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少年王勃
- 格式:ppt
- 大小:7.13 MB
- 文档页数:56
9.《少年王勃》说课稿一、说教材《少年王勃》是苏教小学语文第六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文章。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气横溢。
课文共分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滕王阁序》。
第五自然段点明《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课文插图与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相得益彰,有助于学生领悟佳句。
另一张是今天滕王阁的美丽夜景。
可借此激发学生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
二、说目标为了顺利完成本课教学,我准备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的识写,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结合中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和本文故事性强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3.图文结合,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
三、说重点难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水天一色”、“霞鹜齐飞”的美丽景色,感受少年王勃的“奇”。
四、说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2.品词析句,重点感悟。
3.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4.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让我们的每一堂课更真实、更扎实、更有效是我们当前语文课所最求的目标,因此我在设计本堂课的教学时,从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教学结构的有效性三方面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环节:一、图文结合,朗读感悟“美”在学习第三自然段,这一段写了江上迷人的秋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教学更为扎实、更为有效,在学习这段时,我没有做过多的分析与指导,我尽量创设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机会,我们都知道,朗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有效方法。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第九课少年王勃⽣字 《少年王勃》是苏教版⼩学语⽂第六册的⼀篇叙事写⼈的⽂章,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
店铺在此整理了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第九课《少年王勃》⽣字,供⼤家参阅,希望⼤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第九课《少年王勃》⽣字 1【探】 读⾳:tàn 巧记:“⼋”棵树(⽊)上有盖(⼍),⼀⼿(扌)伸进⼝袋。
字义:①(头或上体)伸出②侦察,暗中考察③寻求,探索 组词:①探头探头探脑②探案③探索 造字:形声法 造句:我们要不断地探索科学奥秘。
笔顺:左窄右宽。
“⽊”撇、捺要舒展。
字歌:宝⽟称作琛诸事有原因伸⼿往下探测得⽔很深 2【昌】 读⾳:chāng 巧记:⼆“⽇”摆⾼楼,⽣意很兴隆。
字义:兴盛 组词:昌隆昌盛昌明昌化⽯繁荣昌盛科学昌明 造字:会意法 造句:国庆节到了,我们祝伟⼤的祖国繁荣昌盛。
笔顺:上⼩下⼤。
下部“⽇”形扁,中间短横不要连右折。
字歌:有⼈提倡狗仔猖狂祖国昌盛放声歌唱 3【阁】 读⾳:gé 巧记:客⼈进“门”先脱帽(各)。
字义:①类似楼房的建筑物②闺房③放东西的架⼦ 组词:①阁楼亭台楼阁②出阁闺阁 造字:形声法 造句:这座⽤⽵⼦搭建的阁楼⾮常漂亮。
笔顺: “门”写得要开阔;⾥⾯的笔画要匀称。
字歌:门内建楼阁盖房迎宾客贿赂⽤钱贝⼿把家具搁 4【宴】 读⾳:yàn 巧记:“⽇”字钻到“安”字中。
字义:①酒席②聚会在⼀起吃酒饭③⽤酒饭招待④安乐 组词:①设宴②宴会③宴客④宴安鸩毒 造字:形声法 造句:这次宴会上的⾷物真丰盛。
笔顺: “⼧”与“⼥”下脚同宽;“⼥”长横伸展。
字歌:晏⼦使楚未曾受辱酒宴之上从容应付 5【章】 读⾳:zhāng 巧记:清“早”到站前(⽴)。
字义:①诗歌⽂辞的段落②章程,法规③戳记④佩带在⾝上的标志 组词:①⽂章乐章②党章③盖章④徽章 造字:象形法 造句:他的⽂章发表在《⼩学⽣天地》上。
[课题]少年王勃(三年级语文第六册)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新坝中心小学樊少军邮编:225107 [教材简解]《少年王勃》是苏教版第六册的一篇人物故事。
课文讲述了少年王勃在滕王阁赴宴时即兴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显示了王勃的文思敏捷与才华横溢。
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了事情的缘起,点明了事情发生的地点。
第二、三、四自然段讲当时在场的客人对都督提出的要求不敢答应,王勃却即兴写下了《藤王阁序》。
第五自然段点明《藤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目标预设]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体会赣江“水天一色、霞鹜齐飞”之壮观、秀美的景象,感受少年王勃才思敏捷、才华横溢,并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小节。
4、学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重点、难点] 理解词语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设计理念]学生对少年王勃比较陌生,老师揭示课题后,先介绍少年王勃在滕王阁会上,一气呵成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的事,让学生带着对少年王勃无比崇敬的心情去朗读课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时,抓住重点段落,通过理解词句、图文对照、朗读想象等方法,感受课文描绘的迷人秋景,体会诗句蕴含的优美意境。
[设计思路]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学设计不应为教而设计,应该为学而设计。
每一篇文章都有特定的主题,教师要围绕主题教学设计,寻找中心话题,找一个关键的问题来牵动全文,让整个教学顺利地展开。
如:“王勃是一个怎样的人?”抓住中心话题,从“文中的诗句、王勃的表现、旁人的表现”这三方面来引导学生体会到王勃很有才华。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探究、发现、思考中感悟文章所表达的中心。
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研读文章,真正实现与文本的对话,运用自己的力量从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能够让不同起点的学生能有自己的收获,拥有一片自己发展的空间,并且孩子们抓住后“少年王勃是个怎样的人?”这一话题后一定会学得简单,学得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