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AHA运动试验指南简介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38
ACC/AHA/ASNC 核素心肌显像临床应用指南Francis J. Klocke et alI.前言2002 年,由ACC/AHA/ASNC(美国心脏病学院/美国心脏学会/美国核心脏病学会) 共同制订并发布了该指南, 、 和等网址上提供了指南全文。
指南主要讨论了核素显像技术在急性心肌缺血、慢性心肌缺血和心力衰竭这三个领域中的临床应用,包括对疾病的诊断,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预后判断及危险度分层,以及疗效评价方面的应用。
ACC/AHA 先前曾发布了几个与核心脏病学相关的指南:2002 年的慢性稳定型心绞痛(SA)指南;2002 年的不稳定心绞痛(UA)与非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指南;2001 年的心力衰竭指南;2002 年的非心脏外科手术的围手术期心血管危险度评估指南;2002 年的运动试验指南;1998 年的心脏瓣膜病指南;以及1999 年的AMI 指南。
以上指南涉及到核心脏学各方面的具体临床应用。
但本指南不仅仅是对以上指南的简单总结和综合。
ACC/AHA 的I、II 和III 分类等级的定义如下:I 级:目前的证据和/或总的观点认为该操作和治疗有效且有益。
II 级:该操作和治疗的效果和益处的各类证据之间存在矛盾和/或有不同观点。
IIa 级:目前的证据/观点倾向于肯定该操作和治疗的效果和益处。
IIb 级:目前的证据/观点尚不能充分说明该操作和治疗的效果和益处,甚至可能有害。
III 级:目前的证据和/或总的观点认为该操作和治疗无效和/或无益,一些情况下甚至可能有害。
ACC/AHA 以上分类等级的证据级别如下:A. 多中心、随机临床试验已证实。
B. 单中心、随机或非随机临床试验证实。
C. 专家的一致观点。
II.急性心肌缺血综合症A.核素心肌灌注显像(MPI)评估急诊室中的胸痛病人通过对急诊室胸痛病人的AMI或UA可能性评估、及其后心脏事件风险和行进一步侵入性诊治可能性的评估,可以把这些病人分为不同的危险组,根据以上信息可以给病人制定出最合适的处理方案。
高级工培养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目的与意义 (2)1.2 培养目标 (3)二、课程设置 (4)2.1 基础课程 (5)2.1.1 文化基础课 (6)2.1.2 技术基础课 (6)2.2 专业课程 (8)2.2.1 专业理论课 (9)2.2.2 专业技能课 (10)2.3 实践课程 (11)2.3.1 实验课 (12)2.3.2 实习课 (14)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5)3.1 教学方式 (16)3.2 教学手段 (17)3.3 教学评价 (18)四、师资队伍 (19)4.1 师资要求 (20)4.2 师资培训 (21)4.3 师资激励 (21)五、教学设施 (22)5.1 实验室与设备 (23)5.2 图书资料 (24)5.3 校外实习基地 (25)六、培养计划实施与管理 (27)6.1 制定培养计划 (28)6.2 计划实施与监控 (29)6.3 计划评估与调整 (31)一、前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
作为产业一线的重要力量,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竞争力与企业发展。
制定一套科学、系统的高级工培养方案,对于提升我国技能人才队伍素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高级工培养方案旨在适应新时代技术变革和产业发展趋势,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要求,明确高级工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及实施路径。
通过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技能训练,注重职业素养培养,以期培养出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既具备创新能力又拥有国际视野的高级技能人才。
1.1 目的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制造业的不断升级,高级工作为具备高超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技术型人才,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高级工培养方案的实施,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能力,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
高级工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