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美术第三单元第二课时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部编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部编版八年级美术下册教案第三单元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了解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人物题材- 研究和欣赏西方古典绘画作品- 掌握描绘人物的基本技法和构图要求-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教学内容1. 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人物题材2. 研究和欣赏西方古典绘画作品3. 描绘人物的基本技法和构图要求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了解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人物题材1. 引入课题:介绍西方古典绘画和人物题材的重要性。
2. 呈现作品:展示几幅西方古典绘画作品,解读作品的主题和意义。
3.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特点和表现手法。
4. 小组活动:学生分组选择一幅作品进行深入研究,并以小组报告的方式分享给全班。
第二课时:研究和欣赏西方古典绘画作品1. 欣赏作品:展示更多的西方古典绘画作品,让学生欣赏并找出其中的人物题材。
2. 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讨论他们的构图和表现技法。
3. 创作活动:要求学生选择一幅作品进行模仿,并利用所学技法绘制自己的作品。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评和讨论。
第三课时:描绘人物的基本技法和构图要求1. 技法讲解:介绍绘制人物时常用的基本技法,如线条描绘、明暗处理等。
2. 实践演练:学生通过练纸上的小练,掌握基本技法的运用。
3. 构图要求:讲解绘制人物时的基本构图要求,如比例关系、人物朝向等。
4. 作品创作:学生根据所学技法和构图要求,绘制一幅以人物为题材的作品。
教学评估- 学生小组报告的评估- 学生模仿作品的评估- 学生完成的练和作品的评估教学资源- 西方古典绘画作品图片- 绘画工具和材料- 练纸注意事项- 确保学生对教材的阅读和理解- 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和创作- 给予学生积极的评价和反馈以上为本单元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具体教学细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借物寓意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是介绍中国民间美术的内容,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自己创造并广泛流传的美术形式。
在吉祥的图案和精美的造型中,积淀着丰富的审美情感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企盼和向住,因此,学习本课对于传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和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民间美术中寓意纹样的文化内涵和表现手法。
2.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尝试设计一个以吉祥为主题的作品。
3.情感目标:进一步加深对民间美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和掌握民间美术中寓意纹样的基本特征和表现手法,尝试设计一个以吉祥为主题的作品。
2.教学难点:如何将寓意纹样的特点巧妙地运用于自己的作品中。
四、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示范作品等。
学生:绘画工具、收集有关民间美术的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约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民间美术作品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作品中的图案和造型特点,并思考这些作品有什么寓意。
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借物寓意。
2.讲授新课(约30分钟)(1)什么是寓意纹样?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典型的寓意纹样作品,让学生了解寓意纹样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同时,介绍民间美术中常见的几种表现手法,如谐音、象征、暗喻等。
(2)寓意纹样的文化内涵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寓意纹样作品,让学生了解它们所表达的文化内涵。
例如,“连年有余”中的“莲”和“鱼”分别代表“连”和“余”,“福在眼前”中的“蝠”和“钱”则分别代表“福”和“钱”。
(3)如何设计一个以吉祥为主题的作品?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以吉祥为主题的作品,让学生了解这些作品的设计思路和制作方法。
同时,介绍一些常见的吉祥题材,如龙、凤、麒麟等神话动物,梅、兰、竹、菊等花卉植物,以及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和造型。
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寄情山水》教案2学习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画的树的画法,初步了解山水画发展的概况,并对其材质、形式和内容有所认识。
掌握山水画的步骤方法,能理解“勾、皴、染、点”的含义。
2、通过对山水画作品中表现的传神与魅力特点的欣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画绘画表现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3、通过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感情,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并让学生感受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了解山水画的内容、形式,并掌握山水画的四个步骤。
难点:能用笔墨表现山水,理解诗境与画境的统一。
教学过程:一、情境激趣,感受山水画:1、播放有诗情画意的山水风景配以山水为内容的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仔细的欣赏与观察,并提出“你知道有哪些描写和赞美祖国山水的名诗名句”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对“你看到的山水和画家笔下的山水有何不同?”的问题展开讨论。
2、揭题:古代诗人用文字做笔墨,寄情山水,而画家用笔墨做语言,抒情达意,让我们一起走进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殿堂。
出示课题“写意山水”。
二、技法示范,体验山水画:1、毛笔运笔及国画用墨的方法。
(1)毛笔运笔的方法:中锋、侧锋、逆锋、顺锋。
表现云和水多用中锋,画出的线条轻盈流畅;表现树木则多用逆锋,画出的线条则苍劲、雄健。
(2)国画用墨的方法:焦、浓、重、淡、清。
让学生先体验破墨法,即浓破淡、淡破浓、水破墨、墨破水、色破墨、墨破色的效果,然后用泼墨法来体现水和墨浓淡相宜的层次。
2、示范写意山水的传统技法:第一步,示范并讲解勾(板书:勾):用浓淡不同的墨勾出山、石的轮廓,运笔以侧锋为主。
注意观察山势的走向,山的形态特征以及山的前后关系。
第二步,示范并讲解皴(板书:皴):就是用墨画出山的表面也有凹凸起伏的纹理。
可以用淡墨皴出山石的结构,用以表现山石的凹凸起伏的质感,运笔以侧锋淡墨干笔为主。
第三步,示范并讲解染(板书:染):向光的地方亮,光线照射不到的地方暗,用淡墨渲染出山石的明暗,以增强立体感。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美术第三单元第2课摆件巧安排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八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第三单元为生活增添情趣第2课摆件巧安排。
感知是思维的必要前提,形象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
美术课学习更多地让学生接触实际实物和具体环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从而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逐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二、学情分析:这节课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学生的热情高,利用这一情绪,激发学生更大的兴趣,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让学生分别进行实践制作,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工具、选择材料或环保材料来制作一个小摆件。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能够了解摆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居室环境,个人的文化修养品位和个人喜好,居室装修风格和色彩搭配,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品位,为生活增添情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居室中摆件影响因素,领悟摆件的摆放规律,使学生全面感受摆件在居室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引导学生用环保材料去创作一件小摆件,培养创新能力,提高环保意识,美化居室环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美化居室的意识,提高艺术修养和生活品味。
三、教学重难点:摆件与居室之间的审美关系和掌握摆件制作技法。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本、教师自制摆件。
学生用具:纸张、彩色卡纸和废旧材料。
五、教学环节与设计:(一)、引导阶段:课件展示两个不同居室带给我们的感受?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缺少细节、色彩单调的居室,更需要陈设物的点缀。
小摆件的创意摆放给冰冷的居室增添了温馨与情趣。
导入课题为生活增添情趣---摆件巧安排(二)、发展阶段课件欣赏:1、学生思考、讨论:摆件的作用和影响摆件摆放的因素有哪些?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居室摆件的作用:(1)美化生活(2)、增添情趣(3)、陶冶情操(4)、给居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影响因素:(1)、受房间的装修风格影响(2)、受主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影响(3)、受房间的色彩搭配影响(4)、受个人喜好和品味影响2、说说生活中摆件的种类?3、思考回答:如果利用纸、色卡纸或者废旧材料制作一个摆件,你觉得我们可以用到哪些技法呢?(三)、作业阶段1、教师展示自制的小摆件,并显示它摆在居室中的照片,再将制作步骤图用课件展示出来,启发学生如何运用色卡纸制作小摆件。
第三单元: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主备人课题集体研讨时间个人建议王燕产品设计
备课环节
【教学目标】
产品艺术设计是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家具、餐具、灯具、
生活用品、电器等可移动的物品设计。
学生通过了解现代产品设计的基
本规律,了解产品设计对人们的生活的影响,了解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增强对生活的热爱,提高生活的审美品位。
【教学重点】
现代产品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功能要求为前提的。
【教学难点】
如何根据产品设计的原则及方法,创意出新颖的产品设计方案。
【教学方法】
欣赏讲授
【课时布置】
4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说明
【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
生练习
教师总结
教师展示图片:
1.提问:“你喜欢这些生活用品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吗?”现代产品
设计是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而设计创造的物质形态,包含使用功能和审
美功能。
2.请同学们把搜集来的与众不同的产品设计作品展示一下吧!教师提
问:好的产品设计作品该是怎样的呢?现代产品设计功能是首要的,
同时又要符合生产的要求,功能的合理性也是构成美的重要条件,应按
照美的规律去创造。
3.产品设计的原则实用性、技术性、文化性、审美性、材料性。
4.欣赏与评述学生分组,讨论不同产品设计的特点。
5.思考与练习尝试在纸上画出自己谈到的产品设计图。
6.教师总结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设计,设计应该满足生活的需要,实用、
美观、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物质资源的节约,美的设计使人们的生活更
加美好。
学生思考。
学生回答问题。
学生展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生自己总结产品设计原则。
欣赏中外著名的设计作品,谈对作品的感受。
学生练习设计。
引起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关注。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收集初步了解产品设计作用及特征。
学生掌握产品设计的原则
学生感受优秀作品,开阔眼界,提高审美。
了解产品设计的意义。
教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