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分标准及等级分类标准
- 格式:xlsx
- 大小:30.55 KB
- 文档页数:4
本标准依据五色土10年借贷实践数万笔业务中,通过对每笔业务贷后追踪调查直至贷款闭合,并经多次修正而成。
一、分级级别:共分六个等级:AAA AA A BBB BB B
级别分值(满分100) 说明
AAA 95~100 最高级别,还本息能力较强
AA 90~95(不含) 还本息能力很强,稍微比AAA级弱
A 80~90(不含) 具有很强的还本付息能力,但是在环境和经济情况发生不利变化
时,易受到一些不良影响。
BBB 70~80(不含) 还本付息能力较强,但是这种能力可能会因环境的恶化而被削弱,
不如其他投资级别的债务安全。
BB 65~70(不含) 经济环境中面临持续的不确定或者日趋恶化的情况可能导致
其无法完全的按时还本付息。
这一级偿债能力次于BBB。
B 60~65(不含) 目前可以满足偿还本息的需要,但是比BB级的违约风险要大。
这一级别次于BB。
二、评分细则
该评分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抵押物部分,以抵押物变现、升值潜力等多方面因素,设定不同分值,加权得出;融资人部分,以综合融资人的职业、收入、借款用途、还款来源、个人资信等方面评定。
融资人部分
抵押物部分
总得分=房产部分得分*40%+融资人部分得分*60%
注:质押标评级参照抵押标评级标准执行。
附件1风险分级方法举例---风险矩阵评价法采用风险矩阵评价法,对每个企业开展风险分级。
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分别用表明相对差距的数值来表示,然后用两者的算术乘积反映风险等级。
R=L×SR是指风险度;L是指事故发生的可能性;S是指事故后果的严重性。
一、风险分级标准1.对照《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标准》,确定L值和S 值。
(见表1、表2)2.计算L值和S值的算术乘积得出风险度R,对照风险矩阵(表3),确定风险等级。
3.风险等级划分原则:红色风险等级(R≥15);橙色风险等级(8≤R≤12);黄色风险等级(4≤R≤6);蓝色风险等级(R<4)。
二、风险等级校正在上述分级的基础上,对存在以下特殊情况的企业进行风险等级校正,提高风险等级:1.三年内发生1起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提高1个等级;三年内发生较大以上或者发生2起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的或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故的,提高两个等级;2.列为省级以上挂牌督办整改单位未完成隐患整改的,提高两个等级;市级挂牌督办未完成整改的,提高1个等级。
3.一年内受到安全生产行政处罚的,至少提高1个等级。
4.一年内发现企业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的,提高两个等级(例如危险化学品企业未批先建、超范围生产经营,烟花爆竹企业经营超标产品、违法储存等)。
三、工作程序1.各区(开发园区)安监局要组织指导辖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汇总本单位风险分级标准中有关评分项目,填写《危险化学品企业风险分级基本情况登记表》(表4)、《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信息表》(表5),报送至安全生产监管部门。
2. 各区(开发园区)安监局根据掌握情况,对企业上报内容与结果进行复核,必要时进行现场核实。
复核确定企业L、S、R 值后,对存在特殊情况的进行校正,最终确定其风险等级,填入《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信息表》,并将复核确定的安全风险分级信息通知企业。
按照“一企一档档定的安全将风险分级信息纳入企业档案,并汇总辖区内企业安全风险情况,建立安全风险等级数据库,为绘制安全风险等级分布电子图打下基础。
跌倒风险分级及评分
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伤害,为了更好地预防跌倒发生,评估跌倒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跌倒风险评估分为以下几个级别:
1.低风险:适用于可以独立行走、稳步、平衡的老年人。
2.中风险:适用于有轻度步态不稳、需要助行器、可能有轻微认知障碍、轻微失眠和轻微视力障碍的老年人。
3.高风险:适用于需要轮椅、有明显步态不稳、认知障碍、视力障碍、失眠、抑郁等老年人。
针对不同的跌倒风险级别,有不同的评分标准。
低风险老年人评分低于10分,中风险评分在10~20分之间,高风险评分大于等于20分。
综合评价中包括识别患者可能导致跌倒的风险因素、进行身体状况评估、评估药物使用、评估住宅和环境障碍等。
评估评分结果不仅可以指导老年人采取更安全的生活方式,也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预防措施。
rula评分标准
RULA(Rapid Upper Limb Assessment)是一种评估上肢肌肉骨骼风险的工具,其评分标准基于人体姿势、肌肉使用、负荷、任务持续时间和频率等因素。
以下是RULA的评分标准和等级:
1. 评分标准:
A组(上臂、前臂、腕部):根据手臂和手腕的动作姿势,分解为上臂相对垂直位置的偏移量和前臂相对上臂的偏移角度进行评分。
B组(颈部、身体躯干和腿):根据姿态数据,涵盖颈部、身体躯干和腿部的动作姿势进行评分。
2. 等级划分:
1级(1-2分):在没有保持或重复很长时间情况下,该姿势是可行的。
2级(3-4分):较长时间后需要研究并改变该姿势。
3级(5-6分):隔一段时间就应研究并改变该姿势。
需要注意的是,RULA评分标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比较注重低负荷下的作业姿势,对高负荷下作业姿势评价效果不明显,同时需要对观察评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且评价结果受观察人员、现场环境、被试者心理因素等影响,差异性较大。
风险等级一二三四级划分标准计算1. 引言风险评估在许多领域中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用于判断可能发生的不利事件对目标的影响程度,并确定适当的控制措施。
风险等级的划分是风险评估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它帮助决策者在众多风险中进行优先级排序,以便合理分配资源。
本文将介绍风险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划分标准计算方法,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
2. 风险等级划分策略风险等级的划分通常基于两个主要因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对目标的影响程度。
具体来说,划分风险等级可以按照以下策略进行:2.1. 可能性划分可能性划分是根据事件发生的概率对风险进行区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可能性等级包括高、中、低等。
每个可能性等级都代表一定的事件发生概率。
•高可能性: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概率非常高,接近于100%。
•中可能性: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概率适中,介于高和低之间。
•低可能性: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对较低,接近于0。
2.2. 影响程度划分影响程度划分是根据事件对目标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区分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影响程度等级包括高、中、低等。
每个影响程度等级都代表一定的损失范围。
•高影响程度:指的是事件对目标造成的损失非常严重,可能会导致无法恢复的损害。
•中影响程度:指的是事件对目标造成的损失适中,可以通过合理的控制措施进行缓解。
•低影响程度:指的是事件对目标造成的损失相对较小,可以通过简单的控制措施进行处理。
2.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可能性划分和影响程度划分,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具体的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如下:•一级风险:可能性为高,且影响程度为高。
这类风险对目标的影响极大,可能导致无法修复的损失,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予以控制。
•二级风险:可能性为高,且影响程度为中,或者可能性为中,且影响程度为高。
这类风险对目标的影响较大,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和降低风险。
•三级风险:可能性为中,且影响程度为中。
这类风险对目标的影响一般,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措施进行管理。
风险评估项目风险评估标准与说明
风险评级主要是从每个风险点的发生可能性和其一旦发生后对公司目标实现的影响程度这两个方面来进行。
针对每一个风险点,评分人将分别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评估,并给出相应的分值,最终综合评分则为这两方面得分的乘积。
即:
风险综合评分=风险发生可能性x风险影响程度
1、风险发生可能性
风险发生可能性:指某一风险发生的概率或频率。
在考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时,可从相对发生概率和绝对发生次数两个指标考虑,进行评分:
1)该风险相对发生概率
1
上购买10次同样的产品,只发现其中1个是假冒伪劣产品,则假冒伪劣产品风险发生的概率为10%而不是100%。
2)该风险绝对发生次数
2、风险发生影响程度
风险发生影响程度:指风险失去控制后可能对公司产生的影响程度,影响包括对公司人、财、物及持续发展的影响、政治、社会、环境
2
影响,等等。
对于风险的评估应该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相连,并关注那些对企业战略目标实现有重要影响的风险。
从以下定量或定性的任意一方面进行考虑,并给出相应分值。
如果您判断一项风险涉及到两个方面或以上,则以评分最高者的分值作为影响程度的填写分值。
(取其高原则)
风险发生的影响程度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按照如下方式进行分析(以下数据仅为评分的参考标准,请打分人员根据经验自行评判):
3
4
5
6
7。
风险管理评分标准1. 引言风险管理是组织有效管理风险并做出相应决策的关键过程。
为了提供一个一致的评估风险的准则,本文档将介绍一套风险管理评分标准,以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风险。
2. 评分标准2.1 风险类别评分标准将风险分为以下四个类别:1. 高风险:对组织目标或项目成功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
2. 中风险:对组织目标或项目产生一定影响,可能导致可控的不良后果。
3. 低风险:对组织目标或项目产生轻微影响,可能导致可以容忍的不良效果。
4. 风险可忽略:对组织目标或项目影响微乎其微,不会导致任何重大损失。
2.2 评分指标评分标准根据风险的潜在影响和发生可能性来确定。
2.2.1 潜在影响评分指标根据风险对组织目标或项目的潜在影响分为以下级别:1. 重大影响:风险事件发生后将对组织目标或项目产生严重的、无法控制的影响。
2. 中等影响:风险事件发生后将对组织目标或项目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可通过合理的应对手段进行控制。
3. 轻微影响:风险事件发生后对组织目标或项目的影响较小,可通过常规手段进行处理。
2.2.2 发生可能性评分指标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分为以下级别:1. 高可能性: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较高,可能性较大。
2. 中等可能性: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适中,存在一定的可能性。
3. 低可能性: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较低,可能性较小。
2.3 评分矩阵根据上述评分指标,我们可以建立如下评分矩阵:在矩阵中,每个单元格的字母代表相应的风险评分。
3. 使用方法如何使用评分标准取决于组织的具体需要和风险管理的目标。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评分标准应用于已经识别的风险,以帮助确定其优先级和应对策略。
根据风险的评分,组织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减轻风险或者接受风险。
风险的评分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更新。
评分标准只是一个指导,组织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4. 总结风险管理评分标准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评估风险的方法,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风险。
风险等级确定标准表评分风险出现的可能性结果的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不易发现或危害已经5 几乎不能避免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爆发后必须专项检查才能发现4 经常会出现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内审、排查时才能发现3 偶尔会出现会出现较小损失,造成不良影响日常检查就能发现2 非常少的出现会出现微小损失,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很快能发现1 基本不可能出现几乎不产生损失即时能够发现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 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 分为低风险,20-30 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 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备注:风险指数的确定: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检测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 确定风险指数RPN=出现的可能性×结果严重性×风险的可识别性,风险级别:得分小于20 分为低风险,20-30 分为中等风险,大于30 分为高风险。
RPN为20分以下为合理可接受风险。
控制效果等级评定使用如下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控制效果等级确定标准表评分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5 几乎不能控制会导致巨大损失,出现法规风险存有较大隐患,会延续下去4 能被较小程度的控制会出现较大损失,出现不良信誉存有一定隐患,会延续下去3 能被较大程度的控制会出现较小损失,造成不良影响存有较小隐患,会延续下去2 能被绝大程度的控制会出现微小损失,不会造成不良影响存有较小隐患,无延续性1 能被完全的控制几乎不产生损失不再存有任何隐患,无延续性备注:控制效果指数的确定:对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和控制的彻底性根据上表分别进行打分, 确定控制效果指数RPN=受控制的可能性×残余风险的严重性×控制的彻底性,控制效果级别:得分≤25 分为低风险,得到较好控制,26-59 分为中等风险,得到一般控制,大于60 分为高风险,得到较差控制。
lecd风险评价等级国标
【实用版】
目录
一、LECD 风险评价等级简介
二、LECD 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
三、LECD 风险评价等级的具体应用
四、总结
正文
一、LECD 风险评价等级简介
LECD 风险评价等级是一种用于评估各种风险的等级划分方法,它是根据事故或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暴露于危害事件环境的频率(E)、事故或危害事件的可能结果(C)以及危害程度(D)等因素综合评估得出的。
这种评估方法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从而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二、LECD 风险评价等级的划分标准
根据 LECD 风险评价等级的计算公式,我们可以将风险划分为四个等级:极高风险、高风险、中等风险和低风险。
1.极高风险:D 值大于 320,表示风险极高,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2.高风险:D 值在 160 至 320 之间,表示风险较高,需要立即整改。
3.中等风险:D 值在 70 至 160 之间,表示风险适中,需要及时整改。
4.低风险:D 值在 70 以下,表示风险较低,可以接受。
三、LECD 风险评价等级的具体应用
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和组织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 LECD 风险评价等级进行细化和调整。
例如,可以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危害程度,制定不同的风险评估标准和整改措施。
同时,还可以通过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安全和稳定。
四、总结
总之,LECD 风险评价等级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它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更好地识别和管理风险,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程度。
framingham风险评分标准Framingham风险评分是一种评估个体未来10年内发生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工具,其标准包括以下指标:
1.年龄:每增加一年,风险增加1%。
2.性别:男性比女性有稍微增加的风险。
3.血压:收缩压每增加20mmHg或舒张压每增加10mmHg,风险增
加一倍。
4.血脂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增加30mg/dl,
风险增加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每减少
30mg/dl,风险增加2%。
5.吸烟状况:当前吸烟者比非吸烟者风险增加2倍。
6.糖尿病:糖尿病患者比非糖尿病患者风险增加30%。
根据这些指标,将个体的风险因素与基准值进行对比,例如年龄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心脏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同样,血压和血脂水平也是决定心脏病风险的重要指标。
吸烟和糖尿病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根据Framingham风险评分,个体的风险可以被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对于高风险个体,可能需要更加积极的干预措施,如改变生活方式、使用药物等。
而对于低风险个体,可能只需要进行定期
的健康检查和监测。
这种评分有助于医生和患者共同制定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策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的评分标准可能会根据个体情况有所不同。
如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查阅相关医学文献。
项目风险评估评分标准在项目管理中,风险评估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通过评估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准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或避免潜在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项目风险评估评分标准,并提供一种适用于各类项目的通用标准。
一、风险概率风险概率评分是对项目中出现风险的概率进行评估。
在评估风险概率时,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和专业判断,结合项目的特征和环境来给出评分。
通常,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评分:1. 高概率:该风险几乎是肯定会发生的,无法避免或减少。
2. 中概率:该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 低概率: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二、风险严重性风险严重性评分是对项目中出现的风险所产生的影响程度进行评估。
评估风险严重性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 高严重性:该风险发生后,会对项目的关键目标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项目无法继续或产生重大经济损失。
2. 中严重性:该风险发生后,会对项目的某些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对整个项目造成重大损失。
3. 低严重性:该风险发生后,对项目的影响较小,可以通过适当的控制措施进行应对,并不会对项目进度和成本造成重大影响。
三、风险控制难度风险控制难度评分是对项目中出现风险后,控制和管理该风险所需的难度进行评估。
在评估风险控制难度时,可以考虑以下因素:1. 高难度:该风险的控制和管理难度极高,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资源,且控制效果难以保证。
2. 中难度:该风险的控制和管理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时间、人力和资源,但可通过一定的努力来保证控制效果。
3. 低难度:该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较为简单,无需过多的投入,且控制效果容易得到保证。
四、风险评分计算在评估完风险概率、风险严重性和风险控制难度后,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项目风险评分:风险评分 = 风险概率 ×风险严重性 ×风险控制难度根据评分结果,可以按照以下标准对项目风险进行分类:1. 高风险:评分在某一高水平以上的项目风险,需要采取紧急且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管理,以避免对项目造成严重影响。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制定风险等级判定标准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制定方法和应用。
二、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制定方法1. 确定评估指标:根据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特点,确定一组适合于风险评估的指标。
例如,在金融行业中,可以考虑资产规模、市场波动性、财务健康状况等指标;在创造业中,可以考虑供应链稳定性、技术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等指标。
2. 制定评估等级:根据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和权重,制定一套评估等级体系。
通常,评估等级体系包括低风险、中风险和高风险等级。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分等级。
3. 确定评估方法:根据评估指标的性质和数据的可获得性,确定适合的评估方法。
常用的评估方法包括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
定性评估可以通过专家判断和经验总结进行,定量评估可以通过统计数据和模型计算进行。
4. 制定评估标准:根据评估方法,制定具体的评估标准。
例如,对于定性评估,可以制定一套评估等级描述,明确每一个等级的特征和风险程度。
对于定量评估,可以制定一套评分标准,根据得分确定风险等级。
三、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应用1. 风险管理: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可以作为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
通过对不同风险进行等级判定,可以匡助企业确定重点关注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2. 决策支持: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可以为决策提供支持。
在决策过程中,可以根据风险等级判定结果,对不同决策方案的风险进行评估和比较,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3. 监管要求:一些行业和领域对风险管理有特定的监管要求。
风险等级判定标准可以匡助企业满足监管要求,确保企业的合规性。
4. 业务拓展:通过对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应用,企业可以更好地识别和理解市场风险,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制定业务拓展策略,降低风险,提高收益。
四、案例分析以金融行业为例,制定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方法如下:1. 评估指标:资产规模、市场波动性、财务健康状况、市场竞争力等。
一、风险评估标准
评分可能性
5损失
4可疑
3次级
2关注
1正常
评分损失程度
5灾难
4重大
3中等
2轻微
1近乎没有
评分有效性
5极度过头
4过头
3适中
2低效
1近乎无效二、风险分级
值风险等级1-5最低风险6-10中等风险12-15高风险
风险评估方法及风险等级划分和应对策略
表1 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概率)评分标准
说明
在未来12个月内,这项风险几乎肯定会出现至少1次
在未来12个月内,这项风险极可能出现1次
在未来2-10年内,这项风险可能出现至少1次
①客户信用良好,贷款用途所用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有优质抵押物,这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较低。
②客户信用良好,贷款用途所用行业很展前景良好,抵押物不好转手,这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较低。
客户信用良好,贷款用途所在行业很有发展前景,有优质抵押物,这项风险出现的可能性极低
表2 风险发生影响度评分标准
说明
令企业失去继续动作的能力(或经经济损失占税前利润达到20%以上)
对于企业争取完成其性计划和目标造成重大影响(5-10%税前利润)
对于企业在争取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阻碍(至少5%税前利润)
对于企业在争取完成其策略性计划和目标,只造成轻微影响(1%)以下税前利润
影响程度十分轻微
表3 风险处理方法的有效性评分标准
说明
处理方法能直接针对该风险,但相信会令企业业绩“倒退”或成本过高
处理方法能直接针对该风险,但由于需要投入大量资源或/及将其他资源转到处理该风险上,会对企业的效率造成影响
处理方法有效针对该风险,同时并不影响企业的效率
处理方法针对该风险的效果不理想,或投入处理该风险的资源不充分或/及对投入的资源未有适当利用
处理方法的效果十分低,可能是由于企业根本没有处理方法,又或处理手法不当
表2 风险度判断标准
行动
可接受的:在考虑所有风险要素后,继续
审查:在采取措施进行全面管理后,继续
不可接受的:停止,直到已执行足够的控制手段将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