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刺激仪的临床应用
- 格式:ppt
- 大小:6.08 MB
- 文档页数:27
第32卷第3期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1年3月3133讨论近年来,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攀升,我国糖尿病视网 膜病变患者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6。
已有文献指出其发 生与视网膜新陈代谢活跃所致的缺血缺氧有关m。
PRP 是目前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通过激光破坏视网 膜的缺血缺氧区,抑制了血管生长因子的产生,改善了血 液循环从而减少了渗漏,将视网膜的色素上皮外屏障破坏 后,营养物质可透过脉络膜直接弥散进人视网膜,改善了 眼部营养状态,高耗氧量的光感受器复合体被低耗氧量的 胶原组织取代,有效降低了视网膜耗氧量[8]。
研究结果显 示,观察组患者的视网膜出血时间、渗出吸收时间和视网 膜水肿时间均明显少于同期的对照组,提示了 P R P有效改 变了血流的分布,保障了黄斑的供氧,从而减少视网膜出 血、黄斑水肿渗出的几率,保护了患者眼功能。
据报道[91,通过激光手术,降低了患者因新生血管出血而引发视力下 降的风险,并减少了视网膜病变的并发症,如视网膜脱离、虹膜红变等,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视力预后。
研究结果显 示,半年后观察组视力改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证 明了 P R P临床应用的有效性。
研究仍有少量患者治疗无 效,并且P R P治疗后视力进一步衰退,分析原因可能如下:P R P是有创性治疗,激光光凝能量会对视网膜神经节的细 胞轴突造成损伤,损伤患者的视网膜外层,进一步导致视 盘周围神经纤维的持续减少,使视网膜敏感性减低、视野 缩小。
应用单一的全视网膜光凝术治疗在术后初期会使 患者的视力出现一定下降,对相当一部分患者产生视力损 害。
且对于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非增殖型的重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 R P治疗效果不稳定,需要追加多次 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复耗时,增加了医疗成本1(1。
针对以 上不足,已有研究尝试了引人中药疗法联合治疗,使用具 有C形光凝的改良P R P等,虽未在临床上形成统一的标 准,但对P R P疗效的进一步提升具有参考意义。
神经刺激仪引导下三合一股神经阻滞在患儿股骨手术术后镇痛
中的应用
罗振国;李靖;肖莉;董补怀
【期刊名称】《临床麻醉学杂志》
【年(卷),期】2014(30)8
【摘要】术后疼痛可致小儿剧烈应激反应,影响小儿身心发育,甚至损害认知功能.传统阿片类镇痛药物易引起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区域麻醉可有效缓解小儿术后疼痛,已得到临床广泛认可.外周神经阻滞是区域麻醉的一种,通过阻滞目标神经使其支配区域产生一定的镇痛作用.本研究拟评价三合一股神经阻滞在小儿股骨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参考.
【总页数】2页(P808-809)
【作者】罗振国;李靖;肖莉;董补怀
【作者单位】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麻醉科;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麻醉科;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麻醉科;710054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麻醉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连续股神经阻滞对下肢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 沈文生;任志伟;陈群生
2.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阻滞用于膝关节镜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J], 王彩
霞;马鹏垒;吴育林;邱颐
3.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连续股神经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J], 潘明晖;刘景显
4.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引导下股神经联合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髌骨手术中的应用[J], 曾敏; 李露; 柳春玲; 胡庭; 彭燕敏; 李卉; 胡兢
5.神经刺激仪联合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应用于下肢手术后镇痛的效果 [J], 夏娟;冉亚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在臀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应用研究黄连军;秦晓辉【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在臀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50例足部手术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神经刺激仪经臀下入路进行坐骨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辅助神经刺激仪行臀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麻醉,2组穿刺成功后均注入0.4%罗哌卡因25 ml,观察2组患者的穿刺次数(2.5±1.0)次、药物起效时间(14.2±6.1)min以及穿刺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次数、药物起效时间均明显小于神经刺激仪引导组(P<0.01),但2组麻醉阻滞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在臀下入路坐骨神经阻滞中,穿刺次数、药物起效时间优于单纯使用神经刺激仪麻醉,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ubgluteal sciatic nerve blocking by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Methods Fifty surgical patients who received foot surger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each consistingof 25 patients.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sciatic nerve blocking by using conventional nerve stimulator, while the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sciatic nerve blocking by subgluteal sciatic nerve blocking by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Upon completion of puncture, the patients in the 2 groups were injected with 0.4% ropiva-cain (25ml) .Then, observations were made on the number of puncture, the onset time of medication and success rate of puncture in the2 groups.Results The number of puncture and the onset time of medic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patients with conventional nerve stimulator (P<0.01), however,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uld be noted in the effect of nerve blocking, when comparisons were made between the 2 groups(P>0.05).Conclusion Subgluteal sciatic nerve blocking by ul-trasound-guided peripheral nerve simulator was superior to subgluteal sciatic nerve blocking in the numberof puncture and the onset time of medication, and was worth further clinical extension.【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3页(P238-239,242)【关键词】超声;神经刺激仪;坐骨神经阻滞【作者】黄连军;秦晓辉【作者单位】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100853 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82.1坐骨神经阻滞有多种方法,近端坐骨神经阻滞有经典的Labat法(后路法)、前路法、臀下法[1],通常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完成神经阻滞。
一、疼痛的概述疼痛是身体遭受伤害和患病时产生的保护性反响,也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现象。
人为地减轻疼痛感,对于进步生命和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人们都知道疼痛难忍,而同一强度的疼痛刺激,对于不同生理和心理状态的人反响不同。
有的感觉略有疼痛,有的觉得忍无可忍。
医学认为,疼痛刺激在人体的反响强弱,明显受心理因素的影响,积极调整心理状态可以减轻疼痛感。
疼痛与人的情绪关系亲密当情绪稳定,注意力高度集中在疼痛之外的某一问题,即忘我状态时,疼痛的感觉就会相应减轻。
战争环境是你死我活的,面临死亡威胁时,战士们都无所畏惧,这时伤痛,甚至断手截肢的伤害都不会引发他们很大的疼痛感。
疼痛与人的理解关系亲密由于每个人对疼痛的理解不同,即使同一强度的疼痛反响,每个人的感觉也不同。
如对注射引起的疼痛,有的人从小就承受“不听话就打针〞的恫吓教育,打针很痛的意识在他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真的打针时,紧张、恐惧感随之而来,并验证了打针真痛的感觉。
疼痛与人的性格关系亲密意志坚决、性格倔强的人,对疼痛的忍受力较强。
三国时,关云长在没有麻药的条件下,也能忍受刮骨疗毒的痛觉刺激。
意志脆弱、性格温顺的人,对疼痛相对敏感。
一些人即使手上扎了根刺,也会疼得高声喊叫。
临床理论中,医务工作者总结出了以下方法减轻疼痛:呼吸止痛疼痛时深吸一口气,然后渐渐呼出,而后慢吸慢呼。
呼吸时双目闭合,想象新颖空气缓慢进入肺中。
自我暗示止痛当患者疼痛难忍时,自己要明白,疼痛是机体的保护性反响,说明机体正处在调整状态,疼痛感是暂时的。
通过患者的自我暗示,患者可增强同病魔作斗争的决心和信心,疼痛的感觉就会减轻了。
松弛止痛松弛肌肉,就会减轻或阻断疼痛反响,起到止痛作用。
松弛肌肉的方法很多,如叹气、打哈欠、深呼吸、闭目养生等。
音乐止痛疼痛患者通过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能缓解疼痛。
患者可以边听边唱,也可以闭目静听,并使手脚伴节拍轻动。
这样既可分散注意力,又可缓解紧张情绪。
转移止痛可通过多种形式分散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以此来减轻疼痛,如看电视、讲故事、互相交谈、读书看报等。
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产品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在医疗领域,智能医疗设备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其中,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是一种使用简便、有效治疗多种疾病的创新设备。
本文将从设备的原理、使用方法、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设备原理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的原理基于经颅神经刺激技术,通过低频电流的刺激作用对人体神经系统产生调节和改善的效果。
该设备的核心部分是一个微电流发生器和一对耳机式电极,其电流强度可根据治疗需要进行调节。
在佩戴设备后,经耳机传导的微电流刺激可以通过颅骨、脑脊液和脑室等途径,直接作用于延髓上的迷走神经核,从而调节神经系统功能。
二、使用方法使用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非常简便,其具体步骤如下:1. 清洗耳廓并擦干,确保耳朵干燥清洁;2. 将耳机式电极与设备连接好,并确保电极良好接触;3. 调节设备的电流强度,根据医生的指导和自身感受选择合适的刺激强度;4. 将耳机戴入耳内并轻轻旋转,确保良好的贴合度;5. 开始治疗,根据需要连续使用一定时间。
三、疗效评价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它主要通过改善神经系统功能、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和免疫功能、舒缓神经紧张等途径,达到治疗和缓解脑血管疾病、焦虑症、失眠等疾病的目的。
对于脑血管疾病,刺激迷走神经核有助于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脑血液循环,从而减少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
而焦虑症和失眠等精神疾病,患者常常伴有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和自主神经失调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使用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心理状态。
此外,该设备还可用于辅助治疗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抑郁症等。
临床试验和研究表明,使用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对这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四、安全性分析可调恒流智能耳迷走神经刺激仪在安全性方面经过了严格的检测和评估。
它的刺激强度和频率经过合理的设计,不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不适感。
神经肌肉刺激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的效果分析摘要:全面分析神经肌肉刺激器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共计80名临床血液循环疾病患者,使用完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每组患者40人,我们对对照组的患者给予普通的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神经肌肉刺激器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脏机能指标、血液机能治疗等。
结果:在治疗1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神经肌肉刺激器在促进机体血液循环的方面应用效果良好,适用于广泛推广。
关键词:神经肌肉刺激器;血液循环;效果血液循环疾病是目前很多中老年人易得的疾病,其中包含血管、血液的疾病和心脏等疾病,其中包含了血液和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规律等,涵盖了各种血流器官的相互作用规律,临床往往通过一些血流动力学指标来进行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规律,血液循环的系统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动脉和静脉微血管疾病、静脉炎、静脉曲张等等,本次我们应用的神经肌肉刺激器是一种新型的医疗电子设备,能够通过高通量的电子刺激等,刺激患者的腓总神经,有效激活患者的小腿和足部肌肉,提高患者血流速度,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预防患者神静脉血栓,促进水肿等疾病,并对心脏等指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门诊治疗的血液循环疾病患者中选取共80名研究对象,并从中随机挑选40例研究对象,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0及20,年龄均值52.52±12.67,作为对照组。
以上患者中,深静脉血栓患者21例,水肿患者12例,高血压等心脏疾病患者7例。
另外40例患者,男女患者例数分别为21及19例,年龄均值53.15±13.25作为观察组。
深静脉血栓患者20例,水肿患者13例,高血压等心脏疾病患者7例。
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