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对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的疗效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9.32 KB
- 文档页数:2
自体腹水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观察自体腹水超滤浓缩后直接回输腹腔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一种方法,我们采用该法治疗46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病例为1999年3月至2008年9月我院传染科收住的肝硬化腹水患者,其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36~73岁,平均年龄51.5岁。
患者病史5~14年,平均6.2年;腹水持续时间30~150 d,平均42 d,经限钠、限水,使用利尿剂,输注血浆及人体白蛋白等治疗无效,近期无消化道出血,心肺无明显异常;术前腹水常规检查为漏出液,腹水培养为无细菌生长,癌细胞阴性。
1.2 设备与材料①WLFHR-500型伟力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
②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的常用管路。
1.3 治疗观察方法取下腹两侧常规腹穿部位为穿刺点,局麻后分别将导管穿刺针头刺入腹腔,通过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滤出水分,浓缩腹水回输腹腔。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尿量、腹围、血浆蛋白、腹水蛋白、电解质、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的变化。
2 结果46例腹水超滤浓缩时间为3.5~5.5 h(平均4 h);滤除水量3500~10250 ml(平均4250 ml);回输蛋白量38~82 g(平均51.2 g);腹水浓缩倍数8~12倍(平均9.8倍)。
共浓缩回输65次,回输1次者32例,2次者9例,3次者5例,所有患者在治疗后腹水逐渐消退,压迫症状减轻,尿量增加,双下肢浮肿消失,输入腹水后无不良反应,腹水浓缩回输治疗前后患者尿量、腹围、血浆蛋白、腹水蛋白变化结果见表1,所有病例治疗后未发现有不良反应,生命体征平稳,监测电解质提示治疗前后患者血清、腹水钠、钾、氯、钙等无特殊改变。
表1治疗前后腹围、尿量、血浆及腹水蛋白变化(x±s)腹围(cm)尿量(ml/24 h)血浆总蛋白(g/L)血浆清蛋白(g/L)腹水总蛋白(g/L)腹水清蛋白(g/L)治疗前89.42±10.27596.87±236.8154.64±3.4524.25±2.369.07±1.257.96±1.04治疗后84.67±8.541529.23±364.39△65.25±5.94△31.07±3.14△45.25±4.57△29.57±2.89△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 △P<0.0133 讨论肝硬化等原因造成的顽固性腹水经利尿、卧床、限水限钠、补充白蛋白等内科保守治疗不能奏效时,以往采用穿刺放腹水,从而使本来就不足的有效循环血量进一步下降,易于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并发症;同时患者蛋白质随腹水排放而大量丢失,不仅易诱发肝昏迷,并使肝肾综合征加重,肾功能减退,对利尿剂效应下降,使腹水症的临床治疗变得更为困难;另外,补充大量异体白蛋白、血浆制剂等,不仅治疗费用昂贵,而且会带来蛋白排异及血源传播性疾病的危险。
顽固性腹水应用PICC管腹腔长期留置引流腹水的方法和护理【摘要】目的研究长期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及护理。
方法43例75人次用PICC管长期留置进行腹水引流治疗。
时间20~30 d,定时定量放腹水,并根据病情需要予腹腔用药,观察长期留置管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
结果长期留置PICC管,可有部分患者出现皮疹、渗漏、皮肤破溃等局部不良反应,腹腔用化疗药患者可有恶心、头晕现象,但无一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
结论PICC管长期留置治疗顽固性腹水具有安全、方便、有效、患者痛苦小、避免交叉感染等优点, 对患者正常活动、生活起居影响较小,显著降低了医务人员工作量。
【关键词】顽固性腹水;PICC管;长期留置;护理顽固性腹水临床治疗很棘手,尤其是一些晚期肝硬化或肿瘤晚期腹水患者,临床表现为大量腹水,用利尿剂或联合利尿剂效果不明显,需要长期定期放腹水治疗。
但反复的穿刺增加患者痛苦,而且也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为了解决反复穿刺引流的问题,同时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选用PICC 管长期放置腹腔引流是较可行的方法。
但长期留置腹腔引流管,护理不当极易诱发各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近几年来,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instertealcentral catheter, PICC)应用于腹腔、胸腔等部位引流已经较普遍[1-3],均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国内目前缺乏相关较长时间留置PICC管的护理报道,故笔者总结了本院两个科室联合观察从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长期留置PICC管病例。
对43例患者进行75人次的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了PICC管长期留置引流,留置PICC 管时间20~30 d左右,定期放腹水,有效地提高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3例,其中男38例,女5例,年龄37~74岁,肝硬化35例,鼻咽癌3例,宫颈癌5例。
共做75人次,其中11人先后长期留置引流管2次,5人3次,1人4次,2人5次。
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可行性分析作者:包青龙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腹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实施治疗的9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并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9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利尿剂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仅为83.7%,二者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二者之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行性【中图分类号】R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422-01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是肝病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中,经常面临的一个问题,其治疗方式主要有建立门体分流、肝移植、重复穿刺放腹水以及建立腹水静脉分流[1]。
为准确获知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效果,笔者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分别使用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以及常规利尿剂治疗,结果显示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在临床治疗上,无论是治疗效果,还是对于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讲,都更加具有优越性。
现将此次研究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进入我院治疗的98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39例。
年龄分布在41~69岁之间,平均年龄56.5±1.6岁。
所有患者患病时间均超过3年,且通过临床症状、B超、CT等检查,判定所有患者均属于肝硬化顽固性腹水。
入院治疗的98例患者均未出现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情况,且进一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并未出现合并呼吸道、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情况,依照患者意愿,随机将患者分为腹腔置管持续腹腔引流(观察组)49例,常规利尿剂治疗组(对照组)49例。
腹水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效果评价【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摘要】目的探讨腹水超滤回输腹腔在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对32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在左下腹、右中腹进行腹腔穿刺,连接导管,通过滤过器,在负压泵作用下形成超滤,浓缩后的腹水经静脉导管自右中腹回输入腹腔。
结果超滤后患者体重下降,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血肌酐下降,总蛋白、白蛋白上升(P<0.05)。
补体C3浓度上升(P<0.05)。
结论腹水超滤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效、安全、简便、副作用少。
【关键词】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在临床上比较常见,但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不多。
我院自2004年开始应用腹水超滤浓缩回输腹腔治疗该病32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明确诊断为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住院患者,男23例,女9例,年龄31~65岁,平均46岁。
本组病例经过限水、限钠、利尿、补充白蛋白和放腹水等常规治疗效果欠佳,腹水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其中乙肝肝硬化腹水22例,酒精性肝硬化腹水7例,不明原因的肝硬化腹水3例。
25例表现为少尿,2例无尿,10例有明显呼吸困难、腹胀难忍等压迫症状,2例并发脐疝。
27例腹水为渗出液,5例为漏出液。
1.2 治疗方法采用WLFHY-520型电脑腹水超滤浓缩回输系统(北京伟力公司)。
患者取平卧位,左下腹、右中腹常规消毒,将穿刺针与导管连接固定,腹水自左下腹导管引入动脉导管内,设置正压泵流速为150~250ml/min,腹水经滤过器时在负压泵的作用下形成超滤,将水及中、小分子物质滤出,浓缩后的腹水经静脉导管自患者右中腹回输入腹腔。
全过程为密闭无菌操作,每次滤出液体4000~8000ml,每次治疗时间为1.5~3h,每1~2周超滤1次。
1.3 治疗效果的监测观察体重、腹围、24h尿量,血肌酐、尿素氮、总蛋白、白蛋白以及腹水中钾、钠、氯、总蛋白、补体C3的水平。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行腹腔置管持续引流的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腹腔置管引流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护理体会。
方法应用深静脉穿刺针进行腹腔置管引流腹水。
结果经过对31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患者治疗的观察,疗效良好,感染机会及并发症少。
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避免反复穿刺,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腹腔置管;引流;难治性腹水;护理[中图分类号] R714.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018(2016)04-080-01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反复作用而导致的弥漫性肝损害。
病理上有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假小叶形成等特点。
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肝硬化患者初次诊断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超过50 %,腹水出现往往提示严重门脉高压和肝功能不全,并发腹水的患者,其3年生存率不足5 0 %,难治性腹水1年病死率超过50 %【1】。
根据美国肝病学会(AASLD)公布的第4版成人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其中难治性腹水又称顽固性腹水,是指对限制钠的摄入和大剂量的利尿剂(螺内酯400 mg /d,呋噻米160 mg/d)无效的腹水,或者治疗性腹穿放腹水后很快复发。
并且指南推荐系列的治疗性腹腔放液是难治性腹水患者的一个治疗选择。
但反复腹腔穿刺不仅增加穿刺风险,而且加重病人的痛苦,而且易造成腹腔感染,水电解质紊乱,从而诱发自发性腹膜炎、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我科应用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腹腔置管引流治疗31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患者无明显不适感,操作方便,感染机会及并发症少,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肝硬化难治性腹水31 例,其中男22例,女9例,年龄35岁~77岁,平均年龄64岁,病程2~7年。
25例置管持续引流前均有明显呼吸困难或腹胀等不适。
1.2物品准备消毒用2%碘酊、75%酒精、棉签、无菌手套、收集标本的试管、中心静脉导管1套、肝素帽、无菌透明敷贴、一次性引流袋以及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氧气等抢救药品和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