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习题03
- 格式:docx
- 大小:38.86 KB
- 文档页数:7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不分版本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总分值150分。
用时150分钟一、本大题四小题,每题3分,共12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炮.烙/咆.哮残垣./盘桓登载./载.重B.赡.养/瞻.仰桎梏./皓.首服帖./请帖.C.裨.将/裨.益蟠.桃/磐.石愠.怒/蕴.藉D.包庇./麻痹.濒.临/频.繁缔.造/真谛.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一项为哪一项〔〕新版《还珠格格》即将重装上阵。
虽然这次为了创新,让小燕子和五阿哥、洋人谈起了“三角恋〞,但98集的冗长剧集已开始遭遇口诛笔伐。
到底是再造经典,还是狗尾续貂,不日便可见分晓。
此次改编,湖南卫视继续请琼瑶操刀,对剧情进行了70%的改动。
电视剧还未开播,网上的讨论已是不绝如缕。
老版中戏份不多的太医在新版中也有了代表性的人物常寿,他见风使舵的小聪明将会制造不少笑料。
A.口诛笔伐 B.狗尾续貂 C.不绝如缕 D.见风使舵3、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14日在大连出席第五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和企业家座谈会上指出,一个执政党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依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并且严格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这就需要改善以党代政、把权力绝对化和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
B.国务院食品平安办、公安部近日会同其他相关部门联合召开电视会议,在全国部署开展严厉打击“地沟油〞违法犯罪专项行动。
C.中国慈善的收支制度、监管制度还有诸多不科学、不透明之处。
陈光标陷入“诈捐门〞,一局部原因也是一些慈善机构对捐赠信息披露不够造成的。
D.中国控烟协会9月13日在京发布《全国高等院校无烟环境创立评估暗访报告》称,在所调查的全国800所高校校区中,有大约98%左右的高校得分不及格。
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红字在中华文化生活和哲理认识上,都无比重要。
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珠海市普通高中学校2018届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的全部内容。
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侮辱/忤逆绮丽/倚仗创伤/创造B.闪烁/朔风蒿草/枯槁血性/血库C.分娩/缅怀喟叹/称谓思量/量力D.估计/窟窿赝品/荣膺传奇/列传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京剧《霸王别姬》是梅派经典剧目,首演至今,将近一个世纪的传承,一代代的青衣花旦,都是拾人牙慧,不敢越雷池半步。
众所周知,梅兰芳先生是京剧界最锐意的改革者,梅先生的戏从不因循守旧,每部作品都有大尺度创新,上个世纪初,梅先生排演了大量的新剧目,在京剧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上均独树一帜,他吸收上海文明戏在新式舞台、灯光、化妆、服饰方面的手法,应用到他的创作中去。
京剧因为梅兰芳的改革而达到了巅峰。
A.拾人牙慧 B.因循守旧 C.独树一帜D.巅峰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手机、电脑等个人电子产品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使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服务平台与朋友保持更加直接和方便的联系,扩大交际范围。
B.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在《相亲相爱天下一家》的歌声中落下帷幕,这歌声改变了《难忘今宵》以晚会为中心的惯用选择,创造了以情感和观众为中心的情感氛围。
揭阳、金中2018届高三级两校三模联考语文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经典的重构指的是通过对现有的文学经典的阅读和阐释,在获得新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对现存的经典书目进行修订使之变得更加完善和实用。
因此,文学经典的重构不是把现有的经典推倒重来,而是在现有的基础上通过增添与删除,从而接纳被历史确认了的新的经典,剔除被历史证明为不是经典的作品。
通过重构,文学经典才能与历史同步,文学经典的书目才会变得完备和可靠,文学经典的质量才会得到保障。
事实上,重构最大的作用在于增补和删除,增补主要针对现在而言,即把现在被视为经典的作品补充进去。
删除主要针对过去而言,即把过去误认为是经典的作品从经典书目中清除出去。
因此,这一重构的过程也是文学经典化的过程。
经典的确认受到文学传统、文学流派、艺术风格、审美趣味等的影响,文学经典书目实际上一直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着。
文学作品能够变为经典的原因是什么,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
布鲁姆认为,作家及其作品成为经典的原因在于“陌生性”。
他说:“一切强有力的原创性文学都具有经典性。
”原创性对于文学经典是重要的,但是我们无法据此解释那些大量被排除在经典之外的同样具有原创性的作品。
例如西方的骑士小说和我国的武侠小说,它们的陌生化特点往往让阅读它们的人爱不释手,但是它们却不能成为经典。
这就是说,布鲁姆提出的原创性标志的陌生性,难以成为文学作品经典化的标准。
布鲁姆接着又提出另一个标准:“神性与人性的爱恨纠葛”是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又一标志。
但是,无论是陌生性还是神性和人性的爱恨纠葛,都难以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的文学经典化的标准。
当我们从起源上对文学加以研究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文学作品的产生,从本质上说,完全是出于伦理道德的需要。
古今中外发现的最早文本,都与记载宗教祭祀仪式的活动有关。
在那些古老的极其简略的文字记载中,如我国殷商时代留在龟甲兽骨上的卜辞,就包含内容丰富的故事文本。
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4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A.慧黠(xiá)惬(qiè)意频(bīn)危日臻(zhēn)完善B.攘袂(miè)箴(zhēn)言面颊(jiá)未雨绸缪(móu)C.浩淼(miǎo)给(gěi)养粗糙(cāo)拈(niān)轻怕重D.讣(fù)告泥淖(nào)斡(wò)旋瞠(chēng)目结舌2.下列四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威慑班驳濡养相濡以沫B.吞噬枭雄袅娜无动于衷C.战栗颤栗涣散精神焕发D.惰性堕落淫逸骄奢淫逸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韩寒、春树、郭敬明、孙睿等“青春写手”风头正劲。
然而,大学校园的“青春小说”阅读热主要集中在低年级的部分学生中,而且,他们读后引起的_______不算好。
②从穷山沟来上海医院当护工,一天工作20小时以上,一年干365天;若同时照顾6个病人,一个月收入才六七百元……这记述的是一位医院护工的_______经历。
③是不是国奥队火力强劲还未可知,_______对手防线的弱不禁风是肯定的;_____“打烂篱笆墙”说明不了什么,_______国奥小将在极短的时间内多次打烂过来自不同队别的“篱笆墙”。
A.反映心酸虽然/由于/因此B.反应心酸但/由于/因此C.反映辛酸虽然/所以/尽管D.反应辛酸但/所以/尽管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拿龙骨坡石器和东非能人制造的石器进行对比就不难发现:前者主要是用石灰岩,后者主要是用火山熔岩;多用砾石或石块简单打制;都有捣碎器。
B.句子又怎样修饰呢?首要一点,是认真辨别句式: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
C.正义感——这是许多人在面对歹徒时胆量之所在。
D.大多数专业工作者(如律师、会计师和其他咨询服务的专家等)都异口同声地承认:“他们和委托人对相互之间的关系都很敏感,容易闹别扭。
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晚望[清]郑珍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有人认为,尾联破坏了全诗优美的意境,应该删去;也有人说,这两句恰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不能删去。
你同意哪一种意见?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梦中作①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
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
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
③酒阑:酒尽。
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注①点出此诗作于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之时,可知作者仕途失意,对前途充满忧虑。
尾联“酒阑无奈客思家”写酒兴已阑,思家之念油然而生。
此句是全诗的关键,一个“客”字便是梦的缘由,梦的主旨,梦的归宿。
李后主有“梦里不知身是客”,欧阳修何尝不是愁肠百结。
客愁贯穿于全诗始终,令人抑郁不展,魇魔难去,“何日是归年”呢?作者仕途失意,无可奈何之意、急切返乡之情尽在其中。
答案①表现了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表现了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
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5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狺狺.饮.马荧.光屏一应.俱全B、瓦菲.绯.红皇贵妃.雨雪霏霏..C、裨.将复辟.庇.护权麻痹.大意D、招徕.青睐.耐.火砖万籁.俱寂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跳槽租凭权醍醐灌顶树倒猢狲散B、谍血协奏曲骨鲠在喉时世造英雄C、寒喧副食品陨身不恤不落于言筌D、辖制银镯子起承转合家书抵万金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南眺黄山,的几笔淡墨;北望长江,飘飘欲举的云烟。
脚底下九华山的这一片峰峦岩壑,寸寸尺尺的翠,罩着淡淡的香雾,真是一幅的宗教风俗画,也是一幅恬淡的自然风景画。
斯时我独享这一方美丽的江南,心在山道上,通向幽香的林间。
A、若隐若现一束凝重蜿蜒B、时断时续一缕肃穆徘徊C、朦朦胧胧一寸典雅驰骋D、清秀灵动一丝持重飞奔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专家提出:许多国家在调整退休年龄时都要预先若干年向社会公告,对不同群体采取差别政策,并以“小步慢走”实施,以减少负面影响。
B、绿草如茵的平原、枝繁叶茂的大树、蜿蜒流淌的清泉、乡间小屋用花草精心装饰、时隐时现的丛林……阴霾的清晨,达西先生走出自己美丽的庄园,走向伊丽莎白的家。
C、台湾地区25日就钓鱼岛事件发表看法,认为相关各方应搁置争议,基于平等互惠原则,共同开发、享用资源,以维护该地区的和平稳定。
D、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老师介绍说,厦门大学在新学期准备开设“爬树课”,是借鉴了美国、新加坡、台湾部分大学经验开设的生存训练课;爬树,意在锻炼学生的体能。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宝玉身上有从娘胎里带来的通灵宝玉,上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宝钗则有癞头和尚送的金锁,上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八个字。
B.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语言天赋,善于运用人物的内心独白来揭示剧中人的内心世界的矛盾冲突,同时,或文雅,或粗俗,或深沉,或诙谐的双关语,也极大地丰富了剧作的内涵。
揭阳市2018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18年3月26日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1.B(B项,曲解文意,“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错,原文第3段是说“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2.C(C项,以偏概全,“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错,原文第4段只是说“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
)3.A(A项,曲解文意,“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错,原文第4段只是说“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
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4.A.(小说开头“老兵伤疤的可怕”不能反衬“他内心的美好”,“老兵内心的美好”是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渐表现出来的。
)5.(1)朴实本分。
虽然知道自己可以胜任门卫工作,但由于自己脸上有疤,被人家拒绝毫无怨言。
(2)吃苦耐劳。
没多久就把一批家具搬到五楼,尽管旧军装被汗水湿透了也没多说什么。
(3)做人有原则。
尽管很需要钱,干活也很累,但毫不犹豫地退还“我”多给的三十块钱。
(4)富有家庭责任感。
出来求职赚钱是为了给媳妇治病。
(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得5分。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对老兵性格特征的分析,可以从他求职被拒绝、搬运家具的两个情节和退还“我”多给的三十块钱的细节来理解。
分析时只需用情节和细节的内容对所分析出的性格特征进行解说即可。
)6.(1)作为目击者,“我”见证了老兵在城里求职的遭遇以及他的坚持,视角更客观,人物形象更有真实感;(2)通过“我”的感受和言行,表现了对老兵高尚人格的尊重与肯定;(3)由于“我”进入场景,推动情节的发展,强化作品表现人物和主题的力度;(4升华主题,通过“我”对老兵的敬重,表现了朴实善良的正能量具有强大感染力的主题。
揭阳市2018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共10页,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茶之于中国,就如同红酒之于法国,啤酒之于德国,茶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中的璀璨瑰宝,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
茶伴随中国的历史篇章缓缓展开,中国茶史可上溯至传说中的神农尝百草,当时茶被作为一味药,治疗各种疑难杂症。
到西汉时,茶已是宫廷及官宦人家的一种高雅消遣。
茶兴于唐,盛于宋,唐代饮茶蔚然成风,贡茶的出现加速了茶产业的发展,全国范围内茶铺、茶馆鳞次栉比,茶产业和茶文化空前发达。
陆羽撰《茶经》三卷,阐述茶之源、之具、之造、之器、之煮、之饮等林林总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茶叶著作。
到了宋代,宫廷、地方官吏、文人雅士皆尚茶、崇茶,以相聚品茗为雅,进一步推动了饮茶之风的蔓延。
平民百姓也是不可一日无茶。
“茶之为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无。
”这是宋代王安石对茶的赞美。
明清时期茶叶制作技术进一步发展,“作罢龙凤团”使散茶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蒸青的制茶方法改为炒青,同时也推动了其他茶类的发展。
茶随着历朝历代的兴盛而兴盛,繁荣而繁荣。
茶与宗教的关系历来也相当密切,不难发现,很多名优茶都与宗教有一段渊源,很多茶最早也是由僧人所种植打理。
道教最早将茶作为得道成仙的重要辅助手段,视茶为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草。
佛家也偏爱茶,认为饮茶能“破睡”,帮助坐禅修行,还能清心寡欲、养气颐神。
故历古有“茶中有禅、茶禅一味”之说。
杭州龙井寺产龙井茶,余杭径山寺产径山茶,庐山招贤寺产庐山云雾茶,“名山有名寺,名寺有名茶”,一点都不为过。
茶也影响了各族人民乃至外国的文化及传统。
从广东人的早茶到北方人的大碗茶,到日本的日式茶道,抹茶文化及英国的英式下午茶。
千年来,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国,与各地文化相融合,开枝散叶,浸润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了具有各国特色、形式丰富的全球茶文化。
揭阳市高考语文3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36分) (共3题;共36分)1. (12分)(2020·六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2018年,受丑闻影响,瑞典文学院决定不颁发诺贝尔文学奖,这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自1901年创设至今首次因非战争原因取消颁发。
瑞典文学院官网发布的信息显示,原委员会中的18位院士将有7人被替换,新的委员会组成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瑞典文学院对于度过信任危机以及重树公信力的决心。
尽管诺贝尔文学奖已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文学奖,但瑞典文学院对该奖项授予人的选择却常招致强烈的批评。
许多获奖的作家都陷入了默默无闻的境地,而其他被陪审团拒绝的作家的作品却仍有被广泛阅读和研究。
该奖“已被广泛视为一个政治奖项——一个文学伪装的和平奖”,评委们对不同政治品味的作家抱有偏见。
截至2016年,113名获奖者中有16名是斯堪的纳维亚人。
该学院经常被指责偏向于欧洲,特别是瑞典的作家。
有人指出,尽管诺贝尔文学奖意义重大,而且往往盖过其他奖项,但它“不是衡量文学成就的唯一标准”。
(摘编自《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将同时评选出两位得主》)材料二: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2019年10月10日下午,瑞典文学院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
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发生了自1901年以来最大的变化,负责候选人预选的评选委员会增加了5名外部专家,这5名专家在评选过程中都拥有发言权和投票权。
据悉,自诺贝尔文学奖颁布以来,瑞典文学院有8次宣布:“保留奖项”,分别在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和2018年。
这其中有6次是推迟至第二年颁奖,推迟的原因都是因为战争或没有合适的候选人。
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濡(rú)养蜚(fēi)声戏谑(nuè)蓊(wěng)蓊郁郁B.聒(gúo)噪倾轧(zhà)熨(yù)帖倒(dào)行逆施C.悖谬(miù)纤(qiān)毫亘(gèn)古窸(xī)窸窣(sū)窣D.蹒跚(pánshān)踟(chí)躇桎梏(gù)歪歪趔趔(liè)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环球寰宇蔓延烟雾弥漫B.醇酒淳朴浮躁名噪一时C.黯然熟谙卓越真知卓见D.谒见渴求雾霭和蔼可亲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①②③④⑤⑥A.:“。
,。
,。
”B.:,,。
,。
C.,。
,;,。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印度是印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既得利益者,它既可以借机打开武器准备引进渠道多样化的“闸门”,又可以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B.幼年时期,我曾跟从方之孝先生学习古琴。
几十年来,方先生那种正直淳朴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疾言厉色....的恳切态度,循循善诱的耐心教诲,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
C.我们登上黄山主峰,如堕五里雾中......,只见云气氤氲,周围的山景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
D.“小巨人”姚明在22日“火箭”对“老鹰”的恶战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真可谓银样镴枪头.....,全场竟拿下了登陆“NBA”以来的最高分41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按照科学家建议的每天8小时睡眠,一般人一周内每天要吃1小时零6分钟,一年算下来,人们平均要少睡300多个小时以上。
2018高考高三语文3月月考模拟试题03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组是()A.濡(rú)养蜚(fēi)声戏谑(nuè)蓊(wěng)蓊郁郁B.聒(gúo)噪倾轧(zhà)熨(yù)帖倒(dào)行逆施C.悖谬(miù)纤(qiān)毫亘(gèn)古窸(xī)窸窣(sū)窣D.蹒跚(pánshān)踟(chí)躇桎梏(gù)歪歪趔趔(liè)2.下列词语,书写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环球寰宇蔓延烟雾弥漫B.醇酒淳朴浮躁名噪一时C.黯然熟谙卓越真知卓见D.谒见渴求雾霭和蔼可亲3.表中所列的四组标点,最适合下面这段话的一组是()湖北省江陵县一同志来信反映①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②金钱的多少③表示着人情的轻重④礼品的贵贱⑤显示出关系的亲疏⑥①②③④⑤⑥A.:“。
,。
,。
”B.:,,。
,。
C.,。
,;,。
D.,,,;,。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印度是印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既得利益者,它既可以借机打开武器准备引进渠道多样化的“闸门”,又可以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从而提高自身的国际地位。
B.幼年时期,我曾跟从方之孝先生学习古琴。
几十年来,方先生那种正直淳朴的高尚品格,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疾言厉色....的恳切态度,循循善诱的耐心教诲,深深铭记在我的心中。
C.我们登上黄山主峰,如堕五里雾中......,只见云气氤氲,周围的山景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
D.“小巨人”姚明在22日“火箭”对“老鹰”的恶战中,左冲右突,所向披靡,真可谓银样镴枪头.....,全场竟拿下了登陆“NBA”以来的最高分41分。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按照科学家建议的每天8小时睡眠,一般人一周内每天要吃1小时零6分钟,一年算下来,人们平均要少睡300多个小时以上。
B.人类将有目的地把自身的基因移植到某些动物身上,从而改变动物的某种特性。
C.我一直为自己的电脑不能连续打印而发愁,每次发出命令,它总是显示错误命令。
D.哈尔滨市自来水三厂采取昼夜监控,严把质量关,确保城市居民及工业用水安全。
6.选出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组语句()从已完成的这几本书来看,却可以使人大开眼界,让我们从中窥见自己这一群以及____________。
对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的研究,仅仅限于直观自身、反思自身是不够的,必须把握____________,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①我们这群人之外的其他各类人群的生活情状、精神气质和人生追求②生活情状、精神气质和人生追求异于我们这群人的其他各类人群③人的全部生活,人的一切实践形式和一切关系④人的一切实践形式和一切关系,人的全部生活A.○1○3B.①○4C.○2○3D.②○4二、默写(4分)7.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与原文相同的句子,使之与前后衔接。
(三句选二)(1)迢迢牵牛星,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汉魏晋诗三首《迢迢牵牛星》)(2)______________,又重之以修能。
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离骚》)(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诗经·静女》)三、欣赏性阅读(24分)(一)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我提出这个题目来谈,是根据一点亲身的体验。
有一段时间,我学过作诗填词。
往往一时兴到,我信笔直书,心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写成了自己读读看,觉得很高兴,自以为写得还不坏,后来我把这些习作拿给一位精于诗词的朋友看,请他批评,他仔细看了一遍后,很坦白地告诉我说:“你的诗词未尝不能作,只是你现在所作的还要不得。
”我就问他:“毛病在哪里呢?”他说:“你的诗词都来得太容易,你没有下过力,你喜欢取巧,显小聪明。
”听了这话,我捏了一把冷汗,起初还有些不服,后来对于前人的作品多费了一点心思,才恍然大悟,那位朋友批评我的话真是一语破的。
我的毛病确是在没有下过力。
我过于相信自然流露,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头的意思往往不是最好的意思,第一次浮上心头的词句也往往不是最好的词句。
意境要经过洗练,表现意境的词句也要经过推敲,才能脱去渣滓,达到精妙境界。
洗练推敲要吃苦费力,要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
福楼拜自述写作的辛苦时说:“写作要有超人的意志,而我却只是一个人!”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我缺乏超人的意志,不能拼死力往里钻,只朝抵抗力最低的路径走。
8.作者在文中举自己开始学写诗填词的例子旨在说明什么观点?作者以自己的习作为例,在论述上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福楼拜自述写作的辛苦时说:“写作要有超人的意志,而我却只是一个人!”说说福楼拜的这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我过于相信自然流露,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头的意思往往不是最好的意思,不知道第一次浮上心头的词句也往往不是最好的词句。
”请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谈谈自己学习这句话的体会。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何远字义方,东海郑人也。
高祖践祚①,为步兵校尉,迁武昌太守。
后为镇南将军,武康令。
愈厉廉节,除淫祀,正身率职,民甚称之。
太守王彬巡属县,诸县盛供帐以待焉。
至武康,远独设糗水而已。
彬去,远送至境,进斗酒只鹅为别……高祖闻其能,擢为宣城太守。
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有之也。
郡经寇抄,远尽心绥.理,复著名迹。
期年,迁树功将军、始兴内史。
时泉陵侯渊朗为桂州,缘.道剽掠,入始兴界,草木无所犯。
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廛,城煌厩库,所过若营.家焉。
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以此为常……出为信武将军,监吴郡事。
在吴颇有酒失,迁东阳太守。
远处职,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
在东阳岁余,复为受罚者所谤,坐免归。
远耿介无私曲,居人间,绝请谒,不造诣;与贵贱书疏,抗礼如一;其会所遇,未曾以颜色下人。
以此多为俗士所恶。
其清公实为天下第一。
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
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及去东阳归家,经年岁口不言荣辱。
其轻财好人,周人之急,言不虚妄。
每戏语人曰:“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一缣②。
”众共伺之,不能记也。
[注]①高祖践祚:梁武帝(萧衍)即位,践祚,指登上皇帝宝座。
②缣:细绢。
11.下列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心绥.理绥:安抚B.缘.道剽掠缘:因为C.疾.强富如仇雠疾:痛恨D.所过若营.家焉营:经营1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高祖践祚,为.步兵校尉B.未曾以.颜色下人为:动词,做以:连词,相当于“而”C.诸县盛供帐以待焉.D.卿能得我一妄语,则.谢卿一缣焉:代词,他,代太守王彬则:连词,就13.以下语句编为四组,都具体表现何远“清公”为民的一组是()(3分)①正身率职,民甚称之②其轻财好义,周人之急,言不虚妄③田秩俸钱并无所取,岁暮,择民尤穷者,充其租调④疾强富如仇雠,视贫细如子弟,特为豪右所畏惮⑤其会所遇,未曾以颜色下人⑥远在官,好开途巷,修葺墙屋,民居市廛,城煌厩库,所过若营家焉A.①○4○6B.○2○4C.①○3○5D.③⑥14.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何远虽生性耿直,但写信、会客讲究礼仪,没有一丝官气,从不给人脸色看;偶有闪失,不掩大德。
B.何远作风正派,不顾及个人仕途,敢于去除劳民伤财的祭祀活动,接待上司时力求节俭,不讲排场。
C.何远为官时注重开辟道路、修整房舍,小至民宅市场,大到城墙仓库等等,都尽心尽力的修治。
D.何远清廉爱民,用自己应得的田酬俸钱救助贫困百姓;他不谈荣辱,说话实实在在,绝无虚妄之言。
四、研究性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散文,完成15~19题。
雅与俗据说钢琴已经上涨到五六千元一台了,还不好买。
许多家庭正在攒钱,有的借钱也买。
中国人的音乐素质确乎大有提高。
在“钢琴热”的同时,西洋古典音乐的欣赏者也愈益增多。
近年间,来华演出的外国乐团几乎无一例外受到听众热情欢迎。
在城市里,出售音乐磁带的拒台上,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柏辽兹、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德彪西的作品,都有很好的销路。
尤其进口的原声带。
懂行的购买者自然还要挑挑,哪家乐团演奏的,指挥是谁。
如今懂行的真还不少,说话都是“贝五”、“贝六”的。
高难的艺术一旦走向民间,满社会地风靡起来,到了阿狗阿猫都能玩两下子的时候,似乎也就丧失了它原有的那般绅士身份。
有回在唱片公司门市部,我身旁一位风度翩翩的中年男子隔着柜台跟营业员铆天,说起这事儿就很有看法:“现在什么人都听交响乐,也不知道他们懂不懂。
”“你管他懂不懂,人家买个收录机就要听个‘响’儿。
”“中国人就爱赶时髦,今儿莲花明儿牡丹,现在都兴给孩子买钢琴……哼,我看等这一茬孩子大了,没准二胡、唢呐又吃香了。
”“唔,这事儿您就甭操心啦,各家计划单列,国务院也管不了。
”深夜,你走过一条陋巷。
也许这时候不知谁家的音响还在放送乐曲。
孤独的单黄管,沉思的巴松。
东歪西倒的墙垣后边是一个大杂院。
可是这儿也有音乐。
《维也纳森林》的柔曼旋律与临街阁楼上的夫妻对骂相映成趣。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事情确乎如此。
不过这一来二去,“雅”和“俗”就有点掰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