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教学纪实
- 格式:pdf
- 大小:163.63 KB
- 文档页数:2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典故。
(3)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3)诗歌情感的分析和体验。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典故的理解。
(2)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动画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
2. 吟诵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3. 合作探讨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积极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感知诗歌意境。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典故。
(2)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吟诵展示:选取部分学生进行诗歌吟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情趣。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情感分析和艺术特色。
7. 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诗歌。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评价:1. 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反馈。
2. 总结性评价: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和心得体会,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和审美情趣。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2)理解诗歌的背景,体会诗人的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2)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
(2)诗歌的意境和主题的把握。
难点:(1)诗歌中隐喻、象征手法的运用。
(2)诗歌情感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诗歌,理解字词含义。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背景。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2)分享讨论成果,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主题。
(2)讲解诗歌中的隐喻、象征手法。
5. 情感体验:(1)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背诵《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2)写一篇关于《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提高,以及对作业的布置和课堂管理等方面进行总结和改进。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歌全文、诗人简介、背景资料、重点词句解析等。
2. 准备相关的古代诗词鉴赏资料,以便于学生拓展学习。
3.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答案。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教师通过PPT展示李清照的生平简介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横塘路贺铸教学目标:1.理解词人抒发的惆怅忧愁的心情;2.鉴赏词中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 鉴赏这首词的清丽的语言,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过程:一、介绍作家作品.贺铸 (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
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
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
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
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
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二、多种方式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三、诗歌鉴赏1.解释词语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
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衡皋: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
彩笔:代指文才。
据《南史.江淹传》载,齐梁的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支五色笔,因此作文才思敏捷,多有佳句;可后来他梦见郭镤来向自己讨回了那支五色笔,作诗就再也没有佳句了。
2.翻译诗歌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
她正当美好的青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花窗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
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
若问这闲愁共有多少,恰似遍地的青草烟雾凄迷,满城随风乱舞的柳絮,梅子黄熟时节漫空的绵绵细雨。
3.个性赏析* 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虚实相生的?开篇二句借曹植《洛神赋》之典故,用“不过”“目送”“去”实写美人不至,自己只能以目光追随其芳综,目送她的身影越来越远。
基于这种可望不可及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虚写这位佳人是怎样生活的,也许她住在幽雅富丽的香闺中,美好的年华无人与共,只有春风知道她的伤感。
《横塘路》教案横塘路贺铸教学目标:1. 理解词人抒发的惆怅忧愁的心情;2. 鉴赏词中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 鉴赏这首词的清丽的语言,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过程:一、介绍作家作品.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
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
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
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
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
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二、多种方式诵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三、诗歌鉴赏1.解释词语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
语出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年华。
衡皋: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
彩笔:代指文才。
据《南史.江淹传》载,齐梁的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支五色笔,因此作文才思敏捷,多有佳句;可后来他梦见郭镤来向自己讨回了那支五色笔,作诗就再也没有佳句了。
2.翻译诗歌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
她正当美好的青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花窗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
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
若问这闲愁共有多少,恰似遍地的青草烟雾凄迷,满城随风乱舞的柳絮,梅子黄熟时节漫空的绵绵细雨。
3.个性赏析* 词的上阕是如何体现虚实相生的?开篇二句借曹植《洛神赋》之典故,用“不过”“目送”“去”实写美人不至,自己只能以目光追随其芳综,目送她的身影越来越远。
基于这种可望不可及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虚写这位佳人是怎样生活的,也许她住在幽雅富丽的香闺中,美好的年华无人与共,只有春风知道她的伤感。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2)理解诗歌的背景,词语的意思,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互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感情,培养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2.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境,词语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单介绍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诗歌朗读:(1)学生自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3. 诗歌解析:(1)学生互译,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四、作业设计:1. 背诵《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2. 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思想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朗读技巧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2. 参考译文:提供参考译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述的世界。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横塘路》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感悟贺铸词的婉约风格,鉴赏词清丽的语言鉴赏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意境,了解词中采用的艺术手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风格豪放劲朗,慷慨悲壮其词集《东山词》一、导入出示贺铸的《六州歌头》,问:你觉得这首词的作者善写豪放词还是婉约词?再引用黄庭坚的“解道江南断肠句,只今惟有贺方回”引出作者三、指名试读诗歌四、思考讨论上片内容:1.“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说了什么事情?(明确:“凌波”,本于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此处指女子的轻盈步履“横塘”,贺铸的住处龚明之《中吴纪闻》说:“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 )“凌波”,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体所倾慕的人“不过横塘路”,她总是不从我的住地横塘这边经过“但目送、芳尘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远去“芳尘”,她的长裙扬起的芳香的烟尘作者眼望着一位女子从那面的路上姗姗远去,而没有过来,感到十分怅惘女子是美女,词人为之神魂颠倒,便借了洛神故事,要随佳人而去,却又不知所往,惆怅不已2.“锦瑟华年谁与度”中锦瑟华年代指什么?这一问表现诗人怎样的心情?二、作者简介: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他因尚气使酒,终生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3.“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说明什么?“月桥”两句是想象中其人的住处,“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以“只有春知处”,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这三句,共有两层意思:其一,其人深居独处,虚度年华,非常值得同情和怜惜;其二,深闺邃远,除了一年一度的春光以外,无人能到,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而词人自己同样幽居独处,对美人的思恋十分殷切4.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哪些句子是虚写“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是实写“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是虚写5.词的上片写了什么内容?(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五、学习下片内容:1.思考:“飞云冉冉蘅皋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彩笔新题断肠句”中,诗人用这支彩笔书写什么?“新题”说明什么?“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如何理解?我这闲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无法计量,多到好比广阔平原上的茂密如烟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时节满城飘飞的柳绵,好比梅子黄时的连月不停的毛毛细雨)赏析诗歌末句的精妙之处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云:“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板书空间、时间、景物特征、情景交融修辞手法:设问排比博喻作业背诵全词摘抄一些描写相思之情的诗句教后札记。
《横塘路》学案■郓城县第一中学●李召峰【课前“诗”一首】题都城南庄崔护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学习目标】1、朗读,把握生字词。
2、赏读,学会鉴赏诗词的基本方法:意象、技巧、情感。
3、读写,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及写作能力。
【资料备案】●关于作者: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文职,一直沉沦下僚。
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
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
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
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
有词集《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译文赏析:你那轻盈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
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字词检测】一、给下列词词语注音。
凌.()波锦.()瑟.()琐.()窗蘅.()皋.( ) 风絮.()二、解释下列词语。
凌波:。
芳尘:。
锦瑟华年:。
琐窗:。
冉冉:。
蘅皋:。
【文本探究】横塘路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
【技法演练】●2006年江苏卷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鹧鸪天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
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
满林残照见归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