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电视摄像课程--景别
- 格式:ppt
- 大小:348.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一章画面造型语言第一节景别一、景别概念景别:是画面从二维平面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景深:是从纵深的画面空间上识别人物位置和空间关系。
景别是完成电影、电视画面空间塑造的重要形式。
按照被摄主体在画面中的比例,我们可以把景别分为两个系列: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小全景(人物全景)近景系列——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1.作为造型元素的景别景的大小、远近,实际上是对画面内容的一种控制和创作,我们在创作电影电视画面时,选择怎样的结构和画面,首选是从对景的感受开始的。
(1)景别意味着距离。
这个距离包括被摄物之间的物理距离以及观众与被摄主体的心理距离。
全景意味着距离远,近景特写意味着距离近。
(2)景别暗示银幕空间。
也就是空间在银幕成像上的大小,全景系列景别的空间开阔,近景系列景别的空间狭小。
(指的是荧幕空间的范围)2.作为叙事手段的景别景别具有叙事功能:交代特征:远景系列景别交代被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环境的特征。
强调细节:近景系列景别交代被摄人物的具体特征。
导演对电影电视拍摄的把握从对画面内容的控制开始,而景别是实现这种控制的最重要手段,画面内呈现什么内容,呈现多大的面积,需要强调什么、忽略什么,都是景别控制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个角度来分析不同景别的造型特点和叙事特点。
二、景别的划分与功能景别的划分有两种标准,一、按照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大小来划分;二、以成年人在画面中所占位置大小来划分景别。
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的是第二种划分标准,将景别分为: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图例巴顿将军)1.大远景大远景:是以空间景物为拍摄对象,表现其范围和广度,是用来交代和展示空间的功能性景别。
远景和大远景都以表现环境空间为目的,不以清晰呈现人物为画面构图的任务。
(图例情书开场画面)在画面造型上,大远景画面中的主要面积都是景物,是一种景物景别。
大远景通常用在影片或者段落的开场,用来交代故事发生的大环境,明确人物所处的地理概念。
电影的景别名词解释电影作为一种以影像为媒介的艺术形式,融合了声音、画面和情节,给观众带来了视听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共鸣。
在电影制作中,景别(或称为场景、场次、场面)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电影中的具体场景或场合。
本文将深入解释电影景别这个术语,并讨论它在电影制作中的作用。
一、景别的定义景别是指电影中描绘的特定场景或情节片段,可以包括室内和室外的不同场地,还有一些特殊的环境设置。
景别通过设置、布景、摄影和后期制作技术的运用,帮助观众理解电影故事中所发生的事件,并提供特定的环境氛围。
景别的设置对于电影的整体叙事和情感传递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景别类型1.室内景别:室内景别指在室内场地拍摄的场景。
室内景别通常包括家庭住宅、办公室、商店、学校、医院等场所。
室内景别通过布景和灯光的运用,给观众展示不同的环境和氛围,增强电影情节的逼真度和可信度。
2.室外景别:室外景别是指在户外场地拍摄的场景。
它包括城市街道、乡村、森林、草地、海滩等各种自然和人造环境。
室外景别通过选择适宜的场地和气候条件,为电影增加色彩和动感,使观众感受到真实的距离和宽广的空间。
3.特殊景别:特殊景别是指具有特别情境或背景的景别。
例如,科幻电影中的外星世界、古装片中的古代宫殿、恐怖片中的阴森墓地等。
特殊景别通过特殊效果和艺术设计,创造出独特的世界观,使观众进入电影的另一个维度。
三、景别的功能1.提供背景信息:景别通过环境和场地的设定,为观众提供电影情节的背景信息。
例如,一个豪华的别墅可以暗示主人物的富贵身份,一个破旧的街区可以暗示贫困的社会环境。
2.营造气氛和情绪:景别的设置可以通过色调、光线、音乐和道具来营造不同的气氛和情绪。
例如,在浪漫的爱情片中,阳光明媚的海滩可以增加浪漫氛围;而在紧张的惊悚片中,阴暗的地下室可以加强紧张感。
3.推动故事发展:景别在电影叙事中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它们为角色活动提供必要的环境和动力。
例如,男女主角相遇的咖啡厅可以成为爱情故事展开的地方,战争片中战场的设定可以推动故事进展。
景别的定义及分类
1. 景别定义
被摄物在画面中的大小。
划分依据是被摄物在画面中的大小,它主要是由镜头与被摄物距离的远近以及焦距的长短形成的。
它有五个基本的分类:特写(包括大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包括大远景)。
2. 各个景别的概念
特写的概念
被摄物的某个特定的局部构成的画面,如人的脸、手等。
它主要是用一种放大的形式突出被摄物特定的局部和细节,强
调叙述重点以及情绪重点。
特写的取景范围:如果以一个直立的人作为被摄物的话一般把锁骨以上的取景部位叫特写。
当然人体的其他部位的局部取景也可以是特写,有些书本把这些景别叫细部特写,如郑国恩老师的《影视摄影构图学》就是这样的区分。
所以综合起来划分特写的取景范围就是人体的锁骨以上的头部取景和其他部位及其他物体的细节局部的取景。
近景的概念
人物的腰胸部以上的取景范围叫近景,也是由被摄物的局部构成画面。
人物的精神气质清晰,人物动作趋势也能识别。
中景的概念
人的膝盖以上的取景范围叫中景,人物动作清晰可辨,表情也能看清,但相对于
特写和近景情绪压力弱化。
全景的概念
人的整体范围的取景叫全景,主要表现的是人物动作,人与环境的关系也清晰。
远景的概念
由远距离拍摄人物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相对其他景别,环境介绍最为完整。
学观影---视听基础:景别景别是指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出来的范围。
景别是一种最重要、最外在的视觉语言形式。
当我们看到银幕上任何一个镜头画面时,最先识别、感受到的就是景别,辨别这是一个多大范围的画面。
景别的划分基本上是约定俗成的。
由于理论的不统一和实践中的个体差异,景别被划分出近lO种之多,具体到每一种景别,其概念和定义也不十分确定。
一般认定的划分景别的标准不外乎以下两种:一种是以被摄主体(人物)在画面中所占比例的大小作为标准,画框所截取的人体部位的多少可以直接确定景别;另一种是,当以景物为主要拍摄对象时,以其在面幅中所占的面积比例大小为标准。
因为电影、电视以人为主要关注对象,所以,景别的划分多采用前一种方法。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和特写、大特写。
1.大远景以表现环境气势为主,可以表现极远处的人和景物,人物只占画面面积的极小比例,只占画幅面积的四分之一,与环境相比微不足道,甚至,由于环境常常在这一景别中占主体,且分布在前后景,在画面中造成强烈的空间距离感,所以,人物有时会被前景的景物遮挡,从属于景物,以景抒情、以景表意,形成某种回味。
由于大远景中的信息量很大,所以不需要再用摄影机的横摇来扩大,基本上是静止的面面。
在史诗风格的影片中,我们常可看到这样的镜头。
《黄土地》大远景镜头2、远景远景中被摄对象在画面中比例关系大约是画幅高度的二分之一这种景别中的人物显得较小,通常会带有与之相关的景物环境,或者以表现自然景色为主和多人物的活动场面。
远景中,摄影机的视野较为开阔,能包括较大的空间,相当于人眼远距离地观察环境景物和人物,对象的细节部分无法看得清楚。
拍摄远景的时候,摄影机放在被摄对象远处,常用以展示事件发生的环境和规模、场面的宏大、显示空旷的画面,用来抒发情感、渲染气氛、调节节奏等。
在远景中出现的人物,只是小小的斑点,这类画面以景为主,以景抒情或表意,着重渲染气氛,人物则成为画面中的一个构成元素。
(1)大远景:人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极小,机位较远,环境占主要地位.一般用来表现广阔的空间,给人气势磅礴,严峻,宏伟的感受.往往在抒发情感,渲染气氛,产生强烈艺术感染力上发挥作用.一般不适用于表现横向动感强的效果,因为主体物在这样广阔的空间其运动常常显得微不足道.这一景别在一部电影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很多. (2)远景:比起大远景,人在画面中的位置明显了些,重要了些,但仍处于较远的位置.它适合展示事件发生环境和人物活动背景,展示事件规模和气氛,表现多层景物等. (3)全景:可清楚地看到人的全身.它适合表现人物全身形体运动(步行、跳舞、攀登等)表现事件的全貌,交待时间、地点和时代特征等,并有利于表现人与环境的关系.
(4)中景:表现人体膝盖以上的部分叫中景,常常用于叙事性的描写,因为这种镜头即可看清楚人物半身动作,也可看到所处环境细部.有利于交待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关系.它接近人眼在通常情况下观察事物的距离和视野范围,所以在一部影片中所占比重较大.
(5)近景:腰部以上的人像为近景,这种镜头既能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又可看到半身的动作和手势,使观众对角色产生一种交流感,产生置身事件之中的感受,不像全景、中景表现得那样客观.近景常和于表现某景的局部.
(6)特写:肩部以上的人物为特写.它把人或物完全从环境中推出来,让观众更集中,更强烈地去感受角色的面部表情和内在情绪,突出特定人物的情绪,细腻刻画人物性格.
(7)大特写:表现人物面部局部,如一双眼睛、一颗钮扣等.这种画面用得恰当可以产发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镜头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