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4
图书馆学导论巴特勒读后感英文回答:In Butler's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 the autho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histo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librarianship. The text begins by tracing the evolution of libraries from ancien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highlighting the role of libraries in preserving, organizing, and disseminating information. Butler then explores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of librarianship,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of intellectual freedom,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rofessional ethics. The second part of the book examines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ibraries and their respective functions, including public libraries, academic libraries, special libraries, and school libraries. Butler also discusses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libraries,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using technology to enhance access to information and provide new services to patrons.One of the key themes that emerges from Butler's text is the importance of librarianship as a profession. Librarians are not just custodians of books; they are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who play a vital role in society. Librarians provide access to information, support lifelong learning, and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ed citizens. Butler argues that librarianship is a dynamic and rewarding profession that offers opportunities for personal and professional growth.Overall, Butler's "Introduction to Library Science" is a valuable resource for anyon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about the histor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librarianship. The text is written in a clear and engaging style, and i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field.中文回答: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一书,全面概述了图书馆学的发展史、基本原则和实践。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是一本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的书籍,通过对其的学习可以掌握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然而,任何一家图书馆的发展都会面临着各种困境和挑战。
本文将通过对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的理解,分析我馆目前存在的发展困境,并提出改进方向。
一、发展困境1. 人员短缺我馆人员数量较少,特别是专业人才不足,管理层和服务人员过于简单化,难以适应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需求。
此外,由于人员流动性较大,无法形成一支稳定的、专业的团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也不够。
2. 资源不足我馆的资金和物资配置不够充分,无法满足读者的需求。
图书采购、数字化技术和网络设施等方面的投入有限,跟不上信息化的发展。
此外,馆内设施较为陈旧,无法满足新时代读者的需求。
3. 服务不足我馆服务质量较低,读者投诉率较高。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主要体现在如何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如何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咨询,以及如何推出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等。
目前我馆在这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二、改进方向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是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
可以通过加大人员投入、提高薪酬待遇、扶持人才培养等方式,提高图书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另外,还可以加强培训和知识分享,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资源的效益,同时开拓新的资源来源,使得图书馆的规模和服务能力得到扩大。
可以通过加强与出版社的合作,积极推进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引进最新的信息技术设备和网络技术等,提高读者的使用体验。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是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参考咨询和文化传承。
在服务方面,则需要积极推动图书馆服务的创新。
具体措施包括扩大文献资源的共享,推广文化产品和文艺作品,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积极与社区开展合作等。
这些措施将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增加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
总之,《图书馆学导论》在指导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我馆现有的发展困境,我们应该紧密团结,凝心聚力,通过改进人才队伍、吸引资源和创新服务等,为读者创造更美好的阅读环境。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是詹姆斯·勒纳德·巴特勒(James Leonard Butler)所著的一本关于图书馆学的经典教材。
通过深入分析该书的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前我馆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向。
本文将从馆藏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和服务质量提升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中强调了图书馆馆藏的重要性。
在当前数字化时代,图书馆馆藏的发展面临一些困境。
一方面,实体书籍的采购成本高昂,限制了馆藏的更新和扩充。
电子资源的快速增长使得图书馆很难及时跟上信息爆炸的步伐。
我馆应该加大对馆藏的投入,提高采购能力,确保馆藏的质量和数量。
应该积极与出版社和电子资源供应商合作,扩大电子资源的覆盖面,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巴特勒在书中强调了信息技术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性。
当前我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境。
一方面,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诸多机遇,如数字化文献的存储和检索、在线公共服务的提供等。
我馆在信息技术应用上还存在一些瓶颈,如系统更新滞后、网络速度慢等。
我馆应该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确保读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服务。
要积极推动数字化图书馆建设,提供更多的数字化资源,提高读者的信息获取效率和满意度。
巴特勒在书中提到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的重要性。
当前我馆在服务质量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方面,服务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图书馆缺乏友好和专业的图书馆员,影响了读者的使用体验。
部分图书馆的服务项目有限,无法满足读者不同的需求。
我馆应该加强图书馆员队伍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要根据读者的需求,推出更多的服务项目,如学术研究指导、信息咨询、读书推荐等,提升读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揭示了当前我馆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向。
我馆应该加大对馆藏的投入,扩大电子资源的覆盖面;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升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加强图书馆员队伍的培养,推出更多的服务项目。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一书是图书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是美国图书馆学家巴特勒。
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图书馆学的各个方面,对于理解图书馆学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这本书中,巴特勒对于图书馆的发展困境和改进方向也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观点,这对于我们理解图书馆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巴特勒在书中指出,图书馆在现代社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爆炸和数字化趋势对传统图书馆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纸质图书和印刷品逐渐被数字化的信息资源所取代,这给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我所在的图书馆也面临着这样的困境。
随着数字化资源的不断增长和用户对于便捷信息获取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们馆的传统纸质资源的利用率逐渐下降,传统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如何在数字化时代中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问题。
巴特勒在书中提出了图书馆需要转变角色,成为信息中心和知识管理中心的观点。
他认为,图书馆在数字化时代需要更加注重信息服务和知识管理,通过整合各种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全面、及时、便捷的信息服务,从而重新确立图书馆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对于我们所在的图书馆来说,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改进方向。
我们需要更加注重数字化资源的整合和利用,通过建设数字化图书馆,提供更加便捷的数字资源获取服务。
我们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服务能力,开展各种形式的信息咨询和培训活动,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信息服务。
我们还可以通过合作建立和维护数字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服务水平,从而重新确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巴特勒在书中还强调了图书馆需要更加注重用户需求和体验的观点。
他指出,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应该以用户为中心,不断优化和提升自己的服务,满足用户对于信息获取和知识服务的需求,从而赢得用户的信任和支持。
读《图书馆学导论》随感
皮尔斯·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内容独特,对世界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书中体现图书馆不仅是一种读书学习的场所,同时可以作为一门学科来进行研究和发展。
皮尔斯·巴特勒从科学的本质、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实践等多个角度去发现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发展。
这本书很有气势,参考文献附得比博士论文还要多,引经据典,翔实有意义。
但是对没有任何基础就来读的人,显得就不那么友好了,不像一本授之以渔的工具书,倒像一本掉书袋的大综述,内容多且杂,博古通今,又透着一股子保守而高贵的英伦范儿。
这也难怪,毕竟作者就是在大不列颠修了个博士学位,感觉倾尽了心血,那诚意赤诚。
读书就像品美食,慢慢吃明白了,境界自然就上去了。
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中译本导言
王子舟;张歌
【期刊名称】《图书馆论坛》
【年(卷),期】2018(038)006
【摘要】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1933年)利用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学等理论来阐述图书馆学的基本命题,揭示书籍、图书馆的本质及其功能,探讨了图书馆学的基本原理,剖析了现代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该书作为图书馆学理论著述,虽然已经出版80多年,但对当今的图书馆学研究仍有指导意义.在谢欢翻译的中译本出版之前介绍巴特勒的生平、撮述《图书馆学导论》的精义,有助于阅读、理解这部经典著作.
【总页数】9页(P56-64)
【作者】王子舟;张歌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图苑并蒂莲:新世纪图书馆学基础理论教材——浅评《图书馆学基础教程》与《图书馆学导论》 [J], 姜利华;杨玉麟
2.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述评 [J], 张大英
3.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营销服务策略研究——评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 [J], 赵晶
4.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以三亚学院图书馆为
例 [J], 李红
5.知识网络背景下图书馆的理论变革——论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 [J], 王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图书馆学导论》是美国图书馆学界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为美国图书馆学大师巴特勒。
在这本书中,巴特勒系统地介绍了图书馆学的基本理论、发展历程和研究方法,同时也对图书馆的发展困境和改进方向做出了深刻的分析和思考。
本文将通过对《图书馆学导论》中的相关内容的解读,结合我馆的实际情况,探讨我馆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及改进方向。
我馆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短缺、服务水平不高、受众群体狭窄、技术设施滞后等。
针对这些困境,巴特勒在《图书馆学导论》中提出了一些改进方向,可以为我馆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其一,资源短缺是我馆发展的主要困境之一。
包括图书、期刊、数据库和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的不足,直接影响了我馆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针对这一问题,巴特勒指出,图书馆需要不断扩大资源的范围和数量,同时不断提升资源的利用率。
我馆在改进方向上可以加强与出版社、图书馆合作,扩大资源采购渠道,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馆藏信息内容的质量和数量。
其二,服务水平不高是我馆另一个发展困境。
如果不能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就会导致用户流失和服务滞后。
巴特勒提到,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可以通过改进馆内管理制度,提升馆员的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不断完善馆内设施和布局。
我馆在改进方向上可以通过完善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效率;加强馆员培训,提高服务水平,满足用户需求;不断优化馆内设施和布局,提高用户体验。
其三,受众群体狭窄是我馆的另一个发展困境。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进步,图书馆的受众群体也需要不断扩大,不仅服务于学生和教师,还需要服务于企业和社会大众。
巴特勒认为,图书馆需要不断扩大服务对象,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我馆在改进方向上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文化活动,服务于不同的受众群体;创新服务模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加强社区合作,引入社会资源,提供更丰富的服务内容。
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一、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图书馆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承载者,在服务读者、满足社会需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图书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到图书馆的运营效果和服务质量。
以下是图书馆可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 数字化转型不完善: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图书馆需要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并进行数字化转型。
然而,由于许多图书馆在技术设备和人员培训方面投入不足,导致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
2. 藏书不及时更新:图书馆以收藏及提供各类知识与文献资源为目标。
然而,由于不同学科领域知识更新速度快、知识产出海量增长等原因,使得现有藏书不能及时跟进最新领域动态。
3. 图书管理和分类体系过于传统:传统的图书管理和分类体系无法满足当今读者个性化和多元需求。
读者寻找信息变得困难并且浪费时间,影响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用户体验。
4. 图书馆空间利用不充分:很多图书馆拥有大量宝贵的室内空间,但由于展架和座位布局等原因,空间利用率较低。
这样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读者的舒适度。
5. 缺乏有效的读者参与机制:一些图书馆在决策过程中缺乏对读者意见和建议的及时反馈和回应机制,导致读者参与度低,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
二、对图书馆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以下是可以采取的一些解决对策:1. 加强数字化转型:图书馆应投入更多资源进行数字化设备更新,并提供培训计划以加强员工ICT(信息通信技术)技能。
同时,加强与电子资源供应商合作,扩大数字图书和在线数据库的购买范围。
2. 多元化收藏更新策略:建立起以跟踪学科前沿研究和积极倾听用户需求为基础的藏书采购机制,与学术界、行业专家和读者建立紧密联系,确保馆藏内容的及时性和优质性。
3. 优化图书管理和分类体系:引入新的信息组织方式,如使用标签、关键词、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来提高图书分类效率,同时加强与读者的沟通交流,获取他们对分类方式的意见和建议。
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看我馆发展困境与改进方向
作者:李红
来源:《科技视界》2020年第06期
摘要
皮尔斯.巴特勒的《图书馆学导论》对世界图书馆的發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该书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角度揭示了图书馆的本质及功能。
本文从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的基本内容入手,结合该书研究的角度分析了三亚学院图书馆的发展困境和机遇,指出了本馆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
图书馆;图书馆学;本质;困境;改进
中图分类号: G250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 . 2020 . 06 . 56
0 前言
巴特勒是美国图书馆学思想史上的一位重要作者。
皮尔斯?巴特勒1886?年12月19日出生于美国芝加哥远郊,他是家中第三子,童年体弱多病,听力不佳,小儿麻痹使他暂时跛足以及脊柱弯曲,求学之路也非一帆风顺,辗转获得神学学士、德国文学硕士学位以及神学博士学位。
历经教师、牧师、图书馆员等各种职位,1952年从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退休。
我们今天阅读这本书,需要仔细体会当时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GSL)所处的社会环境。
1 《图书馆学导论》的基本内容
本文提及的版本是2018年谢欢对《导论》的重译本,王子舟为其写了导言。
在导言之后,《导论》共有五部分:第一章科学的本质,界定了“科学”一词在本书中的含义;第二三四章分别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问题三个角度出发,对图书馆实践领域分析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了剖析;第五章阐述了对图书馆学的实践思考。
第一章“科学的本质”探讨了科学的定义和方法。
一个恰当的“科学”定义,必须能够解释现代思想所有的特质。
现代思想的特征是它能时刻意识到自己的现代性以及对知识的本质等进行分析。
巴特勒指出,在其他学科领域不能直接硬搬自然科学的现代思维,而是要科学修正后加以利用,盲目借鉴只会导致失败。
第二章“社会学问题”讨论了知识的社会积累性及其在社会中的利用;巴特勒首先对图书的本质属性社会性质进行了阐释,接着他对“社会积累的知识”对社会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说明。
从组织角度看,组织必须合理地选择知识并传递给成员,教育的范围要扩大;站在个人角度,个人需要能够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增加额外的知识;图书馆在这一点上承担着重要责任。
第三章探讨了“心理学问题”。
社会主体所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动都是社会个体精神活动的集合,其本身并不存在真正的精神活动。
基于阅读的学习和其他学习一样,“要想理解阅读在人类社群中的存在,首先必须研究其在个体中的表现”,而这是“最为复杂的一种心理活动”,因此对阅读的研究必然会涉及心理学问题。
第四章”历史问题“阐述了图书馆学涉及的历史问题。
社会观念的每一次变迁都会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影响。
重大事件和其他历史因素都会影响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图书馆员应持有一种进化的文献史观。
第五章”实践思考“讨论了图书馆学的实用价值。
巴特勒强调哲学对于图书馆学的指导作用,提出图书馆员要具备心理学、文学史、科学史等知识;他将图书馆员分为专业型、技术型和事务型,对图书馆员的合理定位可以大大提高图书馆的效率;图书馆学的发展还能为图书馆建立专业联合组织,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2 三亚学院图书馆发展困境
《导论》是一本关于现代图书馆学研究方法论的书籍,是对研究图书馆学问题可采用的科学方法的含义与适用范围进行批判性阐释的书籍。
学古思今,我们可以看到,在我馆的实际工作当中,存在着下列问题:
第一,受新媒体的影响和冲击,纸本图书实际借阅率下降,读者流失率呈上升态势;以我馆读者最受欢迎的语言文学阅览室为例,2017年全年借阅人数6958人,借阅36679册次;2018年5739人,26428册次,2019年6278人,29247册次;2018年借阅册次下降了1万多册,2019年全校各院系号召学生进馆借阅,借阅率较2018年略有回升,但是整体还是处于下降态势。
第二,服务管理模式单一,基本停留在传统的借阅服务层面,不能运用科学的方法,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科特性,结合读者心理需求,为师生提供有针对性的专业服务;按照图书馆现有
的组织结构,缺乏独立承担学科服务的岗位设置,兼任的学科馆员开展的学科服务工作,也相对笼统不能深入院系,没能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三,图书馆活动形式内容单一缺乏创新,更多停留在借鉴他馆的层面,不能结合我馆的客观实际展开创新性工作:各类活动除了例行展开没有实际成果产出未能形成图书馆的“品牌”;师生参与互动兴趣缺乏,热情和积极性难以调动;以我馆“名师面对面”活动为例,以不固定嘉
宾不固定主题形式开展,已经进行了54期,但是活动方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能否吸引学生参加几乎全靠“名师”的个人拉动效应,稳定性欠佳。
在这50多场的活动以来,除了数据统计,亦没有相应的分析文章,“品牌”效应完全没有发挥出来。
第四,图书馆的服务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阅读推广模式,没有很好发挥营造良好学习、阅读氛围的作用,图书馆是读者主动学习的绝佳场所,但是我馆在学习氛围的营造中处于基本处于被动地位;同时,作为一个“社会装置”,在全民阅读推广的层面几乎没有发挥其社会功
用。
我馆的阅读推广活动有相应品牌的主要有”阅读马拉松“活动,具备一定校园影响力,但是覆盖面窄社会影响力一般,其他的活动展的较为零散,缺乏科学有效的模式。
第五,现有的馆员队伍更多地由“事务型”馆员组成,不能很好地承担图书馆“专业型“和“技术型”的工作内容。
我馆馆员队伍中,目前没有一位研究馆员和副研究馆员,大部分的馆员都囿于自身的基础性事务性工作,科研产出寥寥,图书馆没有课题,发展受限。
3 改进方向
结合《导论》,我们从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以及实践四个层面来看我们馆的改进方向。
首先,从社会学角度看。
巴特勒在第二章中指出,学校、图书馆都是教育工具,但图书馆与学校的功能不同。
“图书馆不同于学校,考察图书馆社会效能的唯一标准是看其为各种人提供参考咨询服务情况。
”我馆可以广大师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开展图书馆管理服务改革和创新,结合新旧媒体的渠道,向读者宣传和推广我馆馆藏资源,不断发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升潜力和服务内容,促进图书馆资料的利用率和资源使用率,增强图书馆的社会效益。
第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
巴特勒通过书籍与图书馆研究,阐述阅读对人的品格形成的影响,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读者的阅读动机与读书行为,提出了动机行为理论。
多种动机会导致多种阅读,而读者阅读动机是经常发生变化的,会在不同动机中进行书籍切换,所以读者的知识收获也是多方面的。
我馆可以了解和挖掘读者的需要和潜在阅读动机需求,提供相应的图书馆服务层次,拉近图书馆与学生的距离,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尝试,增强读者的满意度。
运用科学的方法,结合我馆实际,在借鉴他馆的基础上打造自身的品牌活动项目。
而品牌项目的打造又可以引导学生和读者参与到图书馆服務模式的体验中,通过长期的服务和管理,为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
第三,从历史学角度看。
巴特勒提倡研究书籍与图书馆史,认为这有助于真正理解书籍与图书馆事业;尤其是书籍所载知识的历史研究,不仅是图书馆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图书馆员基本素养的来源。
大力发展图书馆学,对图书馆、图书馆员都将产生积极的社会效益。
图书馆员是高校图书馆提供服务和实施管理的主体,对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作。
第四,从实践层面分析。
巴特勒将图书馆工作分为专业型、技术型和事务型三类。
我们的馆员队伍问题在于,更大程度上都只是在做事务型的工作,不能上升到技术和专业的层面。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服务管理思想,在满足基本服务需求的基础上提升服务深度和广度,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服务意识、管理水平、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再培训,各位馆员自身也要加强学习,从而做到馆员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图书馆的发展。
4 结语
芝加哥大学图书馆研究生院图书馆馆长威尔逊在《导论》前言中评价本书”是将图书馆事业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的”。
巴特勒通过科学的本质、社会学问题、心理学问题、历史问题、实践思考这五个章节来阐述他构想的图书馆学这门科学的本质--"书籍是保存人类记忆的一种社会机制,而图书馆则是将这种记忆移植到活着的个人意识中的社会装置",他对学科基础和研究方法的反思,是图书馆学赖以存在的前提和发展的动力,对我们理解和解决新出现的图书馆学现象和问题具有极大指导意义,对图书馆学研究亦重大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子舟,张歌.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中译本导言[J].图书馆论坛,2018(6):56-64.
[2]张大英.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述评[J].图书馆,2011(05):42-44.
[3]赵晶.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营销服务策略研究——评巴特勒《图书馆学导论》[J].新闻爱好者,2019(04):115.
[4]郭畅,赵俊玲.巴特勒阅读思想评析[J].山东图书馆学刊,2018(04):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