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格式:docx
- 大小:726.34 KB
- 文档页数:9
第十九单元中国的分区地理考纲解读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特征,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
复习指南北方地区:黑土地和黄土地(东北平原、黄土高原);稠密的铁路网;重要的工业区(环渤海工业带的辽中南、京津唐);北方人民的生活;脆弱的生态环境与综合治理;注重东北地区、华北地区与黄土高原地区的区域分析。
南方地区:鱼米之乡;亚热带、热带经济林木和水果;水运发达;沿海和内地的工业发展;治水与治土;南方人民的生活;注重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地区、河流小流域、岛屿及港澳台地区的区域分析。
西北地区: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灌溉农业;地下宝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西北地区人民的生活。
青藏地区: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高原农牧业;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交通运输的变化;青藏地区人民的生活;保护三江源头。
第一讲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考点1北方地区夯实基础1.位置__大兴安岭__、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__内蒙古高原__以南,__秦岭—淮河__以北,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东临黄海和渤海。
2.地形以__高原__、__平原__为主;“黄土地”是指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黑土地”是指__东北__平原。
3.气候:湿润、半湿润的__温带季风__气候;年降水量在400~800 mm。
4.农业(1)耕地及耕作制度:河湖较少,水源不足;耕地是__旱地__。
本区大部分属暖温带和中温带,一年一熟(东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华北)。
(2)粮食作物:东北平原上的春小麦、玉米、高粱;华北平原上的冬小麦;黄土高原上的谷子等。
(3)经济作物: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及黄淮平原有__棉花__;东北有__大豆__;华北的沙土、丘陵地区有油料作物__花生__;黑、吉有糖料作物__甜菜__。
(4)生产基地:东北平原的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成“北大仓”);华北的商品棉基地。
5.工业(1)资源优势: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丰富。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2)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各种途径收集信息,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材料搜集和取舍的技能。
(4)在众多纷繁的资料中,要学会根据马克思主义有关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鉴别有用资料,要做到取其精华,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
(5)对所用资料可以大胆批判、怀疑、探索、交流和创新,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南、北方地区各有利弊)。
(6)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按小组进行分析、研究,与其它小组进行交流、辩论。
价值观(1)感受我国南北方人民的智慧和人地关系的协调和谐之美。
(2)在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学会与人分享成果,并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自己的看法。
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次教学活动将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阅读大量的有关地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类、选择、取舍、整理、分析、概括,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课前)以及必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资料进行自主探究,最后通过辩论赛展示出来。
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发挥教师在整个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如教学活动之前的准备、指导和策划,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在网上或地理教材上相关的内容查找、选择、阅读和整理地理材料,并把这些材料提供给辩论赛的正反双方;在活动过程中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学法指导把本节内容改为“是生活在南方好还是生活在北方好?”的研究课题,让学生自选一方,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查阅书籍、访问、调查等活动来收集资料证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通过双方激烈的辩论,从而得出南北方地区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
选择南北方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加以研究,考虑每个学生都能参加,重点放在辩论人选的选拨过程,在最后辩论时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的原则。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差异本人在讲解此课时,发觉内容简单,但是知识量不少,而这一课又是区域地理重点内容,所以这一课我是把南方和北方一起归纳总结比较,以增强学生的记忆。
一、北方与南方的差异1、从地形上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等,主要地形区: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比较复杂,主要地形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2、从气候上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
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二。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发展优势有哪些,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
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
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南方地区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
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
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
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最新考纲]1.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和界线。
2.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区域差[思维导图]异及其影响因素,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考纲解读]1.掌握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区域特征。
2.了解我国的区域差异,认识各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
考点一北方地区1.概况(1)位置范围: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2)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c黄土高原.图中a三江平原、b松嫩平原。
(3)气候:大部分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从南向北跨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地区属于湿润区,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地区,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4)农业: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大豆为主,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5)资源: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图中d鞍山铁矿,e大同煤矿,f胜利油田,g大庆油田。
(6)工业: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京津唐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基地。
主体工业--g石油工业、h机械制造工业.(7)交通:经过济南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沪线,经过石家庄的南北铁路干线是京广线。
(8)城市:图中的h长春,i太原。
2.自然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特征区域定位地形跨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河流水量小、季节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东北地区有春汛和夏汛资源林业: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水资源不足煤、石油、天然气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3.人文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农业旱地农业,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棉花、花生、谷子及温带水果的重要产地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与京津唐综合业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环渤海工业带;山西能源基地居民生活主食为面食,房屋墙厚防寒保暖,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冬季溜冰生态问题华北旱涝、盐碱、风沙;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东北平原黑土流失和湿地破坏考情速查命题揭秘2015·北京文综,362015·天津文综,12 2015·广东文综,7~8 2013·重庆文综,1~3 2013·北京文以区域图呈现信息,对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进行考查。
中国南北方地理知识点总结一、地理位置中国南北地理位置差异明显,北方横跨东西经度,南北纵深差异显著。
北方包括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地区,南方包括华东、华南、西南三大地区。
南北方地理位置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分布。
二、气候特点1. 南方气候南方主要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湿润,春秋季节变化明显。
南方降水充沛,气候湿润,多雨季节较明显,夏季多风暴和台风。
2. 北方气候北方地区主要以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季短暂,变化不明显。
北方降水量较少,气候干旱,风沙较为频繁。
三、地形地貌特征1. 南方地形地貌南方地形地貌类型多样,主要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有大量的高山和深谷,地形复杂多变。
南方地区海岸线曲折,有大量的海湾和港湾。
2. 北方地形地貌北方地形地貌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少有高山,地貌相对单一。
北方地区河流众多,形成了大片的河谷平原,有利于发展农业和工业。
四、水系特点1. 南方水系南方水系发达,有长江和珠江等大河流域,多河流蜿蜒曲折,水流湍急,形成了丰富的水资源,多湖泊、水库和水文资源。
2. 北方水系北方主要以黄河和长江为主要水系,黄河流域沙土流沙多,水资源短缺,长江流域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北方整体水资源匮乏,水流湍急,河流易淤积。
五、自然资源分布1. 南方自然资源南方地区主要以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为主,有丰富的水资源和丰富的铜矿、锡矿、锑矿等金属矿产。
南方地区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和森林资源,有利于发展农业和渔业。
2. 北方自然资源北方地区主要以煤炭和石油天然气为主要矿产资源,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储量。
北方地区也有稀土、铁矿等矿产资源,但整体资源相对单一。
总之,中国南北方地理知识点总结,南北方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分布有很多差异,南方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地势复杂多变,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北方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地形平坦水系发达,煤炭和石油资源较为丰富。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分区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差异显著。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研究中国地理,通常会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地理分区。
我国常见的地理分区方式主要有四大分区和六大分区。
四大分区包括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秦岭—淮河以北,东临渤海和黄海。
这里的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如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等。
北方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盛产小麦、玉米等农作物。
同时,这里也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
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东海和南海。
气候类型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
地形复杂多样,有平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如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
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越,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
这里的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较为发达。
西北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气候干旱,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
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如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天山山脉等。
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草原广袤,牛羊成群。
同时,这里的矿产资源也较为丰富,如石油、天然气等。
青藏地区位于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
这里是世界屋脊,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形成了独特的高寒气候。
地形主要为高原和山地,如青藏高原。
青藏地区拥有丰富的太阳能、水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其农业以河谷农业为主,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等作物。
六大分区则在四大分区的基础上,把北方地区进一步分为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把南方地区进一步分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
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这里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中国区域地理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考纲解读] 1.识记:我国不同尺度区域的地理位置和区域特征。
2.理解:掌握我国北方、南方、西北和青藏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理解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3.应用:结合区域图,学会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异。
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1.划分依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的不同。
2.界线及主导因素
(1)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a秦岭—b淮河为界,其主导因素是气候(气温和降水)。
(2)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以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为界,接近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其主导因素是降水。
(3)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是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界线,其主导因素是地势高低。
二、北方地区
1.位置:北方地区位于A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以北,东临B渤海和黄海。
2.地形区:C三江平原、D松嫩平原、E黄土高原、F华北平原。
3.气候: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主要温度带有寒温带、中温带和暖温带;从干湿状况上看,三江平原和长白山属于湿润区,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半湿润区为主。
4.植被:以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5.河流:黄河、松花江、辽河、汾河、渭河。
6.资源:以煤、铁、石油为主。
7.农业
①东北地区一年一熟,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甜菜等,产品的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②华北地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以旱地为主,主要农作物有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黄淮海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产地;③主要水果有苹果、梨、桃、葡萄等8.工业
①主要有东北重工业基地(辽中南)、京津唐工业基地和山西能源基地;②其他重要的工业中心如太原、郑州、西安、兰州等9.城市:北京、天津、哈尔滨、济南、太原、西安。
[拓展提升] 1.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
大兴安岭也是我国很重要的一条地理分界线,大兴安岭是以下地理事象的分界线:
(1)400mm年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3)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分界线。
(4)畜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
(5)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6)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
(7)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
(8)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2.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主要地理差异
(1)横断山脉:①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②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③青藏高寒气候区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分界线。
(2)阴山:①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②温带季风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③内、外流区的分界线。
(3)祁连山:①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②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的分界线;③青藏高寒气候区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④青藏高原高山气候区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⑤青藏高寒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
三、南方地区
1.位置: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临A黄海、B东海,南临南海。
2.地形区:C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E长江中下游平原、F 东南丘陵。
3.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①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为主;②冬季温暖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③主要气象灾害:夏季多洪涝,夏秋季节多台风,冬季多寒潮、冻害
4.资源:以有色金属为主,水能资源丰富。
①林地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天然林区;②水资源不足;③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充足,铁矿丰富
5.农业
①主要为水田农业,一年两熟到三熟,农产品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籽、棉花、甘蔗、淡水鱼、桑蚕丝等;②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有成都平原、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和珠江三角洲;③盛产各种亚热带和热带水果,如柑橘、荔枝、桂圆、菠萝、香蕉、椰子等;④经济林木种类多,如东南丘陵地区的茶树,云南、海南等地的橡胶林等。
6.工业
①长江中下游工业地带(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武汉等地为中心的
长江中游地区);②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地带;③西南地区(重庆、成都、攀枝花等)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达;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7.城市:上海、广州、武汉、南京、苏州、杭州、厦门。
[归纳总结]
对比分析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在自然与人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综合分析时可以以气候方面的差异为切入点,逐步展开分析。
如图所示:
读我国南、北方水资源、人口及耕地分布对照图,回答(1)~(2)题。
(1)下列有关图中内容,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人口重心在北方地区
B.南方的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北方的一半
C.人均耕地面积南方多于北方
D.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4倍
(2)造成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差异大的主要原因是()
A.雨季长短导致降水量差异较大
B.耕地面积差异较大
C.城市化水平差异较大
D.纬度差异导致蒸发量差异大
答案:(1)B(2)A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我国南方地区人口比重大,人口重心在南方地区;耕地面积是北方多于南方;由图中所占比例可计算出南方地区的人均耕地不到北方地区的1/2。
南方的人均水资源为北方的3倍多。
第(2)题,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南方地区降水多、北方降水少,这是造成南北方水资源总量差异的最主要
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