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十二章外用膏剂
- 格式:ppt
- 大小:497.00 KB
- 文档页数:2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中药药剂学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课程编号:ZH21303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学时:(总学时72、理论课学时52、实验课学时20)学分:4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先修课程: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课程简介: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中药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医疗密切相关,也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
为今后从事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要保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药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继承传统药剂与发展现代剂型相结合,尽量避免与其他学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
在新内容上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扩展,如超细粉碎,超临界流体提取,半仿生提取,超声提取,絮凝沉淀,大孔树脂吸附,超滤,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一步制粒,凝胶剂,巴布剂,灌肠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等等。
充分反映了中医药的新法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
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本门课程大致分为4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调剂”;第二部分以“药剂制备基础”为主,配合散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剂型;第三部分为“中药剂型”,基本上按液体、半固体、固体、气体剂型顺序编排;第四部分为“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制剂与疗效”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药剂学》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该考试所包含的内容将大致稳定,试题形式多种,具有对学生把握课程的较强识别、区分能力。
Ⅱ、课程内容第一章药物剂型与药物制剂1. 掌握药剂学的概念、药剂学常用术语、药物剂型的作用和重要性、药用辅料的概念。
2. 熟悉药物剂型的分类、药用辅料的功能。
3. 了解药用辅料的分类第二章药物制剂的质量管理1. 掌握药物制剂生产企业质量管理的机构与职能、药物制剂生产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2. 熟悉质量保证的概念、内容;质量控制的概念、内容;质量检验的主要内容;质量风险管理的概念、程序。
3. 了解质量管理的概念、原则、药品质量管理的目标;质量管理体系的概念;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发展历程、中心指导思想、基本内容。
第三章液体制剂1. 掌握高分子溶液剂的概念、特点与稳定性;混悬剂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与稳定剂及质量评价;乳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乳剂的不稳定现象等。
2. 熟悉低分子溶液型液体制剂的概念、分类及用途;乳剂的制备、混悬剂的制备等。
3. 了解溶胶剂的概念与稳定性等。
第四章无菌制剂1. 掌握注射剂和滴眼剂的概念、特点与质量要求;注射剂的溶剂与附加剂;输液剂的生产工艺流程剂对生产环境的要求等。
2. 熟悉热原的定义、污染途径、去除方法和检查方法;制药用水的分类及用途;过滤器的分类及特点;等渗的概念及计算。
3. 了解注射剂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解决方法;注射用无菌粉末的特点和分类。
第五章浸出制剂1. 掌握常用浸出制剂的概念及制备方法。
2. 熟悉常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操作要点。
3. 了解浸出液的浓酸和干燥方法以及浸出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第六章散剂1. 掌握粉碎、筛分、混合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散剂的概念、特点与分类;散剂的制备方法。
2. 熟悉散剂的质量检查与贮存。
3. 了解粉碎、筛分、混合的常用设备的特点与应用等。
第七章颗粒剂1. 掌握颗粒剂的概念、特点和分类;湿法制粒的工艺流程和常用设备。
2. 熟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和质量检查方法。
第十二章药物制剂分析基本要求掌握片剂、注射剂、胶囊剂、颗粒剂和软膏剂的一般检查项目和特殊检查项目;制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和计算方法。
熟悉常用附加剂对含量测定的干扰和排除方法。
了解复方制剂的分析。
第一节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1.方法:制剂分析是利用物理、化学、物理化学、甚至微生物测定方法,对不同剂型的药物制剂进行分析,以检验被检测的制剂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规定的要求。
2.区别:制剂除含主药外,还含有赋形剂、稀释剂和附加剂(包括稳定剂、抗氧剂、防腐剂和着色剂等),这些附加成分的存在,常常会影响主药的测定,致使制剂分析复杂化。
3.检查:通常是符合药物规定要求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生产工艺制备而成的。
因此,在制剂分析中对所有原料所做过的检查项目,不必重复。
制剂中如需进行杂质检查,主要来源于制剂中原料药物的化学变化和制剂的制备过程。
4.制剂特殊检查:除对某些不稳定的药物制剂需增加必要的检查项目外,一般对小剂量片剂(或胶囊)等需检查均匀度;对具有某种物理特性的片剂(或胶囊)需检查溶出度;对某些特殊制剂(缓释、控释剂肠溶制剂)需检查释放度等等,以保证药物的有效、合理及安全。
5.与原料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区别:专属性和灵敏度要求更高。
(考虑性质、含量以及赋形剂、附加剂的影响;同时考虑复方制剂中其他成分的影响)。
6.计算:按标示量计算的百分含量表示,而不采用原料药的百分含量的表示方法。
1)采用滴定分析时,含量测定结果用下式进行计算:(1)片剂: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W测×W/n//W样×S标×100%式中,W测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的量(g);Wn/n为平均片(胶囊)重(g/片),W样为称取样品量(g);n为所称取片(胶囊)的个数;S标为标示量(g/片)(2)注射剂含量测定结果的计算: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含量= W测/V×S×100%式中V准确量取样品的体积(ml);W测为采用某种滴定方法测得V(ml)样品中被测组分的量(mg);S为标示量(mg/ml)。
第十四章外用膏剂答案A型题1.B注解:外用膏剂药物的透皮吸收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释放、穿透及吸收,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出来并扩散到皮肤上为释放阶段;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为穿透阶段;药物透入皮肤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从而产生全身作用为吸收阶段;选项D为干扰答案。
2.B注解:外用膏剂系选用适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
有的对皮肤起保护、润滑作用,有的对皮肤或粘膜起局部治疗作用,也有的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
透过皮肤或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也称为经皮给药系统(简称为TTS)或经皮吸收制剂(TDDS)。
3. A注解: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途径有3条:(1)完整表皮(2)毛囊、皮脂腺(3)汗腺。
完整表皮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表皮具有类脂质膜性质,脂溶性药物以非解离型透过皮肤,吸收途径为:角质层细胞及其间隙。
毛囊和汗腺在透皮吸收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
4.D注解:病变、破损的皮肤,药物可自由地进入真皮,吸收速度大大增加,但可能引起疼痛、过敏及中毒等不良反应,一般说来溃疡皮肤对许多物质的渗透性为正常皮肤的3-5倍。
皮肤的温度升高,皮下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故吸收增加。
用清洁剂可洗去毛囊、角质层、皮脂腺上的堵塞物有利于药物的穿透。
E选项皮肤薄有利于药物穿透,故有女性强于男性,婴儿大于成年人。
D选项皮肤湿润可增强角质层的水合作用,引起角质层肿胀,使角质层变得疏松而增加药物的穿透,利于吸收。
5.A注解:基质与皮肤的水合作用,能增强药物的渗透性,其中油脂性基质透气、透水性差,可引起较强的水合作用,W/O乳剂基质次之,O/W型乳剂基质再次之,水溶性基质最差。
6.B注解:本题旨在考核水溶性基质的特性,卡波沫系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本品具有溶胀与凝胶特性以及增湿、润滑能力,有透皮促进作用,适用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7.A注解:羊毛脂又称无水羊毛脂,为淡棕黄色粘稠半固体,因含有胆固醇、异胆甾醇、羟基胆甾醇及其酯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
中药外用膏剂的制作方法嘿,你问中药外用膏剂的制作方法呀,那咱就来唠唠呗。
制作中药外用膏剂呢,第一步得准备好材料哦。
你需要有各种中药材,这些药材就像是膏剂的“主角”,得根据你想要的功效来选。
比如说,要是想治跌打损伤的,可能就需要一些活血化瘀的药材像红花、三七之类的。
然后还得有一些辅料,像油啊、蜂蜡啊什么的,它们就像是膏剂的“配角”,能让膏剂更好地成型和发挥作用哦。
接下来,要把药材处理一下。
有的药材需要切碎啦,有的可能要磨成粉呢。
就像做饭前要把菜切好一样,把药材准备得妥妥当当的。
然后把处理好的药材放到锅里,加上适量的油,开始煎药。
这时候就像在熬汤一样,要小火慢慢熬,让药材的有效成分都跑到油里面去。
你得时不时地搅拌一下,别让药材粘锅了,不然就“糊”啦,哈哈。
熬好药后,要把药渣过滤掉,留下的就是浓浓的药液啦。
这药液可都是精华哦。
然后把蜂蜡放到药液里,继续加热,让蜂蜡融化和药液充分混合。
这时候你就会看到药液变得越来越浓稠,就像变魔术一样。
等到药液变得浓稠到合适的程度时,就可以关火啦。
但是别着急装起来哦,得等它稍微凉一凉,不然会烫到手的。
等温度差不多了,就可以把它装到准备好的容器里啦,比如小罐子或者盒子什么的。
我听说有个老中医,他特别擅长制作中药外用膏剂。
有一次有个病人扭伤了脚,肿得厉害。
老中医就根据自己的经验,选了一些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材,按照上面的方法制作了膏剂。
病人每天把膏剂涂在受伤的地方,没过多久,脚就慢慢消肿了,疼痛也减轻了很多。
所以啊,中药外用膏剂制作好了,真的能帮到很多人呢。
你要是有兴趣,也可以试试自己制作哦,不过要注意安全和卫生哦。
执业药师中药制剂《外用膏剂》考题2017年执业药师中药制剂《外用膏剂》考题导语:外用膏剂系选用相宜的基质与药物,采用适宜的工艺过程与制法,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此类制剂广泛应用于皮肤科与外科等。
请大家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相关的考试内容吧。
一、最佳选择题1.吸水性较好且可提高油脂性软膏药物渗透性的基质是()A.石蜡B.植物油C.蜂蜡D.凡士林E.羊毛脂2.红丹的主要成分是()A.氧化铁B.氧化铅C.五氧化二磷D.四氧化三铁E.四氧化三铅3.引起皮肤水合作用最强的基质是()A.0/W型乳剂基质B.W/0型乳剂基质C.甘油明胶D.凡士林E.聚乙二醇4.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毛囊B.汗腺C.皮脂腺D.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E.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5.对药物的释放穿透作用最好的基质是()A.水溶性基质B.油脂性基质C.羊毛脂基质D.0/W型基质E.W/0型基质6.组成与皮脂分泌物最接近的软膏基质是()A.硅油B.蜂蜡C.凡士林D.羊毛脂E.液状石蜡7.以凡士林为基质的软膏剂中常加入羊毛脂是为了()A.调节黏度B.改善吸水性C.增强涂展性D.降低基质熔点E.促进药物的吸收8.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的基质是()A.液状石蜡B.娃油C.凡士林D.羊毛脂E.甘油明肢9.适用于制备保护性软膏的基质是()A.硅酮B.烃类基质C.油脂类基质D.水溶性基质E.类脂类基质10.关于外用膏剂的基质对药物透皮吸收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质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相似时,有利于某些药物的透皮吸收B.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C.基质的pH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可增加药物的吸收D.聚乙二醇基质软膏中的.药物释放较快且较易透皮吸收E.油脂性基质可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而提高药物的渗透性11.下列属于软膏剂烃类基质的是()A.桂酮B.卡波姆C.甘油明肢D.凡士林E.纤维素衍生物12.制备黑膏药的植物油常用的是()A.豆油B.菜油C.麻油D.花生油E.棉籽油13.黑膏药的质量检查项目包括()A.溶解时限B.软化点C.崩解时限D.相对密度E.融变时限二、配伍选择题[1~4]1.属于软膏剂油脂性基质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2.属于涂膜剂成膜材料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3.属于软膏剂水溶性基质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4.属于黑膏药基质原料的是()A.羊毛脂B.聚乙二醇C.官粉D.红丹E.聚乙烯醇缩甲乙醛[5-8]5.药物、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6.中药、植物油和红丹或官粉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褙材料上的外用制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7.药物或提取物与亲水性基质及辅料混匀,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8.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粘胶层和防粘层组成的薄片状贴膏剂是()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膏药E.橡肢贴膏[9-12]9.凡士林、液状石蜡、羊毛脂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10.羧甲纤维素钠、甘油明胶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11.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硅橡胶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12.橡胶、甘油松香酯、羊毛脂、氧化锌用于制备()A.软膏剂B.贴剂C.凝肢贴膏D.凝肢剂E.橡肢贴膏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2]清代名医徐洄溪将膏药“治里者”解释为“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外用膏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贴剂系指A.提取物、饮片细粉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背衬材料上制成的贴膏剂B.主要由裱褙材料、保护层、膏料层三部分组成C.涂布后,用层压的方法将膏层与保护层复合D.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E.黏性较差2、下列是水性凝胶基质的是A.泊洛沙姆B.硬脂酸钠C.植物油D.凡士林E.卡波姆3、制备软膏剂,加入挥发性药物时基质的温度应降至A.40℃B.60℃C.室温D.15℃E.30℃4、具有透皮促进作用的软膏基质是A.聚乙醇B.纤维素衍生物C.硅酮D.卡波姆E.甘油明胶5、主要用于调节软膏稠度的基质是A.羊毛脂B.甘油明胶C.液体石蜡D.硅油E.凡士林6、组成与皮肤分泌物最接近的软膏基质是A.羊毛脂B.液体石蜡C.硅油D.蜂蜡E.凡士林7、下丹成膏中油丹用量比一般为A.500:(150~200)B.500:(150~210)C.1:2D.1:3E.500:(100~150)8、红丹的主要成分是A.四氧化二铁B.四氧化三铅C.氧化铁D.氧化铅E.五氧化二磷9、下列吸水性最好的软膏基质是A.石蜡B.植物油C.蜂蜡D.凡士林E.羊毛脂10、药物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B.毛囊C.皮脂腺D.汗腺E.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11、不属于软膏剂的水溶性基质的是A.聚乙二醇类B.纤维素衍生物C.甘油明胶D.司盘和吐温类E.卡波姆12、下列辅料,哪一个在橡胶膏剂基质中可以起到软化剂的作用A.橡胶B.凡士林C.氧化锌D.甘油E.松香13、软膏中常用凡士林,主要是因为A.不与主药发生作用B.适宜于有多量渗出液的患处C.吸水性高D.熔点低E.具有适宜的稠度和涂展性14、聚乙二醇做软膏基质的特点不包括下列哪一项A.不同分子量相互配合,可制成稠度适宜的基质B.吸湿性好,易洗除C.药物释放渗透较快D.长期使用有保护皮肤作用E.化学性质稳定可与多种药物配伍15、具有较强吸水作用的油脂性基质为A.凡士林B.液体石蜡C.固体石蜡D.聚乙二醇E.羊毛脂16、以下不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是A.药物浓度B.应用面积C.涂布厚度D.皮肤条件E.基质性质二、配伍选择题1、A.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于皮肤或粘膜上并无刺激性B.油润细腻、光亮、老嫩适度、滩涂均匀、无飞边缺口,加温后能粘贴于皮肤上且不移动C.粒度、装量,无菌和微生物限度检查D.软化点和重量差异E.含膏量、耐热性、赋形剂、黏附性和重量差异<1>、贴膏剂的质量检查<2>、软膏剂的质量检查<3>、软膏剂的质量要求是<4>、黑膏剂的质量要求是2、A.羊毛脂B.聚乙二醇C.红丹D.立德粉E.西黄耆胶<1>、属于软膏剂油脂性基质<2>、属于凝胶剂的基质材料<3>、属于软膏剂水溶性基质<4>、橡胶膏剂的填充剂3、A.软膏剂B.黑膏药C.巴布剂D.橡胶膏剂E.涂膜剂<1>、植物油、羊毛脂、蜂蜡用于制备<2>、橡胶、松香、凡士林用于制备<3>、植物油和章丹用于制备<4>、聚丙烯酸钠用于制备三、多项选择题1、贴剂常用基质有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硅橡胶C.聚乙二醇D.明胶E.甘油2、黑膏药基质的原料有A.雄黄B.朱砂C.植物油D.宫粉E.红丹3、关于软膏剂的质量检查叙述正确的有A.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杆菌B.不得检出大于180μm的粒子C.外观应均匀、细腻、有适当的黏稠性,易于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并无刺激性D.老嫩适中,均匀摊涂E.无菌、无酸败、异臭、变色、油水分离等现象4、软膏剂的基质应具备的条件为A.应与药物的结合牢固B.不与药物产生配伍禁忌C.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并能吸收分泌液D.具有适宜的稠度、黏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E.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5、有关眼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眼膏剂易涂布于眼部,但没有滴眼液疗效持久B.眼膏剂的基质必须确保对眼结膜、角膜无刺激性C.属于灭菌制剂D.羊毛脂有吸水性,易于与眼泪混合E.羊毛脂尤适宜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6、影响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因素有A.应用的面积和次数B.使用者的年龄与性别C.皮肤的条件D.药物的性质和浓度E.基质的组成与性质7、以下关于黑膏药的叙述,正确的是A.黑膏药是指用药材、食用植物油和红丹炼制而成的铅硬膏B.以麻油炼制的铅硬膏外观油润,质量较好C.红丹主要成分为PbO,应炒干后应用D.下丹成膏后应置冷水中去火毒E.冰片、樟脑等药物细粉应于摊涂前兑入熔融的药膏中混匀8、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过程包括A.吸附B.溶解C.释放D.穿透E.吸收9、黑膏药去“火毒"的目的有A.去除铅盐B.去除醛、酮C.去除脂肪酸D.去除羊毛脂E.去除刺激性低分子产物10、关于凝胶膏剂的组成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裱褙材料、保护层、膏料层三部分组成B.膏料层由药料与基质组成C.主要由背衬层、药物贮库层组成D.常用基质有聚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明胶、甘油和微粉硅胶等E.裱褙材料多为聚乙烯薄膜11、有关眼膏剂的叙述正确的有A.眼膏剂易涂布于眼部,但没有滴眼液疗效持久B.眼膏剂的基质必须确保对眼结膜、角膜无刺激性C.属于灭菌制剂D.羊毛脂有吸水性,易于与眼泪混合E.羊毛脂尤适宜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12、有关外用膏剂质量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软膏剂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B.黑膏药应乌黑光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度,摊涂均匀,无刺激性C.黑膏药应检查重量差异和软化点D.橡胶膏剂膏面应光洁,涂布均匀,色泽一致,无脱膏、失黏现象E.橡胶膏剂应作含膏量及耐热和粘着强度检查13、有关眼膏剂叙述正确的是A.眼膏剂所用基质除符合软膏剂的要求外,还应灭菌处理并确保对眼结膜、角膜无刺激性B.眼膏剂易涂布于眼部,但没有滴眼液疗效持久C.羊毛脂有吸水性,易于与泪液混合D.羊毛脂尤适于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E.属于灭菌制剂,故所用物料、器具均应严格灭菌,且在洁净、无菌条件下操作14、以下具有吸水作用的软膏基质有A.羊毛脂B.豚脂C.加入胆甾醇的凡士林D.凡士林E.液体石蜡15、有关药物、基质性质影响透皮吸收叙述正确的有A.具有适宜的油、水分配系数的药物,透皮吸收效果好B.药物在烃类基质中吸收最差C.药物相对分子量越大,吸收越慢D.药物在乳剂型基质中释放、吸收较快E.药物在基质中溶解状态比混悬颗粒易吸收16、有关外用膏剂叙述正确的是A.外用膏剂系指药物与基质制成的一类外用制剂B.外用膏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C.外用膏剂也可以透过皮肤和黏膜起全身治疗作用D.外用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固体的一类制剂E.外用膏剂的透皮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贴剂系指提取物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