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河流(第二课时)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6.26 MB
- 文档页数:10
第三节《河流》第二课时学历案【内容出处】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三节河流的第二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阅读教材45页文字和图2.34,利用水文特征说出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知道、记住并落实到图上:发源地、注入海、流经地、主要支流湖泊、河段分界处的城市。
2、读教材46页文字和图2.35、2.36,分析长江的“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作用,初步探究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3、通过阅读材料和活动,探究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及建设,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评价任务】1、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一:能够利用水文特征说出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知道、记住并落实到图上:发源地、注入海、流经地、主要支流湖泊、河段分界处的城市。
(检测学习目标1)2、探究交流完成学习任务二:分析长江的“水能宝库”、“黄金水道”作用,初步探究长江各河段开发利用的方向与措施。
(检测学习目标2)3、合作探究完成“学习活动任务三”:探究长江流域的生态问题及建设。
4、合作成学习任务四:谈本节课的收获(检测学习目标1、2、3)【学习过程】资源与建议本节课内容是“中国的自然环境”这一章的第三节内容,河流是我国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人地关系看,自始至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河流与人类的关系,探索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导入:利用课件播放长江三峡的风光视频,同时播放歌曲《长江之歌》,教师用深情的语言描述: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雄壮的旋律,多么深情的赞歌,这就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江。
学习任务一:长江万里行------流域概况(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5文字及读图2.34长江流域水系”:1.观察长江干流的形状(V加W),找出发源地:_______高原上的_________山脉,注入______海2.省区:共流经____个省级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第2课时长江的开发与治理》介绍了长江的基本情况、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
本节内容是对第二章第一节《长江的概况》的深入和拓展,通过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对河流的开发与治理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长江的概况,对长江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如如何合理开发与治理河流,如何解决环境问题等方面,学生可能缺乏实践经验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分析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以及面临的环境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长江的基本情况;2.掌握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3.了解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2.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长江的开发与治理;2.案例教学法:分析具体的治理案例,让学生了解治理措施及其效果;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2.准备PPT课件,展示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情况;3.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长江的概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如梯级开发、航道整治、水资源利用等,让学生了解我国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取得的成果。
3.操练(10分钟)分析长江流域的环境问题,如洪涝、水质污染、生态破坏等,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4.巩固(10分钟)针对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措施,设计一些选择题或填空题,让学生回答,以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节河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从地图上找出我国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的主要外流河,以及最终未注入海洋的主要河流。
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从河流流量、水位、汛期、冰期、含沙量等方面描述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水文特征,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3.运用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描述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能够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进一步理解河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4.能从河流的径流量、水位变化、结冰期、含沙量等方面说出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及其成因。
过程与方法1.运用我国内外流河分布图,说出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划分。
2.学会将河流流量图与地形图、气候图对照使用,综合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培养读图能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求实的学习态度、严谨的学习精神。
【教学重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分布以及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难点】读图归纳我国内、外流河的水文特征;说出长江、黄河不同河段突出的开发或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二、长江的开发和治理新课引入【教师】播放由《再说长江》剪辑的《长江之歌》【教师】导语,每每听到这首深情的赞歌,我的心都如同长江水一样汹涌澎湃,源远流长,长江与黄河一起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时至今日,长江依然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们赞美长江,我们依恋长江。
长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认识长江,了解长江的开发和治理。
第一篇章:万里行长江长江行程万里,现在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景观图,行走长江,做一次考察旅行,了解长江的源流概况。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明确长江的概况。
1.阅读“长江流域水系”图,结合中国地形图,找出长江的发源地、源头、注入的海洋,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2.结合中国政区图上,依次找出长江干流流经的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第三节河流二长江的开发与治理【教学目标】1.运用长江流域图和相关水文资料,明确长江的基本概况及主要水文特征。
2.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掌握长江水能的分布与开发,并能理解其巨大的航运价值。
3.运用图文资料,明确长江不同河段存在的问题,并能提出有效的针对性措施。
【教学重点】长江的基本概况、各河段的开发利用状况。
【教学难点】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教学方法】精讲点拨法、读图析图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及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1.诗词展示:展示毛泽东诗词:《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泽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引导学生分析诗词中的“大江”所指的河流,导入新课。
2.播放歌曲:播放歌曲《长江之歌》:啊,长江!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啊!长江啊!长江歌曲中的“雪山”是指哪里?引导学生分析长江的发源地,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长江的基本概况活动一课件展示“长江流域水系”图及相关图文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以下要求:(1)在课本P45图2.34中描画出长江干流,并与课件呈现的进行比对。
(2)长江的发源地、源头名称及注入的海洋。
(3)长江干流流经的地形区。
(4)长江的主要支流、湖泊。
(5)长江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水文特征。
(6)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
(7)长江在我国河流及世界河流中所处的地位。
生:合作学习完成后,各组推荐小组代表就学习成果进行全班展示。
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总结,利用长江流域水系图等材料进行精讲归纳。
二、长江的开发1.丰富的水能资源——“水能宝库”:活动二课件展示“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共同完成下列问题:(1)长江从源头至入海口,落差约多少米?(2)长江从源头至宜宾,落差约多少米?(3)长江水能集中在哪一河段? 为什么?(4)长江三峡、葛洲坝水电站位于哪一河段?为什么?生:组内成员间进行讨论,各组推举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可适时给予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