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行政学课件第八章___行政执行
- 格式:ppt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48
公共行政学公共行政学第一章绪论公共行政的概念指国家与其他履行公共行政职能的公共部门,依法行使公共权力,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组织和管理的活动。
公共行政学概念研究公共组织进行公共行政活动的一门学问。
是研究公共行政组织依法管理社会事务的规律和特征的理论体系。
公共行政学的学科特点1.综合性,即它是交叉的、丰富的、广泛的。
2.实践性,即它是实际的、应用的、具体的。
3.系统性,即它是整体的、有序的、相互关联的。
4.技术性,即它是方法的、工具的、手段的。
5.发展性,即它是动态的、进步的、创新的。
西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1.早期研究时期:(1)1887 年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行政学之研究》是行政学的发端和标志。
(2)1893 年古德诺《政治与行政:对政府的研究》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政治与行政二分法理论。
2.传统研究时期:(1)马克斯·韦伯以“合理性”和“合法性”为中心概念的官僚制或官僚科层组织理论,即以“官僚模型”为主体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组织理论之父”,提出“官僚科层制”。
官僚集权组织的特征:①官僚组织形态是根据完整的法规制度设立的一种组织形式。
②这种组织是井然有序的权责体系,组织内部根据需要实现劳动分工,同时明确规定每一个成员的权责并使之(一)统治、管理和服务职能1. 统治职能:政府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实施统治阶级阶级利益的职能2. 管理职能:政府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能,是政府的基本职能之一3. 服务职能:公共行政组织服务于社会的职能(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职能1.政治职能:外交、民主、军事、治安2.阶级职能:为弥补市场失灵、市场不能、市场体制不健全而担负的职能3.文化职能:支持科学发展、发展教育、发展文艺事业、其他职能4.社会职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社会优抚亚当·斯密奠定自由放任公共行政职能的基础——“管得最少的政府就是最好的政府”。
“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为保护人民不使社会中任何人受到其他人的侮辱和压迫;建立并维持某些公共机关和公共工程”。
2020公共行政学第五到七章参考答案版权归国家开放大学所有第五章公共组织1、简述公共组织的三层含义?答:(1)公共组织是指静态的组织实体,即政府机构,包括从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到基层政府以及各级各类的政府部门和其内部设置的不同层次的行政机构。
(2)公共组织表现为动态的组织行为,各级政府和各种政府组织部门无时无刻不处在动态之中,有序而有效的动态组织管理行为是一个政府实现对社会公共事物管理的正常状态。
(3)公共组织也指行政人员心态的组织凝集,公共组织中行政人员的组合不仅是职权的组合,也是人的精神与意志、知识与技能的组合和凝集。
2、简述公共组织的特点?答:(1)政治性;(2)社会性;(3)服务性;(4)权威性;(5)法制性;(6)系统性。
3、简述公共组织的作用?答:(1)政府是国家各种公共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
(2)政府是人民生命财产的保护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
(3)政府是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捍卫者。
(4)政府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者与协调者。
(5)政府是社会公平的提供者。
4、简述集权制公共组织的优点和缺陷?答:优点:(1)政令统一,便于统一领导、统一指挥。
(2)因为权力集中,行政首长反映灵活,决策及时,效率较高。
(3)具有协调配合的全局观念。
(4)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有集体观念,增强团体凝聚力,具有较强的动员能力、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
缺陷:(1)组织结构比较僵化,下级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因此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能充分发挥下级的聪明才智,造成消极情绪,使组织缺乏活动和创造性。
(2)由于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手中,容易产生官僚主义、主观主义而造成决策失误,也容易出现文山会海,公文旅行,浪费时间和资源。
(3)由于层级过多,信息传递迟缓,对外部环境反应较慢,不利于处理突发事件。
(4)集权制易于走向高度集权,高度集权易于走向家长制或一言堂,甚至走向专制或独裁。
5、简述分权制的优点和缺陷?答:优点:(1)独立自主,可以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行政目标,进行决策和管理。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考研资料----------------------------------------------------------------------------------------------------------------------------公共行政学第二部分行政程式与行政技术第八章行政执行第一节行政执行概述1 行政执行的概念缘起和定义:国家行政机关为主体的多元社会组织,为了落实和实施国家意志、国家目标,依法贯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的诸活动的总称。
-----------------------------------------------2 行政执行的特点:➢行政执行以国家行政机关作为主要的主体:随着70年代西方国家政府改革运动的兴起,许多新理念、新机制和新方法打破了国家行政机关是行政执行的唯一主体的命题。
国家行政机关通过扮演掌舵者的决策,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使企业和社会组织直接参与到公共政策的落实和公共产品的提供当中,形成了行政执行的多元主体格局;➢行政执行是目的性和手段多样性的统一:行政执行时一项活动,其目的在于贯彻和落实业已形成的国家意志、国家目标、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
但是行政执行达到目标的手段却是多样的,这到了行政执行的多样性:行政执行价值的多样性:行政执行是多种价值冲突和妥协的过程,这些基本的价值包括:民主、公正、权利保护、效率等价值。
这些价值本身之间存在冲突,行政执行不是单一价值贯彻始终的过程,而是多元价值冲突和协调的过程;行政执行方式的多样性:主体的多元化、执行客体的复杂性、价值的多样性导致了行政执行方式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