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2018年乡(镇)级以上行政区划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5.50 KB
- 文档页数:1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1月26日自治州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自治州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促进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
编制并实施好自治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适应国内外发展环境新变化,妥善应对发展新挑战,积极抢抓发展新机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十一五”时期,在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关于新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紧抓住发展机遇,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乌鲁木齐“7.5”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认真解决发展和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取得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成就,全面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2010年全州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1.3%,其中,地方国内生产总值99亿元,年均增长11.3%。
全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6250元,年均增长11.1%。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3亿元,年均增长21.8%(剔除国家边贸税收政策调整因素)。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亿元,年均增长15.5%。
三次产业比重由“十五”末的24:13:63调整到“十一五”末的31:20:49。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
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巩固,六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农业结构调整取得实效,进一步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1亿元,年均增长8.6%。
○G县域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报表制度(2017年统计年报)湖南省统计局制定2017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湖南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总说明 (2)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1.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G301—2表) (5)2.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片区规划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情况表(湘G301-4表) (9)3.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片区规划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情况季报表(湘G301-5表) (11)4.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G101表) (12)5.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G102表) (15)四、主要指标解释1.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19)2.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片区规划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情况 (27)3.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33)4.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40)五、资料来源参照表1.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48)2.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片区规划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情况 (50)3.乡(镇)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52)4.村社会经济基本情况 (55)一、总说明(一)实施范围县(市)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统计,为辖区范围内的全部县级行政单位(包括县、县级市、区。
由各县级统计局按所在地原则,根据本县(市)各部门、各系统现有资料整理填报本行政区的资料,凡在辖区内所有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不论其行政隶属于哪一级均应包括在内。
湖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及片区规划县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情况统计,为国务院批复的“片区规划”所确定的范围、纳入省实施规划范围的49个县和片区外国家、省扶贫工作重点县及大湘西地区,包括享受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特定扶贫开发政策的37个县;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规划范围,但不享受国家连片特困地区特定扶贫开发政策的6个县;纳入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实施规划范围的6个县;未纳入片区范围的国家、省扶贫工作重点县8个及部分大湘西地区1个。
章贡区、南康区、赣县区、Zhanggong,Nankang,Ganxian,信丰县、大余县、上犹县、Xinfeng,Dayu,Shangyou,崇义县、安远县、龙南县、Chongyi,Anyuan,Longnan,定南县、全南县、宁都县、Dingnan,Quannan,Ningdu,于都县、兴国县、会昌县、Yudu,Xingguo,Huichang,寻乌县、石城县、瑞金市、Xunwu,Shicheng,Ruijin,
吉州区、青原区、吉安县、Jizhou,Qingyuan,Ji'an,吉水县、峡江县、新干县、Jishui,Xiajiang,Xingan,永丰县、泰和县、遂川县、Yongfeng,Taihe,Suichuan,万安县、安福县、永新县、Wan'an,Anfu,Yongxin,
井冈山市Jinggangshan
袁州区、奉新县、万载县、Yuanzhou,Fengxin,Wanzai,上高县、宜丰县、靖安县、Shanggao,Yifeng,Jing'an,铜鼓县、丰城市、樟树市、Tonggu,Fengcheng,Zhangshu,
高安市Gao'an
临川区、东乡区、南城县、Linchuan,Dongxiang,Nancheng,黎川县、 南丰县、崇仁县、Lichuan,Nanfeng,Chongren,乐安县、 宜黄县、金溪县、Le'an,Yihuang,Jinxi,资溪县、广昌县Zixi,Guangchang
信州区、广丰区、上饶县、Xinzhou,Guangfeng,Shangrao,玉山县、铅山县、横峰县、Yushan,Yanshan,Hengfeng,弋阳县、余干县、鄱阳县、Yiyang,Yugan,Poyang,万年县、婺源县、德兴市Wannian,Wuyuan,Dexing。
3-5各地、州、市、县(市)户数、人口数、土地面积Household, Population, Land Area by Prefecture, Autonomous Prefecture,City and County乌鲁木齐市Urumqi City83.35天山区Tianshan District15.87沙依巴克区Shayibak District18.05高新技术开发区(新市区)New and High-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Xin19.16水磨沟区Shui Mogou Distric8.72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TouT 1 6.97达坂城区Da Bancheng District 1.22米东区Midong District10.92乌鲁木齐县Urumqi County 2.44克拉玛依市Karamay City11.71独山子区Dushanzi District 2.32克拉玛依区Karamay District7.88白碱滩区Bai Jiantan District 1.43乌尔河区Urhe District0.07吐鲁番市Turpan City20.03高昌区Gaochang District8.43鄯善县Shanshan [Piqan] County7.45托克逊县Toksun County 4.15哈密市Hami [Kumull City20.25伊州区Yizhou District15.47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Barkol Kazak Autonomous County 3.96伊吾县Yiwu [Araturuk] County0.82昌吉回族自治州Changji Hui Autonomous Prefecture49.09昌吉市Changji City13.26注:1.全区年末人口数、各地、州、市、县、区人口数据为2017年公安年报数据。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通知》,我州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自治区、自治州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
现将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州常住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为443680人[3],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424040人相比,10年共增加19640人,增长4.63%。
年平均增长率为0.45%。
二、家庭户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148886户[4],家庭户人口为43050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8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59人减少0.7人。
三、性别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9399人,占51.70%;女性人口为214281人,占48.3%。
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56下降为107.06。
四、年龄构成全州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9559人,占17.93%;15—64岁人口为332185人,占74.87%;65岁及以上人口为31936人,占7.2%。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7.50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1.58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4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全州人口中,汉族人口288220人,占总人口的64.96%,各少数民族人口155460人,占总人口的35.04%。
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3305人,增长了1.16%;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335人,增长了11.74%。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州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0193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6296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160221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2411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