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 合作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384.50 KB
- 文档页数:29
试论会话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一.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识,它是由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中提出。
这个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
所谓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会话双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
正是交谈者的这种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交谈者在交际中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和准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即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1)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A.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ation):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表达要清楚A.避免晦涩的词语B.避免歧义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D.说话要有条理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甚至有时是故意违反这些准则。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中来,探究隐含在语言之下的那些言外之意,有时会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却会引起听者的误解,以至于有时说话者不得不额外的注以解释。
例如在(1)对话中:女孩:我漂亮吗?男孩:你带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在这个对话中女孩所期待的回答是:是的,你很漂亮。
这样也遵守了合作原则。
但偏偏男孩没这样回答,也就是说他违反了合作原则,所以令女孩产生了误解,她完全有理由这样想:“那就是说我不带眼镜的时候很丑了”。
而男孩为了不让女孩误解,赶紧接着说“你不带眼镜的时候更漂亮。
”以此来消除前句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研究【摘要:】言语交际在人与人的合作交流中越来越重要,每个人都需要对话,需要有人理解。
但是说话不能信口开河、随口而出,而有它语言的准则。
本文将从言语交际的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通过举例、分析和得出总结来说明这两大原则的重要性和联系。
并提出一些自己在这两个原则上的看法。
【关键字】合作礼貌交际原则【正文】年少时单纯无忧,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拓宽,我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已经变得与原来不一样了。
尤其是在言语交际方面,上了大学,就已经注定要有新的面貌,新的精神状态。
由于生活里少不了交际,而交际中我们多通过言语表达,这让言语交际的一些原则尤为重要。
一、合作原则早在1967年,美国著名语言哲学家格赖斯(H.P.Grice)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提出了“合作原则”。
格赖斯认为,在人们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
因此,格赖斯(H.P.Grice)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格赖斯在《Logic and Conversation》(1975)一文中认为人们在交际中遵守的合作原则包括四个范畴,每个范畴又包括一条原则和一些次原则。
准则有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联原则和方式原则。
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含义,又相互联系。
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一、数量原则数量原则中,首先要想到的是所需信息量,也就是信息量应该满足所需。
比如打电话要有对方的号码,就如同投信首先要有短信,总不能发个空信息吧,就算没有人会否定你,可是那毕竟是个浪费财力时间的活儿,所以还是不做为罢。
打电话若没有对方号码,那就实现不了通讯联系的功能了,当然,若愿意另选其他联系方式,那是另一回事了。
这是在所需信息量的满足上讲,生活中我们突然需要联系某个人,又或者需要请教别人的时候,发现没有对方联系方式、请教的问题还没有具体准备好,那前期所做的都是无用功,性子再急也没有用。
occp相处模式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相处模式:
1. 合作模式:双方互相合作,共同努力完成任务。
彼此尊重、理解和支持对方,共同追求共同目标。
2. 独立模式:双方各自独立完成任务,互不干扰。
彼此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和决策权,不干涉对方的工作方式。
3. 竞争模式:双方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争夺资源和优势。
彼此尊重对方的竞争能力,通过竞争激发自己的潜力。
4. 依赖模式:一方对另一方高度依赖,无法独立完成任务。
双方需要相互信任和支持,以实现共同目标。
5. 支配模式:一方在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另一方被动接受和服从。
双方需要建立平等和公正的关系,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权益。
6. 配合模式:双方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各尽所能。
彼此尊重和欣赏对方的能力和贡献,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
7. 倾听模式:双方互相倾听和理解对方的需求和意见。
彼此尊重和关注对方的感受,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方式。
8. 和谐模式:双方保持和谐的相处氛围,互相体谅和包容。
彼此尊重对方的差异和个性,共同创造和谐和快乐的工作环境。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相处模式,实际情况可能因人而异,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相处模式。
摘要:阐述了20世纪70年代格莱斯具有开拓语用学新纪元的《逻辑与会话》中最重要的“会话隐含意义”理论,认为这一理论的核心就是“合作原则”(简称CP )。
从“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数量原则、质量原则、关系原则、方式原则角度分析了会话或话语中违反这些原则所产生的语用后果。
关键词:会话隐含意义;合作原则;格莱斯原则;话语分析中图分类号:TP 319文献标识码:A赵垒(淮阴工学院,江苏淮阴223003)1967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威廉·詹姆士讲座作演讲时,英国哲学家格莱斯(H.P.Grice ,1913—1988)的“会话隐含意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理论公布于世。
随后在《Routledge 哲学百科全书》里,格莱斯的这一理论被这样写道:Grice 对会话普遍规则的概括“开了语用学的新纪元”[1]。
格莱斯指出:所谓“会话隐含意义”就是会话互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在实际语言运用过程中留下的“隐性”内容。
我们可以用下面的这一例子加以说明。
A 句:Do you have any money on you?(相对于“借钱”这个目的来说,A 的问题具有隐性意义;因为A 句没有直接说“借点钱给我吧!”)B 句:I don ’t have any money on me,canyou lend me some money?(相对于“借钱”这个目的来说,B 句的问题具有明示意义;因为说话人直截了当地出了自己的目的在于“借钱”)其实,在所有的语言交际中,交际双方都有相互合作,求得交际成功的愿望。
为此,人们需要遵循一些诸如真实、充分、关联、清晰等原则和准则,这就是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简称CP)。
但是,在交际中人们并不都严格遵守这些原则,例如说话一方可能说谎,而听话的另一方可能无察觉,竟然当真对待。
这样谈话虽然可以进行下去,但结果导致无察觉的一方上当受骗。
爱情中的“华盛顿合作规律”:两个人在一起,不是简单的“1+1=2”本期情感观点关键词:华盛顿合作规律。
这两天看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管理理论,叫做“华盛顿合作规律”——一个人敷衍了事,两个人互相推诿,三个人则永无成事之日。
这个理论规律跟我们所熟知的“三个和尚”的故事类似,都是在说人与人之间的合作问题。
由此我想到在爱情里,似乎也是一样的道理。
有心理学专家曾把爱情比喻成男女双方的一场“贸易”,认为两人都是在按照自己的资源、背景和条件来挑选适合的“贸易交换对象”。
按照这个理论推演,我们似乎也可以理解为何很多人认同经营婚姻就像经营一家公司这一理念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经营婚姻确实如同经营公司一样,需要这个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为了“家庭/公司”付出努力,才能让这个组织更加强大。
而婚姻能够更加稳定的前提也如同公司越来越好一样,需要的是成员的“合作”。
但在公司里有一种人力内耗现象名为“邦尼人力定律”,即“一个人一分钟可以挖一个洞,六十个人却不能一秒钟挖一个洞。
”所以,在婚姻里,合作是一回事,如何合作却是另一回事。
01:爱情里的合作,更加微妙复杂。
当我们在经营公司的时候,为了促成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会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甚至为了监督合作的执行力还会设置专人来进行监督、管理。
然而在爱情里,除了当事人双方按照感情的发展节奏以及互相之间的理解包容来“自我监督”外,并不会有太多硬性的规定。
这样一来,爱情里的合作就会明显比其他合作更有难度。
华盛顿合作规律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并非静止不动的,而是更像方向各异的能力,当能量相互推动时会事半功倍,当能量相互抵触时则一事无成。
在爱情、婚姻的经营方面,不也是一样的道理么?俗话说:“夫妻同心,其利断金。
”所谓“同心”,不就是两人的合作能量能够相互推进么?可毕竟经营婚姻爱情跟经营一家公司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尤其是在爱情里我们无法真正像在公司里那般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所以相对而言,爱情里的合作,会更加微妙且复杂。
cooperative principle 名词解释
cooperative principle意思为: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首先由格莱斯提出。
他建议所有发言者,不论其文化背景如何,都遵守一项基本原则。
这就是他所说的合作原则(CP)。
他将原则及其要求表述如下:
根据您所使用的交换所接受的目的或方向,在发生的阶段根据需要进行会话贡献。
(1)质量的要求:尽量使你的贡献成为现实,即。
(i)不要说你认为是虚假的;
(ii)不要说你缺乏足够的证据。
(2)数量的要求
(i)按要求提供信息(对于交换的当前目的);
(ii)不要使您的贡献比所要求的更多信息。
(3)关系的要求:相关。
(4)方式的要求:明显,即
(i)避免表达模糊;
(ii)避免含糊不清;
(iii)简短(避免不必要的冗长);
(iv)有条不紊。
简而言之,参与者应该遵守这些准则,以使对话最大限度地高效,合理和合作。
合作原则:引领会话的总原则及在英语语言中的应用[摘要] 合作原则是引领会话的总原则并应用于英语语言中。
在本文中的末尾,解释了Grice的会话含义,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合作原则有其缺陷,它并不能解释为什么人们不直接表达出他们要表达的内容。
[关键词]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规约含义;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数量,质量,关联,方式)一、合作原则:引领会话的总原则众所周知,在1967年语言哲学家H.P.Grice首次提出了合作原则(简称CP)。
在他著名的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讲座中,他介绍了语用学发展中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即合作原则。
(一)合作原则总体而言,在社会科学中特别是在语言学中,CP描述了在它发生的那个阶段,人们如何按你进行的公认的谈话目的或方向进行彼此互动。
正如Grice表述的,按照你被要求的那样提供信息。
此原则虽被表述成一种指令性命令,被拿来描述人们如何在会话中表现正常。
听话者和说话者必须协作性地交谈并接受以一种特别的方式让彼此相互理解。
它描述了有效的沟通是如何在常见的社交场合中完成的。
(二)会话含义Grice认为CP是引领会话的总原则,特征是其四个准则。
在一个正常的对话里,交际者应遵循这个总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CP本身不能被违反,如果违反了,谈话会失败。
当CP本身被遵守的时候,则可无视众多准则;当会话准则被无视时,言语的含义会随之受到影响。
无视准则会产生会话含义(简称CI)的结论由务实的推导得出。
因此CI即指言语中的言下之意,尽管话语没有明示也没有确切地暗示。
Grice对此作出了区分,自然意义是语义含义,句子的确切含义和非自然意义是实际含义或CI。
为了阐明自然和非自然意义,我们可以诉诸某特定的不一定与字面意思相一致的上下文。
这样的一个例子是:现在几点钟了?字面或自然意义是说话者在询问时间,但非自然意义是批评听话者由于某件事而迟到。
CI属于超越含义的字面或层面的那部分且常常不等同于它的字面意思。
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视角分析《生活大爆炸》中的会话含义一、概述《生活大爆炸》是由英国著名喜剧团队“elements”创作的情景喜剧,自2007年起在享有盛誉的美国电视台一一CBS上播出。
它模仿了现代科学界的重实验室环境,并以此为背景讲述了四位极客物理学家(Sheldon, Leonard, Howard 和 Raj)和一位非想象力的女孩(Penny)的日常生活。
作为一部广受好评的美剧,《生活大爆炸》不仅因其幽默温馨的剧情而深入人心,还对当代社会的交流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视角出发,对《生活大爆炸》中角色的会话含义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展示该剧在人际交往互动方面的独特魅力。
1. 《生活大爆炸》简介:描述该剧的背景、主要角色以及情节发展。
《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是一部美国情景喜剧,讲述了四位极客科学家和他们的邻居,也就是一位漂亮但不懂科学的女性,谢尔尔库珀(Sheldon Cooper)之间的友谊与互动。
这部剧以现代科学及流行文化为背景,通过这个跨学科的团体,展示了科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和对爱情、友情的追求。
其中主要角色包括:天才物理学家莱纳德莫尼卡库珀(Leonard Patrick Cooper),他的温和与顽固;博学多才的生物学家兼物理学家艾米莉亚布兰德(Amy Farrah Fowler);古板但善良的工程师霍华德沃洛维茨(Howard Wolowitz);以及具有社交天赋的医生拉杰什库珀(Rajesh Koothrappali)。
这部剧自2007年开始播出,受到观众喜爱,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电视剧之一。
剧情发展方面,《生活大爆炸》围绕这四位角色的日常互动展开,他们之间产生了许多有趣而深入的对话。
随着剧情深入,他们也面临着家庭、爱情与事业的选择和挑战。
整个剧情充满了科学探讨、误会与澄清、恋情萌芽以及对权威和固有观念的挑战。
2.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介绍这两个语言学原则的定义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会话目的与合作原则的违反社会学观点认为,在社会活动中,人们的行为具有目的性。
会话属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社会活动,Austin (1962)的言语行为理论指出言语就是行为,因此,在日常会话中,发话人说出的的话语都是有目的的。
Grice (1975)的合作原则(Coperative Principle)与会话含义理论自问世以来即备受关注,在解释人类言语交际活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
Grice认为,会话的双方都应当遵守合作原则,但是在实际言语交际中,人们往往不遵守甚至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会话含义。
那么,在日常会话中,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呢?对这一问题,Grice本人没有给予解答,之后的学者唯一只有Leech从礼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然而,Leech 的礼貌原则只是针对违反合作原则现象中产生会话含义的那一部分情况,而且这一部分中还有很多是不符合礼貌原则的。
本文拟对不同目的关系下合作违反的情况作一全面分析,进而探讨会话目的与合作原则违反之间的关系。
一、合作原则及其违反Grice认为,在所有的语言交际活动中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存在一种默契,一种双方都应该遵守的原则,他称这种原则为会话的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这四条准则下又有一些次准则:1、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1)提供信息量要达到满足当前交流目的需要的详尽程度;2)提供的信息量不能比当前交流需要的信息量更详尽;2、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1)不要说自己确信为假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3、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说话要有关联;4、方式准则(Mannermaxim):1)避免含混不清的话;2)避免产生歧义的话语;3)说话要简洁(避免冗长的陈述);4)说话要有条理。
但在实际会话中,人们往往不遵守这些准则,有时甚至故意违反某些准则,听话者要通过话语的字面意义推测出其真正的含义,即会话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