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考试《结构力学》复习资料
- 格式:pdf
- 大小:264.87 KB
- 文档页数:17
练习题答案一、几何构造分析1、( X )2、( X )3、(X)4、( D )5、(C)6、(D)7、(A)8、应变,不变)9、不共线的两根链杆10、几何可变,W = 5 > 011、不共线的链杆AD、ED固定D点于基础;AC视为刚片,由铰A及两根不过A的链杆BD、CD联结于基础;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或:ABCD为内部有一多余联系的铰接三角形,用铰A及链杆ED联结于基础;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12、AB刚片固接于基础;CD刚片由三根不全平行也不交于一点的链杆联结于几何不变体上;CE刚片由C、E两铰联结于几何不变体上;有一个多余约束。
13、铰接三角形ABE和BCD分别视为刚片I和II,基础视为刚片III;I、II间用实铰B相连;I、III间用链杆FE及A处支杆构成的虚铰相联;II、III间用链杆GD及C处支杆构成的虚铰相连;三铰不共线,故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14、ABDE视为刚片,在此基础上用不共线两链杆固定C点,CE为多余约束,组成大刚片I;同理,KGEFH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视为大刚片II;基础视为刚片III。
I、II之间由实铰E相联;I、III之间由A、B处两支杆构成的虚铰(在B点)相联结;II、III之间由K、H两点的支杆构成的虚铰(在H点)相联。
三铰共线,故整个体系为有两个多余约束的瞬变体系。
15、IIIIIIO III,III O II,O IIII,O III,、O、O不共线,所以是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IIIII,IIII,16、O III,、O、O共线,所以是几何瞬变体系。
IIIII,IIII,17、IIIIIIO III,III O II,O IIII,O III,、O、O 不共线,所以是内部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IIIII,IIII,18、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用规律III分析。
IIIIIIIII,IIIII,IIII,19、铰接三角形BCD视为刚片I,AE视为刚片II,基础视为刚片III;I、II用链杆为AB、EC构成的虚铰(在C点)相联,I、III用链杆FB和D处支杆构成的虚铰相联,II、III用链杆FA和E处支杆构成的虚铰相连;三铰不共线,故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图2图3结构力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1.杆系结构中联结杆件的基本结点有 铰结点 和 刚结点 两种。
2.连接n 根杆件的复铰,相当于 n-1 个单铰, 2n-2 个约束。
3.无荷载作用杆段,其剪力图表现为一条 平直线 ,弯矩图则为一条 斜直线 。
4.如右图(1)示桁架,杆1、2的内力分别为 4 kN 和 零 kN 。
5.运用图乘法时,两图中至少应有一图是 直线 图,且形心纵坐标y c 一定是取自于 直线 图。
6.如右图(2)结构, 4 次超静定。
若用力法求解,则有4 个未知量;若用位移法求解,则有 3 个未知量,其中角位移未知量有 2 个,线位移未知量有 2 个。
7.如图(3)所示基本结构中,应视B 支座为 固定支座 ,则转动刚度S BA = 4i=12 ,S BC = 3i=12 。
8.绘制影响线有 静定 和 机动 两种方法。
9、杆系结构按其受力特性不同可分为: 梁 、拱、 刚架 、 桁架 、组合结构、悬臂结构。
10、拱的主要特征是在竖向荷载作用下会产生 水平推力 。
11、计算桁架内力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 截面法 和 结点法 。
12、从几何组成上讲,静定和超静定结构都是 几何不变 体系,前者 无 多余约束而后者 有 多余约束。
13、连接n 根杆件的复铰相当于 n-1 个单铰,相当于 2n-2 个约束,一个固定铰支座相当于 个约束,一个固定端支座相当于 3 个约束。
14、几何不变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规则分别是三刚片规则、 二元体 规则、 两刚片 规则。
15、力法中符号表示基本结构中在 xj=1 作用下沿 xi 方向的位移,一次超静定结构的力法基本方程为 。
ij16、力矩分配法中的刚节于某个节点的分配系数和等于 1 。
17、绘制影响线的两种基本方法有静力法和 机动 法。
19.在固定荷载作用下使拱处于无弯矩状态的轴线称为合理拱轴线 。
20.静定多跨梁由 附属 部分和 基础 部分组成,在计算时应遵循的 原则是先计算附属部分,再计算 基础部分。
第一章结构的几何构造分析六、练习题1.二元体规律1-1试对图1-59所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2019)(b)a)(c)图1-59图1-60图1-611-2对图1-60所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天津大学2017)1-3对图1-61所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苏州科技大学2016)1-4对图1-62所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并指出超静定次数。
(青岛理工大学2016)图1-62图1-63图1-641-5对图1-63所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东南大学2014)2.两刚片规律1-6试对图1-64所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2019)1-7对图1-65(a )(b )所示体系进行几何构造分析。
(青岛理工大学2019)图1-65图1-661-8求图1-66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并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华南理工大学2017)1-9对图1-67所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苏州科技大学2018、中国矿业大学2014、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13)图1-67图1-68图1-69 1-10图1-68所示体系的机动分析结论是。
(重庆交通大学2015)3.三刚片规律3.1三个铰都对应于有限点1-11对图1-69所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2019)1-12对图1-70所示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各点均为铰结点)。
(长沙理工大学2017)图1-70图1-71 1-13图1-71所示体系的计算自由度W=,有个多余约束,为体系。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7)1-14试对图1-72所示平面体系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图1-72图1-73图1-74 1-15计算图1-73所示杆件体系的计算自由度,并判断体系符合哪种几何组成规律?(北京工业大学2014)3.2一个无穷远瞬铰1-16对图1-74所示体系进行几何构成分析。
(西安交通大学2015)1-17图1-75所示为()。
(山东科技大学2018)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瞬变体系;D.常变体系。
近几年交大结力真题分析~(个人总结)一: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经常与桁架一起出题,顺便求其内力二:已知受力,绘制弯矩剪力图三:静定结构位移计算,一般加有弹簧或者移动支座四:力法,一般都是对称的图形,让你利用对称性五:位移法,还是对称,一般都有条黑线(EI无限大),难点就在于刚体只能平动和转动,而转动的时候会引起转角……还得靠你自己去练习,掌握了一点都不难。
六:影响线,不多说了,送分题七:直接画出某超静定结构的内力图,表面上是画图,其实是多次利用力矩分配法,对刚结点的弯矩多次分配,画出简图,看似容易的题,其实是得分率最低的题,因此,大家必须多练习,熟练掌握力矩分配法!之前经常上北交考研论坛,感觉痞子哥真的帮了很多忙,每当自己考研过程中坚持不下去是,总会到论坛中看一看。
心里真的很感激~~现在复试结束了,自己有幸在拟录取名单中,感觉应该把自己的经验分享一下,希望能对之后的师弟师妹有些帮助,呵呵我之前是学的土木专业,具体点也就是工民建的,但当考研时,确定北交后,考虑再三,决定考道铁专业,因为初试是一样的,只是复试自己没学过,不过当时的想法是初试过了再说,一早就担心复试好像有点过了,毕竟还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机会进入复试呢,呵呵就如大家所知道的一样,今年北交的复试线实在是高,我考了350分,道铁复试线是341,想想也知道自己有多大的压力,因为今年不只是分高,而且大家的分数都十分接近,几乎一分一个名次,有些还好几个,我的就是350有两个,351有三个好像,我们加保送的要40个人,如果按考试给的序号来算的话,我应该拍39名,呵呵,复试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说实话,当时知道我的分数时,自己已经有预感了,因为本来以为我能考300分就不错了,然后看到350就很吃惊,仔细分析了一下,应该是专业课提的分,而且今年大家的专业课都很高,所以复试线要升高感觉是必然的。
但是看到自己一点也没学过的专业课,还是愁得厉害,其实之前在考完研之后寒假里我大体把那两本课本看了两遍,不过说实话,自己什么都不懂,合上课本,什么都不知道。
重庆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结构力学与土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重庆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结构力学与土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引言考研是每个研究生候选人都会经历的一段重要的阶段,其中土木工程专业的复习尤为重要。
而结构力学与土力学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两门重要课程,是考研必备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重庆市考研土木工程复习资料的结构力学与土力学部分进行重要知识点的总结,帮助考生理解掌握这两门课程的关键内容。
二、结构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1. 静力学基础1.1 受力分析:平衡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的概念与计算方法等。
1.2 平面结构:三力平衡条件、平面结构的刚度计算方法等。
2. 弹性力学基础2.1 应力与应变:正应力、剪应力、正应变、剪应变等基本概念。
2.2 材料力学性质:杨氏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2.3 弯曲与扭转:单轴弯曲、横截面形状对弯曲的影响、圆杆的扭转等基本知识。
3. 结构力学3.1 杆件受力分析:杆件内力计算、应力变化规律等。
3.2 梁的受力分析:悬臂梁、简支梁等不同支座条件下的受力情况。
3.3 柱的受力分析:受压柱、受拉柱等不同情况下的受力计算方法。
3.4 刚架与刚构:刚度的概念与计算、刚构的应力分析等。
3.5 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梁、柱、板等基本构件的设计原则与计算方法。
三、土力学重要知识点总结1. 岩土力学基础1.1 土体分类:土的工程性质、土体组成等基本概念。
1.2 应力状态与力学性质:广义应力、孔隙水压力等基本概念。
1.3 孔隙水的渗流:孔隙水流动的影响因素、渗流方程等。
2. 岩土体力学2.1 土的压缩与沉降:压缩指数、压缩曲线、固结与压缩等基本知识。
2.2 岩土侧压问题:侧压问题的计算、土压力的计算等。
2.3 岩土体的强度特性:剪切强度、孔隙水压力与有效应力等。
3. 岩土工程3.1 岩土工程基础:土体参数的测定、初步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分析等基本知识。
3.2 基坑与支护:基坑开挖、支护形式与选择等基本内容。
重庆交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考核形式:闭卷考试需用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15分)1、在双向压力的作用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与单轴抗压强度相比较将()A、提高B、降低C、基本一样D、不一定2、超筋梁破坏时,受拉钢筋应εg和受压区边缘混凝土应变εh满足()A、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B、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C、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D、εg=εq(屈服应变)εh=εhmax3、双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受压钢筋设计强度规定不得超过400MPa,这是因为()A、受压混凝土强度不够B、结构延性C、受压钢筋应变仅能达到0.002D、受拉钢筋已屈服4、对于无明显流幅的钢材,其抗拉设计强度是以()为取值依据()A、屈服强度B、极限强度C、冷拉控制应力D、σ0.25、先张法在预加应力阶段发生的预应损失为()A、σs2+σs3+σs4+σs5/2B、σs5/2+σs6C、σs5+σs6D、σs1+σs2+σs46、对于大偏心受压构件,当N或M变化时,构件的安全发生怎么的变化?()A、M不变时,N越大越安全B、M不变时,N越小越安全C、N不变时,M越小越危险D、N不变时,M越大越安全7、正截面受弯构件的破坏形态有三种。
对同样截面尺寸的构件,其抗弯承载力的关系为()A、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少筋破坏B、超筋破坏>适筋破坏>少筋破坏C、超筋破坏>少筋破坏>适筋破坏D、超筋破坏=适筋破坏>少筋破坏8、长期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梁的挠度会随时间而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受拉钢筋产生塑性变形B、受拉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C、受压混凝土产生塑性变形D、受压混凝土产生徐变9、要求梁的弯矩包络图必须位于材料抵抗图之内,是为了满足()A、正截面抗弯强度B、斜截面抗弯强度C、变形要求D、斜截面抗剪要求10、对梁施加预应力,可提高梁的()A、塑性B、延性C、斜截面抗弯强度D、抗裂二、填空题(15分)1、根据结构功能,通常把结构的极限状态分为:______________的极限状态,这种极限状态对应于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练习题答案一、几何构造分析1、( X )2、( X )3、(X)4、( D )5、(C)6、(D)7、(A)8、应变,不变)9、不共线的两根链杆10、几何可变,W = 5 > 011、不共线的链杆AD、ED固定D点于基础;AC视为刚片,由铰A及两根不过A的链杆BD、CD联结于基础;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或:ABCD为内部有一多余联系的铰接三角形,用铰A及链杆ED联结于基础;整个体系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12、AB刚片固接于基础;CD刚片由三根不全平行也不交于一点的链杆联结于几何不变体上;CE刚片由C、E两铰联结于几何不变体上;有一个多余约束。
13、铰接三角形ABE和BCD分别视为刚片I和II,基础视为刚片III;I、II间用实铰B 相连;I、III间用链杆FE及A处支杆构成的虚铰相联;II、III间用链杆GD及C处支杆构成的虚铰相连;三铰不共线,故为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
14、ABDE视为刚片,在此基础上用不共线两链杆固定C点,CE为多余约束,组成大刚片I;同理,KGEFH为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视为大刚片II;基础视为刚片III。
I、II之间由实铰E相联;I、III之间由A、B处两支杆构成的虚铰(在B点)相联结;II、III之间由K、H两点的支杆构成的虚铰(在H点)相联。
三铰共线,故整个体系为有两个多余约束的瞬变体系。
15、IIIIIIO III,III O II,O IIII,O III,、O、O不共线,所以是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IIIII,IIII,16、IIIIIIO III,III O II,O IIII,O III,、O、O共线,所以是几何瞬变体系。
IIIII,IIII,17、IIIIIIO III,III O II,O IIII,O III,、O、O 不共线,所以是内部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IIIII,IIII,18、几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重庆交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结构力学》课程考核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层次:本科班级:姓名:学号:一、是非题 8分(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 O 表示正确以 X 表示错误)1、(本小题2分)力法、位移法典型方程中,主系数一定大于零()2、(本小题2分)计算自由度小于零的体系一定是几何不变体系。
()3、(本小题2分)力法典型方程的实质是几何条件()4、(本小题2分)荷载作用在静定多跨梁的附属部分上时,基本部分一定受力。
()二、填充题 14分(将答案写在空格内,每空 2 分)1、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超静定结构的几何构造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影响线的基本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计算梁和刚架在荷载作用下的位移时,用图乘法的条件是 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 本大题12分每小题3分)单项选择题1、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是:()A、结构上任一截面的角位移和线位移。
B、结构上所有截面的角位移和线位移。
C、结构上所有结点的角位移和线位移。
D、结构上所有结点的独立角位移和独立线位移。
2、静定结构在温度改变作用下:()A、无变形、无位移、无内力。
B、有变形、有位移、有内力。
C、有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D、无变形、有位移、无内力。
3、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A、1次。
B、2次。
C、3次。
D、4次。
4、图示对称刚架,正确的半边结构的图号是:()几何组成分析。
( 本大题6分 )四、对图示体系进行五、( 本大题8分 )画出图示结构的M 图。
六、( 本大题10分 )求图示桁架杆件1 和 2 的内力。
《结构力学》复习讲义要点第一部分:力学基础1. 力学的基本概念:质点、力、力的性质、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共线条件等。
2. 刚体力学:平动与转动、力矩、角动量、转动惯量、力矩的几何与代数相等条件等。
3. 静力学:平衡条件、力偶、杆条受力分析、平衡多边形等。
第二部分:截面力学1. 杆件截面特征:截面形状、截面形心、截面面积、截面宽度、截面模数等。
2. 拉压杆截面特征:杆轴力计算、细长杆的安全系数、压杆的稳定性、杆件受拉压状态分析等。
3. 扭转杆截面特征:杆件受扭力分析、圆形截面的极限扭矩、扭转角的计算等。
4. 弯曲杆截面特征:直线梁与弧形梁的受力分析、力的截面矩阵表示、梁截面的正向弯矩与反向弯矩、杨氏梁受力分析等。
第三部分:结构受力分析1. 杆系内力分析:截面法则、杆系的内力与外力关系、榀杆的变形与位移、杆系内力的计算等。
2. 杆系的受力分析:平衡条件的写法、平面结构与空间结构的受力分析、杆系的平面剪力图与弯矩图、受力分析的极端情况等。
3. 简支梁:梁的受力分析、悬臂梁的转角计算、剪力与弯矩图表、弹性线与弯矩-曲率关系等。
4. 悬链线与悬链线梁:悬链线形状方程、悬链线的性质与应用、悬链线梁的分析等。
第四部分:梁的变形1. 杆系的变形:位移分量的约束关系、虚功原理、单杆件的变形与位移、受约束的杆件变形计算等。
2.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胡克定律、弹性应变能、变形力、应变与变形的关系、应力分析与位移分析等。
3. 简支梁的本构关系:平衡微分方程、简支梁的自由振动、简支梁的拟静状态、简支梁的弹性力学与变形等。
第五部分:结构稳定性1. 稳定性基本概念:平衡与稳定的关系、平衡的稳定性判定、等效单轴刚度、曲线弯矩法等。
2. 简支梁的稳定性:轴力屈曲、弯曲屈曲与扭转屈曲、边界条件与截面要求等。
3. 大变形理论:弹性力学与大变形理论的区别、弹性线的切线方向、悬臂梁的大变形计算等。
总结:这份复习讲义总结了《结构力学》的核心要点,包含了力学基础、截面力学、结构受力分析、梁的变形和结构稳定性的内容。
XXXX大学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结构力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总体要求:
1、运用几何组成规则进行平面体系的机动分析。
2、静定结构(梁、刚架、桁架、拱、组合结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绘制;截面
法、分段叠加法、结点法、截面法;桁架零杆的判别。
3、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位移等作用下的位移计算(重点应用图乘法);图乘
法及其应用条件;常见图形的面积和形心位置;刚体体系的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引起的位移计算;互等定理。
4、超静定次数及基本未知量判定,用力法和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包括荷
载、支座位移作用)并绘制其内力图;对称结构的计算;力法的基本概念;
力法原理;力法典型方程;位移法的基本体系;位移法典型方程;单位弯矩图;荷载弯矩图;
5、静力法和机动法作结构某量值的影响线,并利用影响线求既定荷载作用下的
量值大小。
6、熟练掌握内力图特征与荷载的关系,能利用内力图进行物理量的互换求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为3小时,满分为150分。
(二)试卷结构(参考)
1.XX题(20分)
2。
选择题(20分)
3。
填空题(30分)
4.计算题(80分)
(1)静定结构内力计算及作图(16分)
(2)静定结构位移计算(16分)
(3)影响线及其应用(16分)
(4)力法求解超静定问题(16分)
(5)位移法求解超静定问题(16分)
三、主要参考书目
1.李廉锟,《结构力学》(第5版),XX,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