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非法制作毒品环境的识别认识
- 格式:pdf
- 大小:112.16 KB
- 文档页数:3
禁种铲毒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铲毒工作是指对毒品生产和贩卖活动进行打击和取缔的工作。
禁种铲毒工作是禁止种植和生产毒品原材料的工作。
然而,禁种铲毒工作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毒品种植违法成本低。
由于一些毒品原材料的种植和生产成本较低,因此不法分子容易通过违法种植的方式获取原材料,从而制造毒品。
2.毒品种植隐蔽程度高。
一些毒品原材料的种植地点选择在偏僻山区或农村地区,种植户可以利用山林等地形进行隐蔽种植,使得检测和打击工作难度加大。
3.缺少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措施。
对于一些农村地区的种植户,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管理措施,导致不法分子可以轻易躲避执法人员的监管,继续从事毒品原材料的种植和生产活动。
4.缺少有效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一些农村地区居民对于毒品种植和生产的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对毒品的警惕意识,导致不法分子在这些地区容易进行毒品原材料的违法种植和生产活动。
二、整改措施1.提高毒品种植违法成本。
对于毒品原材料的种植违法行为,应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增加不法分子从事毒品原材料种植的风险性,从而减少违法行为。
2.加强对毒品种植的巡查和监测工作。
通过加强巡查和监测工作,提高对毒品种植活动的发现和打击效率,降低毒品种植的隐蔽程度,加大对不法分子的打击力度。
3.健全农村地区的监管和管理体制。
加强对农村地区种植户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提高对农村地区种植户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毒品原材料的违法种植和生产活动。
4.加强对农村地区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对毒品种植和生产的警惕意识,加强对毒品的认识和了解,减少不法分子在农村地区从事毒品原材料的违法种植和生产活动。
5.加大对毒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对于毒品原材料的违法种植和生产行为,应采取果断的打击措施,严格依法打击不法分子,使其不敢轻易从事毒品原材料的违法种植和生产活动。
6.加强政策支持和配套措施。
随着制作生产规模从工业,程序化,大批量化合成走向家庭化手工小批量生产和大量工业化生产混杂的多形式制作方式的变化;执法人员识别制作场所的主要手法有三个方面。
一,场地的识别:大规模生产和小批量加工:大型制毒工厂多选择在较偏僻的可疑厂点,出租房屋,仓库,原本偏僻,废弃近来又开始运作的厂房,被闲置的农家,学校,有陌生可疑人员,车辆经常在夜间或一早出现,较偏僻的戒备和防范措施异常的家禽家畜饲养场,农场,承包的苗圃,果园以及山林等。
可以遮盖废气异味的蜡烛厂,农药厂,塑料厂,假发厂,皮革厂,小型制药厂,化工厂等。
部分有380伏工业用电线路。
厂房附近有很大的蓄水池,或易于将废弃物用隐蔽的方法排入下水道或河流。
农村地区,在高围墙上可能安装铁丝网,或使用看家犬来阻止陌生人进入,有的安装使用监控摄像头。
小型制毒窝点多选择在出租房,公寓,闲置的农家,学校或偏僻的戒备和防范措施异常的家禽家畜饲养场,农场,农居。
使用220伏照明用电。
出租房,公寓内用电,水,方便。
所有窗户用窗帘或报纸遮挡或用砖头封堵,从不开窗或将窗帘拉开,偶尔将窗帘拉开一角,有的安装使用监控摄像头。
由于大规模合成毒品时,一方面为了尽量不影响周围环境,另一方面达到封闭各种可能的气体或液体外泻,现在很多毒贩都采用大型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这样就对其电源、水源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生产“摇头丸”。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380V的工业电源,有时在现场或周围能发现简易变电器,而且用水量明显加大,而排污有不明显。
二,过程的识别:工作性质特征:由于制造毒品一般是在非常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决定了生产毒品的工作时间通常是在别人休息的时间段中进行,如反作息时间,晚上作业,白天休息,或利用生产正当产品做掩护,挂羊头卖狗肉,以达到隐蔽合成毒品的目的。
或者采取封闭式生产,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封闭在厂房内,足不出户,也不许其他人进入或靠近。
甚至排污水都在半夜排除,而且没有明显的排污管。
采取严格的封闭式生产,生产时断时续;加工窝点的人员一般是昼伏夜出,往往选择晚上或下雨天进行加工生产。
中高年级禁毒教育的总体规划王玲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让学生认清毒品危害,增强抵御毒品免疫力,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集中教育资源,整合优势项目,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积极开展禁毒教育。
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胡锦涛总书记对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统领我系统禁毒宣传教育工作,充分认识当前毒品泛滥蔓延的严峻性,切实增强毒品预防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我校教育系统安全与稳定工作、学校德育法制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克服消极应付思想,持之以恒紧抓不放的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真正把禁毒摆到突出位置抓紧抓好。
围绕“抵制毒品、参与禁毒”的宣传主题开展活动,切实提高广大学生的禁毒意识和拒绝毒品自控能力,打造平安校园。
二、目标任务:在全校开展禁毒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是强化青少年学生毒品预防教育工作、遏制毒品问题发展蔓延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是推动禁毒斗争开创新局面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平安校园”目标的重要前提。
通过学校开展深入人心的禁毒宣传教育活动,认清毒品危害,抵御毒品侵害,参与禁毒斗争,鼓舞禁毒斗志,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是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来培养健康的青少年一代,促进教育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任务。
三、活动内容:1、高度重视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把对学生的毒品预防教育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导处具体落实措施,并配备专职或兼职教师,组织开展禁毒预防教育。
2、广泛开展“禁毒知识一堂课”活动。
每学期要安排一课时的禁毒预防教育课或活动,通过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确保在校所有学生特别是毕业班学生都能接受到比较系统的毒品预防教育,确保在校生充分认识毒品危害,增强防毒拒毒能力。
3、精心组织“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
充分利用“国际禁毒日”教育契机,开展“六个一”活动:①读一本禁毒书籍;②观看一部禁毒专题教育片;③开辟一期内容丰富的禁毒黑板报;④举办一次“珍爱生命,拒绝毒品”演讲比赛或知识竞赛;⑤开展一次禁毒拒毒宣誓签名活动等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⑥每名学生在家里开展一次“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宣传活动。
常见毒品与易制毒化学品基本知识和识别方法一、常见毒品基本知识(一)毒品的概念。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它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目前我国规定管制的这类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237种,另外针对近几年来麻醉药品“氯胺酮”在我国的泛滥,已被列入管制药品的范畴。
(二)毒品的特性。
毒品之所以与其它药品、毒物有所不同是在于毒品。
四个属性(特性)即毒品具有毒害性、依赖性(成瘾性)、滥用性和被管制性,这四个属性缺一不可,缺一而不能成为毒品,而毒品的依赖性是基础,它决定了毒品的其它三个属性。
(三)毒品的分类。
毒品有很多类型,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麻醉药品:包括阿片类(6种)、吗啡类(3种)、盐酸乙基吗啡类(3种)、可待因类(5种)、可卡因类(2种)及合成麻醉药类(6种)等129种。
2、精神药物:包括镇静催眠药和抗焦虑药,如巴比妥类、苯二氮卓类、三唑仑等;中枢兴奋剂,如甲基苯丙胺(“冰”毒)、亚甲二氧甲基丙胺(MDMA)(“摇头丸”)等和致幻剂,如麦角酰二乙胺(LSD),苯环利啶(PCP)等。
根据来源不同可分两大类: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天然毒品是自然界动、植物中本身就存在的,可直接吸食或经提炼、精制后被滥用,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过程,这些毒品包括大麻、鸦片、吗啡、可卡因等;合成毒品是指人们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品(毒前体)经过化学反应而制造出来的,包括海洛因、安非他命类如冰毒、LSD、PCP等。
不管怎么分类,不管是麻醉药品还是精神药品,是天然毒品还是合成毒品,他们的提炼和合成均与易制毒化学品有关,是易制毒化学品的产物。
(四)毒品的危害。
毒品是全球性公害,是人类共同的敌人。
它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社会安全。
静脉注射阿片类毒品的危害最大,后果严重而且是多方面的:吸毒导致家破人亡、吸毒遗害后代、吸毒诱发刑事犯罪、吸毒诱发贪污、吸毒盗窃抢劫、吸毒加速死亡、吸毒纵火杀人、吸毒杀人抢劫、吸毒为害社会、吸毒败坏社会风气、吸毒导致自伤自残自杀。
禁毒培训心得体会(5篇)禁毒培训心得体会(5篇)我们应该提高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增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禁毒培训心得体会,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禁毒培训心得体会篇1为深入贯彻落实《禁毒法》,使广大群众充分了解毒品的危害,进一步树立群众远离毒品、抵制毒品的意识,紧紧围绕以“全民禁毒,构建和谐”为宣传主题,根据街道妇联安排部署,结合我社区实际,于6月开展了禁毒集中宣传活动月活动,现将活动情况小结如下: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社区充分认识到禁毒宣传的重要性,把开展禁毒宣传月工作作为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把开展禁毒宣传作为妇联组织履行禁毒宣传教育职责的一项具体措施来落实,切实将该项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妇联主管领导向社区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作了专题汇报后,迅速召开基层妇干会议,下发了关于开展20__年禁毒宣传工作的通知,并明确职责,抓好落实。
二、广泛宣传,开展活动紧密围绕“蓝结在行动,大爱满人间”的主题,深化推广妈妈禁毒联盟“蓝结行动”,认真开展“四个一”活动:一是向全社区妇女和家庭发出一封“不让毒品进我家”的倡议书,号召全社区家庭成员迅速行动起来,关爱生命,远离毒品;二是组织法律工作者到学校送一堂禁毒知识的法制教育课;三是招募一批巾帼禁毒志愿者,创建妈妈禁毒联盟小分队,组织志愿者观看市禁毒委组织的斑马湖文艺演出;四是配合禁毒委组织一次图文并茂的禁毒工作宣传。
各村、社区均通过电子显示屏、倡议书、展台进行了广泛宣传。
特别是雷锋路社区在碧园广场开展禁毒宣传活动,展出宣传展板6块,发放宣传资料800多份,现场播放禁毒宣传片,并提供现场禁毒咨询。
通过活动的开展,让广大群众更深刻地认识到“毒品”这一社会公害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动员每一个人自觉从我做起,从家庭做起,为携手共建和谐社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认真总结,注重实效我社区结合实际情况,狠抓工作措施,突出创新特色,认真做好禁毒宣传工作,掀起集中禁毒宣传的高潮。
禁毒教育校园行:认识合成及其危害近年来,合成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给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尤其是青少年,由于好奇心强、辨别是非能力弱,容易受到的诱惑。
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禁毒教育校园行活动,提高青少年对合成的认识,防范侵害。
一、合成的种类1.兴奋剂:如冰毒、摇头丸、K粉等,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导致人产生兴奋、冲动等症状。
2.致幻剂:如LSD、蘑菇等,能导致人产生幻觉、妄想等症状。
3.镇静剂:如止咳水、安眠药等,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导致人产生嗜睡、昏迷等症状。
4.麻醉剂:如杜冷丁、吗啡等,能导致人产生强烈的依赖性,对人体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二、合成的危害1.损害神经系统:长期吸食合成会导致大脑神经细胞受损,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混乱、情绪波动等症状。
2.危害心肺功能:合成会对心肺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困难等症状。
3.损害肝脏:合成代谢过程中会损害肝脏细胞,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
4.导致依赖性:合成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一旦沾染,很难戒除。
反复使用会导致身体和心理上的严重依赖,使个人失去自主意识。
5.危害社会治安:合成的滥用会导致家庭破裂、犯罪率上升等社会问题,对社会治安产生严重影响。
三、如何预防合成的侵害1.提高警惕:了解合成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警惕,避免受到的诱惑。
2.自觉抵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合成的诱惑,远离。
3.家庭教育: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教育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防止孩子受诱惑。
4.校园教育: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禁毒教育,让学生了解合成的危害,增强防范意识。
5.社会宣传: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要加大禁毒宣传力度,普及禁毒知识,提高全民禁毒意识。
合成危害巨大,预防合成侵害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共建无毒校园、无毒社会,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案3篇中班教案《吸毒的危害》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安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远离毒品,有参与宣传毒品危害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初步认识什么是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以下是本站为大家带来的《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案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认识毒品及毒品的危害》教案1【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什么是毒品,了解毒品的危害。
2.远离毒品,有参与宣传毒品危害的社会责任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1.有关罂粟等毒品的相关宣传图片及视频、香烟盒1只2.绘画纸、蜡笔、剪刀、胶水【过程与记录】一、活动导入:教师出示PPT图片教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要请你们看一张图片(打开PPT罂粟花图片),请你说一说,你看完了这几张图片之后,有什么感觉,或者是有什么想要说说的。
要说不一样的,别人说过的我们就不说了。
--这里是对活动展开的一个铺垫。
不急于给出罂粟花毒性的本质,先引导幼儿从罂粟花的形状、颜色等方面让幼儿感受它的美丽。
孩子:很美丽;很漂亮;让人感觉很舒服;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可见孩子们对罂粟花的美丽已经认可和接受。
到这里,老师不妨给孩子们先入为主的经验,来一个大撞击。
老师:它的名字叫罂粟花。
你们都觉得它很好看的对吧。
可是,孩子们,就是这么漂亮的花,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喜欢它。
你们想想看,有可能是什么原因?--到这里,是要求孩子们发挥想象力,同时,打破孩子刚刚建立的认识经验。
孩子:因为它上面有刺的;因为它的味道很臭;它很容易死掉、枯萎老师:都吃过蘑菇的对吧,往往那种很漂亮的蘑菇呢,其实是不能食用的,因为有毒,这个我们小朋友都知道了。
同样,罂粟花虽然漂亮,但是今天你要知道,其实它是一种很恐怖的花。
二、幼儿观看视频资料,了解毒品的危害教师:现在,你还觉得罂粟花是一种美丽的花吗?孩子:不觉得了。
禁毒检查内容禁毒检查是指对特定地区、场所或个人进行的一种反映禁毒工作成效的检查活动。
禁毒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治安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具有极大的意义。
禁毒检查的目的是通过查找和摧毁毒品制造、贩卖、传播的窝点,打击毒品犯罪活动,有效防控毒品问题的发生和蔓延。
禁毒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检查毒品生产制造窝点或工厂:禁毒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打击毒品的制造和生产。
禁毒检查团队会对被怀疑为毒品制造窝点或工厂的场所进行全面的调查和搜查,确保没有任何遗漏或疏忽。
他们会检查是否存在毒品加工设备、原料,以及相关的制造工艺和技术。
对于涉及到毒品生产的场所,禁毒检查团队将采取决断措施将其关闭,并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 检查毒品贩卖窝点或商店:毒品贩卖是毒品犯罪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禁毒检查团队会根据情报和监控情况,对可疑的毒品贩卖窝点、商店展开调查。
他们会深入到这些场所进行全面搜查,寻找毒品的藏匿地点。
同时,他们还会查明毒品贩卖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以及相关的贩卖活动和交易记录。
对于查证属实的毒品贩卖窝点或商店,禁毒检查团队将立即采取行动逮捕涉案人员,并将其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3. 检查毒品传播渠道和网络:禁毒检查工作还包括对毒品的传播渠道和网络进行调查,以便打击毒品的传播活动。
禁毒检查团队会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对毒品交易的网络平台、社交媒体、手机通讯等进行监控和追踪,寻找毒品交易的线索和证据。
对于利用互联网进行毒品交易的行为,禁毒检查团队会依法打击,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4. 宣传教育和社区巡逻:禁毒检查的另一重要内容是加强对社会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反毒意识和防范能力。
禁毒检查团队会在检查过程中向社会群众宣传毒品的危害,讲解禁毒法律法规和政策,提供禁毒知识和防范方法。
此外,禁毒检查团队还会加大巡逻力度,走访社区,向市民了解毒品问题的态势,发现潜在的毒品问题,并及时采取相应的行动。
随着制作生产规模从工业,程序化,大批量化合成走向家庭化手工小批量生产和大量工业化生产混杂的多形式制作方式的变化;执法人员识别制作场所的主要手法有三个方面。
一,场地的识别:大规模生产和小批量加工:大型制毒工厂多选择在较偏僻的可疑厂点,出租房屋,仓库,原本偏僻,废弃近来又开始运作的厂房,被闲置的农家,学校,有陌生可疑人员,车辆经常在夜间或一早出现,较偏僻的戒备和防范措施异常的家禽家畜饲养场,农场,承包的苗圃,果园以及山林等。
可以遮盖废气异味的蜡烛厂,农药厂,塑料厂,假发厂,皮革厂,小型制药厂,化工厂等。
部分有380伏工业用电线路。
厂房附近有很大的蓄水池,或易于将废弃物用隐蔽的方法排入下水道或河流。
农村地区,在高围墙上可能安装铁丝网,或使用看家犬来阻止陌生人进入,有的安装使用监控摄像头。
小型制毒窝点多选择在出租房,公寓,闲置的农家,学校或偏僻的戒备和防范措施异常的家禽家畜饲养场,农场,农居。
使用220伏照明用电。
出租房,公寓内用电,水,方便。
所有窗户用窗帘或报纸遮挡或用砖头封堵,从不开窗或将窗帘拉开,偶尔将窗帘拉开一角,有的安装使用监控摄像头。
由于大规模合成毒品时,一方面为了尽量不影响周围环境,另一方面达到封闭各种可能的气体或液体外泻,现在很多毒贩都采用大型设备进行大规模生产,这样就对其电源、水源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生产“摇头丸”。
在这种情况下,一般会使用380V的工业电源,有时在现场或周围能发现简易变电器,而且用水量明显加大,而排污有不明显。
二,过程的识别:工作性质特征:由于制造毒品一般是在非常隐蔽的情况下进行,由此决定了生产毒品的工作时间通常是在别人休息的时间段中进行,如反作息时间,晚上作业,白天休息,或利用生产正当产品做掩护,挂羊头卖狗肉,以达到隐蔽合成毒品的目的。
或者采取封闭式生产,所有工作人员全部封闭在厂房内,足不出户,也不许其他人进入或靠近。
甚至排污水都在半夜排除,而且没有明显的排污管。
采取严格的封闭式生产,生产时断时续;加工窝点的人员一般是昼伏夜出,往往选择晚上或下雨天进行加工生产。
由于制造过程中,除了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挥发外,还有大量的酸气,生产时排放红黄色或白色具有刺激气味的烟尘,产生的烟雾较难散去。
很长时间内不会消失,通风排气是清理工作开始的一个重要步骤,因为它能使实验室挥发性化学品的有毒烟雾散逸而出。
内部环境要求必须有很好的通风设备。
使用的照明电突然增多。
三,环境特征:由于制造安非他命类毒品的方法很多,不同的方法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不同。
如应用红磷/碘还原法制造“冰毒”,由于红磷降解会产生磷化氢气体,这种气体具有很大的毒性,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如植物无故枯萎甚至死亡,树叶、花草变黄,周围蔬菜、瓜果无故死亡等现象。
利用这一点,我们充分发动周围的群众,发现制毒第一现场。
而制造毒品时要用到大量酸、碱和有机溶剂,而这些液体最后必须向外排放,因此必定造成周围环境和水源的破坏,例如渔场的鱼无故死亡、排水沟有刺激性气味,而这种气味又与物质腐败变质所散发的臭味有很大区别,利用这些,均可发现某些毒品加工场的初始现场。
排出物的识别:排出的废气有浓烈的异味,废水是带有泡沫的刺鼻白色粘稠状液体。
废气污染周围环境,常常导致附近的树木,杂草枯死,或大片庄稼死亡,排出的废水导致附近的鱼塘,河沟的鱼虾,家畜中毒死亡;窝点人员对居民的投诉没有合理,具体的说明,或对外谎称生产除草剂,洗洁精等。
一旦外界有反应会迅速转移。
加工窝点周围丢弃有大量成装过制毒化学品的玻璃瓶,包装物。
随着打击制贩毒品力度的加大,毒贩也采取了更隐蔽的手段,毒品加工场外围并没有明显的
特征,或很难发现特殊的特点。
(二)内部特征:是判断是否毒品加工场的的主要依据,毒品加工场内均有其独特的特点,根据原料和方法的不同,特征也不相同。
1、环境特征
(1)通风设备:由于在毒品加工过程中,除有大量的有机溶剂挥发外,还有大量的酸气,内部环境要求必须有很好的通风设备,包括墙的四周均有排风扇外,可能还有其它的通风设备,如电风扇等。
(2)气味特征:这是初步判断毒品加工场的最有效的依据。
由于毒品加工场的隐蔽性和对外封闭性,通常在毒品加工场均有各种刺鼻的气味,而这种气味和一般的化学品生产厂完全不同。
这种气味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消失,这也为我们判断制毒第一现场提供了方向。
(3)地面和墙面遗留的特点:毒品加工场由于生产毒品的工作人员往往不知道自己是在制毒,而且对制毒原料和试剂的性质不了解,只是按照老板或技术员的交代做,因此,在制毒现场的地面往往会留下很多痕迹,甚至有的还会留下主要原料或配剂,给我们搜查是提供很多有用的物证。
特别是用麻黄素/红磷/碘合成“冰毒”时,往往在地面或墙上留下长期烧烤或其它烟痕,为我们判断第一制毒现场提供参考。
有时在地面上我们可直接找到毒品成分,为最后案件的定性提供法庭证据。
2、工作特征
由于生产毒品的工作人员不知道自己天天接触的物质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害性,自我保护意识不够,甚至完全没有自我保护意识,但一经出事,又不知如何处理,一般会去医院或私人诊所治疗,这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
生产毒品的配剂和试剂的强烈的腐蚀性,会使生产厂房的门窗腐蚀,而为了不使有毒气体外泻,毒贩有会采取将门窗封闭的做法,使门窗更快地腐蚀,这往往也是线索来源之一
3、遗留物特征制毒现场由于其封闭性和隐蔽性,现场各种物品和工具摆放均比较乱,没有一定的规律性。
如:容器、试剂、药品到处都有。
由于制毒现场的特殊环境,一般在现场都会有防毒面具、手套、酸碱试纸等留下。
制毒现场一定会有一些试剂、配剂或辅助原料以及盛装这些试剂的容器或铁桶等。
(三)制毒工具和设备
由于制毒方法和途径不同,所用的工具和设备也不同,一般来说,大批量生产时要求的设备比较复杂,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如P2P合成“冰毒”、非法合成“摇头丸”都要求有较好的反应釜,要求有真空设施和冷凝装置,在这种情况下,一般要求有固定的厂房,而且对水电也有一定的要求,但由于这种方法往往和其它化工生产有相似之处,加上生产的隐蔽性和封闭性,一般很难发现。
发现这种加工场往往是在破案后案贩交代或由于加工场出现意外事故才暴露出来。
但只要我们平时留心观察,再加上其它一些因素,还是有可能提前发现的。
而在一些小批量的毒品加工过程中,由于量小而要求的设备较简单,有时甚至在家庭中就可以合成,它对水电、地方、人员、设施等要求都很低,例如用麻黄素合成“冰毒”,但一般来
说这种方法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所以很多情况下,用这种方法加工毒品的第一现场是在野外,甚至是山里。
用这种方法合成毒品,一般需要加热装置,而且一般伴随着有毒气体的散发,所以,周围群众很容易发现,这给我们发现制毒窝点提供了线索。
总之,在非法合成毒品的地下加工场内有时可发现:反应器(配套)、加热器(配套)、脱水、过滤器、冷凝、结晶装置、干燥装置、各种容器、其它杂务等:包括防毒面具、温度计、试纸、玻璃器皿、手套、口罩等。
非法生产“摇头丸”除要合成毒品外,还要有成型(即将药物压成药片)的工艺,在这个过程中要使用粉碎机、混匀机、压片机等,而且还需要烘干箱等其它辅助设备,一般要在固定地方生产,即应有一定的厂房,也会具有一定的规模。
但对厂房要求比较简单,一般的出租屋内即可完成。
(四)制毒试剂和原料
一般来说,应用不同的制毒方法和途径,需要不同的试剂和原料,在制毒现场,很难靠眼睛去直接辨认出制毒的主要原料,即易制毒化学品,辨认这些主要原料主要依靠化验,当然依靠经验,从这些原料的形状、颜色、气味、包装等可以初步确定,如麻黄素一般用蛇皮袋包装,白色细小晶体;而P2P为大、中铁桶装浅黄色有苦涩味刺激性液体;但最后认定还需要化验。
但制毒现场一般多会遗留很多其它有机或无机试剂,如:无机酸或碱如盐酸、氢氧化钠、氨水等;有机溶剂如丙酮、乙醚、酒精、氯仿、甲苯、还己烷等;催化剂或氧化还原剂如氯化钯、氯化亚砜、铝片、红磷、碘、氢气瓶、双氧水等;有机试剂如甲胺、甲酰胺、乙酸(醋酸)、乙酸钠等;掺杂剂或黏合剂如淀粉、医用纤维素、医用葡萄糖等,这些一般可直接从标签或留下资料上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