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存在与血浆、组织液、淋巴中的成分都属于内环境成分.例如:氧气、二氧化碳、某些酶、激素、抗体、递质、血浆蛋白等. 以下成分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一切只存在于细胞内的成分:血红蛋白、胞内酶、载体等. 一切与外界相通的管道、囊腔、液体:消化道、呼吸道、膀胱、子宫以及尿液、唾液、汗液、消化液、泪液等.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一 内环境与稳态
高等动物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细胞,其中绝大多数都没有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 那么他们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 他们是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呢?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内环境)中
体液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存在于细胞内,约占2/3)
(存在于细胞外,约占1/3)
血浆
稳态
概念: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内环境理化性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能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血浆的pH:7.35~7.45; 体液温度在37.5℃左右, 血浆渗透压在37 ℃时约770kPa
细胞对内环境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它要求一定的温度、一定的pH、一定的渗透压,总之一定的物理条件和化学条件是非常重要的,但细胞的代谢活动又会使内环境理化性质时刻发生改变,如何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呢?下面以内环境的PH值为例来说明:
组织水肿及产生的原因:
组织水肿:在不同条件下组织液浓度升高或者是血浆、细胞内液浓度下降引起水分移动,使组织间水分过多引起. 原因: 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到毛细淋巴管, 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进入组织液. 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隙,引起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