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别和角度
- 格式:ppt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37
1景别:景别是指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所呈现出的大小和范围。
景别越小,所传达的环境和情节内容越少,心理和情绪内容越多。
2、决定景别大小的因素: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主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二是摄像机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3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画面能够让观众对画面中的影像有宏观上的把握,因而在电视节目中,远景常常被用来表现自然环境和某种气氛,表现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自然景观和大场景的群众活动。
4全景:表现人物全身形象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全景能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在很多电视节目中,全景画面也正是因为这一特征而充当了介绍、记录、表现的角色。
全景画面也能够完整的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可以通过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可以通过特定环境和特定场景表现特定人物。
此外,全景画面还具有某种“定位”作用,即确定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方位的作用。
5中景: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能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上半身的动过及其与其他物体、人物的交流上,画面也因而更为丰满,人物更为清晰,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由于中景的空间关系和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关系相近,符合人们观看的心理,它既给人物以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的活动空间,且不与周围气氛、环境脱节,可以解释人物的情绪、相互关系和动作的目的,因而中景画面是电视节目中用的比较多的一种镜头,尤其是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镜头。
6中景画面对于人的手臂活动可以实现一种完美的表现。
7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第三节景别、角度、方向一.景别影视中的景别的含义和作用比摄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景别是电视画面的重要造型元素之一。
景别的变化是实现造型意图、形成节奏变化、控制信息容量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景别,其功用和表现力各有侧重。
景别的选择就是摄像者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选择,是摄像者创作思维活动的最直接的表现。
1.定义:被摄主体和画面形象在电视屏幕框架结构中范围的大小。
(一般以人为准)2.实现方法:决定一个画面景别大小的因素有两个方面:一是摄像机和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二是摄像机所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a. 固定焦距,移动摄影和到主体之间的距离。
在拍摄角度不变的前提下,拍摄距离的改变可使画面形象的范围改变,距离缩近则图像范围变小,距离拉远则图像范围变大。
b. 固定距离,改变镜头焦距。
在摄像机与被摄主体之间距离不变情况下,变换摄像机镜头焦距也可以实现画面景别的变化,通常是镜头焦距越长,画面范围越小;镜头焦距越短,画面范围越大。
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固定焦距改变拍摄的距离,固定距离变换摄像机镜头焦距或同时变化焦距和距离。
3.分类不同的景别有不同的表现内容和功用。
a.远景1)范围:广阔的场面,较小的人物或无人物。
作用:交代环境的特点、规模、气势有较强的抒情性。
远景视野深远、宽阔,主要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
远景讲究“远取其势”。
例如《望长城》中的远景画面,表现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及广阔无垠的大漠之上,给观众以浩大、壮观、雄伟的视觉冲击和画面感受。
远景镜头作为开篇或结尾画面,或作为过渡镜头。
2)注意:用侧光、逆光、线条、影调和适当高度的机位加强纵深、层次感。
远景拍摄尽量不用顺光,而选择侧光或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并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影调明暗,避免画面的平板一块,单调乏味。
电视屏幕较小,要求远景画面删繁就简,同时画面时间长度要足够充分,摄像机的运动也不宜太快。
b.全景1)范围:表现人物的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
远景:表现广阔空间或开阔场面的画面,可分为大远景和远景。
大远景通常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大场景,特点是开阔、壮观、有气势,抒情性较强、画面结构简单清晰。
远景画面中事物的轮廓线和色块是重点。
,远景注重对景物和事物的宏观表现,画面形象空灵悠远含蓄。
以远景为开头起介绍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环境展开叙述的作用,而以远景为结尾则使人们感到退出感与结束感。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某一具体场景全貌,,同时保留一定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具有明显的中心内容和结构主体景画面,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从而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和心理状态,是集构图造型元素最多的一种景别。
中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人物整体与环境空间降至次要位置,重点在于表现人物形象和动作细节,交代人物的交流情绪。
中景画面通常被用作叙事性的描写,展现人物同时兼顾环境和气氛。
电视电影中常用。
近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空间范围狭小、画面内容趋向单一,常用于表现人物面部表情、情绪、刻画性格。
近景拉进了人物与观众间的距离,观看时容易形成交流感。
访谈、新闻播报中常用。
特写: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被摄主体细节的画面。
画面内容单一与外界环境分离,起放大形象、强化内容、突出细节的作用。
通过表现事务最有价值的细节,强化观众对事物的认识并引申出深层内涵,揭示事物本质、创造视觉张力。
常用于作转场画面。
正面拍摄:是指摄像机镜头的轴线垂直于被摄主体的正面,被摄主体处于画面中心。
常用于表现较严肃、正式的内容,画面透视感较弱。
背面拍摄:主体对象与摄像机的朝向一致,摄像机位于被拍摄主体对象的正背后进行拍摄。
人物的动作、姿态成为主要的焦点,用来营造悬念、调动观众想象。
侧面拍摄:照相机正对被摄体的侧面的一种拍摄方法。
可分为正侧面与斜侧面。
正侧面拍摄常用于表现主体运动的轮廓线条,表现人物交谈时的表情动作,但不利于展示立体环境空间。
斜侧面拍摄使主体与画框的框线形成相交的斜线,拍摄能使主体产生明显的透视感。
摄影中的景别与视⾓会对照⽚产⽣哪些影响爱拍照的你会⽤吗?⼤家好,今天与⼤家⼀起聊聊“景别与视⾓”,先说景别,这个词,可能听起来有点陌⽣,但是在你的摄影⽣涯中,却是从来都未曾缺席的。
按照惯例,还是先来做名词解释:景别是指由于相机与被摄物体的距离不同,⽽造成被摄物体在相机取景器中所呈现出的范围⼤⼩的区别。
这⾥的被摄物体,多数是指⼈物,有些情况下,也会指其他景物。
景别的划分,⼀般可分为五种,由近⾄远分别为特写(指⼈体肩部以上)、近景(指⼈体胸部以上)、中景(指⼈体膝部以上)、全景(⼈体的全部和周围背景)、远景(被摄体所处环境)。
照⽚中的主体,⽐如⼈物、景物,⼀般被称为'景',在取景焦距的变化中,会形成远近⼤⼩各不相同的画⾯,这些不同的画⾯,就是景别。
上图中的⼤特写和⼤远景就忽略吧,⽤不着分这么细致,只分成五种就够了。
看完上⾯的解释,能不能看明⽩?如果不能,也没事,我这⾥还有⾃⼰的⼤⽩话解释,其实不⽤那么绕⼝,直接点说,就是你拍⼈物的时候如何取景构图:拍脸,就是特写。
拍半⾝,就是近景。
拍⼤半⾝,就是中景。
拍下整个⼈,还附带⼀点环境,就是全景。
拍环境,附带着拍⼈,就是远景。
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不在这些名词上浪费时间,才是我的观点。
如果⽂字描述不直观,我们在同⼀张照⽚上,分别展现这五种景别,并逐个解释。
特写:特写是按成⼈的⼈体标准衡量,⼀般是指⼈的肩部以上部分。
拍摄其他物体,则指被摄物体的细节部分。
近景是指拍摄⼈物的胸部以上部分,如果拍摄其他物体,则包括被摄物体的主要部分。
中景:中景是指⼈物坐姿的腰部以上,或者⼈物站姿的膝部以上。
如果拍摄其他物体,则是指物体的⼤半部分。
全景:全景⼀般是指⼈体的全⾝,如果是拍摄其他物体,则是保留物体外部轮廓的完整性。
主要⽤来表现被摄物体的全貌,并且被摄物体周围没有太多的空⽩画⾯。
远景:远景是从远距离拍摄,获得画⾯的景别。
涵盖被摄物体和背景的全部信息,能够提供宽⼴视野,⽐较⽅便表现整个拍摄。
一、景别:全景拍摄角度:正面这一组镜头采用全景,能够迅速让观众获知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即观众一眼就可获知马小军在米兰家附近的巷子里(马小军强奸米兰未遂,仓惶逃窜;而正面的拍摄角度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全貌,且镜头以一种匀速的速度进行,给观众制造一种平和稳定的观看视角,从而能给观众制造一种无障碍沟通的感觉,仿佛所发生的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水到渠成。
二、景别:近景拍摄角度:正面以近景的景别方式,能够让观众看清人物的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五味杂陈的心理状态,懊悔、恼怒、忧虑……正面的拍摄角度让观众看清马小军的面部全貌,透过面部表情展现此时马小军的复杂心理。
此时的景别和拍摄角度相辅相成,帮助观众恰当解读此时人物心理。
三、景别:特写拍摄角度:正侧面这一组镜头运用特写的景别对马小军的腿、脚部进行特写,有强烈的暗示性,按时此时的马小军的步伐不是坚定的而是迟疑的,因为拍摄角度采取的是正侧面,能够让观众更深切地体会到物体运动的轮廓和速度,如果此时拍摄角度选择仰拍的话,表现的则是马小军坚定的脚步,但这与剧情不符。
中景的景别,是表现人物交流的最佳景别,此时镜头中只有马小军,可见这个镜头是剧中人物与观众进行交流的最佳景别。
仰角的拍摄角度,可以表现出马小军在楼梯的实际位置。
五、景别:全景拍摄角度:主观镜头这一镜头以楼梯间的衔接口空隙为拍摄角度,通过它来展现游泳池的部分景象;同时展示马小军的眼光所见。
全景展现了马小军所处的位置和整个空间的关系,俯角的拍摄角度在第一个层面上表现的是马小军在楼梯的底部,在第二层含义上,似乎对马小军的行为有贬低之意。
七、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仰角小全景展现了人物在空间中的位置关系,即马小军在楼梯的中间位置;而仰角的拍摄角度也表现了马小军此时的位置。
此时的马小军爬着爬着,就像在登一座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山,但此时他的步伐给人的感觉又是那么地坚定。
八、景别:小全景拍摄角度:主观心理小全景此时展现此时米兰和朋友们在游泳池的位置;主观心理从马小军的视角展现了他所看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