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大图书馆特藏文献掠影-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106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10.46 MB
- 文档页数:106
CALIS基本标准与规范CALIS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命名规范CALIS基本标准与规范CALIS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命名规范目录1 CALIS定义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方案 (14)2 唯一标识符中的元素 (14)2.1 馆数字代码 (15)2.2 集合名称 (15)2.3 ObjID (16)2.4 type (16)2.5 format (18)2.5.1 文本 (18)2.5.2 图像 (18)2.5.3 音频 (18)2.5.4 视频 (18)2.6 示例 (19)3 已有资源标识符的处理办法 (20)参考文献 (20)1 CALIS定义的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方案就目前而言,DOI作为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方案在管理、注册和解析方面是发展最为完善的。
但CALIS无论是为自己的资源申请DOI,或是申请成为RA,都需要缴纳不菲的会员费或DOI的注册费及维护费。
因此,在CALIS项目建设中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方案,我们决定采用与国际命名方式结合的做法[6]:命名方式+注册机关代码+注册资源代码●命名方式:如以URN 方式则为urn,DOI 则为doi。
●注册机关代码:如为URN informal 方式,则由申请机关向注册中心(IANA)申请分发为urn-d(d 为数字),或申请URN formal 方式;若为DOI,则向注册中心(IDF 或CrossRef)申请分发一代码。
●注册资源代码则由注册单位内部自编,无一定格式,但要保证内部为唯一代号。
如URN 则需要提出内部编码方式给IANA 协会审查,而DOI 只要资源识别码注册时不与现有重复即可。
●+ 为区分码,如URN 为":",DOI 为"/" 等。
不管加入哪一个网络资源组织,其注册资源代码都是要由注册机关自定,未来只要再加上注册机关代码即可为国际间唯一的识别码。
故在未来不管国际间盛行哪一种网络资源组织,都可以快速简单地转换成该组织命名方式,使其符合系统扩充性及未来性。
《书香馆刊》2004 No.1 总第1期(创刊号) 第1版 新闻快递10月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交通大学全球校友商界领袖峰会的嘉宾美洲交大校友基金会主席郑国宾先生、美洲交大校友总会会长邰中和先生、德州仪器亚洲总裁程天纵先生等,在高福廷副校长和校委会副主任韩满怀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交大图书馆。
贵宾的到来受到了图书馆的热情接待。
馆长萨殊利教授向各位学长介绍了图书馆不久前完成的系统更新情况,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郑国宾先生已是80高龄,但他精神矍铄,听得非常仔细,并不时提问,来宾们先后参观了二层科技期刊阅览室,三层图书流通部,五层技术部电子阅览室和非书资料阅览室。
参观期间,郑国宾先生提议诸位商界校友捐赠一些经济学书籍给我馆,供同学们使用,此项提议得到在场校友的一致赞同。
美洲校友总会总干事崔家莉女士也是图书馆界的专家,在参观过程中她和郑兰技术总监、何秀君、宋姣老师谈得非常融洽,并互相交换了名片。
崔女士表示要加强联系,相互沟通,共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学长们盛赞图书馆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也期待北京交大图书馆能早日建成世界知名的大学图书馆。
(文并摄影 阅览部 高爱军)主办:北京交通大学 图书馆 主编:萨殊利 责编:许勇 期次:总第1期(创刊号) 日期:2004年11月15日 邮箱:xy@libmail.njtu.edu.cn《书香馆刊》2005No.1 总第2期第2版业务之窗执行主编:许勇 编辑:《书香馆刊》编辑部 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611室 邮编:100044 电话:51684604 作为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我们每国人都应该执行主编:许勇 编辑:《书香馆刊》编辑部 地址:北京交通大学图书馆611室 邮编:100044 电话:51684604。
北大图书馆新馆旧藏作者:王波支娟陈建龙来源:《大学生》2021年第06期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大厅,矗立着一幅高达6米多的单面大型壁画。
壁画尚未命名,反映的主题为“人与信息的关系”。
壁画自下而上分为三段,分别展示人与信息的过去、现在、未来,下段和上段为青铜浮雕,中段为电子屏。
下段的青铜浮雕的内容为历史上人与信息的关系,左上角的《尚书》,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典籍之一,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
秦国博士伏生为护、传《尚书》而历尽艰辛。
以《尚书》起首,表明了北大图书馆以伏生为榜样弘扬爱书、护书、传书的精神。
上段青铜浮雕的设计是基于我们对未来图书馆形态的想象,未来的图书馆是人文互美、人信共济、人机融合的图书馆,这段浮雕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畅想的人与信息的未来。
左边的两位貌似宇航员,似乎是在外星上作业。
他们右边的站立者似为展示肌肉组织的人体模型。
占据浮雕中心位置的人类面孔披挂了复杂的穿戴设备,左边机械眼,右边生物眼,似乎是可以收取四面八方信息的超级智者,算无遗策,无往不胜。
右上角的人类装扮得像机器人,读书于太空,而位于他前方的机器人,却形似人类,在地球上读书。
右边的人类和机器人,正密切配合,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
这一段浮雕大胆描绘了在未来的智慧时代,人和机器共处、互信、友爱,信息在人机之间乃至万物之间无障碍交流,人和机器高度配合、协同工作的场面。
下段和上段的青铜浮雕,一个多取自神话传说、历史传说以及疑难字,一个是对未来的自由畅想,二者皆既释放出一些相对确切的信息,又没有特别精确的答案,充满不确定性和神秘感,呈现出预设的“画无达诂”的效果。
既适合忙碌的读者经过时“匆匆一瞥”、“不求甚解”,产生点滴感悟,又适合爱钻研的读者,面对壁画,陷入无尽的沉思和求解。
壁画的中段是一块电子屏幕,以流动的信息形式展示人与信息的关系。
有时播放视频,有时显示文字,还可实时直播远端的会议、演出等信息交流活动。
古今中外的图书馆都强调“静”,在图书馆里,大家经常可以看见到处贴着一个大大的“静”字,国外关于图书馆员的漫画,多是一个手指挡在嘴唇上,发出嘘声的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