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洋-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
- 格式:docx
- 大小:27.34 KB
- 文档页数:6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评价发表时间:2015-12-31T11:24:56.54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4期供稿作者:冯晓霞[导读] 四川省资阳市中医院品管圈活动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即为品管圈.四川省资阳市中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
方法:在品管圈活动前先对科室的住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进行统计。
由全科12名护士自愿组成一个品管圈,成立质量控制品管圈,确立提高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科室的住院产妇纯母乳喂养现状进行调查,找出纯母乳喂养不足或未进行纯母乳喂养的原因,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结果: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住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有所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住院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产妇满意度,同时也提高了圈员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使我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得以更加细微的体现。
关键词:品管圈;纯母乳喂养率;效果品管圈活动(QCC)是指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类似的基层人员,自动自发地进行质量管理活动而组成的团队即为品管圈[1]。
2014年3月24日,我们组建了品管圈,分析纯母乳喂养率低下的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并组织实施,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教育方式指导母乳喂养,并统计。
包括宣传母乳喂养的益处,母乳喂养过程中常规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QCC管理手法,并统计。
开展QCC活动前:备注:无:没有奶水喂养。
少:奶水喂养后仍需添加奶粉。
足:奶水喂养刚刚好。
多:喂养后奶水仍充足。
喂养率=(乳汁量充足的产妇人数+乳汁量多的产妇人数)/当天产妇人数×100% 母乳喂养率低下的原因分析:一、病员因素:1.乳头喂奶姿势不当,乳头含接错误致乳头皲裂疼痛影响吸吮。
母乳(蛋白质、铁蛋白、碳水化合物以及维生素等)对婴儿是最完美且天然最理想的环保健康食物,可以提供婴儿出生后6 个月内的最佳营养,以实现婴儿的最佳生长、发育和健康,还降低婴儿疾病发生率[1-2]。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存在各种因素而导致的母乳喂养率越来越呈现一个较低的水平,初产妇群体普遍存在着母乳喂养经验的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从而致使产妇缺乏母乳喂养信心,且严重的降低了母乳喂养率[3-4]。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工作现场、工作性质相似的人自发组织形成的小组,是一种比较活跃的品质管理形式,通过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运作方式,可以减少工作中错误的发生率及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品质管理活动。
自我效能是指人们对自己成功实施和完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后1 h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应用效果何惠言 胡丽玲 邓丽娟中山陈星海医院产科 528415通信作者:何惠言,Email:**************** 【摘要】 目的 观察评价分析品管圈(QCC)活动在提高产后1 h母乳喂养自我效能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19年5月产房内阴道分娩、无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产后1 h母乳喂养率的孕产妇73例未采取品管圈(QCC)活动作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6月至2019年9月产房内阴道分娩、无母婴分离的产妇进行产后1 h母乳喂养率的孕产妇73例采取品管圈(QCC)活动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产后1 h及1个月母乳喂养率与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结果 观察组产妇产后1 h及1个月后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90.41%(66/73)、80.82%(59/73),均高于对照组58.90%(43/73)、45.21%(33/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入院、产妇出院及产后1个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分分别为(110.59±9.97)分、(112.23±18.14)分、(110.96±20.87)分,均高于对照组(96.57±9.18)分、(98.03±19.15)分、(95.38±21.7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115现代养生 2021年11月第21卷第22期临床护理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的应用效果邱湜 谌章琴【摘要】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
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2月句容市妇幼保健院母婴同室产妇86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3例患者。
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护理方法。
分析两组产妇的乳房胀痛、母乳喂养技能、泌乳量、母乳喂养成功情况、母乳喂养失败原因、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喂奶体位、挤奶手法、托乳姿势、含接姿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的泌乳量充足与正常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失败率低于对照组(P <0.05)。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86.05%(P <0.05)。
结论 母婴同室产妇护理中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
【关键词】 母婴同室;品管圈活动;新生儿;母乳喂养成功率;乳房胀痛;护理满意度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1)22-115-03作者单位:212400 江苏省句容市妇幼保健院六病区产科分娩是一个女性的生理过程,分娩后母乳喂养一方面能够促进新生儿抵抗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降低产妇发生乳腺癌的风险[1]。
但是,目前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许多产妇没有充分认识母乳喂养的效果[2]。
品管圈是在同一工作地点,以自主的力量,推行品质管理活动的小团体。
这个团体将不断的为全公司品质管制活动的一环实现自我启发和相互启发,活用品管技巧推行工作场所的管理改善,能够提高现场品质意识、问题意识和改善意识,提高现场士气,培养团队精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工作中挖掘乐趣、意义,达到符合人性需要的自主管理,发挥智慧、启发脑力资源,透过科学性的活动可开阔视野,品质保证彻底执行。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的应用效果。
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依据品管圈的原则与方法开展“提高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通过对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拟定对策并进行效果确认。
结果经过5个月的品管圈活动,住院产妇的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从改善前的45.4%提高到改善后的80.1%。
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母婴健康,提高产科服务质量。
关键词:品管圈;母乳喂养;健康教育;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健康保健为人们所重视,健康教育成了医护人员不可缺少的一项护理工作。
美国医学会指出,医院是教育机构,医院对病人及家属都应提供健康教育[1]。
因国内护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2],而我院地处偏僻贫困县,产科收治的多为城镇及乡镇村的孕产妇,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给健康教育的落实带来一定的难度。
而品管圈是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3]。
针对产科特点,全面考虑母婴、家庭、社会方面的需要,自2016年至今我院举行多次的品管圈活动,我科拟定“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为主题,取得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成立品管圈小组 2016年11月我院产科自发组建了11人品管圈小组,护士长担任辅导员,选举一名护师担任圈长。
圈员年龄21--50岁,平均年龄31岁,小组讨论选出圈各为“育婴圈”,圈徽内的双手代表产科工作人员精心护理,妈妈为宝宝提供母乳,太阳喻为健康,绿色代表生命,整个圈徽的意义就是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妈妈的哺喂让宝宝健康成长。
品管圈小组成立后,由辅导员和圈长组织培训,使圈员掌握活动管理知识及品管圈的七大手法运用等。
1.2活动实施1.2.1 确定主题全体圈员以“头脑风暴法”依据上级政策性、重要性、迫切性、圈能力四个方面进行主题评价,最后确定“提高住院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晓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品管圈护理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5-05-28T16:17:50.72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唐彦梅[导读] 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唐彦梅(江苏省南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六病区江苏南通226001)【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
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并对产科病区住院分娩的产妇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对照组,按产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指导相关知识;另一组为观察组,成立品管圈小组对孕产妇进行护理。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出院时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知晓率分别是100%、80.24%,母乳喂养成功率分别是80.86%、61.72%,产妇乳房胀痛发生率分别是26.54%、59.88%。
观察组产妇母乳喂养技巧正确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明显提高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母乳;喂养成功率;应用【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4-0038-03 QualitycontrolcirclecareinimprovingtheapplicationofthesuccessrateofbreastfeedingTangYanmei.MaternityandchildhealthcareinNantong,JiangsuProvince,Na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qualitycontrolactivitiesintheapplicationofimprovethesuccessrateofbreastfeeding.MethodsSetupqualitymanagementcircleactivitygroup,andt 【Keywords】Qualitycontrolcircle;Breastfeeding;Thesuccessrate;Application品管圈是一种新型的持续质量管理和改进模式,是由同一工作现场的人员自觉或自发的进行品质管理活动所组成的一个活动团体,从工作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和工作方式,并不断地改进[1]。
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
方法:由11人成立品管圈组织,分析非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原因有:新进护理人员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缺乏、有关母乳喂养知识多,产妇记不住、护士宣教不到位。
采取相应措施:定期组织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丰富宣教形式、巩固强化记忆;明确宣教时机,团体合作落实宣教。
结果: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由87.2%提高到了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实现了持续质量改进。
【关键词】品管圈;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77-02护理安全和持续质量改进是护理管理中永恒的主题,QCC被引入护理质量管理领域,能够把管理学理论、方法有机地与临床实际结合起来,用实证来改善和解决问题,建立“不断做持续改”的护理质量管理新模式,用数据来证明管理的科学性,使经验性管理逐渐转向科学化的管理[1]。
所谓“品管圈”活动,即是指在相同、相近或互补性质工作场所的人们主动组成几人(通常7~13人左右)一圈的活动团队,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采取科学的统计工具及方法,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来解决工作现场和管理活动的问题与课题,由此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2]。
母乳喂养是新生儿最科学有效的喂养方法,能促进母婴感情,对婴儿的心理、生理和智力发育都十分重要。
目前全球范围内婴儿6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仅有37%左右[3]。
因此寻求一种科学的方法来改善纯母乳喂养情况是非常有必要的,这种干预的开始就是新生儿住院期间的纯母乳喂养。
为此我科室成立了以“提高母婴同室新生儿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成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现报告如下。
1.品管圈的建立1.1 组圈2016年4月,产科一区11名护理人员自发组圈,成立品管圈小组。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剖宫产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产科病房2013年5-8月行剖宫产手术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前;2013年9-12月行剖宫产手术200例,设为品管圈活动后。
产科病房5名护士组成一个“爱心天使圈”,确立“提高剖宫产母乳喂养率”为活动主题,对活动前产科病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
比较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产科病房母乳喂养情况。
结果: 应用品管圈活动后母乳喂养率较活动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早泌乳,提高了母乳喂养率,提高了专科护理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降低了产妇乳房肿胀和乳腺炎的发生,促进了产科病房的质量持续改进,真正达到了爱婴医院的标准。
【关键词】母乳喂养;品管圈;宣教;爱婴医院;【中图分类号】R17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376-01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是指在工作岗位上为了解决问题,自上而下自发组织的、有激情有精力的护理人员所进行的品质管理活动,应用品质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中的关键问题[1]。
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提出倡导母乳喂养,并将每年8月第一周定为母乳喂养周,同年卫生部确定了每年5月20日为全国母乳喂养日。
1992年我国在此基础上提出创建爱婴医院,并把母乳喂养达标率作为评定爱婴医院质量的基本和必要条件。
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人工喂养的坏处已深入人心。
然而随着近几年剖宫产率的提高,产后无乳、少乳及泌乳晚的发病率极高,受产科劳动强度大的影响,护理质量跟不上,23年来我院母乳喂养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任丘市区各医院分娩婴儿为9800余人,在我院出生婴儿为4300人,据不完全统计:产妇产后12小时内无乳者达76%,24小时无乳者达54%,48小时无乳者达32%。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
扈菊英
【期刊名称】《当代护士(学术版)》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16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母乳喂养率,选取本科室2015年7月~12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产妇母乳喂养技能、乳房胀痛情况、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结果观察组在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促进产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37-38)
【作者】扈菊英
【作者单位】430070 武汉湖北省妇女儿童医院产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1
【相关文献】
1.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运用 [J], 黄苏萍
2.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运用 [J], 朱淑惠;曾小玉;黄小英
3.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运用 [J], 黄苏萍
4.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女婴患儿尿标本一次性留取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 [J], 韩新娥;闫彩琴;尚全梅;张文萍;许芳
5.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应用效果 [J], 钟宇;周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6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母乳喂养率,选取我科室2015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能、乳房胀痛情况、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在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促进产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初产妇;母乳喂养;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Method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treated 150 cases of primipara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activities to increas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ly 2015 to December were 150 cases of primipara a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maternal breastfeeding skills, breast tenderness, lactation and breast milk feeding success rate.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iding posture, milking technique, milk feeding posture, containing posture score, breast pain sco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mount of lact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QCC canimprove breastfeeding skills, promote postpartum lactation, improve breastfeeding success rate,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The primipara;Breast feeding 母乳是最适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食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科学育婴的一项重要措施。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运用朱淑惠;曾小玉;黄小英【摘要】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我院妇产科于2017年2月和2017年10月进行调查,调查例数各70例,设置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对比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品管圈活动,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相关指标、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总满意率.结果研究组产妇在托乳姿势、喂奶体位、挤奶手法、乳房胀痛评分等母乳喂养相关指标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82.85%、护理总满意率为97.14%,对比组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48.57%、护理总满意率为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作用突出,可在临床实践中予以推广并大力应用.【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8(008)010【总页数】3页(P145-147)【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母乳喂养;成功率;护理质量【作者】朱淑惠;曾小玉;黄小英【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 517000;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 5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1品管圈活动就是在同一部门内护理人员在共同工作目标下自发组成的队伍,以改善护理质量、全员参与为基础,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实施持续不间断的质量改进工作,最终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1-3]。
母乳喂养是妇产科最为关注的重点问题,正确、良好的母乳喂养是保证新生儿健康的关键[4-5],本研究针对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运用情况进行对比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针对我院妇产科2017年2月和2017年10月进行调查,调查例数各70例,设置为研究组和对比组,并于2017年2~10月实施品管圈,且产妇的身体状况均良好,符合母乳喂养标准,排除严重营养不良产妇、退乳产妇、视听障碍产妇、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产妇。
品管圈活动对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3-03-07T02:49:32.06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33期作者:唐文阳小兰蒋曦陵通讯作者李月迎[导读]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
唐文阳小兰蒋曦陵通讯作者李月迎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四医院 541000【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抽取医院2020年1月收治未开展品管圈活动40例NICU新生儿以及2022年1月接受品管圈活动的40例1NICU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比较两组活动前后的干预效果。
结果:乙组的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和母乳喂养知识评分均高于甲组(P<0.05)。
结论:在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中开展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同时护理人员在母乳喂养知识上的掌握度也有所提高。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提高NICU新生儿母乳喂养率;效果母乳喂养不论是对于新生儿的健康还是母体健康都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国内医院开展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制度比较封闭,母乳在采集、储存、转运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母乳喂养的难度比较高。
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比较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其随之也有较高的医疗服务需求,由此临床也越来越重视母乳喂养管理,以免其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而品管圈活动能够满足当前医护人员需求,改善母乳喂养管理上的问题[1]。
为此,本文将对品管圈活动进行深入分析,详细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医院一共抽取80例NICU新生儿,随机将其分为甲组(未开展品管圈活动干预)和乙组(接受开展品管圈活动干预),每组40例。
日龄:甲组1-29天(13.24±2.35),乙组1-30天(14.35±2.46);性别:甲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乙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
品管圈对提高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分析发表时间:2020-12-18T13:08:46.910Z 来源:《中西医结合护理》2020年第11期作者:贾沙风,张余华,余伟[导读]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中的有效性。
方法科内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为活动主题,贾沙风,张余华,余伟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江苏南京)215002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中的有效性。
方法科内成立品管圈小组,选定“提高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为活动主题,对产科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的现况进行调查,发现重点问题,开展头脑风暴,制定整改措施,并对品管圈活动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得到明显提高,从60.96% 提升到81.46%。
结论在产科母婴同室新生儿中实施品管能有效提升纯母乳喂养率,具有一定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品管圈; 母婴同室; 新生儿;纯母乳喂养率;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并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也是预防疾病与促进健康起源的关键环节[1]。
将品管圈活动运用到母乳喂养的管理中,以期找出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制定有效对策,帮助产妇和新生儿们顺利地进行母乳喂养[2]。
2019年06月~2019年12月开展了品管圈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9年6月在护理部和大科的支持下,产科爱婴组 “甜甜圈”成功组圈,包括辅导员、圈长、圈员分别有1名、1名和7名。
文化程度:均为本科学历,学士学位。
1.2主题选定全体圈员通过头脑风暴法列出:提高母乳喂养健康有效率、降低孕产妇跌倒发生率、减少产后乳房肿胀发生率、提高产科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等主题,圈员从可行性、重要性、院方政策、迫切性、圈能力五个方面对5个备选主题进行赋分,将得分最高的“提高母婴同室纯母乳喂养率”确定为本期的活动主题。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6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母乳喂养率,选取我科室2015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技能、乳房胀痛情况、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
结果观察组在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促进产后泌乳,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初产妇;母乳喂养;Application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 in improving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Method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6 to June treated 150 cases of primipara for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mplementation of QCC activities to increase the breast-feeding rate, selec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uly 2015 to December were 150 cases of primipara as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care, compared two groups of maternal breastfeeding skills, breast tenderness, lactation and breast milk feeding success rate.Resul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the riding posture, milking technique, milk feeding posture, containing posture score, breast pain sco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amount of lacta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success rate of breast feeding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QCC canimprove breastfeeding skills, promote postpartum lactation, improve breastfeeding success rate, worthy of promotion.Key words:Quality control circle activity;The primipara;Breast feeding 母乳是最适合婴幼儿生长发育的食物,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科学育婴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婴儿出生后的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被认为使最佳的喂养方式[1]。
但近年来受众多因素等因素,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并不理想。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近年来的母乳喂养率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提高母乳喂养率已经成为产科医护人员不懈努力的方向。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管理是指在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为了突破工作绩效而自愿组成的小团体,通过全体合作、集思广益,解决问题的一种管理方式[2]。
我科室2016年1月至6月在初产妇护理中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母乳喂养,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科室2016年1月至6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为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
纳入标准:⑴均自愿参与研究;⑵均为初产妇;⑶身体状况良好,顺利完成分娩;⑷无其他合并症,母婴同室;⑸无精神疾病、无沟通障碍;⑹无母乳喂养禁忌证;⑺无乳房繁育缺陷;排除标准:⑴合并有营养不良;⑵产后因某种原因需退乳者;⑶新生儿有先天性疾病;⑷严重听力和语言障碍、文盲、其他原因不配合健康教育者;⑸有母乳喂养禁忌症。
年龄22~35岁,平均26.5±7.2岁。
孕周35~41周,平均39.5±1.2周。
孕次1-3次,平均1.5±0.5次。
受教育年限10~20年,平均14.2±4.4年。
新生儿体重1.8~3.5kg,平均2.2±0.3kg。
剖宫产62例,阴道分娩88例。
选取我科室2015年7月至12月收治的150例初产妇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年龄22~37岁,平均27.8±7.5岁。
孕周36~42周,平均39.2±1.1周。
文化程度9~21年,平均13.5±4.5年。
新生儿体重1.8~3.2kg,平均2.1±0.2kg。
剖宫产65例,阴道分娩85例。
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在围产期采用常规护理,在母乳喂养方面采用随机健康教育,对时间和地点不做要求,产后的母婴同室,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以及按需哺乳。
观察组实施品管圈活动以提高母乳喂养率,内容如下:1.2.1 成立品管圈我科室自2016年起由科室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本着自愿参加、上下结合和实事求是、灵活多样圈管原则,选取出圈长1名,由护士长担任。
1.2.2 选定主题活动的主题为提高住院产妇的母乳喂养率。
1.2.3 分析现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以及查阅相关文献,对影响产妇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健康知识缺乏、喂养技能低下、心理因素、乳房胀痛等因素是主要影响因素。
针对以上因素召开圈员会议,集思广益,共同讨论对策。
1.2.4 制定对策⑴强化健康教育:采用演示、宣传册发放、视频联合的方法,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如何促进催乳素释放、增加母婴情感交流、减少产后出血等。
让产妇观看母乳喂养的模拟训练的相关视频,增加产妇的感受性。
⑵“一对一”的方式教会母乳喂养技巧:协助产妇与婴儿进行皮肤早接触早吸吮[3],采用视频演示及床边示范的方法教会产妇正确的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告知产妇每次喂奶前清洁双手,擦净乳头,并按摩乳房。
⑶心理因素:告知产妇不良情绪对自身疾病、泌乳以及新生儿的不良反应,提高产妇的重视程度[4]。
鼓励产妇学会倾诉,教会产妇听音乐、意向放松、寻求同伴支持等心理调节方法。
⑷乳房胀痛:产后2h实施乳房按摩,按摩前产妇的乳房进行热敷,时间大约为5min。
热敷后护理人员先把手掌搓热,将按摩油均匀涂于双侧乳房上,一手拖住乳房,然后以另一手的大小鱼际自乳房基底部开始旋转至整个乳房螺旋式按摩,按摩完一侧按摩另一侧。
1.3 观察指标⑴母乳喂养技能:由专业护士对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技能进行考察,在出院前让初产妇进行演示,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为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每一项评分满分为10分,评分越高说明技能掌握情况越好。
⑵乳房胀痛:参照数字评分法,评分0~10分,按照疼痛的剧烈程度分为无疼痛(0分)、轻度疼痛(1~3)、中度疼痛(4~7)和重度疼痛(8~10)。
⑶泌乳量:多少分为充足、正常、少三种层次,其中充足的标准为乳房胀满[2],挤压时有乳汁,婴儿精神愉快,吃奶后能安静入睡,大便成形,黄色,2~3次/d。
⑷母乳喂养成功率:采用美国Mattews规定的母乳喂养测量工具评定(Breast feeding Assessment Tool,BAT),总分0~12分,>8分为母乳喂养成功。
1.4 统计学处理将所得数据录入SPSS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两两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轶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及乳房胀痛情况比较观察组在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及乳房胀痛情况比较组别例数母乳喂养技能乳房胀痛托乳姿势挤奶手法喂奶体位含接姿势评分观察组150 8.54±0.21 8.15±0.45 8.23±0.51 8.64±0.53 3.51±1.23 对照组150 6.78±0.37 6.35±0.41 6.42±0.47 6.48±0.52 4.92±1.56 t 2.78 2.59 2.62 2.75 2.21P <0.05 <0.05 <0.05 <0.05 <0.052.2 两组初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比较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住院期间的母乳喂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两组初产妇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比较组别例数泌乳量(ml) 母乳喂养成充足正常少功率[(%)]观察组150 45(30.0) 45(30.0) 30(40.0) 140(93.3)对照组150 18(12.0) 35(23.3) 87(58.0) 125(83.3)u/χ2 3.12 7.28P <0.053 讨论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它含有婴儿成长所必须的所有营养物质和抗体,对婴儿的身体发育和神经发育有重要作用。
母乳喂养是世界卫生组织全力提倡的科学育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