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665.50 KB
- 文档页数:10
Ver.1.0 BY FENG DAYU i X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X 射线通过物质时,小部分从物质原子的间隙中穿过,大部分被吸收和散射,从而产生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及生物的效应.这些效应的产生都是物质吸收X 射线能的结果.物质对X 射线的吸收不是简单的能量转移,而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X 射线是一种不带电电离辐射,它通过物质时只引起少量的初级电离,而绝大部分电离都是由初级电离产生的带电粒子引起的次级电离. 电离和激发是辐射能传递给物质的主要过程,所谓X 射线的生物效应其实主要是它们的次级电子所产生的生物效应. 下图画出光子能量在生物组织中转移、吸收乃至最终引起生物效应的大概过程. 一.X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主要过程 ① 光电效应: 又称光电吸收,它是X射线光子被原子全部吸收的作用过程. ② 康普顿效应: 又称康普顿散射,它是X射线光子能量被部分吸收而产生散射线的过程. ③ 电子对效应: 一个具有足够能量的光子,在与靶原子核发生相互作用时,光子突然消失,同时将它的能量转化为正、负两个电子,这个作用过程称为电子对效应. ④ 相干散射: 又称瑞利散射.(X线的折射) ⑤ 光核作用: 是光子与原子核作用而发生的核反应. 二.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 X射线在其传播过程中强度的衰减,包括距离和物质所致衰减两个方面.在以点源为球心,半径不同的各球面上的射线强度,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一规律称为射线强度衰减的平方反比法则. 1. 单能窄束X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研究表明, 单能窄束X射线通过均匀物质层时,其强度的衰减符合指数规律.即: I = I0 e-μx:如射强度,I:探测强度,x:物质厚度,μ: 衰减系数. I0iiVer.1.0 BY FENG DAYUVer.1.0 BY FENG DAYU iii 2. 连续X 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 一般情况下,X 线束是由能量连续分布的光子组成的,各能量成份衰减的情况并不一样,并不遵守单一的指数衰减规律,要比单能X 线束更复杂. 3. 影响X 线衰减的因素 ① 射线性质对衰减的影响 ② 物质原子序数对衰减的影响 ③ 物质密度对衰减的影响 ④ 每克电子数对衰减的影响 三.X 线的滤过 1. 固有滤过 X 线管组装体本身的滤过称为固有滤过.它包括X 线管的管壁(出射窗口)、绝缘油、管套上的窗口和不可拆卸的滤过板. 固有滤过一般都用铝当量表示. 2. 附加滤过 附加滤过包括用工具可拆卸的附加滤过板、可选择的附加滤过板、遮光器、床面板等. ① 滤过板材料的选择 ② 滤过板的厚度 ③ 滤过板厚度对受照剂量的影响 ④ 滤过与投照时间 ⑤ 契型或梯型滤过板 3.TOSHIBA X线设备中X线管球加上遮光器的滤过应大于等于2.5mmAl.如不足应在X线管球输出窗口处加贴滤过板. 四.诊断放射学中X线的衰减 X线束射入人体内,一部分被吸收散射,另一部分通过人体沿原方向传播,透过的X线光子按特定形式分布,便形成了X线影像. 透过的光子与衰减的光子具有同等的重要性.X线影像是人体的不同组织对射线不同衰减的结果. 人体骨骼由胶体蛋白和钙质组成,其中钙质占50%-60%; 软组织内水占75%,蛋白质、质肪及碳水化合物占23%,其余2%是K、Na、Cl、Fe等元素. 人体内除少量的钙、磷等中等原子序数的物质外,其余全由低原子序数物质组成.人体吸收X射线最多的是由Ca(PO4)2组成的门牙,吸3收X射线最少的是充满气体的肺. 人体各组织器官的密度、有效原子序数和厚度不同,对X射线的衰减程度各异,一般按骨骼、肌肉、脂肪和空气的顺序由大变小. X射线在人体内,主要通过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两种作用形式被衰减. ivVer.1.0 BY FENG DAYU下图是不同能量的X射线在肌肉和骨骼中分别发生两种效应的比例. vVer.1.0 BY FENG DAYU。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X射线是一种高能电磁波,具有较短的波长和较高的频率。
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上时,它与物质中的原子相互作用,主要有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和正电子湮灭三种。
首先,光电效应是指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中的原子内层电子上时,电子被光子击中后被激发或抛射出原子。
这个过程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入射X射线的能量等于光电子的能量加上剩余能量。
光电效应的主要特点是能量转移效率高,但是能量分辨率较差,不适用于微细结构的研究。
其次,康普顿散射是X射线与物质中的自由电子碰撞后散射出去,同时X射线的波长发生了变化。
这个过程遵循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
康普顿散射在医学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因为它具有良好的能量分辨率和较高的对比度。
最后,正电子湮灭是指当X射线入射到物质中时,一部分入射X射线与物质中的原子碰撞,产生正电子和负电子。
正电子与负电子相遇后发生湮灭,产生两个γ光子。
正电子湮灭谱是通过测量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得到信息的有效方法。
除此之外,X射线还会与物质产生其他的相互作用,如光子发射、光子吸收、光子和原子核相互作用等。
这些相互作用过程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测量入射和散射X射线的强度、能量变化以及角分布来研究物质的结构、成分等信息。
在医学方面,X射线的应用非常广泛。
例如,X射线透视可以用于骨骼和丰富因子的成像,可以用于检查骨折、肺部感染、心脏病等疾病。
另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是一种通过多个方向的X射线扫描来获取物体横截面图像的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肿瘤、脑血栓等疾病。
在工业领域,X射线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X射线非破坏性检测可以用于检测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缺陷,如焊缝、裂纹等。
此外,X射线衍射可以用于材料的结晶结构分析,用于研究材料的晶体结构和晶体缺陷。
总之,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一种重要的物理现象,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研究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机制,可以获得物质的结构、成分等信息,为医学诊断、工业检测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第三章第二节 X线的本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X线属于电离辐射,其波长介于紫外线和γ射线之间,波长很短,约在10-3~10nm之间。
2、X线与可见光一样,具有衍射、偏振、反射、折射等现象,说明X线具有波动性。
它是一种横波,传播速度在真空中与光速相同。
3、X线在传播时,突出地表现了它的波动性,并有干涉、衍射等现象;X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则突出表现了它的粒子特征,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
X线具有波粒二象性。
4、X线光子只有运动质量,没有静止质量。
5、X线在真空中,是直线传播的不可见电磁波。
6、X线不带电,它不受外界磁场或电场的影响。
7、X线的物理特性:穿透性、荧光作用、电离作用、热作用。
8、X线能量高则穿透力强。
9、X线的电离作用主要是它的次级电子的电离作用。
10、测定X线吸收剂量的量热法就是依据热作用研究出来的。
11、X线的化学特性:感光作用、着色作用(脱水作用)。
12、生物细胞特别是增殖性强的细胞,经一定量X线照射后,可发生抑制、损伤甚至坏死。
13、X线的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
14、X线光子与构成原子的内壳层轨道电子碰撞时,将其全部能量都传递给原子的壳层电子,原子中获得能量的电子摆脱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光电子),而X线光子则被物质的原子吸收,这种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失去电子的原子变成正离子,处于激发态不稳定,外层电子填充空位,放出特征X线,特征X线离开原子前,又击出外层轨道电子,使之成为俄歇电子,这个现象称为俄歇效应。
15、光电效应的产物有:光电子、正离子、特征放射和俄歇电子。
16、入射光子的能量与轨道电子结合能必须“接近相等”(稍大于)才容易产生光电效应。
光子能量过大,反而会使光电效应的概率下降。
17、光电效应发生概率大约和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
18、光电效应发生概率和原子序数的四次方成正比(这里其实是错的,应该是三次方,但是我们职称考试还是以这个错误为准),它说明摄影中的三个实际问题:(1)不同密度的物质能产生明显的对比影像;(2)密度的变化可明显地影响到摄影条件;(3)要根据不同密度的物质选择适当的射线能量。
第三节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我们前面讲过当X 射线穿透物质时,与物质发生各种作用有吸收、散射、透 射光电效应等一、X 射线的散射X 射线是一种电磁波,当它穿透物质时,物质的原子中的电子,可能使 X 射线光子偏离原射线方向,即发生散射。
X 射线的散射现象可分为相干散射和非 相干散射。
1、相干散射及散射强度当X 射线通过物质时,在入射电场作用下,物质原子中的电子将被 迫围绕其平衡位置振动,同时向四周辐射出与入射 X 射线波长相同的散 射X 射线,称为经典散射。
由于散射波与入射波的频率或波长相同,位 相差恒定,在同一方向上各散射波符合相干条件,又称为相干散射。
按动力学理论,一个质量为 m 的电子,在与入射线呈29角度方向 上距离为R处的某点,对一束非偏振X 射线的散射波强度为:2(1 cos 2v2它表示一个电子散射X 射线的强度,式中f e =e 2/mC 2称为电子散射 称为极化因子或偏振因子。
它是由入射波非偏振化引起的从上式可见(书P5)相干散射波之间产生相互干涉,就可获得衍射。
可见相干散射是X射线衍射技术的基础。
2、非相干散射 当入射X 射线光子与原子中束缚较弱的电子或自由电子发生非弹性 碰撞时,光子消耗一部分能量作为电子的动能,于是电子被撞出离子外(即反冲电子)同时发出波长变长,能量降低的非相干散射,或康普顿 散射l e =| 0 4 e 2~2 4 R m C 因子l e =l 0 7.9 10 ^6 R 2(1 cos 2 2^ 2这种散射分布在各方向上,波长变长,相位与入射线之间也没有固 定的关系,故不产生相互干涉,不能产生衍射,只会称为衍射谱的背底, 给衍射分析工作带来干扰和不利的影响。
二、 X 射线的透射X 射线射线透过物质后强度的减弱是 X 射线射线光子数的减少,而不是 X 射线能量的减少。
所以,透射 X 射线能量和传播方向基本与入射线相同。
X 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实质上是 X 射线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其基本原理 是原子中受束缚电子被X 射线电磁波的振荡电场加速,短波长的 X 射线易穿过 物质,长波长X 射线易被物质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