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达标测试卷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定向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熔化的是()A.B.C.D.2、夏季,我们吃雪糕感到凉爽。
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是()A.熔化吸热B.熔化放热C.汽化吸热D.升华吸热3、如图为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所描述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B.熔化C.汽化D.凝固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在生活和学习中观察到的现象,其对应的解释合理的是()A.甲图,通常情况下,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罐内B.乙图,舞台上的缥缈的云雾是由于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C.丙图,气温骤降时,给橘子喷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橘子冻伤D.丁图,夏天扇风扇,人感到凉爽是因为扇风扇降低了室内温度5、对以下自然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云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露的形成是升华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注射新冠肺炎疫苗时,医生先用酒精擦拭消毒,这时擦拭部位会有冰凉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会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要吸收热量,使局部皮肤温度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熔化过程的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由图可知,甲物质为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乙物质在BC段处于______状态,且温度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A.雪的形成B.露珠的形成C.冬天结冰的衣服直接变干D.铁块变成铁水2、盛夏,打开冰箱门、会看到“白气”冒出;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也会不断呼出“白气”、对这两种“白气”的分析正确的是()A.前者是汽化现象,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前者是液化现象,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C.后者是汽化现象,是口腔内的水蒸气汽化形成的D.后者是液化现象,是口腔外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3、一个标准大气压下,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
若用它测得某容器中的温水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A.56℃B.60℃C.75℃D.80℃4、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
造雪机在工作时,不断将水吸入,并持续从前方喷出“白雾”,在“白雾”下方沉积成一层“白雪”,如图所示。
造雪机在造雪过程中,水发生的最主要物态变化是()A.凝华B.凝固C.升华D.液化5、下列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过程与霜形成相同的是()A.河流中冰雪消融B.深秋草上冰花剔透C.冰冻的海面D.草叶间露珠晶莹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叫体温计,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最小分度值______℃。
在读数时,体温计的玻璃泡______离开人体(选填“能”或“不能”)。
图1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填空题(23分)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1)冬天,冻了冰的衣服也变干了__________; (2)冰雪化成水__________;(3)霜的形成__________; (4)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_______.(5)大气中水蒸气凝成小水珠,形成降雨__________.2.把正在凝固的水放到0 ℃的房间里,水将__________继续凝固.(填“能”或“不能”)3.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1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4.今年开春以来,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__________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为雨滴落在地面上(填物态变化名称).5.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判断以下几题的是与非:物质名称固态水银金铜钢固态氢熔点/℃-39 1 064 1 083 1 300-259①在-265 ℃时,氢是固态.( ) ②纯金掉入钢水中不会熔化. ( )③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6.我国发射的长征二号火箭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它的头部与空气摩擦生热,可达到几千摄氏度的高温,为了不至于损坏火箭,设计师们用一种特殊的材料涂在火箭的头部,这种材料在高温下会_________并汽化,这两种物态变化的过程都要_________热,从而保护火箭的头部不会损坏.7.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____现象.8.日常生活中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 的方法,使它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均为单选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1、在医院内,医生在测量病人的体温时,需要先对体温计消毒,正确方法是A、用开水煮B、用酒精灯加热C、用自来水冲洗D、用酒精棉花擦2、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秋天的早晨,看到青草上有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B、冬天用冷水洗手时,看到两手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熔化现象D、冬天的早上,草上有霜,是凝固现象3、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4、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沸点是100°C,如果把杯中的水量减去一半后,重新加热至沸腾,它的沸点是A、等于100°CB、小于100°CC、大于100°CD、都有可能5、在烧开水时,我们会发现水壶的盖子上常常聚满了水滴,这是A、壶中的水溅上去造成的B、壶中的水先汽化,后遇冷液化造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壶盖中含有水分6、深秋的早晨起床时,可以看到房间的玻璃窗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A、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内的一侧B、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内的一侧C、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外的一侧D、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在玻璃窗房外的一侧7、右图所示是某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反映的可能是A、蜡的熔化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C、海波的熔化过程D、海波的凝固过程8、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A、铁钉、铜屑、碎冰块B、巧克力、水晶项链、金刚石C、玻璃瓶、塑料袋、冰淇淋D、海波、蜡烛、橡胶9、下列现象中,一定向外放出热量的是A、冬天,水结成冰B、涂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就变干了C、铁矿石变成了铁水D、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了10、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各种液体都有一定的凝固点C、各种晶体的熔点相同D、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不断地上升11、在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放热的是A熔化、液化B凝固、液化C汽化、升华D凝华、汽化12、文艺演出时,舞台上往往要用弥漫的“白雾”,制造特殊的舞台效果,这种雾实际是A、向舞台喷射真实的雾B、利用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的“雾”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放热液化在的“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13、自然界中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是、、。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39分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凝固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 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 D.先凝固,后熔化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5.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6.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海波是晶体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8.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 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 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从雪中吸热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盐水起化学作用10.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11.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不同的矿物油具有不同的A.熔点 B.凝固点 C.多少 D.沸点12.上题中,发生物态变化的先后过程是A.汽化、液化 B.熔化、汽化 C.汽化、凝固 D.升华、液化13.室内温度为200C,此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6中哪幅图正确反映了温度计读数随时间的变化二、填空2分/空,共22分14.0℃的水和0℃冰的冷热程度是的;填相同,不相同但手摸起来感到冰比水冷,这是因为 ;15.在室内放一敞口的酒精容器,容器内酒精的温度与室温相比要一些,这是因为 ;16.端午节,小施和小李帮妈妈煮粽子;煮粽子的水烧开后,小施认为要继续将火烧得很旺,使锅内水剧烈沸腾,这样会很快将粽子煮熟;小李则认为,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让锅内水微微沸腾,同样能很快将粽子煮熟;你认为谁的想法更合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 ;17.夏季闷热的夜晚,禁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是内侧,还是在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猜想:是在侧选填“室内”或“室外”猜想的依据是: ;18.炎热的夏天,飞机在空中播撒干冰进行人工降雨,干冰在空气中变成二氧化碳,这一物态变化叫_________,周围的水蒸气则______热量变成小冰晶,后又经_________变成小水珠;三、实验和探究题:19题9分,20题18分,21题12分,共39分19.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观察它的量程和认清它的;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3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20.在“观察水的沸腾“的试验中,小明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4中a、b所示,则:1图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记录的试验数据如表2所示:表2 水沸腾试验数据记录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试验结论是:此时水沸腾的温度是℃;3试验得到的结论与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可能是: ;4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沸腾”试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试验数据记录在表3中:小明通过描点法画出图5所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①根据表中的试验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试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②根据图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21.阅读下列现象同样湿的衣服,凉在阳光下干的快,晾在树荫下干的慢;同样多的水,倒在碟子里干得快,装在瓶子里干得慢;同样湿的衣服,挂在有风的地方干得快,挂在没风的地方干得慢;根据上述现象,完成以下课题探究报告;1提出问题: ;2猜想:① ;② ;③ ;3设计和进行试验:针对某一个猜想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A 2.C 3.C 4.C5.C 6.C 7.A 8.C 9.B10.D 11.D 12.A 13.C二、填空题:14.相同冰熔化吸热15.低酒精蒸发吸热16.小李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不变,而且大火容易使水溢出17.室外室内温度低,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成小水滴18.升华放出熔化三、实验探究题19.分度值 D -22 3820.1b a2 983实验时的气压低一标准大气压4①22 ②随着温度的降低,水的温度变化慢21.C22.1液体蒸发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2①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表面积有关②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的温度有关③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有关3略。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专题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中华古诗文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流泪”是熔化现象B.“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雾的形成是升华现象2、“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对于摩托车驾驶人来说,头盔就是“救命盔”。
天气变冷后,妈妈骑电动时头盔面罩会起雾变模糊影响视线如图,于是小丽查阅资料将洗洁精涂抹到头盔面罩上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于面罩起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妈妈呼出的水蒸气遇冷汽化形成的B.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C.空气中的水蒸发形成的D.水雾的形成需要放热3、氯乙烷,俗称运动场上的“化学大夫”。
氯乙烷在常压、常温下是一种气体,通过高压将它液化后装在喷筒内,运动员某些软组织挫伤或拉伤时,将乙烷喷射在伤处,通过物理降温的方式进行应急处理,这主要是利用了氯乙烷()A.温度比较低B.汽化能吸热C.密度比较大D.升华能吸热4、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教室课桌高度约为0.7dm B.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人体心脏1min跳动次数约为60次D.重庆冬天的最低温度约为-20o C5、为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顺利举行,需要进行人工造雪。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同步测评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B.造雪机喷射出的水雾遇到冷空气凝固成“人工雪”C.夏末夜晚湖边的薄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雾滴D.炎热的夏天,水中比岸上凉爽,是由于水汽化放热温度降低2、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如下图中所示,其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汽车夏天开冷气,冬天开暖气,夏天车窗玻璃外侧起雾,冬天内侧起雾B.小明从电冰箱的冷冻室拿出一块雪糕,—会儿,小明发现包装袋上有—些小冰晶,这是凝固现象C.加油站要求“熄火加油”,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发火灾,因为在常温下汽油容易升华D.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4、两条干湿程度相同的裤子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晾晒,则该图主要可以用来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是()A.与液体温度的关系B.与液体质量的多少的关系C.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D.与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5、新疆1月份夜间的平均气温最接近()A.-15°C B.15°C C.25°C D.37°C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小红夏天喝可乐时喜欢加些碎冰块,这样喝起来感觉更凉爽,原因是______;她爸爸站在电风扇前吹风感觉凉爽,其原因是__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达标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15分)一、单选题(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1、关于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成是因为钨的沸点高B.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水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D.深秋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液化现象2、一种合金魔术道具,久握在34℃的手中不熔化,放在60℃的水中会熔化,则该合金的熔点可能是()A.16°C B.30°C C.47°C D.70°C3、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B.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的水,过一会儿就会变干C.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D.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4、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5、下列诗句中涉及到的物态变化,分析正确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一“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D.“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一“冰”的形成是熔化现象第Ⅱ卷(非选择题 85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填物态变化名称)。
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第一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本测试卷
一、理解与应用
1某兴趣小组以相同的烧杯盛等量的水,用相同的热同时加热,如图测1-1所示甲杯为隔水加热,乙杯为隔油加热,丙杯为隔沙加热,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烧杯外物质的温度分别为水温100℃、油温300℃、沙温600℃,且观察到乙、丙两烧杯中的水呈沸腾状态,则三杯水的温度高低顺序为()
图测1-1
A甲>乙>丙B甲<乙<丙
C甲<乙=丙D甲=乙=丙
2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汽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镀上去的原因是()
A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头上的
D金属凝华到玻璃镜头上
3如图测1-2所示,当你在家洗澡的时候,也会涉及不少的物理知识小明总结了一些,但其中有一条是错误的,它是()图测1-2
A房间内充满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房间的玻璃镜面变得模糊不清,是水蒸气液化造成的
C用吹风机将头发吹干是蒸发吸热的过程
D洗完后立即用毛巾擦于体表水分是防止蒸发吸热,使人更冷
4如图测1-3夏天,人站在风扇底下吹风有凉爽的感觉,若将一。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
右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第3题图第4题图4.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5.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升华后在灯的内壁上而成的。
6.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7.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有一种新型环保冰箱就是用环戊烷替代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就会,流到冷凝器就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9.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密闭的气体总是充满整个容器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液体和固体却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会散开,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是由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0.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1.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14.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 )A B C D15.在下列过程中,—定要放热的是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16.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B.冻冰的衣服变干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 D.水结成冰17.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18.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9.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第 1 页 共 1 页
八年级物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达标测试卷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液体热胀冷缩,100,36℃~37 2.冷却,加压,加压 3.温度,表面积,蒸发
4.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水蒸气凝华成的小冰晶,内侧 5.液态,固态,酒精 6.升华,凝华,升华
7.蒸发,吸收,雪熔化时从周围空气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 8.熔化,汽化,液化 9.液化,放出,上层
10.100℃的水蒸气遇到皮肤液化成100℃的水时放出大量的热。
三、实验题(第1题6分,第2题6分,第3题5分,共17分) 1.(1)-3,36.5
(2)①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体的内液面相平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里 2.(1)乙,(2)96,(3)98、低于,(4)B 3.(1)晶体、330℃,(2)4,(3)CD 、固液共存
四、综合能力题(第1题3分,第2题7分,第3题5分,第4题8分,共23分)
1.答:打开电风扇时,加快汗液附近空气流动速度,从而加快蒸发,汗液蒸发时要从人的体表吸热,使人会感到凉快。
2.(1)水
(2)实验步骤:
①用滴管分别在两块玻璃片上滴上等量的水,使它们的表面积相同,放在相同的房间内,给其中一块玻璃加热; ②记录下它们蒸发的时间1t 和2t ;
③比较1t 和2t 得出结论。
3.(1)小王;潮湿的棉纱结了冰,而结冰必须是在0℃或0℃以下。
(2)液化石油气急剧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导致泄漏孔附近的温度下降,使水结冰。
4.(1)液化、凝华、熔化 (2)熔化
(3)①平时的洗菜水用来冲厕所,洗碗水用来浇花淋菜。
②用水后,及时关水龙头。
(只要合理都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