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目录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中国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中国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第一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为高中必修一的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应是同学们进入高中后的第一堂高中生物的知识性学习课,本节课内容较多,主要是引起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并且导入我们接下来学习的关于细胞的相关知识,因此应该将本节课内容上得生动活泼,但是由于这是第一节课,涉及内容又太多,对于很多知识大家都还没有进行系统学习,所以只需要点到为止,对于书本上比较前沿的实例,正是本节课的一个突破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利用大家对初中知识的学习与义务教育相衔接,注重知识的连续性和发展性;既然是引导学生兴趣我们可以设置开放性问题,这样可以让大家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学习内容中来,也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具体我们选择SARS病毒侵害人体肺部细胞作为“问题探究”的素材,有助于服务“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主题,在教学时将病毒与细胞联系起来,同时探讨教材中的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的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几个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宏观到微观,步步紧扣的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刚进入高中(高一)的同学。
他们在初中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生物的基本知识,具备了一定得生物学基础。
在本节课前已经让同学们下去复习初中相应章节知识,并预习本节内容。
但是由于时间比较长,可能部分同学对相应知识有所忘记,因此必须要给以提示,虽然病毒、生殖、反射等内容都已学习,但都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所以必须给以完全的讲解。
学生对于细胞、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认识,有些是合理的,但也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观点。
(例如:有些同学认为病毒不是生物,认为它具有细胞结构,生命能离开细胞等等一系列不科学的观点。
)因此,在教授本节课的时候,教师应该设置情境,暴露学生可能的前科学概念,帮助学生转变前科学概念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2.过程与方法:体验从生活实例中去探求知识的过程。
人教版必修一生物教案篇一:高一生物必修一人教版全套教案新课程高中生物必修1全套教案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2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2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4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1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第3节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3节细胞的衰老与凋亡第4节细胞的癌变探索生物大分子的奥秘一、教学目标:【知识】:初步了解分子与生物学之间的关系了解合成牛胰岛素事件。
【技能】;培养分析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了解是首个人工合成有生物活性的有机物的国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初步了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目标;阅读访谈,学习科学家们实事求是、艰苦钻研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激发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
三、教学用具:ppt幻灯片四、教学准备五、教学过程:(一)以概述《细胞与分子》模块作为引入。
师:比较初中阶段所学习的生物知识特点,大家拿到课本可能会想,初中的时候不是已经学过细胞了吗?为什么高中还要再学呢?初中的生物知识着重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大概情况,而且因为学生没有相关的化学知识和足够的空间想象能力,所以很多知识在初中阶段是没有办法说明白的。
就拿细胞结构来说吧,初中的时候,老师只能让学生知道动物细胞是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构成,至于细胞为什么是有生命的,细胞是怎么样生活的,都没有办法说得清楚。
只有在同学们在初三、高一学习了化学的基础知识后我们才可以对生命进一步的学习。
第1章走近细胞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解决方法](1)通过分析SARS病毒的结构组成,得到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2)通过4个实例的分析,得到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3)以一只龟为例,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决方法]同上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述法、启示法;教具准备:相关图件六、学生活动1、学生回顾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分组讨论,回答相关问题,从具体事例上升到普遍意义,认同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
七、教学程序[问题探讨]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在我国流行爆发,部分城市出现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商业停业的现象,很多与非典患者共同工作和生活的人被隔离在家。
为什么人们对非典这么恐惧呢?教师展示SARS病毒的结构示意图,SARS患者肺部的X光照片。
提问:1、结合初中所学病毒的知识,你认为SARS病毒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2、SARS病毒具有怎样的结构?它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3、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哪些部位的细胞?4、如果离开了活细胞,病毒能够很好地生活和繁殖吗?学生讨论后回答。
第1章走近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教师用书独具)●课标要求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课标解读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简单了解即可。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可结合图片来识记。
3.生命系统中各个层次间的关系及各层次的判断是本节重点,应通过讲练理解和掌握。
●教学地位在高考试卷中涉及本课时的知识点的命题相对较少,但从课程编排的角度上,它是学生进入高中学习的第一节课,担负着初高中相互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任务,即绪论课。
如何使学生产生对本模块的学习,甚至整个高中生物课的学习兴趣,是本节要解决的首要目标。
●教法指导1.生物体的结构决定功能,因此了解某生物应先弄清生物体的结构,然后再剖析其生理过程及生理功能。
如SARS病毒、HIV病毒的结构→生活增殖等→总结其危害。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课时的难点。
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片如P5龟的生命系统层次,提出问题如生命系统包括哪几个层次?从小到大如何排列?继而拓展延伸如把龟换做大肠杆菌或一棵白杨树呢?课前自主导学的知识2,让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多样性,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建议1.给你一滴水,在显微镜下你可看到很多的物体,你如何判断它们是不是生物?2.能用富含有机物的液体去培养流感病毒吗?3.诗词“稻花乡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里描述的水稻和稻田里的青蛙隶属的生命系统层次相同吗?●教学流程设计课前自主探究:①阅读教材P2~4,填写“【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及思考交流1”;②阅读教材P4~6完成“【课前自主导学】知识2及思考交流2”。
⇒步骤1:情景导课:以【新课导入建议】中的一种或两种设问方式导出课题。
⇒步骤2:建议通过提问板书如以窗外的一棵常见植物为例写出其所有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
⇒步骤3:采取抢答方式完成【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的“问题导思”并指出“并非一切生物均由细胞构成”。
学习教育资源第1章走进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自主学习】【学习目标】1.为什么说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地球上的生命系统可以分为哪些层次?3.为什么说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学习重点难点】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
(重点)2.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重、难点)【方法引导】认真结合课本插图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思考P4的讨论和P6的思考讨论,总结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原因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教材解读】1.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仍能在细胞中进行繁殖等生命活动,所以病毒属于生物。
2.多细胞生物只有依靠细胞间的合作才能完成所有生命活动。
【预习导学】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的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1)举例:SARS病毒、HIV病毒、流感病毒等。
(2)结构:仅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不具有________结构。
(3)生命活动特点:专营________生活,所以只能利用活细胞培养基培养病毒。
(4)生命活动的完成:必须依赖________才能生活。
2.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依靠单个细胞即可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依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结构层次细胞→________→器官→系统→个体→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__________。
2.相互关系(1)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有特定的________、________和功能。
(2)________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预习导学】一、1、核酸蛋白质细胞寄生活细胞3、各种分化的细胞二、1、组织种群和群落生物圈2、组成结构细胞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堂检测】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繁殖等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A.原子 B.细胞C.血液 D.小池塘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A.一块农田的所有害虫 B.一块农田的所有蝗虫卵C.西枝江的所有鱼 D.西枝江的所有鲤鱼4、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群落的是()A.某水库中的全部鲫鱼 B.一片草原C.一片草地上的全部昆虫 D.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5、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7N9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当堂训练】1.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 )A.酵母菌B.蓝藻C.艾滋病病毒 D.大肠杆菌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种群的是( )A.池塘中的一群鱼B.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乳酸菌外,又滋生了别的细菌和真菌C.培养皿中的大肠杆菌菌落D.一棵枯树枝上生活的蚂蚁和长满的苔藓3.根据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理论,推测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化石应该是( ) A.细菌 B.水螅C.多细胞藻类植物 D.被子植物4.H7N9不能被称为生命系统的主要依据是( )A.仅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B.不能繁殖C.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D.能够致病5.下列不属于生命系统的是(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B.表皮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C.青蛙的表皮细胞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因素以及在池塘中生活的青蛙等各种生物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课后拓展】1、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说法正确的是( )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一个病毒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层次C.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2、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肺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酵母菌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HIV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片果园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⑩叶绿体A.⑤⑥③②①④⑦⑨⑧ B.③②①④⑦⑨⑧C.⑤②①④⑦⑨⑧⑩ D.⑤②①③④⑦⑨⑧3、辨析下面所叙述的几种生命系统,回答问题:①一个乳酸菌②培养皿中的乳酸菌菌落③培养基被污染后,除了乳酸菌外,又滋生了真菌以及大肠杆菌等其他细菌④培养皿中的所有成分(1)②③④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哪个结构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 从生物圈到细胞目标导航 1.通过实例分析,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
2.通过对动植物生命层次的比较分析,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阅读P 2-4) 1.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1)病毒⎩⎪⎨⎪⎧举例:SARS 病毒、HIV 等结构:不具细胞结构生命活动: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2)单细胞生物⎩⎪⎨⎪⎧举例:细菌、草履虫等生命活动: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3)多细胞生物⎩⎪⎨⎪⎧举例:大多数动植物生命活动:依赖各种分化细胞密切合作 共同完成2.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基础是细胞代谢,生长和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分化,遗传和变异的基础是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阅读P 4-6) 1.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2.相互关系(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单细胞生物。
(2)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3)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系统。
判断正误:(1)HIV能引起艾滋病,有特定的细胞结构。
( )(2)单细胞生物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3)在父母和子女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4)人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
()(5)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最小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6)病毒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形式,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答案(1)×(2)√(3)√(4)√(5)√(6)×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之外,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生物的类群有:2.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1)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可完成摄食、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由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形态和功能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如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调节等。
1.1 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材分析本节为必修1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高中生物开始带领学生走进细胞世界,本节从生物圈开始谈到细胞,先说明细胞的重要性,再从乌龟为例,从细胞到生物圈介绍多细胞动物的生命层次,让学生更客观、清楚地认识自然界与生物体,并为本书的学习做了铺垫和引入。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过程与方法:尝试将提取文字、图标里的重要信息;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认同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2、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五、教学媒体:图片表格、多媒体PPT课件、视频等六、上课流程教学环节预计时间主要内容方法师生行为导入新课3min 教师的语言描述利用PPT介绍SARS病毒给人类健康造成的严重后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师:引导学生思考“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怎样生活和繁殖的?”这一问题。
生:在教师的讲述中了解到SARS病毒主要侵染人的肺部细胞,使人发生呼吸困难甚至死亡,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出生命现象。
师:提出疑问“处病毒等少数生物外,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那是不是所有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呢?”新课讲授20min 以P2中“资料分析”为(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师:PPT展示草履虫运动和分裂的图片;生:探讨草履虫是一种怎样的生物,能完成的生命活动。
师:如果草履虫失去了完整结构,还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主,结合问题引导学生体会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吗?生:不能,比如纤毛的运动,口沟的过滤等。
1.教师利用PPT展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图,让学生思考一个人的发育由什么细胞开始,认识亲子代间的遗传物质“桥梁”。
2.教师演示缩手反射的过程生:学生回顾反社会结构,发现人的应激反应也离不开细胞。
教案——《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进细胞从生物圈到细胞【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生物圈中的生物尽管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并且有的生物就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即使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也必须依赖活细胞生活。
因此,从宏观的生物圈逐级深入到微观的细胞,有利于学生用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来认识生物界。
同时,从细胞到生物圈这些生命系统的各个结构层次,是本模块和其他模块将要逐一研究和学习的内容。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1)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之上;(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本节的教学难点: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举例说明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基础上2.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3.初步学会分析生物学知识素材过程与方法:体验从生活实例中去探求知识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策略]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观察、阅读,通过质疑讨论、反馈矫正、归纳、总结的方法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导入: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SARS病毒的电镜照片或模式图、SARS患者肺部X光片示弥漫性阴影图,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学过的病毒的结构组成,并与细胞作简单比较。
同时探讨教材中的两个问题,达成“像病毒那样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的认识。
但不宜要求学生深入学习SARS病毒的相关知识。
关于让学生理解“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观点,教材中的资料分析已比较全面,分别是从生命特征的不同方面,不同生物体的不同生命活动等来论证这一观点的。
下表反映了编者的意图。
(用多媒体演示)表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实例(回顾)生物的基本特征 :①生物体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②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③生物体都有应激性;④生物体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的现象;⑤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⑥生物体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生物类型生命活动基本特征说明草履虫单细胞生物运动和分裂运动和繁殖单细胞生物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人多细胞生物生殖和发育繁殖、生长和发育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长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基础上的人多细胞生物缩手反射应激性反射等神经活动需要多种细胞的参与艾滋病病毒非细胞形态的生物侵入人体的淋巴细胞繁殖病毒在活细胞中繁殖人人和高等动物免疫应激性免疫作为机体对入侵病原微生物的一种防御反应,需要淋巴细胞的参与由于本资料中的一些事例是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涉及的内容,因此,在分析本资料时,除按照教材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外,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
例如,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它具有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人类发育的起点是从什么细胞开始的?新生儿逐渐发育长大是由于细胞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等等。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是本节的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系统地理解这几个层次,在理解这些结构层次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补充各个层次的名词解释,以利于学生从微观到宏观,步步紧扣地理解生命系统的严密性、层次性和多样性。
教师可以按下表的方式呈现这几个层次的递进关系。
(用多媒体演示)表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结构层次概念举例学生举例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心肌细胞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心肌组织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心脏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循环系统个体由各种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单细胞生物由一个细胞构成生物体龟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是一个种群该区域内同种龟的所有个体群落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一个群落该区域内龟和其他所有生物的种群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龟生活的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圈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这些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地球上只有一个生物圈最后用多媒体演示: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层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这些层次中,只有种群和群落这两个名词是学生陌生的,需要教师用具体的事例补充讲解。
例如,在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鲫鱼就是一个种群,而池塘中的全部生物就构成了一个群落。
这两个概念不需要掌握,只需要学生能通过具体的事例理解就行。
2.除种群和群落外,其他的几个层次都是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七年级接触过的概念,可以让学生分组回忆、讨论。
3.除教材列举的事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列举其他的事例。
例如,与心肌细胞同层次的还有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上皮细胞、神经细胞,等等;与心肌组织同层次的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等。
另一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人、一棵松树或一只草履虫为例,用不同生物研究生命系统各个层次的关系,以便理解生命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布置作业:课后完成教材第六页的《基础题》和《拓展题》结课:本节涉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等生命系统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使我们初步了解到,生命科学的研究是从这些层次上展开和深入的,而细胞是其他生命系统层次的基础,是基本的生命系统,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由于本模块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来展开教学内容的,后续各章依次讲述了这一基本生命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变化等,因此,本章既是后续各章的基础,又具有统领本模块的作用。
附:[板书提纲]【教学设计思路】主要教学内容:1、导入——问题探讨SARS病毒的生活和繁殖2、举例说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3、举例说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教学流程及策略: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意以下三点。
一、尽量帮助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知识,对相关知识进行补充和拓展。
二、不要仅仅拘泥于具体的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从系统的角度看待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以及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三、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及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教学策略,并注意教师列举的事例应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热点相联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答案和提示](一)问题探讨1.提示:病毒尽管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它可以寄生在活细胞中,利用活细胞中的物质生活和繁殖。
2.提示:SARS病毒侵害了人体的上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由于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
此外,SARS病毒还侵害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胞。
(二)资料分析1.提示:草履虫除能完成运动和分裂外,还能完成摄食、呼吸、生长、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如果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草履虫不可能完成这些生命活动。
2.提示:在子女和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
父亲产生的精子和母亲产生的卵细胞通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在子宫中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胎儿。
胚胎发育通过细胞分裂、分化等过程实现。
3.提示:完成一个简单的缩手反射需要许多种类的细胞参与,如由传入神经末梢形成的感受器、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传出神经元、相关的骨骼肌细胞,等等。
人的学习活动需要种类和数量繁多的细胞参与。
由细胞形成组织,由各种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形成系统,多种系统协作,才能完成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涉及到人体的多种细胞,但主要是神经细胞的参与。
4.提示:例如,胰岛细胞受损容易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容易导致相应的肢体瘫痪;大脑皮层上的听觉神经元受损可导致听觉发生障碍,等等。
5.提示:例如,生物体的运动离不开肌细胞;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腺体的分泌离不开相关的腺(上皮)细胞,等等。
(三)思考与讨论1.提示:如果把龟换成人,图中其他各层次的名称不变,但具体内容会发生变化。
例如,心脏应为二心房、二心室;种群应为同一区域的所有人,等等。
应当指出的是,生物圈只有1个。
如果换成一棵松树,图中应去掉“系统”这个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种群的具体内容也会改变。
如果换成一只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2.提示:细胞层次;其他层次都是建立在细胞这一层次的基础之上的,没有细胞就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另一方面,生物体中的每个细胞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能独立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某些生物体还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3.提示: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四)练习基础题1.(1)活细胞:A、D、G、I;(2)死细胞:B、E;(3)细胞的产物:C、F、H。
2.(1)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因为大肠杆菌是单细胞生物);(2)种群层次;(3)群落层次。
拓展题1.提示:不是。
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因此,尽管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但不意味着人工制造了生命。
2.提示: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
从肯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可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病毒,例如,研制抵抗病毒的药物和疫苗,从而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服务;从否定的角度看,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也可能会合成某些对人类有害的病毒,如果这些病毒传播开来,或者被某些人用做生物武器,将给人类带来灾难。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