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了解传统毒品.
- 格式:ppt
- 大小:3.56 MB
- 文档页数:40
禁毒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禁毒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抵御毒品是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幸福、民族的兴旺发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的大事。
整理了关于“禁毒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主题班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禁毒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第一篇一、班会目标透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毒品,塑造完美人生。
二、班会资料设计1.什么是毒品常见的和最主要的毒品有哪些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357 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构成瘾癖的麻醉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鸦片、吗啡、、、可卡因、大麻。
2.毒品的危害是什么(1)毒品毁人毁健康。
(2)毒品令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世界公害3.班主任介绍案例“吸毒者的自述”4.防毒的五种措施(1)直截了当法----坚定直接地拒绝引诱。
(2)金蝉脱壳法----根据不同状况找借口委婉拒绝。
(3)主动出击法----立刻提出反推荐。
(4)秘密报案法----寻找机会偷偷告诉你依靠的人,或者秘密拨打 110 报警,民警叔叔会迅速给予你帮忙。
禁毒教育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第二篇一、活动主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二、活动目标:1、让学生了解毒品对青少年的危害2、认识我们身边常见毒品的种类3、探究青少年成为吸毒高危人群的原因4、青少年如何学会自我保护,自觉抵制毒品的诱惑三、活动方式:1、通过创设一个关于禁毒的访谈节目,让几个学生来充当嘉宾,教师充当节目主持,结合一些媒体素材2、学生讨论、发言3、禁毒相声小品表演4、教师小结归纳四、准备工作:开班会课前,准备好相关的资料,在学生中选出几个合适的人选扮演不同的角色,要他们熟知该角色应该掌握的资料;排练相声小品。
五、活动过程:(一)创设节目场景1、班主任主持带出节目主题,介绍嘉宾(生甲乙丙扮)2、观看《毒品不是儿戏》的专题节目3、针对我国青少年吸毒的严峻形势,请嘉宾(生甲扮)谈谈吸毒对于青少年的危害。
开学禁毒教育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防范方法,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自觉抵制毒品,健康成长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二、教学内容1. 毒品的定义及种类(1)定义:毒品是指非医疗、科研用途,非法滥用且对人类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危害的物质。
(2)种类:鸦片类、大麻类、可卡因类、冰毒类等。
2. 毒品的危害(1)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损害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
(2)对心理健康的危害:导致心理依赖、人格扭曲、记忆力减退等。
(3)对社会的危害:影响家庭和谐、诱发犯罪、传播疾病等。
3. 毒品防范方法(1)提高防范意识,不轻信陌生人的诱惑。
(2)避免进入易染毒场所,如夜总会、歌舞厅等。
(3)积极向家长、老师反映情况,寻求帮助。
4. 法律法规(1)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规定。
(2)如何遵守法律法规,远离毒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导入,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激发学习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毒品的定义、种类、危害及防范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4. 互动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防范毒品的心得体会。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毒品危害,倡导健康生活。
四、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毒品危害的作文。
2. 家长监督下,查阅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毒品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对毒品知识掌握程度。
3. 学生防范毒品意识提高情况。
六、教学资源1. 教材:结合教育部审定的禁毒教育教材,确保教学内容权威、科学。
2. 多媒体资源: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直观展示毒品危害,增强教育效果。
3. 实物展示:如有条件,可以展示毒品实物或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毒品。
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毒品知识,确保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危害。
2. 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让学生深刻体会毒品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
目录第一课:毒品的概述一、何谓毒品?根据联合国1971年《精神药物公约》,毒品是指这种物质的性能能引起成瘾之依赖性,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郁,以致造成幻觉,或对动作机能、思想、行为、感觉、情绪之损害的天然、半合成、合成的物质。
按照我国1997年10月实施的《刑法》第357条规定,本法所指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隐僻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本质内涵,有以下三个特点:1。
毒品的概念突出了毒品在人体产生的后果。
以后果为标准,没有以具体物质为标准,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凡有此后果的,经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皆可确认为毒品。
2.毒品在人体产生的后果中突出了神经系统症状。
3.毒品的范畴包括天然材料、半合成、合成的麻醉品或精神药物。
三、传统毒品的来源鸦片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
罂粟原先产于南欧及小亚细亚,在公元前五世纪左右,希腊人把罂粟的花或果榨汁入药。
发现它有安神、安眠、镇痛、止泻、止咳、忘忧的功效,希腊人称其音为“阿扁”。
鸦片大麻海洛因公元六世纪初,阿拉伯人把罂粟传到了波斯,波斯人变“扁”音为“片”,称其为“阿片”.在公元七八世纪的时候,罂粟作为药材从印度等地传入中国,中国人把“阿”音又发成了“鸦"音。
从此,在中国就有了“鸦片”一词。
17、18世纪时,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开始把鸦片从土耳其贩运到中国,但数量不多,1757年,英国占领印度鸦片场地孟加拉后,输入中国的鸦片迅速增加;1838年—1839年,由印度孟加拉输往中国的鸦片就达14642箱。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殖民主义者主宰了缅甸毒品的加工销售,建立了中南半岛上第一个“鸦片三国”.1838年,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奔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2万余箱,并于虎门海口尽数销毁。
打击了英国鸦片走私贩的嚣张气焰,同时影响到了英国的利益。
为打开中国市场大门,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决定派出远征军侵华,英国国会也通过对华战争的拨款案。
青骄第二课堂第一课“了解禁毒形势”答案
第一课:了解禁毒形势
1、《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规定:禁毒是(C)。
A、学校的责任
B、家庭的责任
C、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D、警察的责任
2、王某在自家阳台上悄悄种植了几盆罂粟,罂粟花开时,被放学回家的几个中学生发现后检举。
公安机关责令王某铲除罂粟,并处罚了王某。
王某的行为是?(B )
A、非法持有毒品
B、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C、强迫他人吸毒
D、吸食、注射毒品
3、已满(B)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A 、10
B 、14
C 、16
D、18
4、《禁毒法》规定,国务院设立(D),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全国的禁毒工作。
A、国家禁毒工作部
B、国家禁毒领导小组
C、国家禁毒署
D、国家禁毒委员会
5、我国禁毒工作的治本之策是以下哪个选项?(A)
A、禁毒宣传教育
B、遏制毒品来源
C、全社会参与
D、依法打击。
青少年法治第一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为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持续增强青少年自我保护意,特别是对青少年这一高危易染毒群体的禁毒宣传教育,今天,王老师就为同学们带来青少年法治第一课: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家长和孩子都好好看看!知识链接1.毒品的含义及特征。
(1)含义: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冰毒、吗啡、大麻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特征:成瘾性(依赖性)、危害性和违法性。
2.什么是吸毒?吸毒指吸食鸦片、大麻或者吸食、注射吗啡、海洛因、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等毒品的违法行为。
3.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4.什么是毒品犯罪?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法处罚的犯罪行为。
5.毒品犯罪有哪些特征?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6.吸食毒品的危害——毁灭自己、祸及家庭、危害他人及社会。
(1)毁灭自己:摧毁健康、心理变态、精神失常、备受歧视、走上绝路。
(2)祸及家庭: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在破坏着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危机、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3)危害他人及社会:吸毒和犯罪是一对孪生兄弟。
吸毒者在耗尽个人和家庭钱财后就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进行以贩并吸、贪污、诈骗、盗窃、抢劫、凶杀等犯罪活动,扰乱社会治安,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概括为:偷盗抢劫、杀人放火、传播疾病、累及他人。
7.青少年吸毒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对毒品危害无知,好奇心驱使,盲目尝试,逐渐发展成瘾。
(2)他人的不良影响。
青少年极易受周围群体的影响,在“哥们儿”义气的影响下,跟随他人吸毒。
(3)不相信吸毒上瘾后戒不了,结果不能自拔。
开学第一课禁毒宣扬主题班会5篇开学第一课禁毒宣扬主题班会1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了解有关毒品的学问。
2、通过组织观看禁毒训练_及青少年禁毒宣扬片,训练和引导同学远离毒品,提高拒毒防毒意识。
教学手段:借助多媒体帮助教学。
教学形式:师生互动,争辩、沟通。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今日我们来争辩一下青少年禁毒的问题出示课题:珍爱生命远离毒品老师:毒品损害健康,残害生命,对个人、家庭、社会的危害是巨大的。
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发育和心理进展的重要时期,心理防线薄弱,古怪心强、推断是非力量差,简洁成为毒品侵袭的人群。
据调查,在我国的吸毒中,35岁以下的青少年占80%以上。
而且,近年来中学校生群体吸毒现象有所增加。
特殊是随着“_”的消灭,青少年吸毒人数有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吸毒年龄也更加“年轻化”。
假如把毒品比做猛兽,那么它最简洁下口的对象就是青少年;假如把毒品比做瘟疫,最简洁感染的也是青少年。
青少年一旦“染毒”,其身心健康受到的损害,远大于成人。
二、什么是毒品及毒品的种类1.谈话:同学们肯定都听说过毒品,那什么是毒品呢?毒品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_、_苯丙_(_)、吗啡、_、_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_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毒品有:(让同学看图片)鸦片、吗啡、_、_、_、_、止咳水、_等。
这些毒品长期吸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假如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组织观看禁毒训练_及青少年禁毒宣扬片问: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三、介绍毒品的危害(结合图片)问:毒品有那些危害呢?1.毒品毁人毁健康。
(1)毒品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毒品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丢失工作力量。
(2)倾家荡产。
禁毒宣传教育课教案第一课了解毒品【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了解毒品的概念,常见毒品的种类;2、通过教学知道毒品的来源;【教学重点】常见毒品的种类、来源。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一组罂粟花的图片(课件展示)我们很难把毒品和眼前这么美丽的花联系起来,事实上,鸦片正是由它提炼而成的。
(播放相关毒品的影视资料)全世界每年的毒品交易额已经达到8000亿至10000亿美元。
相当于世界经济贸易总额的13%;超出了全球钢铁工业或石油工业的年产值。
师提问:你知道什么是毒品吗?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一)毒品的概念(课件展示各种毒品的图片)我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七条规定:本法所称的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二)毒品的来源(课件展示) 毒品有两大来源,一是从毒品原植物如罂粟、大麻和古柯叶中提炼的;二是采用有关的化学药品合成的。
目前,世界上的毒品主要还是来自于毒品原植物。
当今世界上的三大主要毒品产地是“金三角”、“银三角”和“金新月”,这三个地区生产的毒品占世界总量的90%以上。
(三)毒品的种类(课件展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毒品数量已达600余种,并且,随着毒品滥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新型毒品的不断出现,毒品的种类还将进一步增多。
我国法律规定列入毒品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共有237种。
师提问:你知道有哪些吗?鸦片、吗啡、海洛因、杜冷丁、美沙酮、K粉、大麻、冰毒、摇头丸等。
(图片展示) (在学生讨论、分辨的基础上给出正确答案) 1,鸦片,是从罂粟中提炼出来的。
医学上它被称为“阿片”,俗名“大烟”。
罂粟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一般株高1.5米左右。
罂粟花开在绿色茎杆顶端,色彩鲜艳、美丽。
当罂粟花瓣慢慢脱落后十余天,蒴果长成,其大小和形状与鸡蛋相似,在蒴果表面割开口子,就会流出一种乳白色的汁液,经过自然风化,汁液变成深褐色,这就是生鸦片。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
2. 增强学生的禁毒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毒品。
教学重点:1. 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
2. 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2. 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仿真毒品模型3. 禁毒宣传资料4. 小组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毒品的历史背景和现状,引起学生兴趣。
2. 提问:大家知道毒品有哪些危害吗?引导学生思考。
二、讲授新课1. 教师展示PPT课件,详细介绍毒品的种类、危害及预防知识。
(1)毒品的种类:包括传统毒品、新型毒品等。
(2)毒品的危害:身体健康、心理、家庭、社会等方面。
(3)预防知识:如何识别毒品、如何拒绝毒品、如何寻求帮助等。
2. 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剖析毒品对大学生的影响,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毒品的认识,交流预防毒品的经验。
三、互动环节1. 教师展示仿真毒品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毒品的外观和特点。
2. 教师发放禁毒宣传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禁毒知识。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禁毒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表达抵制毒品的决心。
五、课后作业1. 撰写一篇关于禁毒的作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份禁毒宣传海报。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入了解毒品的危害,提高学生的禁毒意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使禁毒教育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禁毒知识。
开学安全禁毒教育第一课讲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XX学校的XX老师,很高兴今天能够和大家一起开展新学期的第一堂安全禁毒教育课。
作为开学的第一课,我们将重点讲述安全禁毒知识,希望通过这次课,能够让大家增强对安全禁毒的意识,避免接触毒品,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一、引入1.1 引入话题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未来充满阳光、健康,但是要保护好自己的未来,首先要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而禁毒就是保护身心健康的基础。
1.2 毒品的危害众所周知,毒品是危害社会的重大问题,它们不仅破坏了个人的家庭和社会关系,也影响了个人的身心发展。
接触毒品可能会导致成低头族、辍学甚至犯罪。
我们都要明白,禁止毒品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二、认识毒品2.1 毒品的定义毒品是指那些对人类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并能导致成瘾、急眠、恶化、走向社会性质和破坏的物质。
常见的毒品有海洛因、冰毒、大麻、吗啡等。
2.2 毒品的分类毒品可以按其来源分为天然毒品和合成毒品。
天然毒品包括大麻、鸦片、可卡因等,它们由自然界的植物或动物提取而得;合成毒品则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如冰毒、摇头丸等。
三、毒品的危害3.1 身体健康危害毒品会直接影响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长期使用毒品可能导致心脏病、脑血栓、肝脏损伤等疾病,还会降低免疫力,容易得感染性疾病。
3.2 心理健康危害毒品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对心理健康造成损害。
长期使用毒品可能导致情绪失控、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还会引发精神疾病。
3.3 社会影响除了个人健康,毒品的滥用还会对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毒品犯罪猖獗,很多犯罪行为都与毒品有关,不仅破坏了社会安定与和谐,还给家庭和社区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四、拒绝毒品,保护自己4.1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毒品的诱惑很大,但是我们要明白,毒品只会带来痛苦和破灭。
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自己的梦想和目标,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远离毒品。
禁毒开学第一课教程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禁毒开学第一课的教程,以帮助学生们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方法。
下面将介绍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禁毒开学第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毒品的定义和分类- 介绍毒品的概念及常见的毒品分类,如大麻、可卡因、海洛因等。
2. 毒品的危害性- 详细讲解各类毒品对人体的危害及长期使用可能引发的健康问题,如心脏病、精神障碍等。
3. 毒品的预防方法- 提供有效的毒品预防方法,包括教育知识技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观念、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等。
4. 毒品相关法律法规- 介绍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加深学生对毒品的认识和法律意识。
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禁毒知识,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法- 通过讲课的方式,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毒品的定义、分类和危害性,以及预防方法和相关法律法规。
2. 图片展示- 利用图片展示毒品的外观、制作工艺和包装等,使学生对毒品有直观的了解。
3. 真实案例分析- 分析一些真实的毒品案例,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和影响,增强警示教育效果。
4. 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交流对毒品的认识和预防方法,促进互动与思考。
5. 角色扮演- 安排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毒品危害情境,引导他们理解毒品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总结禁毒开学第一课的教程提供了全面的禁毒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毒品的危害性及预防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学生将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毒品问题,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从而预防毒品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