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柜员跨网点规避反交易的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规避反交易引发的风险事件
一、案例经过
风险监测中心下发一笔查询,查询内容为:某账户发生多笔大额异常支付,账户资金即进即出,客户电话号码不存在致无法电话核查,请核实:该柜员一笔业务客户标注的取款金额(**万元)与柜员操作金额(*万元)不一致,随即下一笔业务支取差额**万元,其间是否存有柜员规避反交易的现象。
网点回复:经核实:柜员金额输入错误,经客户同意进行补支取,客户签字确认。
此笔业务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未严格执行制度,未按正确的操作流程办理业务。
此笔风险事件的形成完全是柜员抱有饶幸心理,操作失误后未按正确方法进行反交易,为规避反交易监测和考核,采取补支差额的做法。
(二)是现场管理人员事中控制不到位的问题,此笔业务柜员在发现录入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符时,柜员采取支取差额的做法,现场审核人员没有及时制止柜员,长此以往将助长柜员恶习养成。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柜员的业务学习,既要提高柜员业务素质,又要增强柜员责任意识。
网点不仅要对员工进行规章制度的培训,还要将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提高员工合规意识,帮助员工熟知本岗位行为规范和禁止规定,提高员工自我约束,自我保护的能力,使合规意识,风险意识内化于心,养成“规范操作、按章操作”的良好习惯,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二)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网点负责人及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管理,引导和帮助各级管理人员不断强化“按章操作,合规经营”的理念,切实发挥事中风险防控作用,有效防范业务运营风险。
规避反交易形成的案例一、案例介绍网点A柜员为客户办理从两个账户分别取款再转存到另两个账户的业务,在处理完两笔转存业务后,才发现第二个账户的取款业务因用错交易代码,误操作为现金存款业务,造成虚存也就是虚增了现金库存,但柜员并没有按规定对该笔错存的存款进行反交易,而是将误存款项取出,然后叫客户到B柜员处再办理一笔同样金额的现金取款业务,但B柜员没有实付现金给客户,而是将现金交还A柜员,这样,两柜员协同平衡了账款,从而达到规避了反交易的目的。
经核查,确认为“规避反交易”行为,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这是一起柜员间为了规避反交易而造成风险事件性质升级的典型案例。
若A柜员发现记帐错误后按流程进行反交易处理,然后再按正确金额进行记帐,则该笔业务按风险事件的判别标准只是“工作疏忽”的低风险事件,但A柜员为掩饰其操作失误,未按规定的反交易流程进行账务处理,而是将误存款项取出并由客户到B柜员处取款交给自已填平了库存现金。
使正常的反交易形成的风险事件上升,由原来的一般性差错上升为员工行为类风险事件。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典型案例的学习。
网点负责人应强化柜员的风险教育,传达学习相关的规章制度、风险提示、案例分析等,引导柜员规范操作。
培养柜员按正确的操作流程和制度规定办理业务的习惯,避免违规操作,以杜绝风险事件发生。
(二)营业网点应加强对“规避反交易”、“柜员自办业务”等员工行为类风险事件的专项治理,加大对人为原因、主观故意规避反交易行为的处罚力度,有效防范违规行为,遏制各类高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银行业务运营平稳发展。
(三)柜员应增强工作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要集中精力,认真细致地办理每一笔业务,确保账务处理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柜员规避反交易形成的案例一、案例经过网点收到一笔准风险事件查询:客户在短时间内在同一网点不同柜员办理取款、存款再取款业务,请结合监控核实客户是否带现金上柜办理业务?是否存在柜员规避反交易?内控合规人员经查看录像显示:甲柜员为客户办理定期存单取息转存业务,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先办理存入2万元,经与客户勾通后,甲柜员将定期存单交给乙柜员,由乙柜员将定期存单取出后现金交甲柜员。
此笔业务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甲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注意力不集中,责任心不强,导致业务办错,发现操作错误后,本应该使用反交易冲正,但是柜员为掩盖其错误操作行为,未按规定的反交易流程进行账务处理,有意采取其他方式处理业务差错,规避反交易。
乙柜员未提醒甲柜员作反交易纠错,反而协助甲柜员共同规避反交易,可能引发法律风险,甚至造成银行声誉损失。
(二)现场管理履职不到位。
规避反交易是银行重点查处的员工十大违规行为,现场管理人员应时常提醒柜员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及规章制度,真正起到事中控制作用。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制度学习,增强风险意识。
发生各类风险事件,都反映出柜员风险意识淡薄,操作随意性强,加强员工行为规范等制度的学习,让员工了解制度和规定,明白哪些是可为的,哪些是可不为的,哪些是禁止为的,养成自觉按业务操作流程办理业务的习惯,不以习惯代替制度,杜绝业务办理过程中的侥幸心理,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履职管理,杜绝违规行为。
网点现场管理人员应增强制度意识和工作责任心,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每一笔业务核查,保证业务核查质量;要切实履行现场管理职责,密切关注柜员的异常操作行为,对柜员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行为,要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和纠正,有效避免各类风险事件的发生,切实把好事中控制关。
规避反交易绕流程操作的案例一、案例介绍网点柜员在为客户办理1万元存款业务时,误存1000元,中午轧帐时发现错误,本应采取“反交易”对该笔交易进行处理,而该柜员联系客户违规采取补存9000元存单,递交客户。
第二天为该客户办理了支取业务,重新补存1万元存单。
该柜员在办理业务时金额录入错误,不按操作规程处理,而是采取“规避反交易”绕流程操作、逆流程处理的方式掩盖过失。
整个违规操作过程存在着较大的风险隐患,其中部分业务是违背客户本意进行处理的,掩盖了业务错误处理的事实真相。
二、案例分析(一)缺乏法律意识,学习流于形式。
虽然日常对员工进行合规教育,对员工进行防范风险的培训、网上答题、各种考试、撰写心得体会等,但员工在思想上未能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
日常规范性教育未能达到内化于心,在业务过程中法律意识淡薄,特别是在当今客户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银行员工经济纠纷意识还未与制度规定相融合。
(二)合规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
从事件本身的发生和处理情况看,员工工作未能做到依法合规处理业务,合规意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遇到过失采取违规手段,规避处罚。
三、案例启示(一)加强业务学习,尤其是新员工一定要牢记各种交易,尽量不要用错交易,但万一出现错误,一定要按照操作流程处理,决不可明知故犯。
(二)一线员工接待的是各种各样的客户,处理的是越来越多的业务种类,这就要求员工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办理每一笔业务时要和顾客勤沟通,询问客户需要办理哪方面业务,全方位的服务会赢得客户的信任,同时也能避免错误交易的发生。
(三)规章制度的执行与否,取决于广大员工对各项规章制度的清醒认识与熟练掌握程度,有规不遵,有章不遁是各行业之大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次违规侥幸逃脱可能造成终身悔恨。
柜员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案例一、案例简介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
客户欲存现金5万元,取款6000元。
结果柜员从该客户银行卡上存现金56000元,此时柜员发现操作错误,本应立即做反交易,而柜员为了规避反交易,逃避监督处罚,采取随即又从该帐户中支取12000元的错误操作。
该柜员操作存在严重的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为行,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有关文件明确规定,规避反交易导致逆向操作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列为重点查处的员工违规行为之首,银行对于柜员规避反交易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依据《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对相关违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规避反交易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不仅掩盖业务事实真相,也极易形成资金损失风险,加大了操作风险防范的难度,也给银行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此案例中,柜员风险意识淡薄,办理业务精力不集中,发现操作错误,应及时做反交易处理。
而该柜员未按操作流程办理,却是采取反方取款方式规避反交易以掩盖操作失误。
整个违规操作过程违背了客户意愿,掩盖了业务错误处理的事实真相,导致了该笔业务规避反交易并逆向操作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一)强化柜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应加强柜员对业务制度的日常学习,使柜员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柜员风险防范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再次发生。
(二)加强柜员与客户的沟通。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一定要精力高度集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并加强与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做到心中有客户,心中有流程,规范操作,切实将风险防范渗透到实际业务操作中,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维护银行的形象和声誉。
柜员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案例一、案例简介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现金存取款业务。
客户欲存现金5万元,取款6000元。
结果柜员从该客户银行卡上存现金56000元,此时柜员发现操作错误,本应立即做反交易,而柜员为了规避反交易,逃避监督处罚,采取随即又从该帐户中支取12000元的错误操作。
该柜员操作存在严重的规避反交易并导致逆向操作的为行,最终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一)有关文件明确规定,规避反交易导致逆向操作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列为重点查处的员工违规行为之首,银行对于柜员规避反交易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依据《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对相关违规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二)规避反交易属于严重违规行为,不仅掩盖业务事实真相,也极易形成资金损失风险,加大了操作风险防范的难度,也给银行声誉带来不利影响。
此案例中,柜员风险意识淡薄,办理业务精力不集中,发现操作错误,应及时做反交易处理。
而该柜员未按操作流程办理,却是采取反方取款方式规避反交易以掩盖操作失误。
整个违规操作过程违背了客户意愿,掩盖了业务错误处理的事实真相,导致了该笔业务规避反交易并逆向操作事件的发生。
三、案例启示(一)强化柜员培训,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同时应加强柜员对业务制度的日常学习,使柜员充分认识到违规操作的严重后果,从而增强柜员风险防范的自觉性、主动性,有效防范操作风险的再次发生。
(二)加强柜员与客户的沟通。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一定要精力高度集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养成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并加强与客户沟通,及时了解客户办理业务的需求,做到心中有客户,心中有流程,规范操作,切实将风险防范渗透到实际业务操作中,从而赢得客户的信任,维护银行的形象和声誉。
因柜员虚存引出规避反交易的案例
一、案例介绍
某日,支行柜员为客户“胡某”办理个金业务,客户胡某要求从存折上取2万元加1万元现金,汇3万元到客户王某卡内。
柜员交易码使用错误,误存入2万元,为规避反交易,随后双倍支取4万元,再办理汇款3万元。
其双倍支取4万元的取款业务触发了“柜员虚存”风险模型,该业务最后被评定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办理业务交易代码用错后,未按流程及时进行反交易纠正,而是通过双倍支取,再办理汇款,是形成风险事件的主要原因。
(二)柜员交易使用错误易造成短款,若银行难以追缴资金,银行将面临资金损失风险。
(三)柜员办理业务时工作疏忽,因为取款业务是需要客户输入取款密码才可办理的,熟悉流程完全可以及时发现,发现差错后,未及时将该笔业务进行反交易等,增加了客户等候时间,影响了客户服务质量。
三、案例启示
(一)按照规定流程操作。
严禁有章不循、随意简化操作流程,对一些不该发生的问题屡禁不止,柜员存在侥幸心理和违规操作的恶习,应严格落实《员工违规行为处理规定》考核机制,惩处主观违规行为。
(二)确保业务真实合规。
柜员在办理业务时应谨慎细致地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有效防范操作风险。
现场管理人员要加强柜员日常业务操作的监控和事后检查,对柜员规章制度执行不到位操作及时纠正,确保业务的真实性及业务处理的合规性,及时消除风险隐患。
(三)加强业务学习培训。
网点应注重柜员风险意识和合规意识培养,加强业务难点及差错风险提示的培训学习,始终把严格执行制度、防范风险放在首位,提高临柜人员的制度执行力和风险识别及控制能力。
换柜员掩盖操作失误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业务运营管理系统监测到某网点一笔监督模型为“柜员虚存”的准风险事件。
监测人员查看相关业务的凭证影像,发现A柜员先办理现金存款业务,接着办理现金汇款业务,而后又办理取款业务;又在B柜员支取现金,监测人员经分析,该业务处理可能存在违规问题,遂下发查询进行核实。
经核实:该业务为客户持现金到柜台办理现金存款业务,并要求存款后再办理个人转账汇款业务。
A柜员先办理现金存款,后误将转账汇款业务操作为现金汇款业务,A柜员在发现操作失误后没有及时办理反交易进行纠错,而是采取从本柜员及B柜员支取与汇款等同的金额进行差错弥补。
该项业务已被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一)两位柜员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忽视制度的存在,不能按照流程办理业务,在发现操作失误后没有积极采取正确方法进行后续业务处理,而是想方设法掩盖事实真相,逃避监控。
同时改变了风险事件性质,上升了风险事件等级。
(二)两位柜员的风险意识淡薄,同时B柜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B柜员在同事的请求下不仅没有及时制止同事的违规行为,而是无视制度的存在,帮其掩盖事实真相。
如汇款人无法提供正确密码,或汇出款项被支取,将会给银行带来资金损失。
一旦形成资金损失,两位柜员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案例启示
(一)网点应加强柜员对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力度,提高职业素养,规范日常的操作,严格按照流程办理业务,杜绝采用违规手段掩盖事实真相的行为。
(二)强化风险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灌输防范风险的理念,如有不符合制度规定的情况出现,不仅要拒绝受理,还应加以制止,以保证银行资金的安全,避免违规现象的发生。
操作失误规避反交易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柜员在为客户办理银行卡取款业务时,一时疏怱,误办理成银行卡存款业务,发现错误后,该柜员为规避反交易,该柜员交易支取部分金额,又要求客户至其他柜员处支取差额金额的办法处理完此笔业务。
柜员为规避反交易,造成存款无真实交易背景,采取分笔支取平帐。
此笔业务确认为风险事件。
二、案例分析
柜员由于操作失误,将客户取款业务误操作成存款业务,造成短时间库存帐实不符,柜员应按正确的操作规定进行反交易,但是该柜员为逃避考核处罚,不按照正常的业务流程处理业务,为掩盖差错采用绕道的违规方式来弥补,采取分笔支取平帐行为规避反交易,使风险事件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
使一笔原本是工作疏忽导致的差错,演变成“以错纠错”的主观违规行为。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员工培训。
营业网点管理人员要把员工培训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坚持不懈,特别是高风险柜员和风险事件多的柜员,加强针对性的业务培训,督导他们向风险事件低的柜员学习,提升业务素质,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教育员工正确处理业务差错的方法,防止主观违行为的发生。
(二)正确看待反交易。
柜员应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坚决克服侥幸心理,禁止违章逃避反交易业务,做到如实反映业务的真实面貌,从而有效避免因规避反交易导致人为放大风险敞口。
办理存款业务出错规避监控的案例
一、案例简介
某网点柜员为客户办理定期存单到期转存业务,在办理开户业务时因定期存单打印错位,打印内容不完整,柜员随即做定期提前支取交易处理,之后又让客户到另一柜员处办理了定期存款业务,存在规避反交易行为。
为规避监控,未按流程办理业务,引发风险事件发生。
二、案例分析
(一)银行有关文件规定,柜员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操作错误后,为掩盖其错误操作行为,未按规定的反交易流程进行账务处理,有意采取其他方式调整错误账项,依照银行有关规定要进行责任问责。
(二)本案例中,柜员的操作行为违反了银行有关文件规定,因打印机故障致使定期存单打印不规范,未按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操作,反映出柜员对规避反交易存在风险隐患认识不足,规章制度理解不透彻,随意操作,风险意识淡薄。
三、案例启示
(一)加强员工规章制度的学习、宣传,开展遵章守纪教育,规范员工行为,强化员工的依法合规经营和防范风险意识。
(二)柜员要掌握各项业务操作流程和制度规定,树立风险责任意识和合规操作意识。
杜绝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办理随意性、不按操作流程办理业务等不良行为。
网点负责人要加强业务操作管理,正面引导柜员规范操作行为,有效控制风险事件发生。
跨柜员跨网点规避反交易的案例
一、案例经过
网点发生一起典型的跨柜员、跨网点规避反交易的案例。
客户在A网点某柜员处办理存款1万元后,又在B网点一柜员处办理取款2万,经核实A网点柜员应为客户取款1万,操作有误为客户存款1万,当场发现后未作反交易冲账,而是在未告知主管的情况下让客户到B网点取款2万,给客户1万元,自己拿回1万元。
二、案例分析
(一)柜员因工作疏忽交易用错,造成柜员库存现金短款,但经办柜员未按正常差错处理流程办理后续交易,而是采取利用客户跨网点、跨柜员双倍支取的手段掩盖差错事实,逃避监督,错上加错,使差错事故的性质升级。
这种规避反交易行为不能反映业务的原貌,造成账务处理混乱,埋下风险隐患,使银行的声誉造成影响。
(二)柜员风险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跨网点、跨柜员的进行双倍取款,如果在取款路途中发生意外或在取款期间客户帐户资金被占用,将形成损失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案例启示
(一)这是一起典型的跨网点、跨柜员规避反交易案例,柜员无视制度的存在,尤其在明确规定规避反交易属于严重违规行为,列为重点查处的员工违规行为后,柜员仍然心存侥幸,采取不正确方式调整错账,应引起员工的重视与反思。
(二)柜员应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强烈的风险防范意识及合规意识,严格执行操作流程,发生差错事故应坚决克服侥幸心理,坚决杜绝违规操作。
(三)营业网点应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结合典型案例,揭示违规操作的风险和危害,教育员工在出现业务差错后,一定要按照业务流程规定进行更正,不要抱有侥幸心理采取规避反交易或不正确的冲账做法,进而导致风险事件的升级,甚至因此受到行政处分,影响员工职业发展。
(四)牢固树立员工的合规意识和风险意识,杜绝违规行为,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防范操作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