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分析----统计分析法 精品
- 格式:ppt
- 大小:3.37 MB
- 文档页数:4
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统计软件详细介绍统计分析方法有哪几种?下面我们将详细阐述,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统计分析软件。
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的八种方法一、指标对比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是统计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
是通过有关的指标对比来反映事物数量上差异和变化的方法。
有比较才能鉴别。
单独看一些指标,只能说明总体的某些数量特征,得不出什么结论性的认识;一经过比较,如与国外、外单位比,与历史数据比,与计划相比,就可以对规模大小、水平高低、速度快慢作出判断和评价。
指标分析对比分析方法可分为静态比较和动态比较分析。
静态比较是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总体指标比较,如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比较,也叫横向比较;动态比较是同一总体条件不同时期指标数值的比较,也叫纵向比较。
这两种方法既可单独使用,也可结合使用。
进行对比分析时,可以单独使用总量指标或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也可将它们结合起来进行对比。
比较的结果可用相对数,如百分数、倍数、系数等,也可用相差的绝对数和相关的百分点(每1%为一个百分点)来表示,即将对比的指标相减。
二、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指标对比分析法对比,但组成统计总体的各单位具有多种特征,这就使得在同一总体范围内的各单位之间产生了许多差别,统计分析不仅要对总体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进行分析,还要深入总体的内部进行分组分析。
分组分析法就是根据统计分析的目的要求,把所研究的总体按照一个或者几个标志划分为若干个部分,加以整理,进行观察、分析,以揭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性。
统计分组法的关键问题在于正确选择分组标值和划分各组界限。
三、时间数列及动态分析法时间数列。
是将同一指标在时间上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就形成时间数列,又称动态数列。
它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动情况,通过时间数列的编制和分析,可以找出动态变化规律,为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依据。
时间数列可分为绝对数时间数列、相对数时间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
第十五章 研究结果的定量分析(上)-基本统计分析第一节 统计分析的功能与基本内容一、统计分析的功能1、心理与教育研究数据的特点:①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现象②研究数据具有变异性、多种可能性或不确定性,但是这种变异中又有潜在的统计规律性2、统计分析的作用(1)统计分析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2)统计分析可以为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提供一种清晰的形式化描述(3)统计分析是进行解释和科学预测的重要方法(4)统计分析可以训练科学思维方法,使研究者学会科学地进行推理、抽象的思维方法。
(5)虽然是重要的工具,但是不可以工具代替研究。
统计分析本身并不具有科学价值二、统计分析的基本内容1、描述统计:主要是对资料进行整理分类和简化,描述数据的全貌以表明研究对象的某些性质。
2、推论统计:主要通过局部数据推论全局的情况。
推论统计包括总体参数特征值的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方法两大类。
假设检验方法中又分参数假设检验方法、非参数假设检验方法3、实验设计辅助统计:包括被试的取样方法和样本容量确定、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结果统计方法的选择、设计等内容第二节 统计分析方法的选择一、研究课题的性质1、描述性课题:研究者只想了解研究对象的特征或情况。
2、推论性课题:研究者往往是从局部的抽样所获取的性质推测总体的性质,或是比较总体间有无差异等二、数据的类型1、称名量表-计数数据:指计数个数的数据,一般取整数的形式2、顺序量表-顺序变量(等级变量):既无相等单位,也无绝对零点3、等距量表-等距变量:有相等单位,但无绝对零点4、等比量表-等比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5、因此,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之前,应先判断数据的测量水平。
此外,研究数据按其是否具有连续性可分为连续变量与间断变量三、数据的分布1、在选择统计分析方法时,数据分布的形态是应该考虑的因素之一。
在心理与教育研究数据的分析中,应用得最多的是正态分布。
2、大部分参数统计方法的使用都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总体分数呈正态分布;组间变异相等四、研究设计1、自变量水平的数量2、自变量的数目:对于自变量水平和自变量数目较多的研究,我们通常不用多重t检验,而是用方差检验3、研究设计类型:研究设计可分为被试内设计和被试间设计及混合设计几种。
法律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法律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法律论文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一、社会调查法这是《调研报告》最大的特色所在,也是对法学传统理论研究方法的突破。
《调研报告》一文主要采用的是访问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1、访问调查访问调查的主要优点是灵活方便弹性大,可适用于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
《调研报告》一文采用无结构式访问调查中的重点访问与深度访问的方式,主要对30余位受访对象进行深度访谈,这些受访对象的资格一般为具有一定文化知识水平、对沉默权有所了解的公检法司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
但《调研报告》在采用访问调查方式的时候,在其对调查结果的评述中并未将被“深度访问”的对象的意见单列出来,更没有对在进行深度访问过程中所取得的超出原先设计的问题之外的新信息新收获在文章中予以阐述。
因为不论调查者的思维有多缜密,在与受访者面对面的访问调查中总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收获,若能将这些收获也在文章中稍作提及,将会使文章内容更丰富也更具说服力。
2、问卷调查由于访问调查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费用较高,所需人力和时间较多,从而对规模即“量”产生限制性影响,因此为获得较全面客观的结果,多采用将访问调查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调研报告》一文正是将这两种方式同时结合运用的范例。
其在调研中共分发问卷423份,收回有效问卷400份,其中公安人员45份,检查人员69份,法官40份,律师27份,教学科研人员82份,普通居民137份。
通过这种定量的研究方法,确保了调研方法的科学性。
《调研报告》一文通过对访问调查与问卷调查这两种方式的结合运用,使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其对调研结果所起的重要作用:①用具体详实的数据为“沉默权在中国”这一课题研究提供丰富的实证资料。
如对“沉默权:中国老百姓的认知度有多大”这一问题,调查者就以具体数据进行说明:“绝大多数(平均占96.7%以上)的被访者对沉默权‘知道’或‘知道一点’,只有极少数被访者(平均只占3.3%)对沉默权一无所知,这说明我们对沉默权的的启蒙与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