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的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2.24 MB
- 文档页数:40
语言学概论知识梳理一、导言1、中国、印度、希腊-罗马在传统语文学的研究上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3、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三、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语言是符号系统。
2、符号是具体事物的标记或代号,是由一定的形式构成的表示一定意义的记号或标记,其作用是指称现实现象二、第一章语言的功能1、语言的功能:社会功能(信息传递、人际互动)、思维功能。
2、所谓“社会”,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
3、语言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能。
这一功能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内容的表达。
4、语言是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第一性的、最基本的手段。
5、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建立或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
6、大脑的左半球管右半身的动作,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
7、大脑的右半球管左半身的动作,还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8、儿童语言的学习与心智的发展是同步的,并且有所谓的“临界期”:人出生之后过了一定的期限,如果没有后天的正常的社会环境,其语言习得与心智发展的潜能就失去了。
9、聋哑人也是能思维的。
①和常人一样,生活在人类社会中,有健全的大脑和发音器官。
只是因听不见别人说话而学不会语言。
②聋哑人不能运用听觉符号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但可以通过别的感觉器官得到补偿(视觉符号,手语,动觉,触觉)。
10、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与语言的性质密切相关。
语言的普遍性质是语言的最根本的性质。
3、符号包括形式和意义两方面,二者不可分离,相结合才构成符号,没有无意义的符号形式。
语言学概论语用概述语言学概论-语用概述一、语用概述一、语用与语用分析的意义1.语用:是指人在一定语境中对语言的运用。
2.语用学:研究语言运用规律的科学。
3.语用分析的意义:能够进一步介绍用现代汉语交流信息的通常规律,能够深刻理解在存有特定内容和特定语境的前提下,如何调动汉语的各种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并使骂人者能够精确地传情言之有物、拨号者能够以获取话语原意,以达至交际的目的。
二、语用分析的有关要素(一)发话者:语言信息的发出者。
1.重点分析发话者的语用意图在通常情况下,应承者(包含说者和作者)都就是必须通过讲出某些话以同时实现一定的语言外的目的,即为语用意图。
例如:想让别人关上门(语用意图)a.请你关上门。
(请求)b.我命令你关上门!(命令)c.你若不关门我就不跑了!(威胁)2.分析应承者同时实现意图的语用策略语用策略:就是应承者用什么方式非政府话语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K568话者认知其语用意图并在拨号者身上产生最理想的效果。
(1)从未知信息至未明信息的策略(2)语境信息优于话语信息的策略比如:一部小说中存有这样一个情节:主人公至澳门狂打赌,赢得一干二净。
有人不知情,想要恳请他冠名慈善事业,知情者便说道:他刚从澳门回去,缺钱了!(3)语面意义和言外之意的表达选择策略(二)受话者:听话人或信息接受者。
对于拨号者而言,最关键的就是所云应承者的语用意图。
比如:a:面条里Though辣油吗?b:我就是地道的四川人。
(三)话语内容:应承者用语言符号抒发的具体内容。
比如:1.这种药对高血压存有好处。
2.你好!(问候语)(四)语境:语言使用的环境,也就是言语行为发生的环境。
语境由以下两方面构成:1.言内语境:即上下文语境2.言外语境:即为言语抒发时的具体内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比如说时代、社会、民族、交际个体等因素。
这两大语境,实际上只是一个潜在的语境。
当我们理解某一话语时,往往只是其中一部分语境因素起主导作用。
第七章语言的属性符号──文字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文字的性质和作用,区别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面语的关系;明确文字的形式和文字的类型;了解文字的起源、文字的演变和关于文字发展规律的不同观点;了解汉字的特点、汉字的演变过程的造字法,明确汉字改革的任务第一节文字概说一、文字的性质和作用1、文字的性质:文字是语言“写”和“看”的符号形式,文字是“符号的符号”,是语言的书写符号2、文字的作用★(1)弥补了语音的时空局限(2)保存了人类的宝贵经验(3)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工具,促进了语言的发展二、文字和语言的关系1、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而不是语言本身2、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有一定的关系三、文字和书面语(1)文字: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并不等同于书面语(2)书面语:是用文字符号记录的语言形式,只是一种符号或者一种工具第二节文字的形式和类型一、文字的形式字符就是文字的符号的总称,是文字的最基本单位1、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1)单纯字符:不能再分解的字符。
如:十、人(2)复合字符: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有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在组合而成的字符。
如:张2、意符、声符和记号(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2)声符: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3)记号:跟语音、意义都没有联系的字符二、文字的类型1、划分文字类型的标准根据字符跟语言单位的语义还是语音相联系,文字分为表意文字、表音文字和意音文字。
2、表音文字:全部字符都是音符的文字。
也叫拼音文字。
如:阿拉伯文字、希腊文字3、表意文字:实际上指音义结合层的各级语言单位,理论上可以包括“语素、词语、词组、句子”四级。
4、意音文字:一部分字符是意符,一部分字符是音符的文字。
因为它们原来都是词语文字,只表意,不表音,后来才发展出表音符号来。
如:汉语的“其”字。
第三节文字的起源和演变一、文字的起源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第七章文字名词解释1.文字: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2.表音文字:表音文字是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语音的文字系统。
表音文字利用一套字母来拼写语言中的语词,因此又称拼音文字。
表音文字以语言的音节或者音位为书写单位,又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3.表意文字:表意文字是用书写符号记录词或语素的意义的文字体系。
早期的表意文字都是象形字。
有的表意文字用书写符号综合表示词或者语素的意义和声音。
和表音文字相比,表意文字能使人产生对于事物的客观形态的联想。
但表意文字也有缺点:一个字一个形,文字数量大;只表意不直接表音;结构复杂,笔画繁多,等等。
4.表音节文字:表音节文字是指书写符号记录语言中的音节的文字体系。
表音节文字的一个书写符号代表一个音节。
5.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是指独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文字体系。
这种文字从它的产生开始到发展都没有参照其它文字,其文字的形体和体系都是独创的。
现在世界上发现的几种最古老的文字,如汉字、古埃及文字、楔形文字,都是自源文字。
6.借源文字:借源文字是指借用参照其他文字的形体或者文字体系而建立起来的文字体系。
现在世界上的多数文字属于借源文字。
复习思考题。
1.文字的性质和作用是什么?性质:(一)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体系。
①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口头语言,口语只能用于人们的口耳交际。
他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人们为了克服这种时空限制,创制了文字。
世界上各种文字都是用来记录语言的。
②文字是符号具备符号的特征,它能记录一个个语言单位。
但是符号不一定就是文字,文字可通过不同的组合构成另一个语言单位,而其他符号只能简单孤立的表达某种意义。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符号,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规则组合成书面语言。
③文字是一个系统。
系统,是指同类事物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的整体,其各个组成部分之间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
单个的孤立的个体是不能成为系统的。
文字是一套特定的书写符号,在文字的内部有着不同的层次的组成部分的结构规则,他们使文字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一,语言的起源语言的起源的两层意思:⑴具体语言的形成⑵人类语言的产生㈠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的理论⒈著作:《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⒉基本观点:劳动决定了产生语言的需要和可能,劳动创造了语言⒊劳动决定产生语言的可能的原因:⑴劳动促进人类发音器官的演化,使原始人能逐渐发出许多清晰的声音,为语言符号提供了必要的声音材料。
⑵劳动促进人类思维的发展,使语言所必需的意义要素得以形成。
㈡关于语言起源的另外几种学说⒈手势说(gesture theory)代表人物:苏联马尔⒉摹声说(onomatopoeic theory)又称:汪汪说或布谷说代表人物:德国保罗⒊感叹说(exclaimation theory)又称:呸呸说代表人物:古希腊伊壁鸠鲁中国刘师培黎锦熙(叹词起源论)⒋社会契约说(social charter theory)也叫:社会约定论代表人物:古希腊迭奥多尔·西齐列斯基《世界史》:认为互相商定每一个事物记号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⒌劳动呼声说(labour shout theory)又称:咳唷说代表人物:法国语言学家诺瓦雷㈢探索语言起源的新途径⒈人与猿类的比较⒉儿童学说话⒊失语症:美国语言学家雅可布逊(R·Jackobson)二,语言发展的一般情况㈠马克思关于语言发展的理论⒈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人们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⑴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作为社会动物的人而存在和发展⑵语言是在发挥它的交际只能,也就是被人们的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得到发展⒉语言是不断发展的,但语言各要素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斯大林指出:①语言是随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发展的。
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
②语言中最主要的东西的它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
⒊不同语言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但构成语言发展的主要是差别。
⑴不同语言具有某些共同的规律和规定。
⑵各种语言之间存在差别。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和社会自学笔记第七章语言和社会一、名词解释1.地域方言2.次方言、土语3.语音对应关系4.亲属语言、语言间的亲属关系5.原始基础语、子语6.语言的谱系分类7.语系8.社会方言9.隐语、黑话10.通用语 11.共同语 12.基础方言 13.标准语 14.国语15.借词16.意译词17.仿译词18.双语现象19.双言现象20.语言转用 21.语言混合 22.洋泾浜语23.克里奥尔语 24.非克里奥尔话 25.语言规划 26.语言政策 27.语言规范化28.民族语言政策二、简答和论述1.研究语言起源的目的2.研究语言起源问题包含两个不同的问题:3.关于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神授说和人创说两种.4.简述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5.语言起源的过程.6.与语言起源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7.语言的起源具备的条件.8.语言发展演变的两大特点.9.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10.语言的发展演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12.为什么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13.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14.为什么语音、语法、语汇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15.举例说明语言分化的产物有哪些?16.地域方言之间既有差别,又有明显的共同点.17.“亲属语言”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并非等同于生物学上的概念.18.亲属语言形成的原因19.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存在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20.世界诸语言谱系分类的大致情况.21.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还存在着社会方言的分歧:(见次方言和土语)22.造成语言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3.一种语言走向统一的社会条件.24.一种语言实现统一的方式.25.隐语和一较社会方言的区别是什么?26.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27.基础方言的选择和共同语的形成.28.现代汉民族为什么要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29.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30. 为什么说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31.举例说明方言间在词汇和词义上的两点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