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餐饮后厨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餐饮后厨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餐饮后厨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餐饮后厨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餐饮后厨作业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危险源辨识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总部食堂后厨,包括厨师、厨工、炊事机械操作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作业。

2 岗位安全作业职责

负责本岗位日常事故隐患自我排查治理,包括使用各类设备、工具时对设备、工具及其安全装置的检查和处置;

负责本岗位各类作业,包括使用燃气、使用炊事机械等作业;在作业和故障排除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安全操作,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负责本岗位使用的燃气设施、各类炊事机械及其安全装置、工器具的日常保养,确保其安全功能完好有效,保养过程按规定安全作业,本岗位不能解决的问题,及时报修;

负责本岗位事故和紧急情况的报告和现场处置。

3 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危险源)

作业活

动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可能造成的事故/

伤害

可能伤害的对象

使用燃气

燃气管道阀门漏气、通往灶台的橡皮管老化破

裂,导致燃气泄漏,遇火星静电

火灾爆炸

操作人员和周边

人员燃气泄漏未及时发现并通风,人员吸入大量燃

中毒窒息操作人员

使用炊事

机械

联锁装置故障,或设备不停机时打开设备防护

罩取物操作,肢体接触设备旋转部位

机械伤害操作人员未关闭蒸汽阀门开蒸箱门取食品灼烫操作人员潮湿环境下设备接地不良,设备漏电触电操作人员

烹饪和清洗作业

烹饪时,油温过高或操作不当,油锅起火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

人员排油烟管道未进行经常清洗,油污遇到火苗起

火灾

操作人员和周边

人员烹饪、餐具清洗过程中,遗撒的油、水,造成

摔倒

摔伤

操作人员和周边

人员

食品和

原料采购、储

存未按规定采购、储存食品和原料,造成食品或原料

变质

食物中毒就餐人员

食品加未执行生熟分开、消毒等制度,造成食物带有食物中毒就餐人员

4 劳动防护用品穿戴要求

4.1 作业人员应穿戴餐饮操作服、工作帽,长发应盘在工作帽内,袖口及衣服角应系扣。

4.2 作业人员不得穿拖鞋或其他不防滑的鞋类。

4.3 作业人员不得佩戴项链和其他容易坠落的饰品、挂物。

4.4 进入冷库内长时间作业,应穿戴棉服。

5 后厨卫生和食品留样要求

5.1 食堂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体检获取健康合格证后,才可上岗操作;健康合格证应随身携带,并张贴在现场。

5.2 作业人员应当经常保持个人卫生,正确佩戴餐饮操作服,并在专用更衣室更衣,遵守生食间进入熟食间更衣的要求;进入作业场所洗手消毒;不得随意在不同功能区域随意走动,避免交叉感染。

5.3 非工作人员禁止随意进入后厨操作间。

5.4 每天清洁作业间卫生,并采取消毒措施,保持作业间通风、干净、干燥;填写消毒记录表;消毒的具体要求和方法,执行《食堂消毒管理制度》。

5.5 每餐的食品应留样,留样时间和数量应符合当地政府卫生部门的要求;保存食品留样记录。

6 使用天然气安全操作要求

6.1 每天上班后,检查燃气管道及其阀门是否有泄漏,泄漏报警装置是否通电。

6.2 打开总阀门后,应观察、闻味,判定是否有泄漏;现场超过1小时不使用燃气时,应关闭总阀门。

6.3 打开分阀门和灶具燃气阀门后,应观察、闻味,判定是否有泄漏;使用后立即关闭。

6.4 连接灶具的燃气软管,每周检查一次是否完好,发现老化现象立即更换;每年至少更换一次。

6.5 灶具点火应使用点火棒,放在火种喷口,按下火种按钮,点燃火种;点火时,先打开点火棒气阀,把点燃的点火棒置于发火碗内,然后慢慢打开气阀,先给少量的气,接着开启风机开关,逐渐调节风量;检查是否有燃气泄露的气味,确认无异常,方可投入使用。

6.6 发现情况异常,立即关闭气阀,通知工程部派员维修。

7 食品加工安全操作要求

7.1 加工前的安全操作准备

7.1.1 检查需加工的食材、辅料等,是否变质腐败。

7.1.2 检查生、熟案板、刀具是否经过清洗,清洁无异味。

7.2 加工过程的安全操作要求

7.1.1清洗食物中的残留物成分保证干净、新鲜。

7.1.2 加工食品时,生熟案板和刀具应分开使用。

7.1.3 切菜、磨刀等工作时,思想要集中,不得边工作边谈笑,防止划、碰、挤、压、砸、割、打、烫、烧

伤。

7.3 加工后的安全操作要求

7.3.1 严格分类存放生、熟食品,禁止存放一处;用不完的生、熟食品要分类放置到冰柜中储存。

7.3.2 每天对食品加工案板、刀具、容器等进行一次消毒,并填写消毒记录表。

8 使用炊事机械安全操作要求

8.1 作业前的安全操作准备

8.1.1 检查设备、工具电源绝缘、接地等是否完好有效。

8.1.2 检查设备、工具的防护罩、联锁装置等,是否完好有效。

8.1.3 进入冷库前,应检查内部开门装置是否完好有效。

8.2 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要求

8.2.1 各个炊事机械单独使用电源,分别由开关控制;禁止湿手接触电器设备和开关;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必须停机检查或及时报修,严禁私自拆装修理或带病运转。

8.2.2 使用绞肉机应用加工棒送肉进入料口,不可直接用手接触料品;待绞的肉必须去净骨头,投入的肉块或肉条要小于料口大小的一半以下,内条过大易堵塞螺旋轴,造成过载而导致停机;如发生堵塞,停电关机,可用筷子拨松肉块或肉条,使肉粒快速下落。

8.2.3 使用和面机、搅拌机、豆浆机、洗碗机、压面机应盖好盖子,确保安全防护罩、安全连锁装置有效保护,严禁直接用手进入接触机械旋转部位。

8.2.4 使用加热锅时应缓慢开启蒸汽阀门,加热后手不得触摸锅体以防烫伤;严禁用硬物敲打锅体;使用结束后必须切断汽源,防止空烧,待锅体冷却后才能做清洁工作;使用蒸箱加工不同类别的食物,应严格注意温度的变化,取出已蒸好的食物时应使用工具,以免被烫伤。

8.2.5 使用电烤箱应将调温旋钮拧至所需温度位置进行预热,达到所需温度后,指示灯熄灭,用柄叉将放有待烤食品的烤盘放进烤箱内,将定时器拧至预定的烘烤时间;当烘烤达到预定时间后,关闭电源,用柄叉取出食品;电烤箱应设置在固定位置,不得随意移动,四周需保持至少10厘米的距离空间;烘烤过程中应不时地观察烤箱的工作情况,如电烤箱发生故障应立即断电,并报修。

8.2.5 进入冷库作业,应由专人在外部监护。

8.3 作业后的安全要求

8.3 各类设备使用后,应进行清洗,每周至少消毒一次,填写消毒记录表。

8.4 关闭设备及电源开关后,人员方可离开现场。

9 烹饪作业安全操作要求

9.1 作业前安全操作准备

9.1.1 检查灶具是否完好,排风罩和管道是否完好。

9.1.2 检查使用的锅、工具、容器是否经过清洗消毒,是否卫生。

9.2 作业过程的安全操作

9.2.1 用油炸食物时,油温不准过高,防止着火。

9.2.2 油锅加热、烧煮食品时,不准离开岗位,防止起火;

9.2.3 烧煮食品和搬动食品时要注意防滑,当心摔倒。

9.2.4 用器皿盛汤、稀饭等、不得过满,防止溅出烫伤。

9.2.5 豆类食品烹饪时应确保煮熟,防止中毒。

9.2 作业后的安全要求

9.2.1 烹饪完成后,首先应关闭灶具燃气开关,关闭电源。

9.2.2 对灶台周边的残留物进行清理,对锅、工具、容器进行清洗。

9.2.3 每天对锅、工具、容器进行一次消毒,填写消毒记录表。

9.2.4 每天对排风罩进行清扫;每月配合清洗相关方对排风管道进行一次油污清洗,经过食堂主任验收。

10 岗位应急要求

10.1发生油锅中的油着火时,切忌惊慌,使用灭火毯将锅盖住。切忌使用水灭火。

10.2发生燃气泄漏时:

a)迅速关闭气源总阀门,立即打开门窗通风,杜绝一切火种,严禁开、关电器和接打手机;

b)检查泄漏原因,管道、阀门或设备故障造成的泄漏,立即报告工程部(电话-----)派员维修;

d)现场维修时人员离开现场,待修理妥当、气味散尽后再回到屋内;

d)如燃气泄漏已发展到起火,立即报告公司安保科(电话------)。

10.3 热油烫伤急救措施

切生土豆片敷在患处,热了再换新的土豆片;或用风油精、万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伤面。严重送往医院治疗。

10.4 机械伤害处置

a)被飞出的物体、砂轮残片、切屑击伤,应立即前往医院包扎治疗,若碎片嵌入身体,切勿随意拔出,应由医师负责清理。

b)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进行包扎、止血等处理,防止感染;严重的应立即到医院处置。

10.5 发生设备、工具漏电时,应立即关闭设备配电柜电源;如发生人员触电,不得用肢体接触触电者,首先应关闭电源,来不及关闭时,应使用绝缘物体将带电物挑开。

10.6 现场发生火险,应立即停止作业,关闭燃气气源、电源,使用灭火器灭火,并报告公司安保科(电话------);现场火势无法控制时,按所在现场的疏散指示标识疏散到工厂东大门集合。

10.7 食堂的具体现场应急要求,执行《食堂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597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标准版本

有限空间安全作业操作规程标准版 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1、按照先检测、后作业的原则,凡要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事先测定其氧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在未准确测定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前,严禁进入该作业场所。 2、确保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在18%以上,23.5%以下。其有害有毒气体、可燃气体、粉尘容许浓度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安全要求。

3、在有限空间危险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 4、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备漏电保护器。 5、发现可能存在有害气体、可燃气体时,检测人员应同时使用有害气体检测仪表、可燃气体测试仪等设备进行检测。 6、检测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气呼吸器; 7、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灯具等,必须使用

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8、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9、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前和离开时应准确清点人数。10、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作业,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11、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这些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1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13、在有限空间

危险源识别、控制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识别、控制及预防措施 第一节重大危险源的识别 项目经理部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本项目特点,归纳处以下几类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的重大危险源: 一、机械伤害——切割打磨机械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二、坍塌——基坑开挖、脚手架、模板搭设与拆除,施工层超负荷堆放,机械使用不当等造成的坍塌,对人身或机械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三、高处坠落——凡在基准面 2 米(含 2 米)以上作业,建筑物临边、攀登、悬空作业及雨天进行的高处作业,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作业点和工作面。 四、触电——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等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五、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六、火灾——电气设备线路安装不符合规定、绝缘性能达不到要求、未按规定明火作业、易燃易爆物品存放不符合要求等对人体造成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 七、中毒——指化学危险品的气体、物体、粉尘、一氧化碳、电焊废气等、由呼吸、接触、误食及食用变质或含有有害药品的食物造成的中毒等并对人身造成伤害的。

八、腐蚀——酸灼伤以硫酸、盐酸、硝酸最为多见,此外还有乙酸(冰醋酸)、氢氟酸、高氯酸和铬酸等,都是腐蚀性毒物。除皮肤灼伤外,呼吸道吸入这些酸类的挥发气、雾点(如硫酸雾、铬酸雾),还可引起上呼吸道的剧烈刺激,严重者可发生化学性支气管炎、肺炎和肺水肿等。碱灼伤多见于氨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石灰灼伤。最常见的是氨灼伤,由于其极易挥发,常同时并有上呼吸道灼伤,重者并有肺水肿。眼睛溅到少量稀释氨液就易发生糜烂,且痊愈缓慢。 第二节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一、对重大危险源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一)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二)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二、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一)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队伍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的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三)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一、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指根据物料性质、工艺流程、作业活动、设备使用要求而制定的作业岗位安全生产的作业要求,是岗位作业人员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管理岗位一般不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其安全要求应执行相关管理制度。 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岗位作业人员现场安全作业的最主要依据。因此,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涵盖岗位涉及的各类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要求、各类作业活动的安全作业要求。 二.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和培训教育 1.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岗位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风险,作业过程需穿戴的劳动防护用品,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的相关安全要求和禁止事项,作业现场的应急要求等,其中应包括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现场管理等进行岗位自我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使用对象是第一线的岗位作业人员,内容应简洁、通俗、清晰。 2.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应以纸质版发放到岗位人员,宜将规程的主要内容制成目视化看板、展板等放置在作业现场,并组织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新员工、转复岗人员、“四新”作业人员到岗位作业前,进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培训教育后方可上岗,其他岗位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操作规程的再教育,以确保每个岗位作业人员熟悉并执行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三.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更新 岗位设备设施、作业活动等发生变化时,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时,应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更新修订;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更新修订后,应将原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及时从相关岗位回收,重新发放新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同时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的看板、展板等进行更新,并对岗位作业人员进行重新培训教育。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76534

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1、目的 为规范公司内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控制和消除生产作业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制订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及全体员工,以及在本公司生产区域内作业的相关方单位与人员。 3、规范性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 《水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 《水泥工厂筒型储存库人工清库安全规程》 4、术语和定义 4.1危险作业:是指作业过程中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或财产损失的、具有较大风险和需采取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才能进行的作业活动。一般指危险区域动火作业、进入有限空间作业、高处作业、大型吊装作业、预热器清堵作业、篦冷机清大块作业、水泥生产筒型库清库作业、交叉作业、高温作业。 4.2责任主体:是指对作业负有主要责任的单位或者人员。 5、职责 5.1安全生产部的职责 5.1.1负责监督《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 5.1.2负责《危险作业审批表》的审核、监督执行,并在签字前检查危险作业现场安全防护措施是否与《危险作业审批表》内的安全防护措施相一致。签字确认后方可允许进行危险作业。 5.1.3对各级危险作业现场进行监督检查,确保落实三级以上危险作业监督检查。 5.2危险作业部门的职责

5.2.1部门是本部门人员进行危险作业的责任主体。 5.2.2负责向危险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5.2.3负责危险作业各项安全措施的准备、实施工作。明确作业人员、许可范围、作业风险,指定人员申请办理《危险作业审批表》,严格执行《危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和危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5.2.4明确人员对危险作业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5.2.5部门安全管理干部和安全员确保落实二级以上危险作业监督检查。 5.3审批人员的职责 5.3.1审查《危险作业审批表》办理是否符合要求。 5.3.2应赴危险作业现场,检查确认采取的安全措施符合所进行的危险作业要求后,方可批准危险作业。 5.3.3作业部门(车间)负责危险作业票填写以及报安全生产部审核备案。 5.3.4部门(车间)分管干部负责一级危险作业审批,部门(车间)负责人或部门分管安全干部负责二级危险作业审批;安全生产部负责人或分管安全员负责三级危险作业审批;公司安全主管领导或指定代理人负责对四级危险作业审批。 5.4监督检查人员的职责 5.4.1经常巡检作业现场,及时制止和纠正违章“三违”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5.4.2危险作业监督检查人员设定在一般情况下,一级为班组长,二级为部门分管干部、部门安全员,三级为部门负责人或安全部安全员,四级为公司分管作业部门的领导和安全部负责人。 5.4.3安全部人员、危险作业属地部门负有安全管理职责的干部和安全员应当对各级危险作业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 5.5危险作业现场负责人的职责 5.5.1对危险作业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严禁违章指挥。 5.5.2从人、物、环境、管理方面全面辨识评价安全风险,制定安全措施,在危险作业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并全部参与危险作业人接受安全技术交底后,方可安排人员进行危险作业。 5.5.3在危险作业区域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作业。 5.6.4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 5.7.5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危险作业区域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 5.8.6必须在危险作业现场值守,不经上级批准落实代理人员,不得离开。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范措施

整体解决方案系列 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范措 施 (标准、完整、实用、可修改)

编号:FS-QG-73546重大危险源识别与防范措施 Identification of major hazard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说明:为明确各负责人职责,充分调用工作积极性,使人员队伍与目 标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特此制定 建筑施工现场是建筑施工的作业场所,也是建筑施工生产中易发生伤亡事故的场地。这主要是建筑施工产品固定性,生产方式多样性,生产流动性,作业环境特殊性等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根据我公司多年来生产实际,有五个方面是事故多发性的隐患,即高空坠落、坍塌、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现制定原因分析及防范控制措施。 发生事故原因分析 一、高处坠落:主要发生在脚手架作业,各类登高作业,洞口临边作业所涉及的部位。其主要原因如下: (1)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 (2)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道口)五边(楼面临边、屋面临边、阳台临边、升降口临边、基坑临边)处不设防护拦杆。

(3)搭设脚手架时,材质过细,钢木混用,立杆间距过大,连墙杆过少,拉结不牢,基础不平以及脚手架跳板不满铺,架体防护不严密。 (4)施工升降机的安装和拆除时发生的倒塌。 (5)横板支撑体系不经过计算,无剪刀撑或拉杆数量不够,立杆排列混乱,造成整体失稳。 (6)塔吊安装拆卸中,违反安装拆除程序或使用中超载,斜拉斜吊。 违章乘坐吊篮,钢丝绳断裂和断绳保险,吊篮停靠装置,超高限位失误失灵造成的坠落。 二、坍塌:主要发生在施工基坑、边坡、桩壁、模板涨撑及施工现场临时建筑倒塌等。其主要原因是: (1)开挖基坑、基槽时,未按图纸情况设置安全放坡或支护,或者是放坡和支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2)在人工挖桩孔中,没按设计进行护壁等安全措施 (3)在刚施工成型的楼板上堆放过多的物料。 (4)在拆除工程,设备施工中,没按施工方案进行,野蛮施工。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

岗位危险源辨识及预防 一、掘进打眼工岗位危险源: 1、活矸、危岩、煤体松动砸伤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2、永久支护失效砸伤 2 、接班验收、处理 3、操作钻杆、钻机不当砸伤或夹伤 3、扎紧袖口、严禁戴手套扶钻 4、留有瞎爆、残爆崩伤 4、按规定处理严禁镐刨、管吹、拉脚线 5、风水管路连接不牢砸伤 5、定时、定期检查,确保管路完好 6、透水伤人 6、撤人、制定专项措施处理 二、支护工岗位危险源: 1、活矸、危岩、煤体松动砸伤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2、临时支护未背实、打牢砸伤 2、设专人检查、验收处理 3、永久支护失效砸伤 3、接班验收、处理 4、操作钻杆、钻机不当砸伤或夹伤 4、扎紧袖口、严禁戴手套扶钻 5、风水管路连接不牢砸伤 5、定时、定期检查,确保管路完好 6、顶板淋头水、裂隙砸伤 6、制定专项措施处理 三、架棚工岗位危险源: 1、活矸、危岩、煤体松动砸伤 1、严格执行敲帮问顶 2、临时支护未背实、打牢砸伤 2、设专人检查、验收处理

3、棚子间拉杆、撑木不牢,防倒器不到位砸伤或夹伤 3、设专人定期检查、验收处理 4、倾巷架棚无迎山角挤伤 4、回棚重新支设 5、棚子出现脱口、歪斜、前翻后迎砸伤 5、采取措施处理 四、耙岩(煤机司机 岗位危险源:1、钢丝绳磨损、断股超规定、挽疙瘩崩伤 1、检查更换 2、导向轮、尾轮安设不牢、转动不灵活挤伤 2、加强检查及时更换 3、上下山移耙岩机碰伤 3、采取防歪倒、下滑措施 4、拉大块岩石耙斗受阻崩伤 4、退回耙斗、破碎岩石重新耙取 5、耙斗出绳方向夹角过大崩伤 5、站在出绳相对侧操作 6、耙斗伤人。 6、耙斗两侧不允许站人。 五、综掘机司机(综掘机检修工 岗位危险源 :1、油管破裂、 U 型卡松动崩伤 1、加强检查保持完好 2、带电设备触电伤人 2、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设备 3、割煤时煤、岩飞溅崩伤 3、佩带防护用品 4、补装或更换截齿挤伤 4、停电、闭锁综掘机 5、顶板活矸、危岩砸伤 5、接班检查处理 6、切割头伤人事件 6、切割头停机上护罩 六、井下电钳工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班长(兼职安全员)职责 1真执行本车间制订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本本组员工的安全和健康负责。 2总结本班组工作时,认真做到位,劳动中随时检查安全情况。 3经常组织本班组安全学习,搞好安全合格班组活动,做好新员工的进班组岗位教育。 4教育员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冒险作业,认真执行危险作业审批制度。 5及时提供有关危及安全和健康的工艺流程和工夹器具的情况,预防工伤事故的发生。 6经常检查、督导本班组人员正确、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和防冻保暖、防暑降温设施,是员工在舒适、安全环境中进行劳动。 7当本班员工发生工伤事故时,要做到及时抢救伤员,保护事故现象,迅速向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并参加调查、分析事故,做到“四不放过”。即: a事故的原因没有查清楚不放过; b当事人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c没有制定防范措施不放过; d造成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罚不放过。

员工职责 1坚决执行“安全第一”方针,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 2正确合理使用各种设备、工夹具和防护用品,不擅自拆卸安全防护装置,不违章冒险作业。 3经常保持工作场地的清洁、整齐、畅通。工件堆放稳固,做到安全、文明生产(工作)。 4认真做到班前、班中、班后的安全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及时排除和报告有关部门,并作为交接班的内容之一。 5发现事故,要冷静,不要慌乱、要积极排险抢救人和设备,保护事故现场,及时报告领导并参加事故分析活动,及时填报工伤事故登记表。 6员工要认真执行“一般安全规程”中的各项具体规定。 7非电工一律不准接电线和装拆电气设备。 8严格操作规程,非本岗位设备不得随意操作,更不准使用特殊工种的设备。 一般操作规程 工作前 1必须要有足够的休息,精力充沛地做好上班期间的工作,凡是酒醉,或精神失常,不得上班工作。

八大高危作业操作规程-详细好用

一、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劳保穿戴整齐,不得酒后上岗,严格执行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2.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证》),进入受限空间、高处等进行动火作业时,还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票》和《高处作业票》等并执行其相关规定。 3.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气焊、手持电动工具等动火工器具本质安全程度,保证安全可靠。使用气焊、气割动火作业时,乙炔瓶应直立放置;氧气瓶与乙炔气瓶间距不应小于5m,二者与动火作业地点不应小于10m,并不得在烈日下曝晒。 4.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等火种散落或者喷溅的区域,10米内严禁存在易燃物品。 5.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护,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它有效的安全防火隔离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 6.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确认作业周围作业环境,严禁存放易燃可燃物品,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或彻底清理易燃可燃物品。 7.在油管、油罐、喷吹罐等容器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 8.在易燃易爆场所的动火作业,地面如有可燃物、可燃气体等,应检查检测确认,距用火点15 m以内的,应采取清理或封盖等措施;对于用火点周围有可能泄漏易燃、可燃物料的设备,应采取有效的空间隔离措施。 9.维修煤气管线的动火作业,应先查明其内部介质及其走向,煤气管道应使系统保持正压,严禁负压动火作业。 10.在生产、使用、储存氧气的设备上进行动火作业,氧含量不得超过15%。 11.五级风以上(含五级风)天气,无防雨措施的雨天,禁止露天动火作业。 12.动火作业完毕,动火人和监护人以及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应清理现场,监护人确认无残留火种后方可离开。 二、抽堵盲板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上岗前必须劳保穿戴整齐,不得酒后上岗,严格执行班组安全管理制度。 2.抽堵盲板操作前,首先通知煤气防护人员及安全员到场,并通知现场周边的岗位注意现场煤气浓度变化。现场设置警戒线或者安全护栏,并有专人监护,禁止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危险源识别及预防措施 (一)建筑施工主要危险源成因 建筑施工是高危作业,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源较多,其中有较大部分是重大危险源,危险源的触发、造成了形形色色的各种伤亡事故,将其分为: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塌坍、机械伤害、触电等五大类型,现将造成这五大伤害的各类危险源概述如下: 1、高处坠落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 以上(含2m)的高处作业面,就存在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的危险源,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作业平台和作业面周边、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物料提升设备及施工电梯进料口等部位,往往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的原因有:作业面脚手板未满铺,未按规范要求设置水平防护和立面防护,虽设置了防护但强度、刚度、高度不够或不严密,高处临悬空作业未系好安全带等。 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造成的伤害在建筑施工作业活动中经常发生,操作人员受到坠落的打击,往往来自于高处作业面层放置不妥的工具、材料及在垂直运输过程中因捆绑不牢固的物件坠落、立体交叉作业中的物件坠落、吊装工艺过程、违章作业的高空抛物、爆破作业、自然灾害引发的物体坠落打击等。造成的原因有: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未戴安全帽;高处作业工具、材料、小型设备放置不稳固无防护坠落措施;人员主要上、下通道未设置防护棚、塔吊旋转半径范围内的作业场所无防护棚,作业人员违章上下抛掷物料,高处作业面层未设置挡脚板,水平防护及立面防护不严密等原因。

3、坍塌倾覆: 土石方基坑作业、人工挖孔桩施工、脚手架搭拆、模板工程、拆除工程、挡土墙;物料提升机、塔吊、滑模、接料平台、移动操作台等均可能造成坍塌倾覆事故。 此类事故的发生,性质非常严重,后果不堪设想,甚至造成群死群伤。 造成的原因:无安全生产专项施工方案;土方不按规定放坡和支护;桩孔砼护壁未按设计施工,地下水未及时抽取或无降水措施;发现流砂、流泥没有及时的有效防治;脚手架搭设无设计计算书,搭设未经验收擅自投入使用,架体与建筑物未按规定拉结,未设置剪刀墙;支模架未经设计验算,无足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拆除工程施工无方案,未按规定顺序拆除等等。 4、机械伤害 塔吊、施工电梯、卷扬机、平刨机、电锯、钢筋加工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拌和机等机械伤害(场内运输工具),一旦出现事故,将会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尤其是塔吊、施工电梯和卷扬机可能引发群死群伤事故。引发机械伤害事故的原因有:大型机械设备基础不坚固引起倾覆;无资质安装、拆除、维保;机械作业人员无证上岗;各种限位保护装置失灵;机械传动部位无防护罩;起重作业信号不当,指挥不到位;钢丝绳未定期检查;作业人员酒后作业及其它违规违章等等。此外,还有引发火灾事故、场内交通事故等各种危险源。 5、触电(消防): 凡涉及用电的机械、照明、器具、配电箱(柜)、电缆、电线等导线、电杆及支架,用电防护设施、个人使用安全防护品的缺陷、操作人员的技术程度高低、周边的人群年龄的大小、素养的优劣,均可能在有电源的地方发生触电

4.3大酒店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大酒店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1、配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2) 2、应急发电机安全操作规程 (4) 3、电工操作技术安全规程 (5) 4、使用扶梯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6) 5、高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6) 6、电动工具安全操作规程 (7) 7、厨房烘炉、油炸炉、煎炉安全操作规程 (7) 8、厨房中式炒炉、蒸炉、蒸柜安全操作规程 (8) 9、厨房平头炉、扒房、上火炉安全操作规程 (8) 10、厨房燃气瓶安全操作规程 (9) 11、厨房压面机安全操作规程 (10) 12、厨房搅拌机安全操作规程 (10) 13、厨房刨冰粒机安全操作规程 (11) 14、厨房搅肉机安全操作规程 (12) 15、厨房和面机安全操作规程 (12) 16、厨房洗碗机安全操作规程 (13) 17、吸水泵安全操作规程 (14) 18、地毯机安全操作规 (14) 19、吸尘机安全操作规程 (15)

一、配电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1、高压电气设备运行、维护、操作岗位,应配备高压验电器、携带型接地线、绝缘胶靴、绝缘胶手套,绝缘棒和绝缘胶垫、安全帽、安全腰带等安全工具,安全工具应定期检验测试合格。 2、进行高压设备工作,必须遵守填用工作票或口头、电话指令。 须有两人在一起工作,其中一人为监护人。应完成保证工作人员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3、技术措施包括断开电源、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设置遮拦。 4、技术措施由值班人员执行。对于无值班人员的电气设备部位,由断开电源人执行,由监护人在场监护。 5、安全组织措施包括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工作转移和工作终结制度。 6、断开电源操作,操作人员与带电导体应保持安全距离;断开作业设备的电源,禁止在真空断路器线路工作,工作部分与电源最少有一个明显断路点;断开点与作业地点及邻近带电设备应保持安全距离,小于安全距离,必须采取绝缘板隔离措施;操作即可送电到作业设备的开关或刀闸,应采取防止误合闸措施;在刀闸传动机构上加锁;根据需要拉开操作直流回路及交流电压回路保险丝。 7、停电操作顺序,拉开低压分路开关;拉开低压总开关;拉开高压真空开关;拉开高压隔刀闸;挂上工作标示牌。 8、送电操作程序,合闸时与停电顺序相反;详细检查合闸是否

危险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操作规程 1、动火作业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程要求,遵守公司相关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焊接焊割作业人员必须具有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 2、必须按规定负责组织办理《安全作业许可书》,严格落实“三不动火”原则,即没有经批准的《安全作业许可书》不动火,防火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现场无人监护不动火;担当部门负责组织落实动火监护人,动火监护人要严格履行看火职责,及时处理、消除火灾隐患。 3、动火作业必须经安全主任进行作业前安全确认,作业部门或操作人员协助确认,经安全主任确认许可,落实《安全作业许可书》要求及有关防范措施后,操作人员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2、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对现场安全确认,明确高温熔渣、火星及其它火种可能或潜在喷溅的区域,该区域周围10米范围内严禁存在任何可燃品(化学品、纸箱、塑料、木头及其它可燃物等),确保动火区域保持整洁,无易燃可燃品。 3、对确实无条件移走的可燃品、动火时可能影响或损害无条件移走的设备、工具时,操作者必须用严密的铁板、石棉瓦、防火屏风等将动火区域与外部区域、火种与需保护的设备有效的隔离、隔绝,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4、高处动火作业前,操作者必须辨识火种可能或潜在落下区域,明确周围环境是否放置可燃易燃品,按规定确认、清理现场,以防火种溅落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室外进行高处动火作业时,5级以上大风应停止作业。 5、凡盛装过油品、油漆稀料、可燃气体、其它可燃介质、有毒介质等化学

品及带压、高温的容器、设备、管道,严禁盲目动火,凡是可动可不动的火一律不动,凡能拆下来的一定拆下来移到安全地方动火;特殊情况下必须动火时,要保证容器、设备、管道处于常温、常压状态,通过切断、加装符合要求的盲板等措施保证动火设备或管道与生产系统的物料彻底隔离,动火前必须检查分析容器、设备、管道中的化学品性质及周围环境,利用空气、惰性气体(氮气、氩气等)、水蒸汽、水等经过充分的吹扫、清洗、置换后,经反复确认无危险隐患后,方可动火;该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安全作业许可书》,并派人监火,现场备好灭火器材和水源,必要时可不定期将现场洒水浸湿。 6、使用气焊割动火作业时,氧气瓶与乙炔、丙烷气瓶间距不小于5米,二者与动火作业点须保持不少于10米的安全距离,气瓶严禁在阳光下曝晒,氧气瓶口及减压阀、阀门处不得沾染油脂、油污,乙炔瓶严禁横躺卧放;运输、储存、使用气瓶时,严禁碰撞、敲击、剧烈滚动,且气瓶要放置牢固,防止气瓶倾倒。 7、动火作业前应检查电焊机、气瓶(减压阀、胶管、割炬等)、砂轮、修整工具、电缆线、切割机等器具,确保其在完好状态下,电线无破损、漏电、卡压、乱拽等不安全因素;电焊机的地线应直接搭接在焊件上,不可乱搭乱接,以防接触不良、发热、打火引发火灾或漏电致人伤亡。 8、动火作业结束后,操作人员必须对周围现场进行安全确认,整理整顿现场,在确认无任何火源隐患的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

煤矿各系统岗位危险源辩识及预防

机电系统岗位危险源辨识与预防 一、井下配电工 岗位危险源:1、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2、硐室裂皮砸伤 3、电气火灾烧伤 4、拆卸、安装设备碰伤 预防措施:1、保持绝缘用具齐全、完好,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2、远离裂皮地点,保护自身安全 3、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进风侧,积极灭火 4、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二、井下电钳工 岗位危险源:1、电气火花击伤 2、带电的设备、电缆触电伤人 3、电气火灾烧伤 4、搬运、吊装设备碰伤 5、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预防措施: 1、切断电源,检查瓦斯,严格按章作业,保持设备清洁 2、保持绝缘用具和使用工具齐全、完好,严格按规程操作 3、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发生火灾要停在进风侧 4、捆绑牢靠,轻装轻放,严禁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的地方走动 5、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机检修必须闭锁开关 三、水泵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3、机房裂皮砸伤 4、电气火灾烧伤 5、拆卸、吊装设备碰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运转时保持安全距离 2、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3、远离裂皮地点,保护自身安全 4、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进风侧,积极灭火 5、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四、空压机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高温油、气烧伤 3、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4、机房裂皮砸伤 5、电气火灾烧伤 6、拆卸、安装设备碰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运转时保持安全距离 2、发生漏油、漏气现象,要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 3、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4、远离裂皮地点,保护自身安全 5、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进风侧,积极灭火 6、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五、提升机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及钢丝绳绞伤 2、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3、电气火灾烧伤 4、拆卸、吊装设备碰伤 5、攀高作业摔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运转时保持安全距离 2、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3、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上风侧,积极灭火 4、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5、佩带好防护用具。 六、主扇司机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3、电气火灾烧伤 4、登高作业摔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运转时保持安全距离 2、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3、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上风侧,积极灭火 4、给通风机注油上下梯子时要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七、矿灯充电(修理)工 岗位危险源:1、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2、擦洗、摆放矿灯和自救器碰伤 预防措施: 1、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2、擦洗、摆放矿灯和自救器要轻拿轻放 八、架空乘人装置司机(维护工) 岗位危险源:1、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位绞伤 2、钢丝绳断丝严重或插接头有抽头现象挤伤 3、拆卸、吊装设备碰伤 4、带电的设备触电伤人 5、电气火灾烧伤 预防措施: 1、加装护罩或遮拦等防护设施,停止运行必须闭锁开关 2、立即停机,排除故障 3、避免在可能发生设备倾倒或掉落的地方走动、停留 4、严格按规程操作,不擅自接触电气设备 5、保持消防器具齐全、完好,停在上风侧,积极灭火

各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钳工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前先检查工作场地及工具是否安全,若有安全隐患或损坏,应及时清理和修理,并安放妥当。 2、使用錾子,首先应将刃部磨锋,尾部毛头磨掉,錾切时严禁錾口对人,并注意铁屑飞溅方向,以免伤人,使用榔头首先要检查把柄是否松脱,并擦净油污。握榔头的手不准带手套。 3、使用的挫刀必须带锉刀柄,操作中除锉圆面外,锉刀不得上下摆动,应重推,轻拉回,保持水平运动,锉刀不得沾油,存放时不得互相叠放。 4、使用扳手要符合螺帽的要求,站好位置,同时注意旁人,以防扳手滑脱伤人扳手不允许当榔头使用。 5、使用电钻前,应检查是否漏电(如有漏电现象应交电工处理),钻夹工件装夹是否符合要求;人要站稳,手要握紧,两手用力要均衡并掌握好方向,保持钻杆与被钻工件面垂直。 6、使用虎钳,应根据工件精度要求加放钳口铜,不允许在钳口上猛力敲打工件,扳紧虎钳时,用力应适当,不能加加力杆,虎钳使用完毕,须将虎钳打扫干净,并将钳口松开。 7、使用卡钳测量时,卡钳一定要与被测工件的表面垂直或平行。 8、游标卡尺、千分尺等精密量具,测量时均应轻而平稳,不可在毛坯等粗糙表面上测量,不许测量正在发热的工件,以免卡脚磨擦损坏而影响测量精度。 9、使用千分表测量时,表与表架在表座上必须安装牢固,以免造成倾斜和摆动,影响测量精度。 10、使用水平仪时,要轻拿轻放,不要碰击,接触面未擦净前,不准将水平仪摆上。 11、攻丝与铰孔时,攻丝与铰刀中心均要与孔中心一致,用力要均匀,并按先后顺 序进行,攻、套丝时,应注意反转,并根据材料性质,必要时加润滑油,以免损坏板牙和丝锥,铰孔时不准反转,以免刀刃崩坏。 12、刮研时,工件应放置平稳,工件与标准面相互接触时应轻而平稳,并且不使棱角接触与碰击,以免损坏表面。刮削工件边缘时,刮刀方向应与边缘成一定的角度进行。 13、检修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拆卸修理过程中,拆下的零件应按拆卸顺序摆放,并做好标记,以免安装时弄错,拆修完毕要认真清点工具、零件是否丢失,严防工具、零件丢入转动的机器内部。经盘车后方可进行试车,办理移交手续。 14、设备在安装和检修过程中,应认真作好安装和检修的技术数据记录,如设备有缺陷,或进行了技术改进,应全面做好处理缺陷或改进的施工详细记录。 15、工作完毕后,收放好工具、量具、擦洗设备、清理工作台及工作场所,精密量具应擦净后存放在盒子里。

『安全生产』八大危险作业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八大危险作业操作规程 临时用电操作规程 1、电气设备的设置、安装、防护、使用、维修必须符合《施工临时用电规范》(JGJ46-2012)。 2、电工作业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准上岗独立操作。非电工严禁进行电气作业。 3、电工作业时,必须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酒后不准操作。 4、所有绝缘、检测工具应妥善保管,严禁他用,并应定期检查、校验。 5、线路不得拴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严禁乱拉、乱拖;各类移动电源及外部自备电源不可接入电网。灯具需要安装在金属脚手架、龙门架上时,线路和灯具必须用绝缘物与其隔离开,且距离工作面高度在3m 以上。 6、露天使用的电气设备,应有良好的防雨性能或有可靠的防雨设施。配电箱必须牢固、完整、严密。使用中的配电箱内禁止放置杂物。 7、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或接零。保护零线必须通过零线端子板连接。 8、安装在建筑物或构筑物上的配电箱为固定式配电箱,其箱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3m,小于1.5m。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应固定在支架上,其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6m,小于1.5m。 9、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 10、逐级漏电保护。施工现场的漏电保护开关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上安装的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50—100mA ,保护该线路;开关箱安装漏电保护开关的漏电动作电流应为30mA 以下。 11、在开关上接引、拆除临时用电线路时,其上级开关应断电上锁并加挂安全警示标牌。 12、临时用电线路及设备应有良好的绝缘,所有的临时用电线路应采用耐压等级不低于500V 的绝缘导线。 13、火灾爆炸危险场所应使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源及电器元件,并采取相应的防爆安全措施。 14、临时用电架空线路应采用绝缘铜芯线,并应架设在专用电杆或支架上。

岗位危险源辨识

压风机司机 一、工作流程 1、岗前准备→启动前的检查→380V低压盘送电(摘除警示牌→隔离刀闸合 到位→空气开关合闸)→PBG50-6型高压电源开关送电(隔离小车推入到位)→控制室内空气开关合闸→顺时针旋转急停按钮弹起→按下面板上“复位”键→再按“一般运行”键启动压风机→ST400触摸屏运行状态显示“一般运行”状态,空压机启动→检查ST400触摸屏各参数。 2、巡回检查(巡检流程:油气桶油位→排气温度→电机轴承温度→排气口 压力→注油压力→指示灯→管路→风包→电机→接地装置→灭火器材)。 3、停机操作(按ST400触摸屏下方的“停机”键→3分钟后,按下面板上的 急停按钮→停机完毕)。 二、危险源 1、精神状态不佳,情绪低落,巡检不到位; 2、油气桶排气压力高于0.02MP时,直接启动压缩机; 3、高压停送电时未戴绝缘手套和未穿绝缘鞋或未站在绝缘台上,停送电顺 序错误; 4、巡检过程中触摸或靠近设备旋转部位; 5、消防器材不合格; 6、接地装置失效; 7、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 8、油位读数在油位计的绿色区域中心之上,压风机持续运行; 9、压风机正常运行频繁操作急停按钮停机。 三、预控措施 1、压风机司机必须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上岗,由队值班干部班前会确认, 否侧,不得上岗; 2、油气桶排气压力高于0.02MP时,等待排气压力释放或人工排放到0. 02MP以下时,方可启动压缩机; 3、高压停送电时,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或站在绝缘台上,按照停送 电顺序操作; 4、巡检过程中严禁触摸或靠近设备旋转部位,转动部位应设护栏或悬挂警 示标语; 5、必须保证机房内的消防器材齐全有效,摆放位置正确; 6、接地装置连接可靠,无锈蚀; 7、操作电气设备时,严禁带负荷分合隔离开关,操作时由监护人监护; 8、油位读数在油位计显示油位不足时,维修工应急时加油; 9、压风机正常运行严禁操作急停按钮停机。 四、作业标准 1、司机保持精神状态良好上岗,严禁带情绪上岗; 2、操作高压电气设备主回路时,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电工绝缘靴 或站在绝缘台上; 3、设备运转中不得擦拭设备,对运转设备进行检查时,只可以目检; 4、操作时必须一人操作,一人跟随监护; 5、每天必须对保护装置试验一次,并认真填好记录; 6、操作低压盘电源回路,送电时先合刀开关,再合空气开关,停电时相反;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JSP-01

普车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不准戴围巾、穿拖鞋、凉鞋,均应穿长裤。长头发的应戴好工作帽。允许戴手套取放工件,不允许带手套操作机床。需戴防护眼镜。 2、检查供油系统,按规定对机床加油。检查各手柄是否在正常位置,进行保护性空运转。 3、装卸卡盘及大的工、夹具时,床面要垫木板,装卸工件要牢固,夹紧时可用接长套筒、禁止用榔头敲打,装卸工件后应立即取下扳手,滑丝的卡爪不准使用。在机床主轴上装卸卡盘应在停机后进行。 4、刀具装夹要牢靠,刀头伸出部分不要超出刀体高度1.5倍,垫片的形状尺寸应与刀体形状尺寸相一致,垫片应尽可能的少而平。 5、禁止把工、夹具或工件放在车床床身上和主轴变速箱上。 6、开车时不准改变主轴转速,溜板箱上纵、横自动手柄不能同时抬起使用,不准用手摸旋转工件,不准用手拉铁屑,禁止用手刹车。开车时精神一定要集中,不准离开机床。 7、停车测量工件,并将刀架移动到安全位置。 8、用顶尖装夹工件时,顶尖与中心孔应完全一致,使用前应将顶尖和中心孔擦净。后尾座顶尖要顶牢。 9、用锉刀光工件时,应右手在前,左手在后,身体离开卡盘,禁止用砂布裹在工件上砂光,应比照锉刀的方法,成直条状压在工件上。 10、用砂布打磨工件表面时,应把刀具移动到安全位置,不要让衣服和手接触工件表面。 11、下班前擦净机床,整好场地,拉下电闸。擦机床时小心刀尖,铁屑划破;擦导轨时摇动溜板箱,注意避免撞床头、卡盘、刀架等。 12、一旦发生事故,应立即停车拉下电闸,保持现场,及时汇报有关人员共同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钻工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1、严禁戴手套操作,遵守机床工一般规程。 2、工件夹装必须牢固可靠,钻小件时,应用工具夹持,不准用手拿着钻。 3、手动进刀时,一般按照逐渐增压和逐渐减压原则进行,以免用必过猛造成事故。 4、钻头上绕有长铁屑时,要停车清除。禁止用风吹,用手拉,要用刷子或铁钩清除。 5、精铰深孔时,拔取圆器和销棒,不可用力过猛,以免手撞在刀具上。 6、不准在旋转的刀具下翻转、卡压或测量工件。手不准触摸旋转的刀具。 7、横臂和工作台上不准有浮物件。 8、工作结束时,将横臂降到最低位置,主轴箱靠近立柱,并且都要卡紧。

柴油发电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编号:SM-ZD-11427 柴油发电机作业安全操作 规程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柴油发电机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简介:该规程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 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 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 读内容。 ⒈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⑴检查飞轮及发电机部分防护栏杆、防护罩应完好; ⑵操作人员应分工明确,确定专人监护,并穿戴好绝缘鞋;⑶开车前,应认真检查各变速箱、离合器、调速器曲轴控制、油盎油位,及各部紧固螺丝,确认无误,且油水温度不低于20℃时,方可进行启动; ⑷各系统管路闸门应处于工作位置; ⑸传动机构的连接螺栓应紧固良好; ⑹检查储气瓶压力是否正常,超速保险装置是否定位; ⑺置离合器手柄于启动位置,并打开扫气泵的排污阀; ⑻启动外循环水泵、滑油泵、燃油泵。 ⒉柴油机的启动和运行: ⑴停车超过24小时,须打开试动阀,并启动润滑油泵;较长时间停用(一般七天)的发电机,励磁机应测量电

岗位危险源辨识

岗位危险因素辨识 一危险源定义 1.危险源 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险源的识别应包括组织活动的三种时态和三种状态下的各种潜在的危险源。 1)三种时态是指过去、现在、将来。在组织对现场、现有危险源进行辨识和控制时,主要分析以往遗留的危险以及计划活动中可能带来的危险辨识与控制。 2)三种状态是指正常、异常和紧急状态。经营活动连续几个月,甚至一年或几年运行情况平稳,是正常状态。经营活动偏离正常状态或发生预料之内的,危险源与正常状态有相对差异的,属异常状态。紧急状态则是指发生火灾、爆炸、洪水、雷击等事故状态。 2.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定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化学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这里的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3.重要危险源 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确定的风险较大或不可接受的危险

源。 二危害辨识方法 1.危害辨识方法:工作危害分析(JHA) 1)调查法:辨识小组在作业现场进行调查、辨识; 2)安全检查表辨识法:辨识小组编制安全检查表,根据安全检查表的内容进行辨识; 3)经验法:辨识小组根据工作经验,结合国内外事故案例和企业以往的事故案例进行现场辨识; 4)经辨识的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识别登记表》内。 本评价对作业危险进行辨识时,将采用调查法和经验法相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比较全面的识别目的。 2.评价准则 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对辨识出的危害进行风险评价,以量化项目经营过程中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程度。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认为影响危险性的三个主要因素是:发生事故或危险事体制改革的可能性,用符号L表示。人出现在这种危险环境的时间,用符号E表示。发生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用符号C表示。作业条件危险性,用符号D表示。D值大,说明该系统危险性大,需要啬安全措施,或改变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或减少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或减轻事故损失,或调整到允许范围。 D=L×E×C L、E、C的分数值取值范围见表2.1、2.2、2.3、2.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