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音乐课件:《大象》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13
第三单元《音乐中的动物》第二课时欣赏《大象》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大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第五首。
这首曲子作者取材于柏辽兹歌剧《风妖之舞》圆舞曲的片段,将其改为由低音提琴和钢琴来演奏,表现大象沉重笨拙的步伐以及滑稽可笑的舞姿。
乐曲采用降E大调,3/8拍。
结构为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在钢琴奏出几个小节的圆舞曲节奏后,低音提琴奏出圆舞曲主题,表现大象愉快地迈着笨重的脚步,费力地旋转舞蹈,给人以幽默可笑的感觉。
中段比较抒情,舒展而优美的旋律自由地在各个调上模进、重复,犹如大象伸着鼻子在舒心地歌唱。
第三个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最后乐曲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来欣赏音乐和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
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音乐欣赏教学中,并用身体动作去表现音乐是教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来设计教学。
三、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乐曲,听辨低音提琴的音色,感受乐曲形象。
2.感受乐曲情绪,体会三拍子的韵律感。
3.随音乐模仿大象的动作,感受乐曲的情绪,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四、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
2.难点:听辩低音提琴的特殊音色以及三拍子音乐的韵律感。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钢琴六、教学活动(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森林王国,国王听说我们要来到他们的王国非常开心,于是开了一个音乐舞会,小动物们都想要来迎接我们,大家来听一听国王派出了那些小动物呢?(播放《狮王进行曲》《袋鼠音乐》《野蜂飞舞》)2.生:狮子、袋鼠、蜜蜂。
(我们来模仿一下)(设计意图:通过对动物的听辩以及模仿,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二)、【聆听音乐,初步了解】1.师:是啊,这么多小动物已经把我们带到热闹的舞会现场啦~听,接下来该谁出场了?(播放完整音乐)2.生:熊师:那你为什么听出来是熊呢?生:...3.师:是因为感觉音乐旋律比较低沉,听起来比较笨重吗?(是)非常好,咱们来一起模仿一下这个笨重的小动物。
大象-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教案主题:介绍大象和其在音乐中的使用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大象,其外貌和习性•了解大象在音乐中的应用•能正确唱出《大象》这首歌曲教学内容:1.大象的介绍(1)大象是一种庞大的动物,分为亚洲象和非洲象两种。
它们有长鼻子和大耳朵,喜欢吃树叶、树皮、草和水果。
(2)引导学生观看大象的图片和视频,了解大象的外貌和习性。
2.大象在音乐中的应用(1)介绍大象在音乐中的象征意义,如力量、优雅、稳定等。
(2)听取孩子们所了解到的有大象元素的音乐或音效,例如《大象行动》的音乐(附件1)。
(3)以大象为主题,引导学生创造节奏或旋律,在团队中合作完成。
教师可以提供鼓、铃铛、木鱼等乐器。
3.学唱《大象》这首歌曲(1)利用音乐播放器播放《大象》这首歌曲(附件2)。
(2)唱歌前,数学老师教孩子们如何用双手制作象鼻。
要求孩子们举起双手,弯曲大拇指和食指,制作两个象鼻。
(3)演示唱歌的要领,例如节奏、调子、动作等。
(4)分组演唱,《大象》这首歌曲。
学生可以跟着节奏摇头,跳起来大力挥動双手象鼻。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引导学生观看大象的图片和视频,向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大象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身高、体重、鼻子和耳朵的功能等。
2.正式教学(30分钟)(1)介绍大象在音乐中的象征意义,如力量、优雅、稳定等。
(2)听取孩子们所了解到的有大象元素的音乐或音效,例如《大象行动》的音乐(附件1)。
(3)以大象为主题,引导学生创造节奏或旋律,在团队中合作完成。
教师可以提供鼓、铃铛、木鱼等乐器。
(4)播放《大象》这首歌曲(附件2),学习唱歌的要领,例如节奏、调子、动作等。
3.教材实践(15分钟)(1)数学老师教学生如何用双手制作象鼻,可以安排成小游戏的形式。
(2)分组可分为3-4人一组,演唱歌曲《大象》。
4.课堂互动(5分钟)选几位学生展示刚才创造的舞蹈或音乐,教师做出评价。
教学评价:1.教师评价(1)观察学生对大象的认知是否正确。
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大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大象》是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大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歌曲旨在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善于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曲《大象》的歌词内容,认识大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大象》,表现出大象的形象。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大象》,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歌曲《大象》,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用生动的表情和动作表现大象的形象,体会音乐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互动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大象的图片和歌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
2.教学乐器:准备吉他或其他打击乐器,为学生提供音乐伴奏。
3.教学场地:选择宽敞的教室,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音乐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大象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大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3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大象》,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3.操练(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模拟大象的动作,其他学生伴随着音乐进行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