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第1课时 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18.50 KB
- 文档页数:2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能力目标:
(1)养成通过类比、推理等方法获取抽象知识的能力;
(2)提高小组合作学习与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三、教学流程
综上所述,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细胞膜可以控制物质进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细胞中物质、能量的变化非常复杂,这些都需要统一的指挥,而细胞的控制中心就是细胞核。
细胞核中的遗传信息包。
六年级生物上册导学案第二单元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生活【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中物质的分类,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遗传信息库。
2.学会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阐明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
【预习新知】1.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分子比较小、不含碳的叫,包括、、;另一类是分子比较大的、含碳的叫,如、、、。
2.细胞中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它能让的物质进入细胞,同时还能使细胞内产生的排出细胞外。
3.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叶绿素可吸收,叶绿体将转变成,储存在它所制造的中。
【导学过程】任务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1.仔细阅读课本P59,同学间讲解细胞中有哪些物质。
2.你能对细胞中的物质进行分类吗?各组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
3.思考讨论:如何结合身边的材料设计小实验验证种子中有以上物质?[联系生活]: 你能举例说明我们食用的食物细胞中还含有哪些物质吗?设计验证方法:【精讲点拨】任务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阅读课本P60,观察图2-6,用自己的语言阐述细胞膜如何控制物质的进出【精讲点拨】任务三: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1.阅读课本P60,观察图2-7,举例说出自己对能量的理解。
2.阅读课本P61的内容,观察图2-8,回答:(1)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哪些?它们为什么被称为能量转换器?(2)动植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什么不同?(3)认识图中线粒体和叶绿体,说出二者的作用,并尝试用比拟方式给别人解释。
【精讲点拨】任务四:细胞核是控制中心1.(1)自学P62“小羊多莉的身世”,相互讲解小羊多莉的诞生过程;了解:什么叫遗传信息?(2)合作探究,分析资料,完成下列问题:问题A:读完小羊多莉的身世,完成以下图解:母羊A提供↘融合细胞→体外发育成胚胎→移入母羊C子宫→C羊产出多莉母羊B提供↗问题B:C羊生出了多莉,但多莉不像C羊,也不像B羊,而跟A羊一模一样,这是因为A 羊给他提供了,其中含有指导身体发育的遗传信息,这一事实证明了遗传信息存在于中。
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优质教学教案生物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优质教学教案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生活一、教学目标1、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的种类,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3、掌握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谈话引导法、分析归纳法等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花生、解剖针、酒精灯等。
2、与课题相关的文字、图片资料和课件。
五、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展示几幅人们常吃的早餐食物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每天都要进食,说明生物的生活离不开物质和能量。
再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前面已经学习过的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知识,使学生知道细胞的生活也需要物质和能量,由此导入新课。
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知识知道生物体以及细胞的生活都需要物质和能量。
[讲授新课]一、自主学习教师:课件展示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相应的空格,并在教材上进行一定的勾画。
学生:自学教材,完成课件上的空格。
教师:请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并作相应的点评。
二、引导学习(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1、许多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教师:教师以蔗糖溶于水的模拟动画为例,引导学生明白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而细胞中的物质根据分子大小和是否含有碳可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
学生:观看模拟动画,理解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以及物质的分类。
教师:演示花生种子燃烧的实验,引导学生分析在燃烧的过程中,烧掉的是什么,剩下的灰烬是什么。
2、细胞中的物质教师:展示几幅人们常吃的食物图片,说出里面含有的一些物质,并让学生进行分类。
学生:观察图片,根据分子大小和是否含碳这一标准将细胞中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并掌握其中常见的一些物质属于哪一类。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教师:以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物质能否随意进出细胞?”学生:通过教师的问题,想到细胞膜这个结构教师:动画展示“有用物质、无用物质、细胞废物”三类物质能否进出细胞膜,使学生直观感受到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细胞的生活》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生物学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中的最后一节内容。
也就是在学习了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之后,知道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后的一节。
在统观初中生物学教材,并结合自己对《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相关内容理解的基础上,我认为这一节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初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在整个初中生物教学中起提纲挈领的作用。
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完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初中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细胞的生活》中前所未有地出现了许多新概念:有机物、无机物、细胞膜的作用、能量转换器、受精卵、遗传信息等,这几乎是整个初中生物学内容的概述。
鉴于此,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现在学习《细胞的生活》内容,只能做到浅尝辄止,不求甚解。
就像一个电视剧的序幕,精彩的、主要的情节会在今后的节次中层层展开,步步深入。
比如,叶绿体和线粒体如何转换能量,受精卵怎样将遗传信息代代相传等。
而本节的教学活动只是让学生认识、知道这些概念而已。
《细胞的生活》由两个主要内容组成:(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教学中我将它们划分为三个部分:(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2)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3)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学生接受困难主要有三点:(1)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分类。
(2)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
(3)遗传物质。
基于对教材和课程标准的理解,我确定了教学目标,对本节教学内容设计了导学案,并辅之以课件。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我从动物、植物细胞的结构来复习引入。
让学生观察图片,完成动物、植物细胞异同点的两道选择题,来达到强化“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这一二级概念。
教学中的第一部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通过让学生阅读课本第50页的内容,知道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并尝试区分哪些是有机物,哪些是无机物。
细胞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掌握细胞的分类和特点;3.理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细胞的生命活动。
二、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的功能:营养摄取、代谢、生长、分裂、遗传等。
2. 细胞的分类和特点1.细胞的分类: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2.细胞的特点:大小、形态、结构、功能等。
3. 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1.细胞的生命周期: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2.细胞的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4. 细胞的生命活动1.细胞的代谢:物质的吸收、消化、合成和排泄;2.细胞的生长:细胞体积和质量的增加;3.细胞的分裂:细胞增殖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组成和作用;2.实验法: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生命活动;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对细胞的认识和理解。
四、教学过程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1.讲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展示细胞的结构模型和图像,让学生观察和比较;3.让学生自己制作细胞模型,加深对细胞结构的理解;4.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渗透作用,让学生了解细胞膜的作用。
2. 细胞的分类和特点1.讲解细胞的分类和特点;2.展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图像,让学生比较和分析;3.让学生自己制作细胞分类表格,加深对细胞分类的理解;4.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特点,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特点。
3. 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1.讲解细胞的生命周期和分裂过程;2.展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图像和视频,让学生观察和比较;3.让学生自己制作细胞分裂图解,加深对细胞分裂过程的理解;4.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生命周期。
4. 细胞的生命活动1.讲解细胞的代谢、生长和分裂;2.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代谢过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营养摄取和代谢;3.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生长和增殖;4.通过实验观察细胞的分裂过程,让学生了解细胞的分裂和遗传信息的传递。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学生能够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学生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学生能够阐明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2、能力目标(1)通过对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2)通过对细胞中的能量转换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2)培养学生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3)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4)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2、教学难点(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
(3)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括细胞结构的图片、动画等。
2、实验材料和用具,如新鲜的蔬菜、红墨水、玻璃杯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人体细胞的图片,提问学生:“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是如何生活的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细胞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1、细胞中的物质(1)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物质,如水果、面包、水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2)讲解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物包括水、无机盐、氧等;有机物包括糖类、脂类、蛋白质和核酸等。
(3)举例说明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细胞中的作用,如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等。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1)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将新鲜的蔬菜放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蔬菜的变化。
(2)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3)讲解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它就像一个“门卫”,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严格的“检查”。
《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第四节的内容。
这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与学生生活距离远,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安排二个课时。
第一课时的内容是:细胞的生活需要能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从细胞水平认识生命活动规律,为接下来学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做好铺垫。
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问题分析课本一共有5个问题。
想一想,议一议中的两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培养瓶的这些细胞活下去呢?应该向培养瓶加入哪些物质?”很能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很多老师都把它作为本节课的导入。
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出现了无菌条件,氨基酸等名词,学生较难理解,因此尝试把这个情景和问题作为拓展。
课文中出现的这个“细胞生活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同样也在课堂上,没有做太大的改动。
本节焦聚的两个问题“细胞怎样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这个过程中,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分别起什么作用?”应该是本节内容的精华或重难点。
我认为还可以有以下改进。
将问题分为几个层次,事实性探究题,概念性探究题,辩论性探究题。
其中,事实性探究的题目是有明确的答案,概念性探究题可以升华学生对生物学重大概念的理解,辩论性探究问题可以升华学生的价值观和判断力。
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处于形式运演阶段,以抽象思维为主,但在很大程度上还属于经验型,同时应该留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竞争意识和合作愿望。
学习基础上,他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其他微生物(病毒除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本节探讨细胞的功能,蕴含了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涉及了物质,分子,能量等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能力;2.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借助课本和iPad,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描述细胞的生活;2.运用观察、推测、分析、类比等方法去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认同细胞的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②描述细胞膜、叶绿体和线粒体的作用。
③能够说明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过程与方法: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结合日常事例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及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哲学观点:物质是基础。
②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①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的作用。
②细胞核是控制中心。
难点:
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教学准备
课件、方糖、花生、打火机、烧杯、水。
教法与学法
1、教法分析:针对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结合他们的认知水平,在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本节课我主要采用“学生主体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设计问题让学生解决,错误原因让学生找,方法和规律让学生归纳,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点拨、引导,促进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总结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
2、学法分析: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的“教”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会学知识”,正所谓“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而正确的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这种能力的关键。
因此,在本节内容的教学中,教会学生亲身尝试,善于观察,开
动脑筋,合作交流、分析讨论,类比归纳,最后认知本节内容。
把握这些知识的本质,学以致用,使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融为一体,真正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教案教学目标1、说明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质中的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
2、描述细胞核在生物的发育、遗传和细胞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4、认同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教学难点(1)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2)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教学过程设计一、情境导入师:请同学们看两幅图片。
烧伤患者的图片。
医生在救治烧伤患者的时候多采用植皮的方法,为解决植皮难题,科学家研制出人造皮肤,即在培养瓶中培养人的皮肤细胞,要使这些细胞能生活下去,除了要给这些细胞提供无菌无毒适宜的温度等条件,还需要加入哪些物质呢?生:水,加入营养物质。
师:是了。
细胞要生活就需要营养物质。
那到底细胞生活需要哪些物质?这些物质又是如何进入细胞、进入细胞又有什么作用?本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细胞的生活。
(板书) 师:(展示)第一节细胞的生活二、探究求实师:请同学们参与活动,尝试着给出细胞中有哪些物质?(展示)活动1、品尝食物!(味道及感觉)生:(同学们兴奋的品尝桌上的食物,激烈讨论)师:能推测出细胞中有哪些物质吗?生:(花生很香,里面有油;肉丸子也香,里面有蛋白质;枣子很甜里面有糖;很脆里面有水;)师:(板书)非常的好!老妈最近脸色不好,老爸买了好多红枣给老妈,知道为啥吗?生:可以补血;细胞里有铁可以补血。
师:(板书)细胞中除了铁还有钙等一类的物质被称为无机盐。
活动2、调查同学们的长相更像父亲还是母亲师:同学长的像父亲还是母亲,这与细胞中的什么物质有关呢?生:基因;遗传物质;DNA师:很好!细胞中有与遗传有关的物质--核酸(板书)活动3、体验深呼吸。
师:生物体每时每刻都要进行呼吸,吸进了什么物质?生:氧气(板书)师:同学们都太聪明了。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了解细胞的组成和细胞器的功能;(3)掌握细胞的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讲解、实验和观察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2)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3)通过实践和探索,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2)激发学生对生命奥秘的敬畏和爱护生命的意识;(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基本过程。
2.教学难点(1)细胞的各种细胞器的功能;(2)细胞分裂和细胞生长的机制。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1.教学内容(1)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细胞器的功能和作用: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3)细胞的分裂: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4)细胞的生长: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
2.教学策略(1)引导式探究: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自主探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2)观察实验法:设计细胞切片观察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细胞的结构;(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思辨能力;(4)多媒体辅助教学:使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细胞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学过程安排1.导入(10分钟)通过引入细胞的函数、你我身体各部分的功能有关联,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每个人的身体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有什么功能?”然后给出答案,引出细胞是构成我们身体的基本单位。
2.探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0分钟)(1)通过观察实验,展示一张细胞切片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并通过描述细胞切片中不同部分的功能引导学生思考。
(2)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放大镜和细胞切片样本,引导学生自主观察细胞切片,并在小组内互相讨论和交流观察结果。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二章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生活(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主要内容和地位本章的主题是“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共分为2节课。
它阐明了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本章第一节从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来完成生命活动的角度,讲述细胞的生活,使学生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前面的第一章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习本课的基础;而通过对本课“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重要概念的学习和理解,将进一步形成对细胞较为完整的认识,也为下一章学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奠定基础,此内容在本单元中上承细胞的基本结构,下启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所以地位非常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了解水平)2. 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理解水平)3. 说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理解水平)4. 尝试通过类比、推理的方法理解细胞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理解水平)技能目标:通过对生活现象再现,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和知识迁移能力。
通过观察实验、观看动画视频、小组探究活动,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反应水平)培养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情感,养成科学思维习惯。
3、教学重点: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突破策略:生活现象→同桌交流→观看动画→小组交流→自主探究→学生小结→生活举例→活学活用教学难点:说明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中的作用突破策略:教师引导→生活举例→情景问题→观看动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生交流→观看动画→自主学习→学生小结→拓展应用二、教法分析:在本课教学中,针对课文内容很微观,比较抽象,与学生距离较远,教学难度也较大的实际情况,为了使这些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我设置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主要采用情景导入法、问题教学法和讲述法,从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意识出发,围绕本课重点和难点,设计一些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并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等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快乐学习,合作交流、共同分享。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生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说出细胞的物质组成,区分无机物和有机物。
(2)通过实例解释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功能。
(3)叙述克隆羊实验并解释该实验所说明的生物学道理。
(4)区分生物学上讲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概念,将它们与相应的细胞结构联系起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资料阅读、演示实验观察、小组合作探究、相互质疑碰撞、角色扮演等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倾听、质疑、相互配合的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加强生物学与实际生活在学生心中的联系,培养学生对生物学学科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组成细胞的物质;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功能难点:区分物质、能量和信息;发生在叶绿体、线粒体内的能量转化及其意义。
三、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复习前面学过的植物、动物细胞结构,引出细胞是独立生活的结构。
2. 活动一:连线猜想细胞膜、叶绿体、线粒体、细胞核的功能3. 活动二:小组合作探究(1)组成细胞的物质(2)将萎蔫的菠菜浸泡在水中,过一会仔细观察菠菜的变化;展示细胞膜演示flash。
推测细胞膜的作用。
4.活动三:通过生活实例初步认识能量;回顾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作用,理解叶绿体的作用;利用汽油和汽车的类比理解线粒体的作用;进而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联系在一起,归纳得出叶绿体和线粒体是能量转换器的结论。
5.活动四:角色扮演。
通过克隆羊实验的小组角色扮演和解释,理解细胞核里的遗传物质控制遗传和发育,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6.活动五:通过验证导入阶段的猜想归纳总结本课要点,得出细胞是物质、信息、能量的统一体的结论。
7. 活动六:思维迁移,巩固知识。
四、思维导图五、课后练习见学业纸达标检测。
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生物上册 2.1.4 细胞的生活(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生物上册2.1.4 细胞的生活(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山东省郯城县七年级生物上册 2.1.4细胞的生活(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细胞的生活时间年月日第周第课时课题第一章第四节细胞的生活(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说出细胞含有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描述线粒体、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教学重点1、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2、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
3、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细胞中有哪些物质1、演示:(1)取一勺白糖放进一杯水中,糖似乎消失了,尝一尝水,水有甜味。
(2)一滴红墨水,滴在水杯中,观察水被慢慢染红。
2、提问:我们吃水果时,感知到有许多甜的或酸的物质,请你推测,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3、小结。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1、讲述:甘薯被晒成薯干,是由于甘薯细胞中的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扩散到空气中去了。
吃甘薯有甜味,说明甘薯细胞中糖类物质并没有通过细胞膜到达细胞外—-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引导:亲爱的同学,你能举出一两个类似实例进一步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吗?3、评议、小结。
1、观察、讨论。
2、讨论、推测细胞中含有哪些物质。
3、认真听讲,巩固所学知识1、讨论、探究:甘薯能够够晒成薯干,尝之却有甜味,这说明了什么呢?2、讨论,思考,举例.二、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1、组织学生阅读思考并讨论.2、讲解:植物生活线粒体有机物所需能量中化学能叶绿体太阳光能3、小结:叶绿体、线粒体就是生物体能量转换器,就是生物体的“发动机”。
《细胞的生活》教学设计二、新课教学【环节一】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1、细胞中有哪些物质①首先请同学们结合平时所吃的食物,推测细胞中有哪些物质?并说出你的依据。
(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知)②请同学们回归课本自主阅读课本P59试一试旁边的第一段内容,找出细胞中还有哪些物质。
③教师举例简单介绍一下学生有疑惑的几种物质,例如进行“燃烧花生种子”这一演示实验,简单介绍有机物中有化学能,能燃烧。
2、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①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那么这些物质在细胞内是不是不进也不出呢?请说出理由,可以举实例。
(1号锦囊中有提示)②同学们,这些事实都说明物质可以进出细胞,但不是随意进出的。
进出细胞的物质需要通过一道选择性屏障,结合动植物细胞的结构,你推测这道屏障是什么呢?③细胞膜是如何控制物质进出的呢?展示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模式图,请同学们继续利用1号香囊,再根据2号香囊中的提示卡,推测图中每个箭头代表的含义。
利用希沃蒙层擦出正确答案,评价学生的表现,并播放动画,引导学生再次感知细胞膜的作用。
评价设计:1、说出生活中哪些实例和细胞膜的功能相似?2、菠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为绿色,而放在冷水里则不会产生这种现象。
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学生先根据图片的提示和生活经验,说出细胞中的物质。
其他同学相互补充,质疑。
然后通过自主阅读课本将细胞中的物质补充完整。
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自己的疑惑。
1.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举例说出细胞中的物质是否需要进出。
2. 学生结合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推测: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3. 学生结合锦囊中的提示,推测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模式图中各箭头代表的含义。
最后观看动画,直观地感受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
注重学生亲身的探究体验,化抽象为具体地感知物质的种类和异同,学生的探究兴趣更浓,主动性更强,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
实物体验与资料卡结合使用,引导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先自主阅读,再交流讨论,最终解决问题。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生活第1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细胞含有的物质,以及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2、能够认同细胞生命活动具有物质基础。
重点难点
1、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2、能够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二、预习检测
1.细胞内的物质,又可分成________和_________两类,前者包括和,后者包括;;;。
2.细胞需要与外界进行。
要不断从外界,同时,将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排出去。
细胞的边界是,它使细胞拥有一个比较稳定的。
细胞膜有适于的结构,能够让细胞生活需要的物质如、、和等进入细胞,把有些物质挡在,同时还能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可见,细胞膜能,细胞与外界的是通过细胞膜来完成的。
3.细胞内的、、等有机物提供我们生命活动所需的。
4.能量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如,有机物中的能量属于,阳光的能量属于,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是,能量可以由转变成。
5.植物叶片细胞中含有,叶绿体中的能够吸收光能,叶绿体将转变成,储存在它所制造的中。
6.无论还是,细胞质中都含有,在线粒体中与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转变成和,同时将有机物中的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7.细胞的多数生命活动要在中完成,细胞质中的和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三、探究解惑
1、实验探究:将一粒小麦种子,穿到铁丝上,放到火上烧,烧掉的是什么?剩下的灰是什么?
2、实验探究:把干种子放入红墨水中观察、分析、探讨现象和原因。
3、如图表示某动物细胞的物质进出情况,请根据图回答:
1)A是,B是,C是。
2)箭头1表示
箭头2表示,
列举能进、出细胞的物质各一种:能进入的物质有;能排出的物质有。
3)该图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
4、自读课本61页内容,思考讨论:能量有哪几种?
细胞中的能量从哪里来?怎么来的?2 1
【典型例题】活的植物细胞不具备的生理活动是()
A.细胞质不停地流动 B.细胞内的物质可以任意渗出
C.细胞可以进行代谢活动 D.细胞间能交流营养物质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关于细胞膜的作用。
细胞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控制物质的进出,它有用的物质
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还能够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而又不让有用的物质随便
流出。
答案:B。
四、随堂练习
1、羽毛、蜘蛛网和人的指甲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由细胞产生的某种物质构成的,这种物质是( )
A.蛋白质 B.核酸 C.糖类 D.脂类
2、(2010盐城)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将其它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
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B.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C.液泡与吸水和失水有关 D.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线粒体存在于 ( )
A.人体细胞 B.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C.动物细胞 D.植物细胞
五、课堂检测
1、细胞中的物质分为两大类,即和;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是通过来完成的;细胞质中有能量转换器和,其中叶绿体能将转化为,储存在
它制造的中,线粒体则能将中的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2、从根本上说,细胞内线粒体中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来自于()
A、叶绿体中的叶绿素所吸收的光能
B、由化学能转化而来的能量
C、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D、植物细胞来自光能,动物细胞来自食物
3、菠菜放在开水里煮过后水的颜色变绿,而放在冷水中则不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是()
A.煮过后,绿色从细胞壁上褪了下来
B.叶绿素溶解于热水而不溶解于冷水
C.细胞质受热后产生绿色
D.细胞膜透性破坏,叶绿素渗出
4、(2010宿州)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线粒体⑤液泡⑥细胞核⑦叶绿体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⑥ C.③④⑤⑥ D.①③⑤⑦
5、在医院里的病人,特别是比较虚弱不能进食的病人,往往被安排打葡萄糖点滴。
请问:
(1)其目的是使人体细胞及时获得哪种物质?。
这种物质属于 (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上述物质中储有大量的能量,人体细胞通过 ____ 这种能量转换器将能量释放出来,作为生命话
动所需的动力。
(3)在植物细胞中也含有这种物质,储存于其中的化学能是由 __ 转变而来的,这种能量的转变是由
植物细胞的 _ 来实现的,它主要存在于细胞的 _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