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如皋市长青沙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1.66 KB
- 文档页数:4
水源地保护方案为保障我镇饮水安全,确保群众喝上方便、干净、安全的自来水,特制定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如下:一、严格实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合理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在饮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地下水开采井周围规定一定的水域或路域作为饮用水源保护区,竖立醒目的标志牌。
清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水域的水面污染物。
需移动取水口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范围要进行相应调整。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范围为:(一)水井以每个水井为中心,半径____米范围内的区域为保护区。
(二)其它饮水安全工程保护区为取水点以上____米的范围。
二、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工作,水源保护的总体目标是。
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质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障饮用水清洁、卫生、安全。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区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一)禁止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应当削减污染物排放量;(二)禁止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水域排放污水;(三)禁止堆放、填埋、倾倒、使用____、高残留农药等危险废物及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粪便、建设工程渣土和其他废弃物;(四)禁止设立____物品仓库、废物回收场、加工场和堆栈;(五)禁止破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六)禁止从事破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开山采石、采砂和围水造田的活动;(七)禁止新建、扩建、改建规模化畜禽等动物养殖场、屠宰场;(八)禁止使用____、有毒物品捕杀动物;(九)禁止从事洗涤和其他可能污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的活动。
(十)法律、法规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源保护的其他规定。
三、对现已存在的不符合规定的设施和生产活动,根据实际情况限期拆除或停用。
四、如果水源被破坏或者被污染的,应当按照谁破坏、谁恢复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责任者负责治理恢复;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情节较重,将申请执法部门予以相应处罚。
县城饮用水源保护的整改措施标题:县城饮用水源保护的整改措施引言概述:县城饮用水源保护是保障人民饮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原因,县城饮用水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提升水源保护工作的效果,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详细阐述县城饮用水源保护的整改措施。
一、水源环境保护1.1加强水源周边环境管理为了保护饮用水源,需要加强水源周边的环境管理。
具体措施包括:1.1.1设立水源保护区通过划定水源保护区,限制非法开辟和污染源的活动,确保水源周边环境的安全。
1.1.2加强环境监测和巡查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对水源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1.3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水源环境保护的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水源环境的破坏。
1.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是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饮用水源的影响,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2.1推广科学施肥技术通过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风险。
1.2.2建设农田防渗沟在农田中设置防渗沟,阻挠农药和化肥等农业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保护饮用水源的安全。
1.2.3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水土流失,避免土壤中的污染物流入水源。
1.3加强工业污染管理工业污染是县城饮用水源的另一个重要威胁。
为了减少工业污染对水源的影响,应采取以下措施:1.3.1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对工业废水进行规范处理,确保达到排放标准,避免废水对水源造成污染。
1.3.2加强工业企业监管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监管,确保其合法经营,防止非法排放和违规行为对水源造成污染。
1.3.3推动清洁生产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降低对水源的影响。
二、水源保护设施建设2.1建设水源保护设施在水源周边建设水源保护设施,包括建立水源保护区围栏、设置监测井等,为水源的安全提供物理保障。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实施方案饮用水安全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实施饮用水安全保障意义重大。
为加快解决饮用水水源地突出环境问题,补齐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短板,打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攻坚战,保障群众饮用水安全,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道路。
紧紧围绕统筹推进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战略布局,以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目标核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坚持预防为主、规范建设、落实责任、依法监管原则,不断完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制度,显著提升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水平,全面整治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环境问题,明显提高饮用水水源地风险防控和应急能力,持续改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水、干净水。
二、工作目标以保障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为核心,按照水质稳定达标、管理规范化要求,通过实施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和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加大水源地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力度,提高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和应急管理水平。
三、主要任务(一)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县级及以上地表水型饮用水水源地及供水人口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其他饮用水水源地应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
划定保护区的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应编制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编码,建档立册,归集管理。
(二)设立保护区边界标志。
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技术要求》规定,在保护区界线顶点、重要拐点、陆域水域交界点设立明显界牌、界碑;在穿越保护区的公路、航道等交通路线进入点和驶出点设置警示标识;一级保护区周边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二级保护区内县级及以上道路和景观步行道应设置隔离防护设施。
2023年年底前,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完成保护区边界标志及隔离设置。
2023年年底前,供水人口10000人或日供水1000吨以上的其他所有饮用水水源地完成保护区标志及隔离设置。
饮用水卫生保护措施1. 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的净化和保护,包括地下水、湖泊、河流等。
防止污染源进入饮用水供应系统,如化学物质、废水和农业污染。
水源保护:确保饮用水源的净化和保护,包括地下水、湖泊、河流等。
防止污染源进入饮用水供应系统,如化学物质、废水和农业污染。
2. 水处理:进行必要的水处理,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以去除悬浮物、杀灭细菌和病毒。
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水处理:进行必要的水处理,包括沉淀、过滤、消毒等,以去除悬浮物、杀灭细菌和病毒。
确保水质符合卫生标准。
3. 管网管理:保持饮用水管道系统的卫生和安全。
定期检查和清洁水管,修复漏水和破损部分,以避免细菌生长和污染。
管网管理:保持饮用水管道系统的卫生和安全。
定期检查和清洁水管,修复漏水和破损部分,以避免细菌生长和污染。
4. 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检测水样,确保水质合格。
监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等。
水质监测:建立水质监测体系,定期检测水样,确保水质合格。
监测项目包括微生物指标、化学物质等。
5.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卫生的意识和知识,包括正确的饮水方式、卫生惯等。
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包括洗手、饮用煮沸水等。
公众教育:提高公众对饮用水卫生的意识和知识,包括正确的饮水方式、卫生习惯等。
鼓励人们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包括洗手、饮用煮沸水等。
6.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应对突发水质事件。
包括及时通知公众、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等。
应急处理: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应对突发水质事件。
包括及时通知公众、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等。
7. 法律监管:加强对饮用水卫生的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
确保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法律监管:加强对饮用水卫生的法律监管和执法力度。
确保相关法规和标准的实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通过采取以上饮用水卫生保护措施,我们能够保障人们的饮用水安全和健康,预防水源污染和水源性疾病的发生。
水源地保护制度为进一步加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规范化管理,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管理规定如下:第一条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必须设有警示标志,标志范围内严禁闲人入内。
第二条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新建、改建、扩建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第三条在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内,限制和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化肥的使用,杜绝垃圾和有害物品的堆放,防止供水水源受到污染。
第四条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对水井进行加盖处理,严格避免污染物进入,定时消毒,规范管理行为,在确保安全生产和正常供水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五条设立供水专管员,建立饮用水水源地系统档案。
基础环境信息数据库包括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基础环境状况、环境管理状况(水源地管理及管理制度制定情况;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状况、面积;管理情况,包括管理机构、人员、经费、起始时间等)、水源地水文地质状况(包括机井状况、建井时间、抽水量及供水情况、静水位、水质、供水人口),地理坐标测量、污染源分布状况(水源地作物种类、种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状况以及排放情况;养殖数量、种类、饲养畜禽量;水源地及周边工业污染源的排污情况、排污量;水源地及周边生活人口及排污情况等)。
第六条供水管理人员要会同卫生防疫部门每年至少两次对水源水质、制水水质、配水水质等进行必要的检测,保证工程受益范围内生活饮用水达到《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的要求。
建立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预警预测系统和监测信息公布制度。
第七条供水管理人员要建立饮用水源地的定期巡查制度,发现问题及时上报____及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第八条发生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的区域,必须迅速采取措施,通知有关取水单位,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环境保护、卫生、水务等相关部门。
第九条出现饮用水水源受到严重污染或威胁供水安全等紧急情况时,应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会同主管部门责令排污单位停止生产和消除污染,并报告上级相关部门。
“双水源”安全供水建设情况一、主要水源(引江供水)建设情况南通市西北片引江区域供水工程总设计规模为60万立方米/日,分三期实施。
水源采用长江水,取水口设置在如皋市长青沙,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清水增压后向如皋和海安供水。
一期工程设计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其中如皋为13.5万立方米/日,海安为6.5万立方米/日,工程采取BOT形式由南通鹏鹞水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内容包括水厂(增压泵站)及管网建设,总投资约5.5亿元人民币,于2009年4月(如皋段为2008年12月供水)全线通水。
如海复线工程和净水厂二期工程规模为20万立方米/日,其中如皋为8.5万立方米/日,海安为11.5万立方米/日。
其中水厂及增压泵站仍由鹏鹞水务公司建设(总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管网由如皋海安两政府投资建设。
如海复线全长70多公里,管网总投资约6亿元,其中海安县占57.5%,约3.5亿元。
复线工程于2013年8月通水。
引江一期、二期全部投入使用,共为海安县提供18万吨的日供水量,满足全县用水需求。
二、备用水源(地面水、深井、长青沙应急水源)建设情况(一)地面水厂、各乡镇备用深井原县城地面水厂保留5万立方米/日规模用于县城区应急供水,取水水源为北通扬河水。
公司对制供水机泵电气设备、加矾加氯设备、水处理构筑物等做好日常维护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技术规范要求。
对各工艺管道、排泥排污系统的控制阀门加强维护,做到启闭灵活,满足工艺生产上的切断要求。
常态化做好水处理设施的维护性运行,检查工艺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设施完好,满足应急需要。
原镇(村)水厂的131口深井经检测后保留74口深井作为农村应急供水水源,定期进行水质监督,进行管网连通,增设切断阀和排空阀,每月进行两次维护性运行,保证随时投入使用。
同时针对水源地主要存在的农业面源污染、工业污染、畜禽养殖污染、船舶流动污染等隐患,县政府要求相关区镇进一步提高水源保护意识,环保、水利等部门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加大巡查力度、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加大对水源水的保护力度,确保备用水源水质稳定达标,以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卫生安全。
水源地保护方案第1篇水源地保护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水源地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为确保人民群众饮水安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一套科学、合理、可行的水源地保护方案刻不容缓。
二、目标原则1. 保护目标:确保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2. 保护原则:(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2)明确责任,分工协作,共同推进。
(3)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实施。
(4)公开透明,公众参与,社会共治。
三、保护措施1. 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根据水源地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
各级保护区范围应结合地形地貌、水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等因素科学确定。
2. 生态环境治理(1)加强水环境治理,开展河道清淤、岸线整治、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工作。
(2)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严控农药、化肥施用,推广生态农业,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3)加强生态修复,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水土保持等措施,提高水源地生态环境质量。
3. 污染源防控(1)加强工业污染源治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加强城乡生活污染源治理,提高污水处理能力,推进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3)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减少农业污染。
4. 监测与管理(1)建立健全水源地监测体系,定期开展水质监测,及时掌握水质状况。
(2)加强水源地保护区管理,严格执行保护区管理制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3)建立水源地保护长效机制,明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的责任,形成合力。
5. 公众参与与社会共治(1)加强水源地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2)鼓励公众参与水源地保护,建立健全举报奖励制度。
(3)加强与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合作,共同推进水源地保护工作。
四、实施保障1. 组织领导:成立水源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推进保护工作。
水源地污染紧急应对方案随着社会快速发展,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
水源地的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环境挑战。
为了保护水源地并确保供水安全,制定一套紧急应对方案势在必行。
一、加强水源地保护为了防止水源地受到污染,应当采取以下措施:1. 制定水源地保护规划制定详细的水源地保护规划,明确划定水源地的范围和重点保护区域。
根据不同的地理条件和用途要求,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确保水源地的长期可持续保护。
2. 加大监测力度加强对水源地的监测,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水质异常情况。
同时,加强对周边环境和潜在污染源的监测,减少水源地污染的风险。
3.加强法律法规保护水源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水源地的保护力度。
严禁在水源地周边区域从事破坏环境的活动,对于违规的行为要有相应的法律制裁。
二、及时应对水源地污染事件对于发生的水源地污染事件,必须迅速采取应对措施,以减少损害程度,保护水源地的安全。
以下是具体措施:1. 联合行动各相关部门、各级政府以及水源地相关企事业单位应加强联动,形成紧密合作的机制。
根据事故情况,及时调集人员和物资,共同应对水源地污染事件。
2. 隔离污染源在第一时间内,应迅速切断污染源,避免进一步的水源地污染扩散。
同时,要进行紧急堵洪、堵排,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流入水源地。
3. 加紧救援和清理工作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水源地的救援和清理工作,采取适当的治理方式,将污染物清除出水源地。
确保水源地尽快恢复到安全的状态。
三、加强水源地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为了更好地应对水源地污染事件,应加强水源地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完善。
1. 制定水源地事故应急预案明确水源地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责任,明确部门职责和联络方式,有序展开应急行动。
2. 加强演练和培训定期组织水源地事故应急演练,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应急处置的能力和效率。
只有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做出科学、迅速的决策才能保护好水源地。
3. 实时更新和改进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和改进水源地事故应急预案。
浅探如皋市长青沙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措施薛桂楠1,2王珂1(1.如皋市环境监测站,江苏如皋226500;2.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江苏南京210046)摘要: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过快发展,导致环境容量严重透支,我国的生态环境整体恶化,尤其以水环境恶化最为快速和明显。
长江水系作为我国七大水系之一,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如皋市政府于2004年实施了引江区域供水工程,从长青沙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
水源地的水质安全一直备受关注,从工业、农业、生活源等多角度采取保护措施,将有利于防止水源地水质受到污染,对水源地本身进行生态修复可以使已经受到轻微污染的水体功能恢复。
这一系列防治措施可以为相关部门对饮用水水源地实施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工业污染源;农业面源;生活源;防治措施Abstract :For a long time ,over fast economic developments of our country have leaded to very severe environmentalcapacity overdraft and overal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Among them,the water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is the most rapid and obvious.As one of the 7largest river systems,the Yangtze River suffered some pollution.In 2004Rugao government implemented a water supply project from Changqingsha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water.Water source water quality and safety always has been a concern.Protective from industry,agriculture,domes -tic sources and other angles will help to prevent source water quality contamination.Slightly polluted water body function will be recovered through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water source itself.This series of control measures which implemented to protect drinking water sources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levant departments.Key words :centralized drinking water source ;industrial pollution sources ;agricultural pollution sources ;domestic life source ;control measures中图分类号:X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021(2016)04-0050-04收稿日期:2016-04-08;修订日期:2016-05-18。
作者简介:薛桂楠,女,1985年生,硕士,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监测工作。
1引言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经济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我国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就取得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才能取得的经济成果。
但同时,由于经济发展速度过快,短期内快速消耗了大量的自然资源,透支了环境容量,导致了我国生态环境的整体恶化。
水是生命之源,对人来说,水比食物更重要。
人在饥饿状态下,损失40%的体重(相当于体内50%的蛋白质,100%的肝糖和脂肪)不会致命,但却有可能因为损失了20%的水分而死亡,足见水环境污染对人类影响之大。
一旦受污染的水体同时扮演水源水的角色,这种影响就更为深远。
长久以来,如皋市饮用水水源地布局分散,除为主城区供水的如皋自来水厂外,其余水厂规模均较小,属于村级水厂,工艺、管理比较落后;且如皋的水源均为运河和地下水,一到枯水季节水量减少,容易因水位落差形成污水倒流,水源地水质不能保障[1];另外,由于如皋境内河流均为感潮河流,河流流向不定,水源水易受到污染,而地下水又普遍存在硬度高、铁锰超标等问题,饮用水安全隐患突出。
为了保证全市的饮用水安全,如皋市于2004年正式启动实施了引江区域供水工程,在长青沙西岸(如皋港区)设长江取水口,统一对如皋市域及海安部分地区进行区域供水。
自2009年开始正式供水,目前,所有规划乡镇已经全部实现区域供水。
根据如皋市环境质量公报的统计结果,目前水源地水质良好,符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要求,但总磷浓度仅符合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的要求,不能稳定达到一级保护区的要求。
这与如皋港区的工业、农业、生活源污染均有一定的关系。
因此,从这三方面采取合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来保护饮用水水源地是很有必要的。
2水源地的污染防治措施2.1工业污染源防治措施如皋港区工业企业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物流等行业为主,区内的重点企业构成了长青沙集中饮用水水源地的重点工业污染源,应从以下几方面针对区内重点工业点源进行限期治理,以保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安全不受工业废水排放影响。
2.1.1严格控制如皋港区新增重污染源对如皋港区的新建企业严格把关,禁止染料、药物中间体等重污染企业进驻,可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化学需氧量、氨氮等量甚至减量替代,通过关闭污染防治措施落后的小企业来换取工艺先进的大企业入驻,从源头上控制保护区内的工业污染物的产生。
2.1.2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措施研究表明,对重点行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能够从源头削减污染物,在生产的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可以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是重污染行业污染防治的根本[2-3],如皋港区以石油化工、医药化工等重污染企业为主,因此,应当对污染物排放超过相应的排放标准或者超过审批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的原料有毒有害、排放的污染物中含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全面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针对一些重点化工、印染、造船、电镀等工业点源,加大清洁生产审计力度,定期实行清洁生产审核,从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所有审核企业要达到同行业清洁生产国内先进水平,做到废水稳定达标排放。
在审核的基础上,按照清洁生产标准督促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对达不到清洁生产要求的企业逐步淘汰。
鉴于如皋港区的化工企业较多,化工行业的一大特点就是,涉及的化学物质众多,废弃物的类别也是多种多样,这家企业的废弃物也许正是另外一家企业的原料;化工企业排放的废水大多也是明显的偏碱性或者偏酸性,两者刚好互相中和;因此,可以在如皋港化工园区内尝试大循环发展,在招商引资的时候可以有指向性地选择能够充分利用现有企业废弃物的企业。
2.1.3工业污染源废水排放管理措施上海电气(南通)水处理有限公司作为如皋港区最主要的接纳港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已于2015年上半年完成了提标改造工程,增加了芬顿氧化系统,日处理能力达20000m3,整体上提升了如皋港区污水处理水平,满足开发区内化工、印染等工业企业废水排放要求。
该污水处理厂排口位于长青沙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的下游,正常情况不会对取水口水质造成影响。
目前,园区企业排放的废水基本都通过污水管网排入上海电气(南通)水处理有限公司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长江如皋段(北汊)。
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最主要的是要保证各重点水污染源的污水全部进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汇入上海电气(南通)水处理公司处理,不得偷排;其次还应保证各重点水污染源的废水均经预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三级标准或者相应的行业标准,防止水质超标影响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
对已经达标排放的重点水污染源要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污染治理设施运转正常,废水达标排放,不会对上海电气(南通)水处理公司的污水处理系统造成冲击,尤其对如皋港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内的重点化工企业进行实时监控,化工企业全部使用明管排放,既可防止管网泄漏,又可杜绝偷排行为;对尚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小企业,特别是小型的化工、印染企业要通过结构调整,实行关、停、并、转。
对位于石化工业园区东侧的如皋城市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排放问题进行重点监控,保证污水处理厂尾水优化排放。
2.2农业面源防治措施2.2.1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化肥污染也是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日常农业活动中,应尽可能减少化肥的施用量,不盲目施肥。
通过土壤测试及时掌握土壤肥力状况,按不同作物的需肥特征和农业生产要求,实行有机肥与化肥、氮肥与磷钾肥、中微量元素等肥料适当配比,平衡施用,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该方法既能减少化肥施用量,又能提高农作物对肥料的吸收率,起到了双重效果[4]。
王淑云等[5]以如皋市白蒲镇的某测土配方施肥区为研究对象,与传统施肥区的同期水稻生长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配方施肥区,碳铵肥的施用量仅为传统施肥区的39.35%,但配方施肥区的水稻产量却高于传统施肥区的水稻产量。
以此为参考,相关部门也可以在对如皋港区和石庄镇的土壤进行肥力评价后,根据土壤肥力及农作物的需肥特征制定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施肥计划,借助省政府对商品有机肥推广和绿肥种植试点进行补贴的契机,引导农民加大对有机肥使用和绿肥种植的投入力度,改善农田和农业生态环境,减轻对化肥的依赖。
2.2.2引入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随着“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深入实践,应当以万亩良田作为试点,推广普及生物农药的使用,采用农业、生物以及化学防治三者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使农田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有益昆虫和害虫的天敌大量繁殖,农田病虫害进入良性循环[6-8]。
通过发展生物农业,最终通过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的手段防治病虫害。
2.2.3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管理如皋港区的畜禽养殖业养殖专业户排放的污染物量远大于规模化养殖场的污染物排放量,养殖专业户基本都没有粪便处理设施,粪便污染物大部分直接就近排入河流,最终这些污染物都会汇入长江,对饮用水水源造成污染。
故应当从以下几方面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造成的水体污染:(1)借鉴清洁生产的理念,从源头削减畜禽粪便的产生。
如喂养过程中采用酶制剂、生物活性肽等环保型饲料添加剂,这类添加剂可增加畜禽的内源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同时还能减少约20%的粪便量[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