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综合)2016届高三8月考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56 MB
- 文档页数:16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B. 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C. 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D. 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2. 离子泵是一张具有A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B. 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C. 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D. 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扩膜运输离子的速率3. 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均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试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B. 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C. 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D. 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 突触后膜上受蛋白体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 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5.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
绝密★启用前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理科综合 • 物理理科综合考试时间共150分钟,满分300分。
其中,物理110分,化学100分,生物90分。
物理试题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6页,共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42分)注意事项: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对应的标号涂黑。
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其中第1~5题为单项选择题;第6~7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 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
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 900 J ,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 。
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 动能增加了1 900 JB. 动能增加了2 000JC. 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D. 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2. 如图所示,接在家庭电路上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给小灯泡L 供电,如果将原、副线圈减少相同匝数,其他条件不变,则( )A. 小灯泡变亮B. 小灯泡变暗C. 原、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比值不变D. 通过原、副线圈电流的比值不变3. 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 ,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 ;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 的地球同步轨道上。
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1a ,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2a ,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3a ,则1a 、2a 、3a 的大小关系为( )A. 213a a a >>B. 321a a a >>C. 312a a a >>D. 123a a a >>4. 如图所示,正六边形abcdef 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将与生物学有关的内容依次填入下图各框中,其中包含关系错误..的选项是2. 葡萄酒酿制期间,酵母细胞内由ADP转化为ATP的过程A. 在无氧条件下不能进行B. 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C. 不需要能量的输入D. 需要酶的催化3.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F区和T区。
20世纪90年代初,F区豹种群仅剩25只,且出现诸多疾病。
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T区引入8只成年雌豹。
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F区的A.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B. 豹后代的性别比例明显改变C. 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D. 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4.足球赛场上,球员奔跑、抢断、相互配合,完成射门。
对比赛中球员机体生理功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长时间奔跑需要消耗大量糖原(元)用于供能B.大量出汗导致失水过多,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C.在神经与肌肉的协调下起脚射门D.在大脑皮层调控下球员相互配合5.在正常与遮光条件下向不同发育时期的豌豆植株供应14CO2,48h后测定植株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中14C的量。
两类器官各自所含14C量占植株14C总量的比例如图所示。
与本实验相关的错误叙述是A.14CO2进入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后被转化为光合产物B.生殖器官发育早期,光合产物大部分被分配到营养器官C.遮光70%条件下,分配到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中的光合产物量始终接近D.实验研究了光强对不同发育期植株中光合产物在两类器官间分配的影响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9、20、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4.下列情况中的速度,属于平均速度的是 ( )A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冲过终点线时的速度为9.5m /sB .由于堵车,汽车在通过隧道过程中的速度仅为1.2m /sC .返回地球的太空舱落到太平洋水面时的速度为8m /sD .子弹射到墙上时的速度为800m /s15.地面上静止的货物被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3 s 末货物运动至最高点B .0~3 s 内与5~7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C .0~3 s 内的位移比5~7 s 内的位移大D .前3 s 内与最后2 s 内的平均速度不相同16.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从A 、C 两地由静止出发做加速运动,B 为AC 中点,两物体在AB 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 1,在BC 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 2,且a 1<a 2。
若甲由A 到C 所用时间为t 甲,乙由C 到A 所用时间t 乙,则t 甲与t 乙)A .t 甲=t 乙 B .t 甲>t 乙C .t 甲<t 乙D .无法确定 17.一气球以10 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在气球的正下方距气球4 m 处,有一石子以2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子一定能击中气球B. 石子一定不能击中气球C..若气球速度变小时,一定还能击中气球D. 若气球速度为18 m/s ,一定不能击中气球1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 拉物体乙,它们仍保持静止状态,甲、乙间接触面也是水平的,乙物体受力的个数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19.如图,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放在水平地面上,用长度为l 的细绳系一小球,小球质量为m ,将小球搁在球面上,在水平推力作用下,半球沿水平面向左缓慢运动,小球在同一竖直面内逐渐上升至半球体的顶点,在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体的压力N 和对细绳的拉力T 的变化情况是( )A. N 变大B. N 变小C.T 变小D.T 不变20.如图所示,用三根轻绳将质量均为m 的A 、B 两小球以及水平天花板上的固定点O之间两两连接。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I 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 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
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 )A.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B.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变大C.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D. 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电场强度不变 【答案】D【解析】由4πr SC kdε=可知,当云母介质抽出时,r ε变小,电容器的电容C 变小;因为电容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故U 不变,根据Q CU =可知,当C 减小时,Q 减小。
再由UE d=,由于U 与d 都不变,故电场强度E 不变,答案为D【考点】电容器的基本计算 15. 现代质谱仪可用来分析比质子重很多倍的离子,其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加速电压恒定。
质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加速电场加速,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从出口离开磁场。
若某种一价正离子在入口处从静止开始被同一加速电场加速,为使它经匀强磁场偏转后仍从同一出口离开磁场,需将磁感应强度增加到原来的12倍。
此离子和质子的质量比约为( ) A. 11 B. 12 C. 121 D. 144 【答案】D【解析】设质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分别为1m 、1q ,一价正离子的质量数和电荷数为2m 、2q ,对于任意粒子,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2102qU mv =- 得 2qU v m = ①在磁场中应满足 2v qvB m r= ②由题意,由于两种粒子从同一入口垂直进入磁场,从同一出口垂直离开磁场,故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应相同. 由①②式联立求解得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12mUr B q=,由于加速电压不变,故1212212111r B m q r B m q =⋅⋅= 其中211212B B q q ==,,可得121144m m = 故一价正离子与质子的质量比约为144【考点】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质谱仪。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Ⅲ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二、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
有选错的得0分。
14.关于行星运动的规律,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开普勒在牛顿定律的基础上,导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B.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C.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找出了行星按照这些规律运动的原因D.开普勒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了物理学史【方法技巧】平时学习应该注意积累对物理学史的了解,知道前辈科学家们为探索物理规律而付出的艰辛努力,对于物理学上重大发现、发明、著名理论要加强记忆,这也是考试内容之一15.关于静电场的等势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可能相交B.电场线与等势面处处相互垂直C.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场强度一定相等D.将一负的试探电荷从电势较高的等势面移至电势较低的等势面,电场力做正功【答案】B【考点定位】考查了电势,等势面,电场力做功【方法技巧】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个点构成的面叫做等势面;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沿着等势面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等势面越疏,电场强度越小16..一质点做速度逐渐增大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间隔t 内位移为s ,动能变为原来的9倍。
该质点的加速度为A .2s tB .232s tC .24s tD .28s t【答案】A【考点定位】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方法技巧】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 23 AL 27 P 31 S 32 Ca 40 Fe 56 Ni 59 Cu 64 Zn 65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 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 .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B. .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C. .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D. .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椰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2. . 某种物质可插入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的是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 随后细胞中的复制发生障碍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 . 随后细胞中的转录发生障碍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 . 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 . 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3. . 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下列关于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机体内、外环境的变化可影响激素的分泌B. . 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切除动物垂体后,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下降C. . 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通过对转录的调节可影响蛋白质类激素的合成量D . .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4. .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的是A . .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B . . 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构成叶绿素的镁可以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C . .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D . .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由于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5. . 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 .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 . . 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 . . 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英的种群密度D . . 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6. . 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果蝇的某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G 、g 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控制,且对于这对性状的表现型而言,G G 对g 完全显性。
公安三中2016届高三年级8月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命题人:易双平李向阳罗泉辉考试时间:2015年8月23日19:40—22:10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Ca-40 Fe-56 Br-80第I卷—、选择题:本題共13小題,每小題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人体内含有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每种蛋白质A、都含有20种氨基酸B、都是在细胞内发挥作用C、都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D、都能催化生物化学反应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3、血浆中的抗体是浆细胞产生的分泌蛋白。
下表列出抗体肽链合成与抗体加工的场所,正确的是4、将三组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幼根分别培养在含有相同培养液的密闭培养瓶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有氧条件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B.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与温度的变化无关C.氮气环境中该植物幼根细胞吸收该离子不消耗ATPD.与空气相比,氮气环境有利于该植物幼根对该离子的吸收5、下列过程中,不属于胞吐作用的是A.浆细胞分泌抗体到细胞外的过程B. mRNA从细胞核到细胞质的过程C.分泌蛋白从胰腺的腺泡细胞到胞外的过程D.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6、比较胚胎干细胞与胰腺泡细胞,相同的是A. 线粒体的功能B. 发育的全能性C. 膜蛋白的种类和数量D. 内质网上核糖体的数量29.(10分)如图①为高等植物细胞,图②是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局部),请据图回答问题(在“[]”中填标号,横线上填文字或字母):(1)图①中[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与其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
2016浙江卷理科综合总分数 300分时长:150分钟题型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题量17 3 12总分102 18 180一、单项选择题(共17题 ,总计102分)1.(6分)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 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 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 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2.(6分)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 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 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 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3.(6分)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 细胞周期的G2期已经形成了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C. 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Ⅱ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D. 若在G2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4.(6分)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B. 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C. 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于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D. 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5.(6分)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生殖前期、生殖期和生殖后期),其中正确的是( )A.B.C.D.6.(6分)下图是先天聋哑遗传病的某家系图,Ⅱ2的致病基因位于1对染色体,Ⅱ3和Ⅱ6的致病基因位于另1对染色体,这2对基因均可单独致病。
陕西师大附中2016届高考理综模拟试题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其中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所示,固定的半球面右侧是光滑的,左侧是粗糙的,O 点为球心,A 、B 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小物块A 静止在球面的左侧,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 1,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 1;小物块B 在水平力F 2作用下静止在球面的右侧,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为N 2,已知两小物块与球心连线和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则A .F 1:F 2=sin θ:1B .F 1:F 2=sin θ:1C .N 1:N 2=cos 2θ:1 D.N 1:N 2=sin 2θ:115.如图所示,三维坐标系O-xyz 的z 轴方向竖直向上,所在空间存在沿y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
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小球从z 轴上的A 点以速度v 沿x轴正方向水平抛出,A 点坐标为(0,0,L ),重力加速度为g ,场强q mg E /=。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球运动的轨迹为抛物线B .小球在xOz 平面内的分运动为非平抛运动C .小球到达xOy 平面时的速度大小为gL v 22+D .小球的运动轨迹与xOy 平面交点的坐标为(g L v /,L ,0)16.一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为C ,两板间的距离为d ,上板带正电,电量为Q ,下板带负电,电量也为Q ,它们产生的电场在很远处的电势为零.两个带异号电荷的小球用一绝缘刚性杆相连,小球的电量都为q ,杆长为l ,且l <d .现将它们从很远处移到电容器内两板之间,处于图示的静止状态(杆与板面垂直),在此过程中电场力对两个小球所做总功的大小等于多少?(设两球移动过程中极板上电荷分布不变)( )A .B .0C .D .17.如图所示为某住宅区的应急供电系统,由交流发电机和副线圈匝数可调的理想降压变压器组成.发电机中矩形线圈所围的面积为S ,匝数为N ,电阻不计,它可绕水平轴OO '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水平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矩形线圈通过滑环连接降压变压器,滑动触头P 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0R 表示输电线的电阻.以线圈平面与磁场平行时为计时起点,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若发电机线圈某时刻处于图示位置,变压器原线圈的电流瞬时值为零B .发电机线圈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sin e NBS t ωω=C .当滑动触头P 向下移动时,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将升高D .当用户数目增多时,为使用户电压保持不变,滑动触头P 应向上滑动18.如图所示,半径为1R 的导体球,外套一个与它同心的导体球壳,球壳的内外半径分别为2R 和3R ,当内球带电量为Q 时,在带电球与球壳内表面之间的区域存在电场,若用K 表示静电常量,你可能不会计算电场的能量,但你可根据其他方法判断下列电场能量E 的表达式中正确的是A.1211()2Q E K R R =- B.21211()2Q E K R R =-C.1211()2Q E K R R =+ D.21211()2Q E K R R =+19.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即x ﹣t 图象如图所示,甲图象过O 点的切线与AB 平行,过C 点的切线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两车相遇前,t 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B .t 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C .0﹣t 2时间内甲车的瞬时速度始终大于乙车的瞬时速度D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刻的速度20.如图所示,在倾斜的滑杆上套一个质量为m 的圆环,圆环通过轻绳拉着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在圆环沿滑杆向下滑动的过程中,悬挂物体的轻绳始终处于竖直方向。
始兴中学2016届高三8月考【理科综合】试题命题人:生物-李永海化学-何国良物理-王伟标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磷和氮元素的是()A.丙酮酸 B.核苷酸 C.氨基酸 D.脂肪酸2.研究发现,砷(As)可以富集在植物体内,转化为毒性很强的金属有机物,影响水稻的株高、根长和干重。
加P处理后水稻茎叶和根中P含量增加、As含量相对减少,水稻生长加快,干重增加。
对此现象不合理的解释是()A.As进入水稻细胞,可能会导致有关酶失去活性,影响细胞代谢B.As在水稻细胞内富集,由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决定C.P可能影响As的吸收,与细胞膜上的载体种类和数量有关D.P是构成磷脂、核酸和ATP的重要元素,能促进水稻生长发育.3.研究发现,有1%~2%的HIV感染者并不发病,其原因是他们在感染HIV之前,体内存在3种名叫“阿尔法—防御素”的小分子蛋白质。
以下对“阿尔法—防御素”的推测中正确的是()A.高温和强酸强碱会使其功能丧失B.控制其合成的基因可能含A、U、C、G 4种碱基C.一定含有C、H、O、N、P、S等元素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DNA决定的4.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
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5.下列关于“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发生在叶绿体中②生长素对植物生长一定起促进作用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⑤有氧呼吸一定发生在线粒体中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物质一定是蛋白质⑦用斐林试剂检验某植物组织样液,水浴加热后出现砖红色,说明该样液中一定含葡萄糖A.全部正确B.有一个正确C.有三个正确D.全部不正确6.如图所示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内的某些结构,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这些结构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植物细胞内的结构B.以上七种结构均含有膜结构C.上述细胞器都存在于真核细胞中,但不是每个细胞都同时具有D.在a内能合成葡萄糖、蔗糖、淀粉等物质7.下列化学与生活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NO2、CO2和SO2都是大气污染物B.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土吸收水果产生的乙烯以达到保鲜的要求C.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D.馒头、米饭在口腔内越嚼越甜,是因为它们含有的淀粉发生了酯化反应8.对以下描述的解释或结论中,正确的是()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3的铀(U)原子:23592 UB .过氧化氢的电子式:C .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D .1,3—二甲基丁烷:CH 3—CH —CH 2—CH 2CH 3CH 310.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常温下,28g C 2H 4含n A 个碳碳双键B .1 mol Cu 和足量稀硝酸反应生成n A NO 分子C .常温常压下,22.4L CCl 4含有n A 个CCl 4分子D .1mol/L NaCl 溶液含有n A 个Na +11.下列书写的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高锰酸钾溶液与乙二酸(草酸)反应:2MnO -4+5C 2O 2-4+16H +===2Mn 2++10CO 2↑+8H 2OB .在NH 4HSO 4溶液中缓慢滴入含等物质的量的NaOH 的溶液:NH +4+OH -===NH 3·H 2OC .VO 2+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5VO 2++MnO -4+H 2O===5VO +2+Mn 2++2H +D .Fe 2+被空气氧化:4Fe 2++O 2+2H 2O===4Fe 3++4OH -12.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 .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C .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 .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13.对于常温下PH=10的氨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溶液与PH=10的 B a(O H)2溶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2:1B.该溶液由水电离出来的c(H+)与PH=4的NH4Cl溶液相同C.降低温度,溶液的c(NH4+)/ c(NH3·H3O)减小,PH降低D.往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H4Cl固体后,c(NH4+) + c(NH3·H3O)= c(Cl-)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某人估测一竖直枯井深度,从井口静止释放一石头并开始计时,经2s听到石头落地声,由此可知井深约为(不计声音传播时间,重力加速度g取10m/s2)()A.10mB. 20mC. 30mD. 40m1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1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1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S与时间t的关系为S = 10t + 2t2(m),则改质点()A. 第1s内的位移是10 mB. 任意相邻的1s 内位移差都是1 mC. 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4 m/sD. 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1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A放在斜面体B上,若A和B沿水平方向以相同的速度v一起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和B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A. mg B. mg sinθC. mg cosθD. 0 18.如图所示,实线表示某静电场的电场线,虚线表示该电场的等势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1、2两点的场强相等 B.1、3两点的场强相等C.1、2两点的电势相等 D.2、3两点的电势相等19.将地面上静止的货物竖直向上吊起,货物由地面运动至最高点的过程中,v—t图像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前3s内货物处于超重状态B.最后2s内货物只受重力作用C.前3s内与最后2s内货物的平均速度相同D.第3s末至第5s末的过程中,货物的机械能守恒20. 如图所示,在动摩擦因数μ=0.2的水平面上,质量m=2 kg的物块与水平轻弹簧相连,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θ=45°角的拉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水平面对物块的弹力恰好为零.g取10 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轻弹簧的弹力大小为20 NB.当撤去拉力F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左C. 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为0D. 若剪断弹簧,则剪断的瞬间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8 m/s2,方向向右2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b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L为自感线圈,E为电源,S为开关,关于两灯泡点亮和熄灭的先后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上开关,a先亮,b后亮;断开开关,a、b同时熄灭B.合上开关,b先亮,a后亮;断开开关, a先熄灭,b后熄灭C.合上开关,b先亮,a后亮;断开开关,a、b同时熄灭D.合上开关,a、b同时亮;断开开关,b先熄灭,a后熄灭三、非选择题:22.①(4分)某同学测定一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该金属杆的长度和直径分别为________cm和________mm.②(9分)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懂摩擦因数。
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只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5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a)物块下滑是的加速度a = m/s2;打点C点时物块的速度V = m/s;(b)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填选项前的字母)A 物块的质量B 斜面的高度C 斜面的倾角23(8分) 为确定某电子元件的电气特性,做如下测量。
①用多用表测量该元件的电阻,选用“×100”倍率的电阻档测量,发现多用表指针偏转过大,因此需选择____倍率的电阻档(填:“×10”或“×1k”),并____再进行测量,多用表的示数如图(a)所示,测量结果为____Ω。
②将待测元件(额定电压9V)、蓄电池、滑动变阻器、电流表、多用表、电键及若干导线连接成电路如图(b)所示。
添加连线,使电路能测量该元件完整的伏安特性。
24(10分)如图所示,光滑金属球的重力G=40 N.它的左侧紧靠竖直的墙壁,右侧置于倾角θ=37°的斜面体上.已知斜面体处于水平地面上保持静止状态,sin 37°=0.6,cos 37°=0.8.求:(1) 墙壁对金属球的弹力大小;(2) 水平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25(16分)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在第Ⅰ象限内有平行于y轴的匀强电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在第Ⅳ象限的正三角形abc区域内有匀强磁场,方向垂直于xOy平面向里,正三角形边长为L,且ab边与y轴平行.一质量为m、电荷的速度沿x轴正方向射入电场,量为q的粒子,从y轴上的P(0,h)点,以大小为v通过电场后从x轴上的a(2h,0)点进入第Ⅳ象限,又经过磁场从y轴上的某点进入第Ⅲ象限,且速度与y轴负方向成45°角,不计粒子所受的重力.求:(1)电场强度E的大小;(2)粒子到达a点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abc区域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最小值.26.(15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选用以下装置进行实验设计和探究(图中a、b、c均为止水夹)(1)在进行气体制备时,应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将A装置末端导管密封后,在A装置的分液斗内装一定量的蒸馏水,然后,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H2,实验时可先在稀硫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会使反应速率加快,原因是。
(3)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设计实验证明Cl2氧化性强于Br2①选用的装置连接顺序为:()→()→()(填所选装置的序号字母):②实验过程中能说明Cl2氧化性强于Br2的实验现象是;(4)另一同学将B、D、E装置连接后,在B装置中加入铜片和浓硝酸,制取NO2,然后进行NO2气体与水反应的实验,并观察相关现象:①B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②反应一段时间后D装置中的具支试管乙中收集满NO2气体,关闭止水夹a、b,打开止水夹c然后再适当加热乙,实验现象是;③E装置中的NaOH溶液可吸收尾气NO2,反应生成NaNO3、NaNO2和H2O,反应中生成的NaNO3和Na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