察更安全。
臂丛神经阻滞口诀歌臂丛阻滞,临床常用,一般进路,分为三种,腋窝肌沟锁骨上,各种操作法不同,腋路方法易掌握,穿刺定在腋窝顶。
先让病人行军礼,触摸动脉有波动,朝向动脉把针进,针碰血管绕路行,动脉两侧找异感,触电感觉针不动,动脉上下来注药,可用三四十毫升,动脉后壁别忘掉,也应注药是10ml,适用前臂作手术,没有严重并发症,个别出现效不佳,远侧神经再补充,反复穿刺伤血管,动脉血肿易形成。
臂丛名词解释臂丛,又称为肩胛神经丛,是指由脊髓出发的神经束,在颈部和肩部交汇形成的神经网络。
它是人体肩部及上肢的主要神经支配系统之一,负责传输大部分上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
在临床上,臂丛的损伤或病变常常会导致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对臂丛的认识和了解至关重要。
臂丛的组成臂丛由脊髓出发的第五颈神经根、第六颈神经根、第七颈神经根和第八颈神经根以及第一胸神经根组成,它们在颈部和肩部交汇形成神经丛。
臂丛分为上臂丛和下臂丛两部分,上臂丛由第五颈神经根和第六颈神经根组成,下臂丛由第七颈神经根、第八颈神经根和第一胸神经根组成。
臂丛的主要分支包括颈神经干、上颈神经、中颈神经和下颈神经,它们分别向肩部和上肢的各个部位分支。
臂丛的功能臂丛是人体肩部及上肢的主要神经支配系统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传输上肢的感觉和运动信息。
臂丛的感觉分支主要分布在上肢的皮肤、肌肉、关节和骨骼等组织中,负责传输上肢的触觉、温度、痛觉等感觉信息。
臂丛的运动分支主要支配上肢的肌肉,负责控制上肢的各种运动,如抬臂、旋转、屈伸等动作。
臂丛的病理臂丛的病理主要包括臂丛神经病、臂丛神经损伤和臂丛神经炎等。
臂丛神经病是指臂丛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挤压等因素导致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臂丛神经损伤是指臂丛神经遭受外力撞击、拉伸、撕裂等导致的神经断裂、神经根撕裂等损伤,常常伴随着上肢的麻木、无力、疼痛等症状。
臂丛神经炎是指臂丛神经受到感染或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神经炎,常常伴随着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臂丛的诊断和治疗臂丛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神经电生理检查。
临床表现包括上肢的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包括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肌电图检查,可以帮助确定神经损伤的位置和程度。
臂丛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抗炎药、神经营养药等,可以缓解疼痛、减轻炎症和促进神经再生。
物理治疗包括电疗、按摩、理疗等,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和促进神经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