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紫砂矿藏分布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黄龙山矿区分布及主要出产矿料通说认为,宜兴紫砂产于鼎蜀镇,其中以黄龙山紫砂最为优异。
但有信息披露我国其他地方也有紫砂矿蕴藏,如安徽广德、浙江梅山、辽宁喀左、陕西、陕西、广西、广东等。
丁山地质构造为沉积岩,这是宜兴紫砂生成的特殊地质条件,安徽广德、浙江梅山,与丁山基本山为同一地址构造。
其他地区地质构造,有待进一步研究。
丁山,行政区划为丁蜀镇,下还有伏东、湖父,也分布着紫砂(或类似紫砂的)矿源,俗称外山泥。
但是根据目前的研究结果,这些外省、外山紫砂,与黄龙山紫砂的理化指标确有不同,妙道近期就在做这方面的具体研究,以便用科学数据说话。
最近,很多吧友让我鉴定作品泥料,一些泥料具有明显的原矿特点,但是我在黄龙山矿区确实未发现过,加之无法看到实物,吧友们提供的信息也往往未尽充分,所以,也无法回答这些矿料是不是紫砂的问题,甚至也无法回答是不是宜兴紫砂、黄龙山紫砂的问题。
因此,决定根据两年来对出矿情况的持续跟踪观察,写一篇黄龙山紫砂矿区及主要出产的矿料。
需要说明的是,现在写这篇文章时机还未成熟,如果有矿料、成品的照片相配,则才毕其功于一役。
本篇,只能作为阶段性研究成果,希望对消费者判断作品泥料出处有所帮助。
丁山,自古陶业发达,紫砂,只是其中的一个比较小的分支,紫砂的生产制作基本上分布在丁山的东北面,上袁村(现改为紫砂村)、中袁村、西望村(现在为尹家村)、双桥村。
西南部的芳溪村,1980年代开始以贩卖老壶起步,主要做台湾人生意,老壶逐渐淘尽,就开始以做老壶(也即高仿老壶)、新壶做旧为主业。
黄龙山,在丁山老镇的东北部,而属于黄龙山南麓的蠡蜀,因为开采条件较好,所以民国以前,紫砂矿基本上都在这里开采,民国期间矿井透水,矿区淹没,后来,改造成大水潭小公园。
实际上,在大水潭矿区开采之时,就有人在黄龙山上挖矿,因为是“非主流”,所以这些宕口被叫做野宕,黄龙山西边(也即今天所称的“龙头”),则被称作野山(野山红皮龙,就这样的由来)。
喀左县紫砂土矿简介喀左县紫砂土矿分布较广,该矿产于二迭系和寒武系地层当中。
以二迭系紫砂土Fe2O3含量较高在9%以上,为质量上品,可同江苏省宜兴丁蜀镇紫砂土相比美,乃是高级陶制品原料。
紫砂制品的主要原料也可广泛用于砖瓦等行业之中。
喀左县紫砂土分布于南哨、北公营子、十二德堡、羊角沟、卧虎沟、大营子、甘招等乡镇。
二迭系地层以南哨镇南窑紫砂土为代表,寒武系地层以卧虎沟紫砂土为代表。
现将境内主要紫砂土矿简述如下:南哨紫砂土矿地理座标:东经119。
40',北纬41。
03'。
矿床地质:本区地层主要为中石炭系和二迭系地层及上侏罗系和第四系地层。
紫砂土矿贮存二迭系地层中。
其化学成份Si02,42-70%,Al2O315-31%,Fe2O312. 24-14%,Ca00.75-2.38%,Mg00. 30-1.85%。
矿体出露长度近3.5公里,宽近500m。
其储量为50万吨以上。
卧虎沟紫砂土矿位置:卧虎沟乡下井村郝家杖子屯。
地理座标:东经119。
44'21'',北纬41。
15'49''。
矿山属辽西边缘山区,地形切割剧烈。
当地侵蚀面为450m。
矿区大地构造属燕山褶皱带,辽西凹陷中大平房-大城子火山岩盆地西部边缘。
矿区为一单斜构造,走向NE45。
,倾角10。
-30。
,单斜由蓟县群杨庄组、雾迷山组、寒武系、奥陶系组成。
侏罗系地层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矿体特征:该紫砂土矿贮存于寒武系下统毛庄组中,北东-南西展布,倾向300。
,倾角20。
,地表呈条带状,出露良好,易开采,地表厚度最厚300m,最薄lOOm.出露长度1300m。
地表矿石主要以紫砂为主,粘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碎屑矿物为石英、长石;非粘土矿物有赤铁矿。
化学成份:Al20318. 58%、Ti020.44%、Si0254.8%、Fe20310.00%。
已达到工业指标要求,结构为含粉砂泥状结构,泥质含量>85%,碎屑10%,铁质5%,为页片状构造,塑性指数可达3.4。
紫砂泥(360百科)又叫紫砂矿,雅称"富贵土",俗称"天青泥"、"红棕泥"、"底槽清泥"、"大红泥",为制作紫砂壶(器)的主要原料。
深藏于黄龙山岩层下数百米,在"甲泥"矿层之间。
在宜兴,只能在丁蜀地区范围内的陶土矿中找到紫砂泥。
紫砂泥烧制的成品如紫砂壶、紫砂煲、紫砂花瓶、紫砂茶具,以及其它紫砂工艺品。
得益于饮茶风气,紫砂壶最为常见,其特点是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日久使用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形成紫砂陶土的成因,属内陆湖泊及滨海湖沼相沉积矿床,通过外力沉积成矿,深埋于山腹之中。
紫泥和绿泥都产于甲泥矿中。
甲泥是一种脊性粘土,紫红色,色似铁甲,故名"甲泥紫砂泥"。
甲泥矿中甲泥储量最多,紫泥、绿泥储量较少,紫泥仅占总储量的3-4%。
紫泥是甲泥中的一个夹层,绿泥是紫泥夹层中的夹层,故有"泥中泥,岩中岩"之称。
所以,紫砂的泥料,也只有在大量生产日用陶的条件下才能取得。
因为这种深藏于岩层下数百米深处的"甲泥"之中的紫泥,必须从甲泥中分选出来,没有日用陶的大量使用甲泥,紫泥也就无从取得。
紫泥的矿层紫泥是甲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状、透镜状,矿层厚度一般在几十公分到一公尺左右,稳定性差,原料外观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后外观颜色则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
紫泥主要成份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
综合分析,紫砂泥属于粒土--石英云母系,颇类制瓷原料的特点,因此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干燥收缩率小,为多种造型提供了良好的工艺条件。
绿泥是紫砂泥中的夹脂,故有"泥中泥"之称(团山泥则是紫泥和绿泥混杂共生一起的泥料)。
绿泥产量不多,泥质较嫩,耐火力也比紫泥为低,一般多用作胎身外面的粉料或涂料,使紫砂陶器皿的颜色更为多彩。
因势而为的宜兴紫砂宜兴紫砂,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极具收藏和使用价值。
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宜兴紫砂的制作工艺因地制宜、因势而为,精湛的工艺与独特的文化韵味相结合,成就了它在紫砂壶行业的独特地位。
宜兴紫砂产地位于中国江苏省宜兴市,这里的紫砂产地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年以上的历史。
宜兴紫砂因其出产地的土质、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紫砂三宝”——宝船泥、朱泥和紫泥。
宝船泥产于宜兴城西,含有铁质,釉面后色泽鲜明,呈现灰黑色;朱泥产于周山,属于高铁黄泥,釉后呈现红色;紫泥产于宝山,含有锰矿,釉后成紫色。
宜兴紫砂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因地制宜”的优势,使得它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盛名。
宜兴紫砂不仅在制作工艺上严谨细致,在造型设计上也是因势而为。
它充分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文学、雕刻等各种艺术形式,使每一件作品都充满了文化内涵。
特别是在壶身的造型设计上,更是因地制宜、因势而为,既有随性流畅的自然风姿,又有古朴典雅的古韵情致,甚至还有雅俗共赏的趣味。
这些都得益于宜兴紫砂制作工艺的深厚底蕴和设计师们的匠心独运,使得宜兴紫砂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品的瑰宝。
宜兴紫砂因势而为,更是在使用功能上有所体现。
宜兴紫砂壶是由质地优良的紫泥烧制而成的,壶内壁细腻光滑,不产生异味,且保温性能极佳,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更好地保存茶的原汁原味,使得茶香更为醇厚。
紫砂壶还有吸附茶水中有害物质的功效,使得泡茶更加清香、可口。
这也是宜兴紫砂因地制宜、因势而为的表现。
宜兴紫砂文化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的代表品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添了更多的色彩与气息。
它不仅在形式上完美展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更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元素融入到每一件作品之中,使得宜兴紫砂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递与延续。
它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也为当代生活注入了更多的雅致与情趣,成为了当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紫砂砂料详解紫砂砂料详解黑铁砂黑铁砂,为早期最常见通用之泥料之一;为江苏宜兴黄龙山原矿提练再加入锰而成,当时因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所生产的茶壶会产生火疵、小熔点,日久使用,深获早期壶识者深爱、赞赏。
养壶者之最爱。
新壶初用砂土气重,茶汤略现砂气,经使用壶身展现出灰黑,泡茶鋉数日则如墨黑,泡茶好喝,评价好赞不绝口!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30度C / 收缩比约12% 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内紫外红壶胚乃以清水泥为泥料,成型后再以红泥浆上浆"壶表",再让壶坏阴干入窑烧成;此作法在当时为早期壶很常见之泥料工艺壶身泡茶多日颜色变朱红色,现代壶已甚少见此作法。
矿区: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窑温:约1100度C / 收缩比:约11%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普洱茶各种系列大红袍由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
含氧化铁,在炼泥过程加入天然铁红粉提升红色,经过窑烧会变成大红色,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泡茶柔顺好喝,经过泡茶养成色泽艳红非常讨喜,此种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宜兴市洑东乡西面窑温:约1040度C / 收缩比:约45-55%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 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普洱茶各种系列兰山朱泥又称小红泥,由宜兴市洑东乡东面的矿区所开采的嫩泥,因含大量的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又称小红泥),泥质细腻密度高高结晶跟一般红泥含矿量不同泥质较多,此种泥料非常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矿区:江苏宜兴市洑东乡窑温:约1080度C / 收缩比:约20-28%适合冲泡: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铁观音(中焙火或重焙火系列) 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特好。
紫茄泥紫茄色泽温润讨喜,泥中极品。
泥性:黏性佳,含石英、云母、铁量高,在黄龙山脉紫砂中挑选提炼出来的特殊紫砂泥矿,泥色:茄紫胎骨坚润,此种泥料非常难得稀有,泡茶好喝,评价特好。
史上最全的紫砂知识,收藏家着迷的源泉!紫砂陶土产于当地小山丘内。
鼎蜀镇西北有两座小山丘,分别叫青龙山与黄龙山。
青龙山是座优质的石灰岩山,用以生产的水泥及石灰品位优良。
黄龙山的砂器,是相当优良的建筑用石料;在黄龙山的砂岩覆盖之下,蕴藏着宜兴陶瓷工业的重要原料“甲泥”!紫砂陶土主要产于甲泥矿内!紫砂天然陶土具备了制陶所必须的化学及矿物组成成份,其主要成份为石英、赤铁矿、高岭土、云母!类似中国南方瓷器原料的特点,属于粘土─石英─云母系!因此不须另行调配制成,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壤强度高,干燥收缩小,有利于烧成紫砂器的前提条件。
紫砂泥料分为紫泥、朱砂泥、本山绿泥等三种,而以紫泥为主。
三种泥料皆可单独成陶,又能互相掺合配制成不同色调!由矿里采掘而来的泥料,外观类似岩石,不能用水直接膨润,经陈腐后能风化成细碎的颗粒。
传统的加工方法是用石磨碾碎过筛,加水拌和后经人工翻复捶炼直至达到理想的可塑性制成成品泥!现在是采用拋球式雷蒙粉碎机粉碎,过筛后加水拌和经真空练泥机制成成品泥!宜兴紫砂壶驰誉于国际,一直是收藏家的最爱。
朱泥、红泥、紫泥、绿、缎、黑铁砂其统称为紫砂。
因紫砂质地好,其烧制成器后,它的吸水率和排气率适中,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紫砂茶壶在洗涤时,冷热急变性好,不易爆裂,不易爆裂,比一般陶瓷器更适于用作茶具。
紫砂壶之美,除了独特造型美外,还有其裸露在外的特有的肌理线条和材质色泽美。
甲泥是一种富硅高铁的沉积矿床,且顶底板为细砂岩或粉砂岩,而称夹泥。
因其泥块坚似铁甲,故俗名『甲泥』。
甲泥与紫泥是同一层位,同一地质环境,同一条件下生成「氧化或强氧化」。
它们的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和颗粒组成不同。
甲泥为宜兴日用陶器的主要原料,紫泥则为用作紫砂陶器的生产。
紫砂指紫砂泥烧成中发生的色彩变化。
紫砂泥包括紫砂、红泥、本山绿泥(缎泥)三种,统称『紫砂泥』。
紫、红、黄三种基泥,由于矿区、矿层的不同,加工过程的差异,以及培烧时温度等诸因素,其发色变幻莫测,变化微妙,巧夺天工。
黄龙山原矿紫砂泥详解紫泥,为较常见之典型紫砂泥;良者寡,而劣者多,呈紫棕色,玩家惯呼“黑紫泥”,为最广泛市场接受的泥料之一。
为江苏宜兴黄龙山,矿脉所开挖出来的紫砂原矿提练而成,矿脉里铁质成份较高泥料内所含颗粒较大结构疏松器身明显成双气孔结构,空气对流顺畅气孔对流较好;日久使用,渐露锋芒,养成变化甚大为养壶之最佳教材。
泡茶好喝,评价好!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1%。
矿产地:江苏宜兴丁山黄龙山紫泥系。
泥性:稳定性佳,易掌控;紧密结实,可塑大型塑像,成型较易,作家最喜爱使用之泥料。
难度:易生氧化铁融点、跳砂、及花泥。
特点:泥色成熟稳重、端庄肃穆,作品大小皆宜,呈棕紫色调,能安定心灵,亲和力甚佳。
冲茗特性:使透气性佳,热淋变色率高,亲茶性颇符中庸之道,易掌控冲泡时间,养成后更显高贵迷人,雅俗共赏之泡茶利器也!冲泡建议:乌龙茶生茶(轻焙火系列)特好、普洱茶各种系列等。
底槽清,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紫泥原矿大致可分:头槽、二槽青、底槽清等三类,本名泥产于紫泥最底层,质量之佳,为历代陶人推崇之首,亦为数百年来经典名器,及已故顾景舟大师最锺爱之名泥;此泥矿名称,因宜兴产地方言沿用已久,为恐溷淆,故用其音直译文字,以“底槽清”名之。
最早产于黄龙山四号井,后来是黄龙山五号井和台西矿。
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窑温:约1180度C。
收缩比:约12%。
矿产地: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清”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泥性:底槽清由于产于紫砂最底层,质地特纯,泥质细腻、成色稳重,呈棕色,在近代制壶名家广泛使用。
近年黄龙山四号井,因故塴蹋而封井,矿源日益短缺,残留堆积风化之“底槽清”因而愈显珍贵;宜兴紫砂举世闻名,本泥功不可没。
难度:特点:块状中有青绿色的"鸡眼"、"猫眼"、色呈偏紫泛青,细而纯正,十分稀少.烧成的壶呈现红猪肝色,烧成颜色具体要看矿料的成分构成和烧成温度。
全国紫砂矿藏分布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全国紫砂矿藏分布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无一权威部门指出“紫砂门”是全行业现象,但消费者已不再相信市面上的其他紫砂产品。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不少人认同一个观点--“只有宜兴才产紫砂,市场充斥假冒伪劣紫砂产品”。
欲厘清紫砂乱象,须先明白什么是紫砂。
根据地质学报告,紫砂是指矿石成分含二氧化硅(SiO2)、三氧化二铝(Al2O3)、三氧化二铁(Fe2O3)较高的陶土。
紫砂陶器则是指质地细腻、含铁量较高的特种粘土制成的,呈色以赤褐为主,质地较坚硬而透气性能好的无釉紫砂陶器。
对于只有宜兴才产紫砂的说法,我国紫砂资源权威专家、江西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王平在接受信息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紫砂是一种成分特殊的粘土矿,尽管其结构和性能优异,但在我国并非稀有。
根据地质资料,在我国的湖南、江西、安徽、四川、江苏、宁夏、辽宁、内蒙等地均有丰富蕴藏”。
他同时还给本报提供了一份详细的部分地区紫砂矿藏成分分析表,以及相关地质勘探文献资料(详见附表一、附表二)。
据了解,在很多人眼里紫砂是江苏宜兴的“特产”,是因为该地生产的紫砂壶名闻天下,而想当然认为只有宜兴才产紫砂。
事实上,我国做紫砂壶的知名地区还有广西钦州和云南建兴,与宜兴并称中国三大紫砂名镇,这也说明了紫砂并非宜兴所特有。
与此同时,紫砂煲“一哥”依立也给本报发来声明,向消费者郑重承诺依立紫砂产品是“真紫砂”。
据依立公司总经理简觉非介绍,依托江西当地的大型优质紫砂矿,依立在江西建立了大型的紫砂制造基地,“紫砂门”事件之后,江西高安市土地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具依立开采的乃“真紫砂矿”的证明。
误解2“紫砂昂贵”事实:可低至几百元一吨“一个小小的紫砂壶价格就已过千,真正的紫砂煲不可能只卖几百元”的观点,则是消费者对该行业第二个普遍误解。
王平告诉记者,紫砂壶的价值首先是来自其文化底蕴、制造工艺,最后才是材料价值。
第46卷第2期有色金属设计Vol.46㊀No.22019年6月Nonferrous Metals Design June.2019收稿日期:2019-03-13作者简介:陈小红(1985 ),男,甘肃静宁人,助理工程师㊂主要研究方向:区域地质矿产㊂陕西宝塔区马四川沟紫砂陶土矿地质特征浅析陈小红,路兵胜,张㊀凯(西安地质矿产勘查开发院有限公司,陕西㊀西安㊀710100)摘要:结合马四川沟紫砂陶土矿的发育地质特征分析,利用克里金算法预测区内瓦窑堡组顶板面等值线,紫砂陶土矿主要分布在马四川沟东侧等值线舒缓部位,次之分布在西窑沟附近,结果对沟紫砂陶土矿找矿及地质特征研究具有一定意义㊂关键词:紫砂陶土;富县组;延安;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9.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660(2019)02-0093-02Analysis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rple Clay Mine in Ma Sichuangouof Baota District in Shaanxi ProvinceChen Xiaohong ,Lu Bingsheng ,Zhang Kai(Xiᶄan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Xiᶄan 710100,China)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rple clay mine,the Kriging algorithm is used to predict the isoline of the roof of the Wa Yaobao Formation in the area.The purple clay mine i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othing part of the east side of Ma Sichuangou.The second distribution isnear Xiyaogou.The results have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the prospecting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tudy of the ditch purple clay.Keywords :Purple clay;Fuxian Formation;Yanᶄan;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0㊀引㊀言马四川沟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延安市东10km㊂该地产出一种陶瓷工艺和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 紫砂陶土,也称 花斑泥岩 或 杂色泥岩 ㊂针对其品质好㊁储量大㊁易于开采等优良特点,该文结合地质背景和野外调查,对其地质特征㊁范围等进行分析,以期对该地紫砂陶土矿的开发有一定意义㊂1㊀地质背景沿区内深大沟壑切割出露的地层有:三叠系上统瓦窑堡组(T 3w ),侏罗系下统富县组﹙J 1f ﹚㊁中统延安组﹙J 2y ﹚㊁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组(Q 2l )㊁第四系黄土(Q 3m )等㊂地质略图见图1㊂瓦窑堡组区内仅出露其上部地层,出露厚度10~20m,为灰色㊁灰绿色中粒长石砂岩㊁粉砂岩㊁泥岩等组成㊂富县组下部主要由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紫砂陶土矿)㊁灰绿色泥质岩及不稳定的砂(砾)岩组成;上部为灰绿 深灰色薄层状泥岩与细砂岩组成,与下伏瓦窑堡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该组厚度约5~20m㊂延安组区内只出露其底部地层,厚度为5~25m,为灰黄色巨厚层状中粗粒长石砂岩夹砾岩透镜体㊂2㊀矿体特征紫砂陶土矿主要分布在马四川沟㊁西窑沟㊁大狼沟,沿沟系发育方向连续产出㊂矿体厚约0~5m,呈层状㊁不规则透镜状,产状约300ʎø2ʎ㊂矿体沿层面延续性较好,多见矿体为2~3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有色金属设计第46卷层,上部为灰绿色,下部为灰红色㊁紫红色㊁斑杂色等㊂西窑沟PM1剖面较为典型:灰黄色㊁浅灰黄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厚度2.65m,(T 3w )㊂灰黄色㊁浅灰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厚度2.4m,(J 1f )㊂灰黄色㊁浅灰色中层状-薄层状含泥长石砂岩,厚度0.4m㊂浅灰黄色㊁浅灰色薄层状泥岩,厚度0.25m㊂灰黄色㊁浅灰黄色块状中粒长石砂岩,厚度0.7m㊂浅灰黄色㊁浅灰绿色泥岩,厚度0.5m (矿层)㊂灰红色㊁紫红色块状泥岩局部可见灰绿色泥岩,斑杂色泥岩㊂厚度2.9m (矿层)㊂灰黄色-浅灰绿色薄层状泥质中砂岩,厚度1.17m㊂灰绿色块状泥岩,厚度3.21m㊂(矿层)㊂灰黄色㊁灰棕色局块状中粒长石砂岩,斜层理发育,局部可见泥质夹层,厚度3.05m,(J 2y )㊂3㊀瓦窑堡组顶板面预测该区岩石地层受构造影响微弱,且变形不明显,为缓倾单斜地层,倾角为1ʎ~3ʎ㊂利用数据插值方法预测岩石地层顶板面,对古沉积地貌和沉积型矿产研究有一定的意义㊂针对瓦窑堡组顶板面的分析,可帮助对紫砂陶土矿古沉积地貌和分布特征预测㊂3.1㊀基本方法野外收集瓦窑堡组顶面地质点㊁剖面点㊁剥土点㊁钻孔㊁探槽等GPS 三维坐标184个㊂利用Aargis 软件GeostatisticalAnalyst 工具,选择克里金法方法,进行顶板面预测,瓦窑堡组顶板面等值线见图1㊂1.瓦窑堡组;2.富县组;3.延安组;4.矿体;5.见矿点;6.瓦窑堡组顶板等值线图1㊀研究区地质略图Fig.1㊀Geological sketch of the study area3.2㊀预测结果瓦窑堡组顶板面西北低东南高㊂1030等值线以西北未见矿体分布,1072等值线以东㊁东南矿体不发育或极少量发育,矿体厚度仅为0~10cm㊂矿带主要分布在1046-1072等值线之间,1057等值线附近矿体厚度最大,约2~5m,以1057等值线为中心,厚度向两侧逐渐尖灭,呈不规则透镜状发育㊂野外观察认为等值线舒缓部位矿体厚度大,连续性好㊂4㊀讨㊀论受印支运动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在晚三叠世末期整体抬升,瓦窑堡组顶面遭受长期剥蚀影响,(下转第97页)49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惠航: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门,这不仅需组织相关的设计人员参入地质勘察工作,还应让地质勘察人员参入地基设计工作,保证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和地基设计工作间密切结合,使得地质勘察资料在地基设计中做可靠的依据㊂指派专家至实际的工作中,对两项工作开展的情况审查,且审阅报告,提出合理修改的建议㊂3.5㊀采用先进的技术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程与其他工程大同小异,需要技术性精确到多个方面,如果想要得到更准确的勘察结果就必须要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可以使用克里格法来确定勘察点,也可以使用其他的勘察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例如多瞬间态波勘察技术,以此来保证收集信息的准确度㊂另外,我们还需要针对岩土工程地质勘察来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探测方案,这样才能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也能保证后续的施工质量㊂4㊀结㊀语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属于工程项目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质量的好坏将对能否顺利的开展工程项目有直接的关系㊂为进一步提高岩土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需采取有效对策解决实际工作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而保证工程建设的有序开展㊂参考文献:[1]李江昌.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及前景[J].技术与市场,2015(5):72-73.[2]邓康.勘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科技资讯,2013(4):83-85.[3]马莉.浅谈地质工程勘察中存在的若干问题[J].地质学,2013(4):20-22.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上接第94页)使古地貌凹凸不平㊂富县组受控于古地貌发育,紫砂陶土沿瓦窑堡组顶部低洼处沉积,因此分布范围较小㊂随着鄂尔多斯盆地反复升降,1030等值线以西北洼地富县组沉积物逐渐剥蚀殆尽,在剖面上反应在离石组黄土不整合于瓦窑堡组之上㊂赵俊兴研究认为这种 杂色泥岩 主要反映了干旱氧化沉积环境特点,一般发育在漫滩地带或河漫沼泽,有时见于废弃河道的上部,表明 杂色泥岩 成因以河漫沼泽相为主㊂因此地势低洼且平缓地区是该矿种的有利沉积地段㊂本区紫砂陶土矿,主要分布在马四川沟东侧等值线舒缓部位,次之分布在西窑沟附近,同岔附近等值线较为陡峭,在野外仅发现10~20cm矿体分布㊂5㊀结㊀语紫砂陶土矿的发育与下伏地层的地貌特征关系密切,依据其下伏地层顶板面预测结果及紫砂陶土矿的沉积环境等特征进行分析,对该地紫砂陶土矿的找矿具有一定意义㊂参考文献:[1]武智远.陕西省延安地区金属㊃非金属矿产调查报告[R].陕西户县:陕西省地质矿产局第八地质队,1990, 64-73.[2]李钝,王万佑.彬县矿区富县组 花斑泥岩 成因分析[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7,(01):10-12.[3]赵俊兴,陈洪德,张锦泉.鄂尔多斯盆地下侏罗统富县组沉积体系及古地理[J].岩相古地理,1999,19(5):40 -46.[4]刘若,吴一民.焦坪矿区富县组 花斑泥岩 沉积环境初探[J].煤田地质与勘探,1985(02):3-9.[5]陕西省地质矿产局.陕西省区域地质志[M].陕西西安:地质出版社,1989.[6]王俊锋,杨光华,张俊峰等.3S技术在陕西洛河川古沉积面恢复应用研究[J].新疆地质,2017,35(2):216 -220.[7]胡志宇,王陆超.藏东色礼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18(5):17-24.79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ʏ。
精心整理全国紫砂矿藏分布
记者了解到,尽管目前无一权威部门指出“紫砂门”是全行业现象,但消费者已不再相信市面上的其他紫砂产品。
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点,其一,不少人认同一
广西钦州和云南建兴,与宜兴并称中国三大紫砂名镇,这也说明了紫砂并非宜兴所特有。
与此同时,紫砂煲“一哥”依立也给本报发来声明,向消费者郑重承诺依立紫砂产品是“真紫砂”。
据依立公司总经理简觉非介绍,依托江西当地的大型优质紫砂
矿,依立在江西建立了大型的紫砂制造基地,“紫砂门”事件之后,江西高安市土地资源局等相关部门相继出具依立开采的乃“真紫砂矿”的证明。
误解2“紫砂昂贵”
事实:可低至几百元一吨
“一个小小的紫砂壶价格就已过千,真正的紫砂煲不可能只卖几百元”的观点,
是否丰富,开挖难度及陶土级别等等因素,紫砂业内并没有十分明确的价格标准。
不少地质勘探文献资料显示我国紫砂矿产资源丰富:
中国江西——出自《江苏陶瓷》华东地质学院《江西准紫砂土的特性及应用》,作者:王平、彭人勇
中国福建——出自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福建紫砂陶土矿特征及其应用》,作者:陈祖荣
中国宁夏贺兰山——出自宁夏地质矿产局《宁夏紫砂资源及其利用》,作者张寿岭
中国山西——出自《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的《山西省紫砂陶土矿床地质特征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