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 - 重庆交通大学
- 格式:doc
- 大小:14.50 KB
- 文档页数:2
弹性力学:1.应力:应力是描述一点内力各个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的极限值,由于内力具有多重方向性因而应力也有多重方向性,需要用9个量描述,但表面独立的量有6个,实际上这6个量之间真正独立的只有3个。
2.应变;应变是描述一点的变形程度的物理量,变形包括伸缩和方向改变。
一点的应变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需要6个量描述,但独立的量只有3个。
3.体积力:作用在物体每一点的外力。
比如每一点都有的重力。
4.面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外力。
比如水给大坝表面的压力。
5.斜面应力公式:一点任一方向的面上的应力与这一点的6个坐标应力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用于应力边界条件和斜面应力的计算。
物体表面的任一点的应力和该点的面力是相同的大小和方向。
6.平衡微分方程:分析一点:反映一点的体积力与该点的6个坐标应力之间的受力平衡的方程,方程是偏微分形式的方程。
直角坐标下的方程形式上简单,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7.可能应力: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平衡微分方程的应力场(该点进入弹塑性阶段时还要满足应力形式的屈服条件),因为应力对应的应变不一定是真实应变,因此只满足应力方程的应力只是可能应力而不一定是真实应力。
8.位移:分析一点:一点变形前后的位置差值。
变形体研究的位移是该点空间位置的连续函数。
9.几何方程:分析一点:反映一点位移与该点应变之间关系的方程。
直角坐标的几何方程形式上是最简单的,而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10.变形协调方程:变形体不出现开裂或堆叠现象,即一点变形后产生的位移是唯一的,这时对一点的应变分量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
直角坐标下的方程形式上简单,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11.物理方程:这是材料变形的固有性质,反映一点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约束关系,这种约束关系和坐标选取无关,即各种坐标下的物理关系都是相同的函数。
12.弹性:弹性指物体在外界因素(外荷载、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引起变形,在外界因素撤除后,完全恢复其初始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13.完全弹性:材料变形性质只有弹性而没有其他如流变、塑性等变形性质。
弹塑性力学课程介绍
课程编号:08070603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课程名称:弹塑性力学英译名称:elastic-plastic mechanics
学时:40 学分:2
开课学期:1 教学方式:讲授+讨论
考核方式:开卷考试适用学科:化工过程机械
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机电学院教师
内容简介:
主要讲授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以及各种经典方法在解决弹塑性问题中的应用。
本课程主要包括:绪论和张量介绍,应力应变分析,屈服条件和本构关系,弹塑性问题的提法,弹塑性平面问题,薄板的弯曲,薄壳的基本理论,理想刚塑性平面应变问题,柱体的弹塑性扭转,能量原理,塑性极限分析等内容。
参考书目:
1. 《弹性力学》徐芝伦,高教出版社
2. 《弹塑性力学引论》杨桂通,清华大学出版社
3. 《工程弹塑性力学》孙炳楠等,浙大出版社
4. 《应用弹塑性力学》徐秉业等,清华出版社。
弹塑性力学期末考试总结引言弹塑性力学是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研究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的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的规律。
本学期我学习了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通过课堂学习、实验实践和习题训练,对弹塑性力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本文将对本学期的弹塑性力学课程进行总结,并对期末考试进行回顾和总结。
课程回顾在弹塑性力学课程中,我学习了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应力应变关系、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弹塑性力学的塑性应变率理论、渐进匹配理论等。
在课程中,我通过学习弹性力学和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了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的弹性和塑性变形过程,并学会了使用适当的力学模型对弹塑性材料进行描述和分析。
在课程中,我还学习了弹塑性力学的应用,包括构件的弹性设计和塑性设计。
通过学习这些应用知识,我了解了如何根据构件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力学特性进行设计,保证构件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避免因过载而导致的破坏。
这些应用知识对于我的专业学习和工程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考试回顾期末考试是对我整个学期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部分。
选择题主要考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填空题和解答题则需要对弹塑性力学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
在考试中,我首先着重复习了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对一些重要的公式进行了记忆。
这些基本概念和公式的掌握对于解答考试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非常重要。
在考试中,我能够正确地回答出大部分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基本掌握了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知识。
解答题是考察对弹塑性力学理论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考试前,我对课程中涉及到的重要解答题进行了复习,熟悉了解答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在考试中,我能够正确地应用课程中学到的弹塑性力学理论进行解题,分析问题并给出正确的解答。
但由于课程难度较大,有些解答题的分析过程和步骤还需进一步加强。
学习经验总结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和考试,我深刻体会到了弹塑性力学的重要性和实用价值。
重庆交通大学2018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弹塑性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重点掌握以下内容
1. 弹性力学部分: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平面问题的基本理论;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法(含精确应力边界条件和用积分形式表示的圣维南边界条件);平面问题在极坐标下求解时的应力边界条件(含精确应力边界条件和用积分形式表示的圣维南边界条件);空间问题一点的应力状态;等截面直杆的扭转。
2. 塑性力学部分:应力-应变的简化模型;Tresca屈服条件和Mises屈服条件;加载方式及弹塑性材料的加卸、载准则;强化(硬化)模型;梁的弹塑性弯曲问题。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为100分。
(二)试卷结构
1. 简答题(30分)
2. 分析计算题(70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 《弹性力学简明教程》,徐芝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三版(也可参照1983年第二版)
2.《塑性力学》,夏志皋,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年
3. 《工程塑性力学》,余同希、薛璞,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第二版
4.《弹性与塑性力学简明教程》,杨海波、曹建国、李洪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5.《简明弹塑性力学》,徐秉业,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