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 第12学习用品哪里来 第一课时课本的来历
- 格式:ppt
- 大小:788.50 KB
- 文档页数:17
第一单元珍爱生命第一课美丽的生命一、教学内容:美丽的生命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从小懂得动植物和人一样都是生命的。
2、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3、感受体验动植物的生命的美丽。
二、学习者分析:学生是四年级的学生,有三个班,成绩来说一班二班比较好,三班较差需重点辅导。
三、教学重点难点初步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动植物,知道它们有感觉,会交流。
四、课堂类型:新授课2课时五、教学资源:小动物、小奖品等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
昨天,老师见了你们班的小朋友,知道了你们班是个温暖的家,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幸福的家。
大自然也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都有哪些成员呢?(生答)想看看它们吗?跟我来!动植物的画面。
认识他就大声的说出来。
(二)体会动植物和人类一样,都有生命。
1、看了这个图片,你会说些什么呢?(生交流)它们是多么可爱呀,生长在大自然中,充满了活力,让我们大自然变得更加美丽!你看,小蝴蝶花正在给我们做鬼脸呢?我们给他打个招呼吧!(生给蝴蝶花打招呼)你看它,长得多好呀。
再看一看我们小朋友,身体长得多棒呀!2、植物在生长,动物在生长,小朋友也在生长。
在生长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呢?想知道吗?走,跟我再去看看吧!(展示图片:小草生长、花儿开放、小鸡、青蛙成长画面。
师图片解说:如,小蝌蚪长成青蛙了,我们祝贺他。
)3、问:小草会生长,大树会生长,还有什么会生长?鸡妈妈会生宝宝,马妈妈会生宝宝,还有什么会生宝宝?(学生交流)4、对,植物会生长,动物会生长,我们都会生长。
凡是会生长的都有生命!(板书:生命)5、许许多多的生命让我们的大自然更美丽,让我们的地球更美丽。
瞧,我从这个男孩眨巴眨巴的大眼睛看到生命的活力,他真可爱;今天,我在一(四)班教室门口,从梧桐树的嫩芽中看到了大树的生命。
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植物的生命?(学生交流自己在生活的实践和体会。
)(三)体验、感悟生命的美丽。
1、过渡:我们感受到动物、植物不仅有生命,而且生命是美丽的。
泰山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学习用品哪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学习用品哪里来》是泰山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珍惜学习用品的意识。
教材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从而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节约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学习用品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并不清楚学习用品的具体制作过程,也不知道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图片、故事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制作过程,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珍惜学习用品的意识。
3.培养学生感恩之心和节约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学习用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培养学生珍惜学习用品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制作过程。
2.故事讲解: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
3.分组讨论:通过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学习用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图片:收集有关学习用品制作过程的图片。
2.故事:准备有关学习用品来之不易的故事。
3.学习用品:准备一些学习用品,如笔记本、铅笔等。
4.课堂活动材料:准备一些实践操作的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学习用品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学习用品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用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
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有关学习用品制作过程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组长带领组员们讨论如何制作学习用品,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学习用品从哪里来孙静学习用品哪里来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教材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走近劳动者”的第一课,本课教材由三个版块组成::课本德来历、书包里德悄悄话、我的金点子。
由于当前学生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绝大部分学生对学习用品的作用认识不够,对学习用品德来历知之甚少,所以普遍缺乏爱惜、节约学习品的意识,没有养成及时收拾、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活动目标:一、认知目标:知道学习用品的来历,明白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节约学习用品的道理。
二、情感目标:激发对学习用品的喜爱和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三、行为目标:养成爱惜、节约学习用品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教师:1、制作课本来历的课件。
2、收集学生平时丢掉的尺子、铅笔、橡皮擦等学习用品并装在礼品盒子里。
3、儿歌一首。
学生:准备好直尺、铅笔、橡皮、白纸、水彩笔等学习用品。
活动过程:一、游戏体验,生成话题情景1、.一次绘画,展示作品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生:师;请你们用铅笔在白纸上画一条10厘米长的直线。
(随机抽取5名学生的作品再视频仪上展示)师:请你们看看他们画的怎么样啊生:师:是啊,那现在说说你自己画的吧生:3.二次绘画,展示作品生:看来大家对自己画的直线都不太满意,现在咱们再画一次,要求用尺子比着画,开始吧。
(学生第二次画,教师把先前5名同学的作品在视频上展示)师:让我们再来看看他们的作品,感觉怎么样?生:师:再看看自己的吧生:师小结:都是同一个人画的,为什么前后两次画得完全不一样呢?生:师:尺子帮了我们很大的忙,你们不想对尺子说点什么吗?(清楚)生:4.三次绘画,展示作品师:是啊,小小的一把尺子,作用可真大!没有它呀,连一条直线都画不好。
现在我们把尺子放进文具盒里,再把第一次没有画好的直线擦掉吧!(学生那橡皮擦拭)请你用水彩笔在这条直线上随意添画几笔,组成一组物品或是一幅画。
(学生用彩笔作画)师:谁愿意把自己的得意之作展示给大家看。
泰山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13课《学习用品哪里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泰山版道德与法治三下》第13课《学习用品哪里来》主要围绕学习用品的来源展开,让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劳动者的尊重。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学习用品的种类、制作过程、使用方法等,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用品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 学情分析本课适用于三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经验,对学习用品有基本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学习用品的来源和制作过程不够了解,对劳动者的辛勤付出缺乏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种类、制作过程和使用方法,知道学习用品来之不易,学会珍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恩之心,养成节约、爱护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习用品的种类、制作过程、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养成节约、爱护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用品使用经验,培养合作精神。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学习用品,体会劳动的乐趣,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学习用品实物、图片、视频等。
2.学具:学生自带学习用品,如笔记本、铅笔等。
3.教学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学习用品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各种学习用品的名称、用途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来之不易。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用品使用经验,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和爱护学习用品。
《品德与社会》教案三年级(下)第一单元做学习的主人1、一寸光阴一寸金教材分析: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俗语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可是,孩子们大多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体会时间的宝贵,不浪费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主题设计了“宝贵的一分钟”“不让时间溜走”两个故事内容。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
2、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3、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教学时间:2课时活动准备:1、学生预习本主题。
内容见预习学案。
2、每位学生自带一只小闹钟。
活动过程:2、合理安排时间教材分析珍惜时间就是要学会利用时间,合理安排时间。
要启发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时间”这一主题设计了“时间的妙用”和“合理安排学与玩”这两个活动内容。
“时间的妙用”出示了四幅图,其中有浪费时间的现象,也有珍惜时间的现象。
接着出示一个案例,合理安排五件事,学生通过讨论评议学会合理安排时间。
“合理安排学与玩”采用连环画形式,让学生评议画中人物的作息时间。
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调查并了解他人是怎样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学习合理安排时间与玩耍。
引导学生尝试自己设计作息时间表。
活动重难点引导学生合理安排学习与玩耍。
活动准备学生预习本主题。
内容见预习学案。
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二课时合理安排学与玩3、我这样学习教材分析:“我这样学习”这一主题设计了“自主学习”,“勤思善问”,“从做中学”三个活动内容。
“自主学习”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对话,出示了一些自主性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是非,了解为什么要自主学习,进而学会自主地学习。
“勤思善问”采用了外国两位伟人的故事做铺垫,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小问题也会有大发现的道理。
主题内容出示了一群学生勤思善问的情景。
如观察水杯中的筷子,观察鱼缸中好像不会睡觉的金鱼,引导学生明白这些就是勤思善问,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提出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泰山版三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学习用品哪里来》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种类和作用,知道正确使用学习用品的重要性,掌握一些学习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能够对学习用具进行正确使用和保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规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重点1.理解学习用品的种类和作用:笔、铅笔橡皮、尺子等。
2.掌握学习用品的正确使用和保管方法。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对学习用品的认识和正确使用意识。
2.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规定。
四、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图片、物品展示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学习用品,并简要介绍学习用品的种类和作用,并提出问题:学习用品在哪里购买?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学习用品?2.分析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学习用品,了解它的作用,例如:用铅笔做草稿,用橡皮擦去错误的笔迹,用尺子画直线等。
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用品的使用方法,例如:夹笔持笔法、尺子测量法等。
3.探究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学习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例如:通过观察尺子上的刻度,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尺子测量物品长度,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梳理正确的使用方法。
另外,通过实践使用橡皮,让学生发现橡皮不能用力擦过多次,否则会损坏橡皮。
4.总结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总结学习用品的种类、使用方法和正确保管方法,并强调遵守学校规定,爱护公物。
5.作业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小学生文具收纳箱”,并将自己的文具分类整理收纳起来。
并要求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到认真使用各类学习用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学生树立正确使用学习用品、爱护公物的观念,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精神,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关交通工具的图片。
除了刚才同学们和教师交流的这些常用的交通工具外,你还知道有哪些呢?①救护车、警车、消防车。
②索道缆车。
……这么多身边常用的交流工具,各自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学生讨论:①我发现这些交通工具是在不同的地方运行。
如飞机在空中飞行,轿车在公路上跑,火车在铁路上行驶,轮船在海上行驶……②我发现这些交通工具的动力都不一样,有的是靠人力,有的靠机器。
③我天上飞的交通工具还有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热气球。
火箭、宇宙飞船、人造卫星,这些虽不是我们身边常用的交通工具,在江河、大海等水上跑的交通工具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垫船、潜水艇、竹排、渔船、帆船……其实,在我国,由于地域辽阔,环境差别很大,在一些地区有一些独特的交通工具,我们来认识几种吧。
(课件出示:磁悬浮列车、牦牛、骆驼、雪橇)你对那种交通工具比较熟悉?谁来把它介绍给大家?①磁悬浮列车是一种无轨列车,它依靠磁力的作用悬浮起来,时速快,与飞机不相上下,人们称它为“飞行列车”,又因为它噪音小,无污染,被称为“绿色交通工具”。
②骆驼是沙漠里特有的交通工具,它可以载人或载物在沙漠上行走好几天,被称为“沙漠之舟”。
③牦牛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交通工具,被称为“高原之舟”。
④雪橇是一种在雪地上滑行的交通工具,由经过专门驯养的狗、马、鹿拖动,被称为“雪地之舟”。
2、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交通工具。
在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常用的交通工具?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进行了调查,现在把你的调查结果拿出来,小组内再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汇报①我们家乡过去有马车、小土车、地排,使用起来灵活方便,现在有汽车、自行车、出租车、电动车灵活方便,速度快。
②现在还有出租三轮车、人力三轮车、公交车。
③还有摩托车、面包车。
……现在的交通工具和过去的交通工具比一比,你有什么感想?学生讨论:小结:现在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了。
学习用品哪里来【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一种学习用品的生产过程,知道这些学习用品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和方便。
2.引导学生体会工人叔叔付出的劳动和智慧。
3.引导学生爱护学生学习用品,动脑想出节约的金点子。
【教学重难点】纸的生产流程,要爱护学习用品。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的相关知识。
2.学生制作学习用品登记卡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书本自古以来就是知识的最重要的载体,是知识的源泉,同学们都非常喜欢自己的课本,但有谁知道咱们这精美的课本是怎么来的吗?它可是凝聚着无数人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啊!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书本的来历。
(二)教学活动:课本的来历活动设计一:我国造纸印刷知识展1.教师引导学生查资料,了解我国古代和现代造纸、印刷的方法。
(古时候人们是这样造纸的:首先把树皮、破布、废渔网等原料铡碎,放在水里浸泡,然后把碎渣料煮成浆状物;接着用竹帘席把浆状物捞起过滤;最后残留在竹帘上的薄片就是纸。
人们把作者写的文章配上图,刻成版印在纸上,把书页切割整齐装订成册,这就成了书)这里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2.下面我来采访大家,有谁知道现在我们是如何造纸和印刷的?(学生自由讨论、发言)在这里进行一下对比,突出工人们付出的辛勤劳动。
它凝聚着无数人的劳动和智慧。
使学生在我国古代文明到现代的发展中受到熏陶和教育。
活动设计二:调查活动对啊,我们的课本来的非常不容易,那你们还知道哪些学习用品的生产活动吗?(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调查的情况。
)(如尺子、小刀、橡皮等,通过学生的调查可以进一步直观的来感受工人叔叔的辛勤劳动。
)活动设计三:体验活动1.了解学生平时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况。
2.再得知学生平时都是跟随家长购物后,告诉学生今天让他们自主购物,激发兴趣。
3.各组学生迅速将准备好的物品摆放在桌子上,布置成商场的样子。
每组两名同学演售货员的样子,其他同学扮演顾客。
泰山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寸光阴一寸金【教材分析】世界上最宝贵的就是时间。
俗语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
可是,孩子们大多不在意时间的流逝,浪费时间的现象随处可见。
为了使学生了解和体会时间的宝贵,不浪费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一主题设计了“宝贵的一分钟”“不让时间溜走”两个故事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体会时间的宝贵。
2、使学生知道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
3、引导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知道时间的宝贵,不浪费时间。
【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关于时间的格言、谚语和故事。
2、每位学生自带一只小闹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猜谜导入新课。
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出示图片)下面我说谜面,看哪位同学脑子转得快: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忽视而有最令人后悔的东西是什么?(学生猜谜语。
)二、课程新授:宝贵的一分钟。
活动设计一:观察讨论(出示图片)1、时间是由分分秒秒组成的。
下面我们来说一下一分钟能做些什么?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用闹钟演示一分钟的时间,学生闭上眼睛感受一分钟。
)2、下面我来采访大家,一分钟给你什么感觉?(学生自由汇报)。
活动设计二:体验一分钟。
是呀,一分钟特别短,转眼就过去了。
那么在这短短的一分钟里能做哪些事情呢?课下我让大家做了调查了自己的家长。
我们大家来交流交流你的家长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调查的情况。
)活动设计三:自己动手体验一分钟。
1、咱们的家长在一分钟里做了那么多事情,大家想不想试一试,看自己在一分钟里能做哪些事情呢?(学生自由试一试)2、学生汇报自己在一分钟里做了哪些事情。
3、一分钟是短暂的,但是却非常宝贵。
请同学们观看下面课件里演示的情境,谈谈你的感受,好吗?(播放课件)三、活动总结:上完今天这节课,同学们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一寸光阴一寸金宝贵的一分钟一分钟虽短但是很重要【第二课时】活动设计一:再谈对一分钟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