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符号大全70327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5
钢筋符号及分类,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钢筋符号,可复制粘贴钢筋分类:1、按力学性能分,有四个等级。
Ⅰ级钢筋(300/420级);可复制粘贴符号:AⅡ级钢筋(335/455级);可复制粘贴符号:BⅢ级钢筋(400/540);可复制粘贴符号:CⅣ级钢筋(500/630);可复制粘贴符号:D2、按直径大小分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3、按生产工艺分热轧、冷轧、冷拉的钢筋,还有以Ⅳ级钢筋经热处理而成的热处理钢筋,强度比前者更高。
4、按在结构中的作用分受压钢筋、受拉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箍筋等,配置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按其作用可分为下列几种:⑴受力筋—承受拉、压应力的钢筋。
⑵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应力,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于梁和柱内。
⑶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内钢箍的位置,构成梁内的钢筋骨架。
⑷分布筋—用于屋面板、楼板内,与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将承受的重量均匀地传给受力筋,并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热胀冷缩所引起的温度变形。
⑸其它—因构件构造要求或施工安装需要而配置的构造筋。
如腰筋、预埋锚固筋、预应力筋,环等。
5、按轧制外形分⑴光面钢筋:I级钢筋(Q300钢钢筋)均轧制为光面圆形截面,供应形式有盘圆,直径不大于10mm,长度为6m~12m。
⑵带肋钢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种,一般Ⅱ、Ⅲ级钢筋轧制成人字形,Ⅳ级钢筋轧制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⑶钢线(分低碳钢丝和碳素钢丝两种)及钢绞线。
⑷冷轧扭钢筋:经冷轧并冷扭成型。
直径大小:钢丝(直径3~5mm)、细钢筋(直径6~10mm)、粗钢筋(直径大于22mm)。
钢筋现如今被广泛应用于任何建筑上,为人类的进步取得了更好的证明,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
钢筋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钢筋符号大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钢筋符号钢筋的分类:1、按力学性能分:HPB235级钢筋(一级),HRB335级钢筋(二级),HRB400级钢筋(三级)和RRB400级钢筋(四级)2、按轧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3、按钢筋直径大小分为:钢丝(3~5mm)细钢筋(6~10mm)中粗钢筋(12~20mm)粗钢筋(大于20mm)钢筋符号: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在Word文档中打钢筋符:φ一级钢筋输入E000,选中E001(涂黑)后按ALT+X 即可变成二级钢筋输入E001,选中E002(涂黑)后按ALT+X 即可变成三级钢筋输入E002,选中E003(涂黑)后按ALT+X 即可变成一级、二级、三级钢筋符号如下图:(A、B、C分别代表一级、二级、三级)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F(断面积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钢的密度为:7.85g/cm3,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 W=0.00617×d2(kg/m)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每米重量=0。
00617×144=0.888kg每米钢筋重量表Φ6=0。
222㎏Φ8=0.395㎏Φ10=0.617㎏Φ12=0。
888㎏Φ14=1.21㎏Φ16=1。
58㎏Φ18=2㎏Φ20=2.47㎏Φ22=3㎏Φ25=3.86㎏(0。
617为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的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钢筋的重量=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直径*0。
00617 一般计算时Φ12以下和Φ28的钢筋取小数点后3位,Φ1到Φ25的钢筋取小数点后2位.。
迅捷CAD2018-06-28 16:55:37
钢筋符号多种多样, 虽然在外行看来看似没有区别, 其中城市有很多的分歧, 怎么进行识别呢?如何快速学会钢筋识图, 这里分享全面的钢筋符号年夜全一起看看吧.
一.钢筋符号暗示方法
二.箍筋暗示的方法都有哪些?
这里年夜家想要获取钢筋图纸, 或者是钢筋字体, 迅捷CAD图库, 免费获取, 另外海量别墅, 建筑, 家装练习图, 免费使用.
三.钢筋直径符号暗示方法
年夜家都知道钢筋的直径符号为:Φ.读音:fài.在图纸中通经常使用Φ暗示直径, 比如钢筋Φ10, 意思是就是钢筋的直径是
10cm.
怎么进行暗示呢?Word文档+excel表格+键盘输入+AutoCAD就可以把持, 九种暗示方法了解一下.。
如何看钢筋图纸热扎钢筋等级和直径符号强度等级代号外形钢种公称直径mm符号主要用途常用材料HPB235 光圆低碳钢8--20 非预应力Q235HRB335月牙肋合金钢6--50非预应力、预应力20MnSiHRB400 6--50 25MnSi RRB400 6--50 预应力40Si2MnV钢筋的标注在图样中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①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②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3Ф20:Ф8 @ 20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一般钢筋的表示方法名称图例名称图例名称图例钢筋断面带直钩的钢筋端部半圆形弯钩的钢筋塔接无弯钩的钢筋端部带丝扣钢筋端部半直钩的钢筋端部半圆形弯钩的钢筋端部无弯钩的钢筋塔接套管接头常用构件的代号序号名称代号序号名称代号序号名称代号1板B15吊车梁DL29基础J 2屋面板WB16圈梁QL30设备基础SJ 3空心板KB17过梁GL31桩ZH 4槽形板CB18连系梁LL32柱间支撑ZC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各种钢筋的符号
各种钢筋的符号如下:
1. Ф:一级光圆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一级钢8个的。
2. Ф:一级带肋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一级钢8个的。
3. Ф:一级带肋钢筋符号(细),表示钢筋的直径为一级钢10个的。
4. :二级光圆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二级钢10个的。
5. :二级带肋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二级钢10个的。
6. :三级光圆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三级钢10个的。
7. :三级带肋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三级钢10个的。
8. :四级光圆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四级钢10个的。
9. :四级带肋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四级钢10个的。
10. :HRB500级热轧带肋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HRB500级热轧带肋钢筋10个的。
11. :HRB500级热轧光圆钢筋符号,表示钢筋的直径为HRB500级热轧光圆钢筋10个的。
以上是各种钢筋的符号信息。
钢筋混凝土构件图示方法中钢筋的标注:一般采用引出线的方法,具体有以下两种标注方法: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各类钢筋的表示方法1.梁箍筋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
箍筋加密区与蜚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例:A10-100/200(4),A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A8-100(4)/15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8,加密区间距为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为150,两肢箍。
需要注意的是此处表示间距不是用"@",而是用"-"。
当抗震结构中的非框架梁及非抗震结构中的各类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及肢数时,也用斜线"/"将其分隔开来。
注写时,先注写梁支座端部的箍筋(包括箍筋的箍数、钢筋级别、直径、间距及肢数),在斜线后注写梁跨中部分的箍筋间距及肢数。
例:13A10-150/200(4),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0;梁的两端各有13 个四肢箍,间距为15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四肢箍。
18A12-120(4)/200(2),表示箍筋为Ⅰ级钢筋,直径φ12;梁的两端各有18 个四肢箍,间距为120;梁跨中部分,间距为200,两肢箍。
2.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梁上部贯通筋或架立筋根数,应根据结构受力要求及箍筋肢数等构造要求而定。
注写时,须将架立筋写入括号内。
例:2B22 用于双肢箍;2B22+(4A12)用于六肢箍,其中2B22 为贯通筋,4A12 为架立筋。
建筑钢筋符号大全建筑钢筋是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它承担着混凝土结构的受力作用,是建筑物的重要支撑。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我们需要使用各种钢筋符号来标示不同类型和规格的钢筋,以便工程师和施工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设计图纸。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建筑钢筋符号的种类和用途,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钢筋直径符号。
1. φ6,表示直径为6毫米的钢筋。
2. φ8,表示直径为8毫米的钢筋。
3. φ10,表示直径为10毫米的钢筋。
4. φ12,表示直径为12毫米的钢筋。
5. φ16,表示直径为16毫米的钢筋。
6. φ20,表示直径为20毫米的钢筋。
7. φ25,表示直径为25毫米的钢筋。
8. φ32,表示直径为32毫米的钢筋。
二、钢筋截面形状符号。
1. □6,表示截面为6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2. □8,表示截面为8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3. □10,表示截面为10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4. □12,表示截面为12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5. □16,表示截面为16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6. □20,表示截面为20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7. □25,表示截面为25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8. □32,表示截面为32平方毫米的方钢筋。
三、钢筋材质符号。
1. HRB335,表示普通热轧带肋钢筋。
2. HRB400,表示高强度热轧带肋钢筋。
3. HRB500,表示超高强度热轧带肋钢筋。
四、钢筋弯曲符号。
1. 90°,表示钢筋的弯曲角度为90度。
2. 135°,表示钢筋的弯曲角度为135度。
3. 180°,表示钢筋的弯曲角度为180度。
五、钢筋长度符号。
1. L=6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6米。
2. L=9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9米。
3. L=12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12米。
4. L=15m,表示钢筋的长度为15米。
六、钢筋间距符号。
1. S=100mm,表示钢筋的间距为100毫米。
2. S=150mm,表示钢筋的间距为150毫米。
钢筋符号大全,一级、二级、三级钢筋符号来源: 发布时间:2011-08-18 13:59钢筋的分类:1、按力学性能分:HPB235级钢筋(一级),HRB335级钢筋(二级),HRB4 00级钢筋(三级)和RRB400级钢筋(四级)2、按轧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3、按钢筋直径大小分为:钢丝(3~5mm) 细钢筋(6~10mm) 中粗钢筋(12~ 20mm) 粗钢筋(大于20mm):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 :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 @ 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在Word文档中打钢筋符号:φ一级钢筋 输入 E000,选中E001(涂黑)后按ALT+X 即可变成二级钢筋 输入E001,选中E002(涂黑)后按ALT+X 即可变成 三级钢筋 输入E002,选中E003(涂黑)后按ALT+X 即可变成 一级、二级、三级钢筋符号如下图:(A 、B 、C 分别代表一级、二级、三级)重量计算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
其基本公式为:W (重量,kg )=F (断面积m2)×L (长度,m )×ρ(密度,g/cm3)×1/1000 钢的为:cm3,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W=×W=×d2d2(kg/m )d=直径mm ,如断面直径为12mm 的螺纹钢,每米重量=×=×144=144= 每米钢筋重量表Φ6=㎏ Φ8=㎏ Φ10=㎏ Φ12= ㎏ Φ14= ㎏Φ16=㎏ Φ18=2㎏ Φ20=㎏ Φ22= 3㎏ Φ25=㎏(为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的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钢筋的重量=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直径*一般计算时Φ12以下和Φ28的钢筋取小数点后3位,Φ14到Φ25的钢筋取小数点后2位。
钢筋符号大全一级、二级、三级、四级钢筋符号钢筋的分类:1、按力学性能分:HPB235级钢筋(一级),HRB335级钢筋(二级),HRB400级钢筋(三级)和RRB400级钢筋(四级)2、按轧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带肋钢筋3、按钢筋直径大小分为:钢丝(3~5mm)细钢筋(6~10mm)中粗钢筋(12~20mm)粗钢筋(大于20mm)钢筋符号:1。
标注钢筋的根数、直径和等级:3Ф20:3:表示钢筋的根数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20:表示钢筋直径2。
标注钢筋的等级、直径和相邻钢筋中心距Ф8@200:Ф:表示钢筋等级直径符号8:表示钢筋直径@:相等中心距符号200:相邻钢筋的中心距(≤200mm)在Word文档中打钢筋符:φ一级钢筋输入E000,选中E001(涂黑)后按ALT+X即可变成二级钢筋输入E001,选中E002(涂黑)后按ALT+X即可变成三级钢筋输入E002,选中E003(涂黑)后按ALT+X即可变成一级、二级、三级钢筋符号如下图:(A、B、C分别代表一级、二级、三级)重量计算钢材理论重量计算的计量单位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为:W(重量,kg)=F(断面积m2)×L(长度,m)×ρ(密度,g/cm3)×1/1000钢的密度为:7.85g/cm3,螺纹钢理论重量计算公式如下:W=0.00617×d2(kg/m)d=断面直径mm,如断面直径为12mm的螺纹钢,每米重量=0.00617×144=0.888kg每米钢筋重量表Φ6=0.222㎏Φ8=0.395㎏Φ10=0.617㎏Φ12=0.888㎏Φ14=1.21㎏Φ16=1.58㎏Φ18=2㎏Φ20=2.47㎏Φ22=3㎏Φ25=3.86㎏(0.617为圆10钢筋每米重量,钢筋的重量与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钢筋的重量=钢筋的直径*钢筋的直径*0.00617一般计算时Φ12以下和Φ28的钢筋取小数点后3位,Φ1到Φ25的钢筋取小数点后2位。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表示箍筋为φ10 ,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2)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 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 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 + 3Φ22(-3)/ 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 Y500×250
φ10@100/200(2) 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 4/2 6Φ25 4/2 6Φ25 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钢筋混凝土粘结锚固能力可以由四种途径得到:①钢筋与混凝土接触面上化学吸附作用力,也称胶结力。
②混凝土收缩,将钢筋紧紧握固而产生摩擦力。
③钢筋表面凹凸不平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的机械咬合作用,也称咬合力。
④钢筋端部加弯钩、弯折或在锚固区焊短钢筋、焊角钢来提供锚固能力。
为了保护钢筋、防腐蚀、防火以及加强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在构件中的钢筋外面要留有保护层(图3.3.3)。
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梁、柱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5mm,板和墙的保护层厚度为10~15mm。
正筋就是正弯矩筋,简单的说,就是对于受弯构件来说,如梁板等,下部受拉的部位的钢筋,对于连续梁板,一般就在跨中, 同理,负筋一般在支座处(上部受拉)
通长钢筋就是指在所标的区段内通长设置,直径可以不相同,可以采用搭接连接形式,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个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抗拉强度,而且两端应按受拉锚固的钢筋
贯通筋是指贯穿于构件(如梁)整个长度的钢筋,中间既不弯起也不中断,当钢筋过长时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变直径。
贯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钢筋,也可以是架力钢筋。
支座有负筋,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应该是指梁的支座部位用以抵消负弯矩的钢筋,俗称担担筋。
一般结构构件受力弯矩分正弯矩和负弯矩,抵抗负弯矩所配备的钢筋称为负筋,一般指板、梁的上部钢筋,有些上部配置的构造钢筋习惯上也称为负筋。
当梁、板的上部钢筋通长时,大家也习惯地称之为上部钢筋。
至于端支座负筋,中间支座负筋就是两端的和中间的
盖筋又名盖铁、扣筋,通常设置在板的支座(端支座,中间支座),位置在板的上皮,其作用是抵抗板的负弯矩,也可以叫板负筋现在板中差不多都有两层,下层筋都是通长的,应该叫主筋,而板负筋是架起来的,板负筋根据设计的不同也不一样,有板上全放的,也有不全放的,不全放的设计一般是长度有梁短跨的1/4
吊筋是将作用于混凝土梁式构件底部的集中力传递至顶部,是提高梁承受集中荷载抗剪能力的一种钢筋,形状如元宝,又称为元宝筋。
主要作用是:由于梁的某部受到大的集中荷载作用,可能会使梁上引起斜裂缝,特别是力作用在受拉区内,为了使梁体不产生局部严重破坏,同时使梁体的材料发挥各自的作用而设置的,主要布置在剪力有大幅突变部位,防止该部位产生过大的裂缝,引起结构的破坏,就必须配吊筋了,还要加配附加箍筋。
“腹筋” 作用:梁的抗扭它在设计上属构造配筋,即力学上不用设计计算具体力的大小,按国家设计规范的构造要求查得此数据。
当梁高大到一定要求时,就得加设腰筋,按多少、加多大规格按构造要求规范查得。
1、什么是负弯矩:在弯矩图上(如果你学过结构力学你可以跳过这一部分),向上弯起的弯矩是正弯矩,反之,向下弯起的弯矩就是负弯矩;打个比方,你用手拗一只筷子,向下拗的时候,是筷子下部先断;这是正弯矩,向上拗的时候,是是筷子上部先断,这是负弯矩;明白了正负弯的区别,你就可以往下看了;
2、为抵抗负弯矩而设置的钢筋就叫负弯矩筋,在工地上常常简称为“负筋”,一般来说,常碰到的负弯矩筋有两种,一种是楼板与梁交接的地方,也就是楼板“生根”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在楼板受力的影响下,应该是梁面受力,对楼板来说,这就是负弯矩筋,一般长度为跨过梁面1米左右;另一种就是梁的支座处,因为梁支端两端受向下的弯矩,在梁支座处,存在负弯矩,这是一个关键部位,常按锚固要求放一定的负筋
2、依据GB50010-2002,在温度,收缩应力较大的现浇板区域内,钢筋间距宜取为150~200MM,并应在板的未配筋表面布置温度收缩钢筋. 温度收缩钢筋可利用原有钢筋贯通布置,也可另行设置构造钢筋网,并与原有钢筋按受拉钢筋的要求搭接或在周边构件中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