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2-41
- 格式:docx
- 大小:163.78 KB
- 文档页数:7
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
选及答案1112-31
1、抗焦虑新药丁螺环酮的作用特点哪项除外
A.低于镇静剂量既有明显抗焦虑作用
B.不明显增强中枢抑制药作用
C.不良反应少
D.大剂量有抗惊厥作用
E.起效慢,但疗效与苯二氮卓类相当
正确答案为:D
2、氯丙嗪抗精神病作用机理是
A.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结节-漏斗通路的DA受体
B.阻断中脑-皮质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
C.阻断中脑-边缘系统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
D.阻断中脑-边缘系统通路和中脑-皮质通路的DA受体
E.阻断结节-漏斗通路和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受体正确答案为:D
3、吩噻嗪类药物锥体外系反应很小的药物
A.氯丙嗪
B.硫利哒嗪
C.三氟拉嗪
D.奋乃静
E.氟奋乃静。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
答案1112-80
1、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屏障是
A、角质层
B、透明层
C、真皮层
D、皮下脂肪组织
E、网状层
2、影响鼻黏膜给药因素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
B、脂溶性药物易于吸收
C、带负电荷的药物容易透过
D、分子量越大吸收越差
E、未解离型药物吸收好
3、关于眼部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A、角膜吸收起局部作用
B、结膜吸收起全身作用
C、小分子药物吸收快
D、表面张力小的药物吸收快
E、亲脂性越高,药物越容易透过角膜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脂肪组织构成。
表皮从外向内又分为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网状层和胚芽层,其中角质层对于皮肤的吸收极为重要,是药物吸收的主要屏障。
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鼻黏膜为类脂质,药物在鼻黏膜的吸收主要为被动扩散过程,因此脂溶性药物易于吸收,水溶性药物吸收差些。
分子量大小与鼻黏膜吸收密切相关,分子量越大吸收越差,大于1000时吸收较少。
鼻黏膜带负电荷,故带正电荷的药物易于透过。
pH影响药物的解离,未解离型吸收最好,部分解离也有吸收,完全解离则吸收差。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角膜组织为脂质-水性-脂质结构,其对大多数亲水性药物构成了扩散屏障,亲脂性药物相对容易透过,但
是药物的亲脂性过高则难以透过角膜的基质层,因此具有一定亲油亲水平衡的药物,或离子型与分子型之间能很快平衡的药物,较易透过角膜。
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2-621、医院药事管理的发展阶段分为A、古代阶段、近代阶段、现代阶段B、原始阶段、古代阶段、现代阶段C、古代阶段、过渡阶段、现代阶段D、原始阶段、过渡阶段、现代阶段E、传统阶段、过渡阶段、患者服务阶段2、属于医院药事管理特点是A、综合性B、公众性C、服务性D、专有性E、社会性3、医院药事管理的基础是A、临床药学B、临床医学C、医学伦理学D、护理学E、预防医学4、以下有关医院药事的叙述错误的是A、是药事在药店的具体表现B、包括医院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剂、制剂C、包括医院药学部门内部的组织机构D、泛指医院中一切与药品和药学服务有关的事物E、包括医院药学部门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信息交流5、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的内容不包括A、医疗机构药事的组织管理B、法规制度管理C、业务技术管理D、药物信息管理E、人际管理1、【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医院药事管理的发展20世纪的医院药事工作的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传统阶段、过渡阶段和患者服务阶段。
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医院药事管理特点:专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
3、【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医院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以患者为中心,以临床药学为基础,对临床用药全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实施与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医院药事泛指医院中一切与药品和药学服务有关的事物(项),是药事在医院的具体表现。
包括:①医院药品的采购、储存、保管、调剂、制剂,药品的质量管理、药品的临床应用、经济核算、临床药学、药学教学、科研和监督管理;②医院药学部门内部的组织机构、人员配备、设施设备和规章制度;③医院药学部门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信息交流等事项。
如药学部门与医疗科室、护理部门及医生、护士和患者的沟通交流,与医院之外的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药品检验部门和监督管理部门的业务联系。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2-981、下列关于奈韦拉平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核苷类抗病毒药物B、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C、进入细胞后需要磷酸化以后起作用D、本品耐受性好,不易产生耐药性E、活性较强,单独使用,用于治疗早期HIV病毒感染者2、可以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A型流感病毒的药物是A、阿昔洛韦B、阿糖胞苷C、齐多夫定D、利巴韦林E、金刚烷胺3、齐多夫定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A、抗病毒药物B、抗艾滋病及相关症状药物C、抗肿瘤药物D、将血糖药物E、抗排异反应药物4、齐多夫定主要用于治疗A、结核病B、带状疱疹C、流感D、艾滋病E、斑疹伤寒5、加入氨制硝酸银试液后在管壁有银镜生成的药物是A、利福平B、异烟肼C、环丙沙星D、阿昔洛韦E、诺氟沙星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奈韦拉平为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应与至少两种以上的其他的抗逆转录病毒药物一起使用,单用会很快产生耐药病毒,进入细胞后不需要磷酸化而是与HIV-1的逆转录酶直接连接。
2、【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抗病毒药物中,金刚烷胺临床上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A型流感病毒。
3、【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核苷类主要有齐多夫定,它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艾滋病及其相关症状治疗的药物。
4、【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核苷类主要有齐多夫定,它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艾滋病及其相关症状治疗的药物。
5、【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异烟肼具有还原性,与硝酸银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银,附着在试管壁上。
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
选及答案1112-65
1、不属于注射给药的剂型设计要求的是
A、药物应有良好的味觉
B、药物应有较好的稳定性
C、药物应有足够的溶解性
D、对注射部位的刺激性要小
E、应有较好的安全性,应无菌、无热原,不会引起溶血等
2、对药物制剂设计的主要内容,错误的叙述是
A、在处方前,全面掌握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理学与药物动力学特性
B、确定最佳的给药途径,并选择适当的剂型
C、选择合适的辅料或添加剂,采用适当的测试手段,考察制剂的各项质量指标
D、进行临床试验,进一步优化制剂的处方和工艺
E、对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改进、优化或完善
3、关于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叙述正确的是
A、在非处方药的包装上,可以不印标识
B、目前OTC已成为全球通用的非处方药的简称
C、处方药主要是用于治疗各种消费者容易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常见轻微疾病
D、非处方药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使用的药品
E、非处方药是患者可以自行购买,但医师不得开具的药品。
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
选及答案1112-66
1、下列表述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不正确的是
A、剂型可改变药物的作用性质
B、剂型能改变药物的作用速度
C、改变剂型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D、剂型决定药物作用
E、剂型可影响疗效
2、缓(控)释制剂生物利用度的研究对象选择例数
A、至少24~30例
B、至少18~24例
C、至少12~16例
D、至少8~12例
E、至少6~9例
3、口服制剂设计一般不要求
A、药物在胃肠道内吸收良好
B、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C、药物吸收迅速,能用于急救
D、制剂易于吞咽
E、制剂应具有良好的外部特征
4、给药过程中存在肝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A、口服给药。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2-831、下列关于药物注射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所有的注射给药都没有吸收过程B、水溶液型注射液药物释放最快C、注射部位血流状态影响吸收D、大分子药物主要经淋巴吸收E、分子小的药物主要通过毛细血管吸收2、若罗红霉素的剂型拟从片剂改成静脉注射剂,其剂量应A、增加,因为生物有效性降低B、增加,因为肝肠循环减低C、减少,因为生物有效性更大D、减少,因为组织分布更多E、维持不变3、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真皮层起效B、药物主要通过毛囊和皮脂腺到达体内C、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D、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血管和淋巴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E、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人体内的过程4、静脉注射的缩写是A、ivB、iaC、icD、scE、im5、只适用于诊断和过敏性试验的注射方法是A、静脉注射B、肌肉注射C、动脉注射D、腹腔注射E、皮内注射1、【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除了血管内给药没有吸收过程外,其他途径如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都有吸收过程。
2、【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罗红霉素的剂型如果从片剂改成静脉注射剂,由于避免了吸收过程,生物利用度达100%,故剂量应该减少。
3、【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经皮吸收是指药物从特殊设计的装置中释放,通过完整的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系统的一种给药剂型。
皮肤的吸收途径有三条:①经完整皮肤吸收,即通过角质层等表皮结构进入真皮组织吸收,此途径为大多数药物的主要吸收途径;②经细胞间隙途径;③经附属器途径吸收,即通过汗腺、毛孔和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
A、C和E为错误选项,B表述不全面,因此正确选项为D。
4、【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静脉注射(iv)、动脉注射(ia)、皮内注射(ic或id)、皮下注射(sc)、肌内注射(im)。
5、【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皮内注射吸收差,只适用于诊断与过敏试验。
1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 答案 1112-82
1. 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最慢的是 A、 水溶液 B、 油混悬液 C、 水混悬液 D、 0/W乳剂 E、 W/0乳剂 2、 关于口腔黏膜给药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避免了肝脏的首过作用 B、 不受胃肠道pH和酶系统的破坏 C、主要分为颊黏膜吸收和舌下黏膜吸收 1
D、 舌下黏膜的渗透能力比颊黏膜差 E、 颊黏膜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吸收,有利于控释制 剂释放
3、 下列给药方式安全性高”可随时停止用药的是 A、 静脉注射 B、 口服给药 C、 肺部给药 D、 肌肉注射 E、 皮肤给药 4、 下列关于直肠给药叙述错误的是 A、避免胃肠道刺》 B、减少肌肉注射的耐受性 1
C、 吸收比口服慢 D、 距肛门口 6cm时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E、 直肠药物吸收有两条途径 5、口腔黏膜药物渗透性能顺序为 A、 舌下黏膜〉牙龈、硬腭黏膜〉颊黏膜 B、 颊黏膜>舌下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C、 颊黏膜>牙龈、硬腭黏膜>舌下黏膜 D、 牙龈、硬腭黏膜〉颊黏膜>舌下黏膜 E、 舌下黏膜〉颊黏膜>牙龈、硬腭黏膜 Is【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药物从注射剂中的释放速率是药物吸收的限 4、 1
速因素,各种注射剂中药物的释放速率排序为:水溶液>水 混悬液>0/W乳剂〉W/0乳剂〉油混悬液。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颊黏膜表面积较大,但药物渗透能力比舌下 黏膜差,一般药物吸收和生物利用度不如舌下黏膜。
3、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皮肤给药安全性高’患者可随时停止用药。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给药部位距肛门口 2cm左右时,药物主要通 过前一途径吸收,可以避免肝脏首过效应;而距肛门口 6cm
处给药时,大部分通过直肠上静脉吸收,具有明显的首过效 应。 1
5、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口腔黏膜种药物渗透性能顺序;舌下黏膜〉颊黏 膜〉牙龈、硬腭黏膜,舌下黏膜为特性黏膜,颊黏膜为内衬 黏膜,牙龈、硬腭黏膜为咀嚼黏膜,基本角质化。
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
选及答案1112-59
1、关于“处方”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注册的执业医师有权开具处方
B、临床药师有开具处方权
C、经注册的执业助理医师有权开具处方
D、是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E、由药师审核、调配、核对
2、以下项目与内容中,属于完整的处方的是
A、医院名称、就诊科室和就诊日期
B、处方前记、处方正文和处方后记
C、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和临床诊断
D、医师、配方人、核对人与发药人签名
E、药品名称、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
3、以下内容属于处方前记的内容是
A、临床诊断
B、药品名称
C、医师签名
D、药品用法
E、药品金额
4、不符合处方的书写规则的是
A、西药和中成药开具在同一张处方上。
主管药师考试《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选及答案1113-3141•对药物水溶性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A・药物的水溶性与所含的极性基团有关B・药物含有较多的疑基时,使药物水溶性增大C・与药物形成氢键能力无关D.各类药物的作用不同,故对亲水性的要求不同E•分配系数IgP值越大z表示水溶性越高正确答案:AD42•药物结构修饰的方法有A・酯化B.酰胺化C・成盐D.成环E・开环正确答案:ABCDE43•药物化学结构修饰的目的A.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B•降低药物的毒副作用C•改善药物的吸收性能D.改善药物的溶解性能E.提高药物对受体的结合能力,增强药物的活性正确答案:ABCD解题思路:考查药物结构修饰对活性的影响44•下列哪些药物可以与葡萄糖醛酸结合排出体外A・氯霉素B.吗啡C』引D朵美辛D・銃瞟吟E.磺胺甲噁瞠正确答案:ABCDE45•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具有相同基本结构的药物,它们的药理作用也相同B.适度增加中枢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活性会有所提高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是影响药物活性的因素之一D・最合适的脂水分配系数”可使药物的最大活性E.药物解离度与其环境pH有关正确答案:BCD解题思路:考查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效的关系。
具有相同基本结构的药物”不一走其药理作用相同,如吗啡与纳洛酮基本结构相同而药理作用相反。
46•可进行成盐修饰与碱成盐的药物有A.具酰亚胺基及酰腺基的药物B具竣基的药物C具脂肪氨基的药物D具醇轻基的药物E.具磺酸基、磺酰胺基或磺酰亚胺基的药物正确答案:ABE47•造成乳酸血症的降血糖药是A.格列毗嗪B.二甲双弧C.格列本腺D.甲苯磺丁腺E.氯磺丙腺48•下列哪些概念是错误的A・药物分子电子云密度分布是均匀的B・药物分子电子云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c・药物分子的电子云密度分布应与特走受体相适应D・受体的电子云密度分布是不均匀的E•电子云密度分布对药效无影响正确答案:AE49•成盐修饰的结构类型有A・竣酸类B•胺类C.碳二酰亚胺类D・酮类E.烯醇类正确答案:ABCE解题思路:考查成盐修饰的结构类型。
主管药师考试《相关专业知识》历年真题精
选及答案1112-41
1、配制注射剂的环境区域划分哪一条是正确的
a.精滤、灌装、封口、灭菌为洁净区
b.配液、粗滤、蒸馏、注射用水为控制区
c.配液、粗滤、灭菌、灯检为控制区
d.精滤、灌封、封口、灭菌为洁净区
e.清洗、灭菌、灯检、包装为一般生产区
标准答案:b
2、《药品管理法》规定新药的监测期不超过
a.2年
b.3年
c.4年
d.5年
e.6年
标准答案:d
3、《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规定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
a.所有可疑不良反应
b.严重的不良反应
c.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d.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e.迟发型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