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东卜辞前辞形式探论
- 格式:pdf
- 大小:344.86 KB
- 文档页数:4
从花东甲骨看殷商时期甲骨占卜中的若干问题摘要:从花东甲骨所体现的情况看,殷商时期的甲骨占卜中,卜兆确系整个占卜过程中的核心与灵魂;花东占卜主体“子”对同一事件进行内容完全相同的卜问次数最多可以达到十次,十次以上者不见;花东兆序字的刻写位置有着自身的特点和普遍现象,但亦有少量特例;花东甲骨中的占卜记录,即卜辞,常有被刮削者,且被刮削之辞的卜日绝大多数是记为天干,这种现象大概与该“子”家族的占卜制度有关;花东中亦存在“犯兆”现象、界划线等,但其界划线的使用未见使人对卜辞、兆序字和卜兆之间的隶属关系产生歧义之例。
关键词:甲骨占卜;卜兆;兆序字;卜辞殷墟甲骨卜辞有王卜辞和非王卜辞两种,前者体现的是殷商王朝最高统治者商王所使用的卜法,后者体现的是商王之下的其他殷商贵族所使用的卜法。
本文要讨论的花东甲骨卜辞属非王卜辞。
这是安阳殷墟科学发掘出土的一批新材料,多为完整卜甲。
这批材料于2003年底以三位一体的科学著录法全部刊布①,为从微观上研究甲骨卜法提供了便利条件。
此前学者研究殷墟甲骨卜法,大多只能依据甲骨著录书中的拓本或摹本,由于清晰度等条件的限制,一些微观层面的观察如兆序字的判断等往往会受到很大影响。
花东材料的著录则基本上克服了以往甲骨著录书中的这种局限性。
这批材料公布后,学界对它的讨论多集中在其所属时代、占卜主体的身份、甲骨文例、释文校读等问题上,本文则试图从卜法的角度,对这批甲骨所体现出来的商代甲骨占卜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一、卜兆是殷墟甲骨占卜中的核心与灵魂张秉权先生曾指出:“殷墟甲骨上的种种现象,似乎都是环绕着一个核心而产生的,那个核心便是纵横俯仰的卜兆。
譬如攻治钻凿是在替开兆做准备工作;序数是标记卜兆先后次序的;记兆术语是标记卜兆性质的;卜辞是一个或一组卜兆的贞卜的题目……凡此种种,都像众星拱月似的环绕在卜兆的周围,可以说都是卜兆的一些附属品……只有卜兆才是占卜中最主要而缺少不得的东西,它是一种预示吉凶的神秘符号。
殷墟花东H3卜辞主人“子”研究目录绪论 (1)一自花园庄东地甲骨发现以来研究的现状 (4)第一阶段以材料的部分刊布及初步研究为特点 (4)第二阶段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更深层次的研究 (6)第三阶段花东H3卜辞材料全部刊布后研究的深入阶段 (8)二对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发现以来研究现状述评 (11)三创新点 (17)第一章从受祭对象看:子为武丁之子 (18)第一节高祖先公 (18)一夔(喾) (18)(一)对字的解释 (19)(二)对字的解释 (19)1,从字形及它在卜辞中的用法看 (19)2,从的实际用处看 (19)3,为斧(黼、扆) (20)三上甲 (21)四大乙 (22)五大甲 (22)六小甲 (22)附玄鸟的讨论 (23)第二节近世先祖及先妣 (24)一祖甲、祖乙和妣庚乃武丁之父、母 (25)(一)祖甲、祖乙、妣庚同版卜辞的分组讨论 (25)1,仅祖甲与祖乙同版 (25)2,祖甲、祖乙、妣庚同版 (26)(二)确定祖甲、祖乙、妣庚的祭祀顺序 (27)(三)H3卜辞中的顺祭和逆祭 (28)(四)祖甲、祖乙、妣庚的归属 (28)(五)彡祭对象的考察 (29)(六)H3与“非王”卜辞异同点 (29)1,小屯西地卜辞 (30)2,午组卜辞 (30)3,原子组卜辞 (30)4,王卜辞 (31)(七)祖甲、祖乙、妣庚身份的确定 (31)(八)妣庚是H3卜辞“子”的保护神 (34)附:对编著者所释“三妣庚”的讨论 (36)二祖丁 (37)三祖庚、祖辛 (38)四祖戊、(二祖) (38)五妣己、妣丁、妣甲、妣癸 (38)六祖丙、妣丙、父丙、母丙、母戊、兄丁 (42)七子癸 (43)小结 (45)第二章子为(武)丁、妇好亲子 (49)第一节“丁”非武丁及易生歧义“丁”辨 (50)一天干之丁 (50)二故去的丁乃武丁之祖 (51)三容易产生歧义“丁”辨析 (54)(一)“其豕肉口于丁”之丁辨 (54)(二)“使于丁”与“叶于丁”之丁辨 (55)(三)“丁永”之丁辨 (56)(四)“翌丁”之丁辨 (57)(五)“自丁()”与“监具丁”之丁辨 (58)第二节活著的丁乃武丁 (58)一子向丁进贡物品 (59)(一)玉器 (59)(二)牺牲 (60)(三) (60)二“”乃贡纳、进献 (60)三子为丁事而奔波 (63)四(武)丁、子、妇好之关系 (64)(一)妇、好字省略和合文的辨析 (64)1,女、子为妇好之“好”字 (65)2,“子母”应为妇好之“好”字 (65)3,妇母(或女)为“好”的偏旁省略 (65)4,妇为妇好的省称 (66)5,母(或女)是好之省写 (66)(二)妇好与子上下级关系 (67)1,子协助妇好祭祀 (69)2,子向妇好贡纳 (69)3,子为妇好奔波 (69)4,子向妇好报告从事事宜 (70)(三)子、妇好、(武)丁的关系 (70)1,子与妇好、丁亲密关系 (70)2,妇好、丁对子的关心及“作齿”礼 (71)3,子与丁、妇好的臣属关系 (75)五从对外战争看妇好的地位低于丁 (75)(一)对何、南土、卲方战争 (75)1,对何的战争 (75)2,对南土的战争 (76)3,对卲方的战争 (76)(二)对外战争引发的商史问题 (77)1,子对边疆的经营 (77)2,伯戓这一历史人物 (77)3,对妇好这一人物的评述 (78)六武丁生称“丁” (78)(一)对商代庙号问题的回顾 (78)(二)庙号说的新探讨 (79)第三章从人物关系看:子为武丁太子 (80)第一节H3卜辞中的“妇某” (81)一(妇) (81)二(妇)六 (81)三(妇)女() (81)四磬妾 (82)第二节H3卜辞中的“子某” (82)一子画 (83)二子 (84)三子媚 (85)四子雍 (86)五子尻 (86)六子骨、(子丹) (87)七(子)奠 (88)八小子、三小子 (89)九多子 (89)十子微、 (90)十一子兴、(子戠) (92)十二子而 (93)十三子 (94)十四子曾、子、子、子 (94)十五子灵 (94)十六(子)氥 (95)十七子 (95)十八子丙、(子丁)、吕、大子 (96)小结 (98)第二节 H3卜辞中所见的贞人 (99)一韦 (100)二大 (100)三我、先 (101)四宁、宁壴、多宁、嬖臣 (102)五史、卯、逆、允、吊、何 (104)六行、中 (105)七先()、() (106)八友 (106)九夫 (107)十受 (108)十一弹 (108)十二、() (109)十三克 (110)十四爵凡、企、母、(延)、、配、踊、商 (110)十五老、 (110)第三节 H3卜辞中其他人物 (112)一万,多万 (112)二吴、射告、小臣 (114)三庚、亚、疋 (114)四(祟尹)、(尹)、多尹、多工 (115)五多臣、(子臣、丁臣、王臣、丁族 (116)六多御 (117)七、敕火、、(卲)、、、 (118)八皿、尸、季(母) (120)九、 (121)十臿、贮、周、中周妾 (121)十一、新、引、、伯戓 (122)十二右史、、 (124)十三、址、、昔、舟 (125)十四戎、(朕) (127)十五疾、封、、 (127)十六丰、、玉羌 (128)十七、印、、执 (128)十八()、、、、、、 (129)小结 (130)(一)集体称谓的官吏 (130)(二)以个人之名而称呼的官吏 (131)总结:“子”为武丁太子 (133)第四章从子活动看:商代太子的职责和权利 (134)第一节与商(武)丁相对的官吏系统 (134)一丁臣、丁族 (134)二王臣 (135)三子臣 (136)四子弗臣 (136)第二节子的经济 (137)一与农业有关之物 (137)二畜牧业经济 (137)三手工业经济 (138)第三节“子祝” (139)第四节子侍奉在武丁和妇好身边 (142)第五节代王行事 (143)一子在、地的活动 (144)二子在甘地的活动 (145)三子在断地的活动 (146)四子在地的活动 (148)五子在、臿、宁、贮、新与活动 (149)六子在果京、、襄活动 (150)第五章太子从事礼仪学习及活动 (153)第一节子在入地从事弹射礼 (154)一子在入地祭祀 (155)二子在入地举行饮酒活动 (155)三子在入地举行弹射礼 (155)(一)入地弹射排谱研究 (155)(二)子举行的弹射性质 (158)1,对字的考释 (158)2,对入人的考释 (160)3,作册般铜鼋的佐证 (162)四入地的性质 (164)第二节子在、吕、之地举行射礼活动 (166)一射箭活动的排谱研究 (167)二、吕、的性质 (171)(一)的情况 (171)(二)吕地的情况 (171)(三)地的情况 (172)第三节子学商、舞 (173)一子陪同妇好前到地 (173)二子学商 (174)三子学舞 (177)(一)学舞排谱研究 (177)(二)舞涉及的内容 (184)1,舞的具体内容 (185)2,舞乐的重要性 (186)3,舞乐结束后的“设官分职” (187)第四节子田猎 (189)一田猎前的贡纳 (189)二田猎前天气及健康问询 (190)三田猎前的队伍训练 (190)四田猎前的祭祀 (191)五正式田猎 (191)(一)南田猎地 (192)(二)箕地田猎地 (192)六田猎卜辞涉及的内容 (193)(一)田猎性质 (193)(二)田猎中,子是(武)丁的辅佐者 (193)(三)妇好参与习武的田猎活动 (194)七田猎技术在H3卜辞中应用的显示 (194)(一)狩 (194)(二) (195)(三)逐 (195)(四)、、买 (196)第六章由“太子”引发出商史研究中的问题 (198)一商代有宗法? (198)二子为孝己还是祖庚? (203)结论 (204)一人物关系方面 (205)(一)祭祀对象 (205)(二)活动的人物 (208)二子的活动 (210)(一)代王处理朝政 (210)(二)从事礼仪活动 (211)附录一:对《花东》480 卜辞的释读 (213)一《花东》480卜辞占卜的历史背景 (213)二对“丙寅卜,丁卯子丁称黹吉一,珥九。
花东甲骨文异体字探讨作者简介:王雅琴(1983-),女,山西省阳泉市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
专业方向:古文字学。
师从林志强教授。
【摘要】在汉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异体字应运而生并随着汉字的发展而发展,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一系列古文字阶段,异体字可谓比比皆是。
今天,我们仍有许多异体字需要整理和规范,基于此,本文对这一具有历史性的文字现象进行研究,以殷墟花园庄东地出土的编号为91花东h3甲骨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花东甲骨中的异体字,在展现殷商人对生活、思想领域宏观认识的同时深入探讨异体字产生的时代原因和意义等问题。
【关键词】安阳;花东甲骨;异体字【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1)11-0024-021 关于异体字异体字,《说文》也称作“重文”、“或体”。
关于异体字,目前学术界有两种比较通行的观点:一是音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一组字,这是广义上的分法。
二是狭义上的概念,认为异体字应属同一种字体内的一个或几个意义系列相同、读音相同而形体上不同的字。
本文采用狭义上的观点对一期花东甲骨文中出现的93组211个异体字进行分类,择其代表阐释说明。
甲骨文处于汉字发展的源头上,但确是一种成熟的文字体系。
说它成熟是因为它拥有自己的构形系统,并且经过五期的发展日臻完善。
然而我们也应看到,甲骨文由于形体结构尚未完全定形,书写时随意性很大,仍处于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筛选淘汰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里,突出表现为异体字繁多,即一个字常常有许多异写。
花东甲骨文发现于河南安阳花园庄东,故而得名。
经考古发掘、文字考释以及商史研究可知这批甲骨属于武丁时期,与以往卜辞不同的是占卜主体为“子”,这在甲骨学史上也是首见。
花东甲骨文作为一期甲骨,是文字源头的源头亦不例外,包括有许多异体字。
以下对花东甲骨文异体字分类概括并择要者分析。
2 花东甲骨文异体字分析2.1 通过字素移位而形成的异体:这类字形数量最多。
花东卜辞中的给予动词
徐红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8(046)003
【摘要】出土文献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汉语材料,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为甲骨文的研究提供了新鲜资料.花东卜辞中给予类动词出现频率很高,参考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对文献的考察,我们确定花东卜辞中有“受、畀、(户久)(肇)、见、入、爯、以、屰”8个给予动词,按照施受关系可以分成赐予类、付与类、进献类三种类型,花东卜辞中的给予动词以进献类为主.
【总页数】8页(P138-145)
【作者】徐红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吉林长春1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7.1
【相关文献】
1.花东卜辞中所见非祭祀动词双宾语研究 [J], 齐航福
2.殷墟花东H3卜辞中的"王"是小乙——从卜辞中的人名"丁"谈起 [J], 曹定云
3.殷墟《花东》甲骨中的"鬯"祭卜辞--殷墟花东卜辞研究 [J], 郭胜强
4.花东甲骨卜辞中岁祭不同祖先的比较研究 [J], 张焕;闫华
5.补释花东卜辞中的"觞"字 [J], 付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收稿日期]2014-06-03[基金项目]此论文为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枟花园庄东地甲骨枠句型研究”(11YBA101),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一般项目“枟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枠语序类型研究”(13C028)。
[作者简介]邓统湘(1981-),女,湖南醴陵人,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甲骨文与殷商文化研究。
商代武丁时贵族“子”的祭祀礼仪考察邓统湘(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湖南工业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湖南株洲421008)摘要:花东卜辞是商代武丁时期贵族“子”为问疑者的非王卜辞,其中绝大多数卜辞都是记录贵族“子”的祭祀活动。
考察发现贵族“子”的祭祀对象体系相对独立,祭祀的内容丰富多样,祭祀规格较高,祭祀形式比较讲究。
这对探究花东卜辞“子”的身份地位,研究商代的祭祀礼仪,尤其是非王卜辞的祭祀礼仪有所裨益。
关键词:花东卜辞;商代;“子”;祭祀礼仪中图分类号:K8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238(2014)04-0003-06 枟1991年安阳花园庄东地、南地发掘简报枠公布在甲骨坑花东H3出土“甲骨1583片”[1](P492)。
2002年,甲骨学家刘一曼、曹定云教授经过十余年的潜心整理和研究,将这批甲骨共561号以枟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枠(以下简称枟花东枠)为书名著录出版,这批甲骨文本文称为花东卜辞。
枟花东枠的编著者通过对花东H3地层及伴出遗物、甲骨片的凿钻形态、甲骨文的字体与文例等进行的考察,论证了“H3卜辞应属武丁时期。
”[2](P307)。
花东卜辞的问疑者不是“王”而是“子”,此“子”非“子组卜辞”的“子”,究系何人?学术界众说纷纭,尚无定论。
但“子”非商王,是武丁时的贵族,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
花东卜辞是武丁时贵族“子”为问疑者的非王卜辞。
商代是中华文明的早期阶段,枟礼记表记枠:“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收稿日期]2020-11-11[作者简介]付强,男,陕西丹凤县人,上海三唐美术馆馆员,主要从事青铜器与古文字研究。
①李宗 :《甲骨文字编》,中华书局,2012年,第1071-1072页。
②刘钊主编:《新甲骨文编》(增订本),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782页。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殷墟花园庄东地甲骨》(第六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89页。
④胡厚宣主编:《甲骨文合集释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第792页。
补释花东卜辞中的“觞”字付 强(上海三唐美术馆,上海200120)摘要:花东卜辞中的“。
一。
(《花东》312)(2)……,岁祖□牝,蒸自□在。
一二三四五。
(《花东》480)(4)……贞,王ㄓ舌”。
②《花东甲骨释文》对此字释“ ”,③《甲骨文合集释文》对此字没有释。
④李春桃先生认为此字以往多误释为“ ”,其实这类形体在 上还有.(籣声),应释为觞字。
其所从的 旁带有两柱、三足,中间无流。
青铜器中三足器和 都带有两柱,三足器的象形写法,也有写作一个柱形(花东51),整理者认为其上部多一弯折笔划,当为 字异构。
其说可信,从写法上看,去掉该形上部一弯折画后剩余部分即字。
下部极为近似,应是 的象形写法。
觞字本从(《合集》3945正)形在甲骨文中有异体作,后者下部从 。
可见、那样下部是形若是觞字,相应青铜器似乎也该定名作觞。
但是,字形下面部分的右边有个/,的/在其正后方,所以从前面是看不到右边有/的,甲骨文的“ ”字写作(《合集》19791),没有一个带/的。
爵的两个柱子与侧面的/,在一条在线,正面看时,正好有两个柱子和右边的/,所以(《合集》3409)、字,当是从“爵”,从“.”。
“爵”,从“.”之字,也见于金文鲁侯爵、觞仲鼎、省声,籀文觞从爵省。
”我们看上面金文中的“觞”,从“爵”,从“籣”,“籣”是声符。
“”是两个柱子的爵,我们知道现在商周考古出土的爵,有带一个柱子的,也有带两个柱子的。
殷墟花园庄东地前辞夕卜辞的整理与研究张丽敏(中国文字博物馆,河南安阳455000)摘要:殷人占卜如在夜间举行,往往在干支或天干后附记有时称“夕”,暂定其为前辞夕卜辞。
这类前辞夕卜辞主要发现在花东卜辞中,共计31版48例,分为“干支夕”“干支夕卜”“干夕卜”“夕”四类。
本文以这四类为研究对象,系联相关卜辞,对其所涉及的占卜内容进行探析。
最后认为,这四类前辞夕卜辞所涉及的占卜内容不同,所记的前辞应是有意为之,而不是随意的减省,并且其在对先祖先妣祭祀上、用牲的选择上有一定的遵循原则。
关键词:花东前辞夕卜辞;分类整理;特点研究中图分类号:K877. 1文献标识码:A殷人占卜往往在白天进行,这时候前辞中一 般不记时称(偶见使用时称“昃”者),如果占卜是 在夜间举行,则往往在干支或天干后附记有时称 (常见者为“夕”)[1]。
这类前辞附记时称夕的卜 辞,本文暂定为前辞夕卜辞,目前主要发现在殷墟 花园庄东地甲骨卜辞(下文简称花东卜辞)中,其 他组类卜辞当中虽有发现,但数量极少。
据统计,花东卜辞前辞涉及“夕”时称的共计31版48例,分为“干支夕”22例、“干支夕卜”16例、“干夕卜”8例、“夕”2例。
本文将以上述前辞夕卜辞为研 究对象,并系联相关卜辞,对其所涉及的占卜内容 进行探析。
—、干支夕“干支夕”式的前辞形式在花东卜辞中共计 14版22例,均为祭祀类卜辞,按照祭法分为歲 祭、宜祭、伐祭3类。
1.歲祭(1)甲戌夕:歲牝一祖乙,舍40? —二文章编号:1〇〇1 -0238(2020)04 - 0017 -05三(《花东》310. 1)(2) 乙亥夕:歲祖乙黑牝一,子祝?一二(《花东》67.1)(3) 乙亥夕:歲祖乙黑牝一,子祝?三四(《花东》67.2)(4)乙亥夕:歲祖乙黑牝一,子祝?一(《花东》161.2)(5)甲辰夕:歲祖乙黑牡一,吏子祝,若,祖乙侃?用。
翌日舍。
一(《花东》6.1)(6) 甲辰夕:歲祖乙黑牡一,子祝?翌曰舍。
花東卜辭動詞的初步研究
自甲骨學建立以來,利用先進的藉言學理論封卜辭進行描寫是一直甲骨語言學界關注的核心裸题之一。
本文利用了語羲學上的勤詞語羲分類理输、勤詞配價理論以及句模理输封《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罩勤核句的句模進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描寫。
《緒输》部分講述了本题的起源、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並且總结了《花束》卜辭中的作為考察封象的勤詞。
正文共有四章:第一章先封范曉、張豫峰针封现代漢語的捂羲學體系進行了反思,再割分出卜辭勤詞的語羲類及下位颊別,使之能狗應用於封卜辭的描寫上;第二章封输了勤詞配價寅践中遇到的問题和解決辨法,并列出了每一類勤詞的價態:第三章主要描寫性状勤祠和状態勤詞的句模;第四章主要针封勤作勤詞的句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