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晶振的选择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如何正确选择有源晶振和无源晶振?
无源晶振是2个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时钟电路才能使用
有源晶振有4个脚,通电后就能直接使用。
如果有时钟电路,可以选用无源,否则就用有源。
无源晶振的信号电平是可变的,比较灵活,但是需要用到DSP片内的振荡器,无源晶振要配合其他元件才能正常使用,电路比有源晶振复杂,但是价格要比
有源晶振便宜不少。
有源晶振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也不需要外部配置电路,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
有源晶振型号纵多,而且每一种型号的引脚定义都有所不同,接法也不同。
有个点标记的为1脚,按逆时针(管脚向下)分别为2、3、4。
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晶振怎么选?有哪些注意点?这里有详细说明!1.引言1.1 概述晶振是一种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时钟电路、计时器、通信系统等领域。
它主要用于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电子设备中,晶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提供稳定、准确的时钟信号,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按照预定的时序工作。
通过晶振产生的时钟信号,我们可以精确地控制各个元器件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整个电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选择晶振的时候,需要考虑一些注意点。
首先,需要确定所需的频率范围。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晶振的频率要求是不同的,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频率范围。
其次,需要考虑晶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晶振的稳定度和准确度决定了时钟信号的精度,对于一些对时间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我们需要选择稳定性和准确度较高的晶振。
此外,还需要考虑晶振的尺寸和功耗。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晶振的尺寸和功耗要求也是不同的,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来选择适合的晶振类型。
总结起来,选择晶振时需要考虑频率范围、稳定性、准确性、尺寸和功耗等因素。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在这些因素中找到一个平衡点,选择合适的晶振,将有助于确保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在进行晶振选择时,我们可以参考一些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数据手册,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评估不同晶振的性能指标,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晶振的选择要点和注意事项。
第一部分是引言。
在引言中,我们将概述晶振的作用,并明确本文的目的。
第二部分是正文。
正文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介绍晶振的作用以及晶振的选择要点。
在2.1小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晶振的作用。
晶振作为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元件,其作用十分关键。
我们将从频率稳定性、时钟精确性以及电路可靠性等方面逐一进行讲解,以帮助读者充分了解晶振的重要性。
在2.2小节中,我们将重点介绍晶振的选择要点。
在选择晶振时,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频率稳定性、温度特性、功耗以及封装形式等。
石英晶振选型与应用知识石英晶体是压电晶体的一种,沿着特定的方向挤压或拉伸,它的两端会产生正负电荷,这种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对晶体施加电场导致晶体形变的效应,称为逆压电效应。
所以在石英晶片两面施加交变电场,晶片就会产生形变,而形变又会产生电场,这是一个周期转换的过程。
对于特定的晶片,这个周期是固定的,我们利用这个周期来产生稳定的基准时钟信号。
石英晶体元器件,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实现频率控制、稳定或选择的关键电子元器件。
包括石英晶体谐振器、石英晶体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滤波器。
在石英晶片的两面镀上电极,经过装架、调频、封装等工序后制成石英晶体元件。
石英晶体元件与集成电路等其它电子元件组合成石英晶体器件。
本文主要介绍石英晶振:即所谓石英晶体谐振器(无源晶振)和石英晶体振荡器(有源晶振)的统称。
一般的概念中把晶振就等同于谐振器理解了,振荡器就是通常所指钟振。
石英晶振是一种用于稳定频率和选择频率的电子元件,已被广泛地使用在无线电话、载波通讯、广播电视、卫星通讯、仪器仪表等各种电子设备中.一、石英晶振的型号命名方法1.国产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型号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表示外壳形状和材料,B表示玻璃壳,J表示金属壳,S表示塑料封型;–第二部分:表示晶片切型,与切型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A表示AT切型、B表示BT切型,–第三部分:表示主要性能及外形尺寸等,一般用数字表示,也有最后再加英文字母的。
JA5为金属壳AT切型晶振元件,BA3为玻壳AT切型晶振元件。
2石英晶体振荡器的型号命名有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称用大写字母Z表示石英晶体振荡器;–第二部:类别用大写字母表示,其意义见下表:–第三部分:频率稳定度等级用大写字母表示,其意义见下表:–第四部分:序号用数字表示,以示产品结构性能参数的区别从型号上无法知道晶振元件的主要电特性,需查产品手册或相关资料才行。
二、石英晶振的结构特点1.石英晶体谐振器一般由外壳、晶片、支架(金属座)、外引线、引线等组成。
Epson晶振选型手册引言概述:Epson晶振选型手册是一本提供关于Epson晶振选型的专业指导手册。
晶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钟振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设备中,对于设备的稳定性和精准性起到关键作用。
本手册将从多个方面介绍Epson晶振的选型原则和方法,以帮助读者准确选型和应用。
正文内容:1. 晶振的基本原理1.1 晶振的作用与功能1.1.1 提供时钟信号1.1.2 稳定电子设备的工作频率1.1.3 控制和同步各设备之间的通信1.1.4 精确计时和定时功能1.2 晶振的工作原理1.2.1 晶体振荡原理1.2.2 纯谐振条件与频率稳定性1.2.3 晶振的构造与材料选择2. Epson晶振的特点与优势2.1 高稳定性和低功耗2.1.1 稳定性与频率偏移2.1.2 低功耗对电池寿命的影响2.2 宽温度范围和长寿命2.2.1 温度对晶振频率的影响2.2.2 长期使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2.3 大容量和小封装尺寸2.3.1 容量对数据传输速率的影响2.3.2 封装尺寸对电路板设计的要求3. Epson晶振选型原则3.1 需求分析和参数确定3.1.1 设备类型和用途3.1.2 工作频率和精度要求3.1.3 温度范围和环境影响3.2 选择适合的晶振类型3.2.1 晶振频率范围和精度等级3.2.2 温度补偿和温度响应特性3.2.3 封装尺寸和安装要求3.3 参考设计和测试验证3.3.1 参考电路设计3.3.2 振荡电路测试和频率测量3.3.3 选型结果评估和优化4. Epson晶振选型案例分析4.1 移动方式晶振选型4.1.1 高稳定性和小封装尺寸的需求4.1.2 多频段应用的选择考虑4.2 电子表计晶振选型4.2.1 长期使用和温度范围要求4.2.2 低功耗和电池寿命的平衡4.3 工业自动化控制晶振选型4.3.1 高频率和精度要求4.3.2 多通道同步和控制4.3.3 长寿命和可靠性的考虑5. Epson晶振应用注意事项5.1 环境温度和封装要求5.2 抗振动和抗干扰性能5.3 防静电措施和电源干扰5.4 长期使用和老化问题结语:本手册全面介绍了Epson晶振的选型原则和方法,包括晶振的基本原理、Epson晶振的特点与优势、选型原则、案例分析以及应用注意事项。
晶振工作电压
晶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它可以产生稳定的高频振荡信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晶振的工作电压是指晶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需要的电压。
晶振的工作电压通常是比较低的,一般在2V 到5V之间。
晶振的工作电压对于晶振的性能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晶振的工作电压过低,那么晶振的振荡频率就会不稳定,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如果晶振的工作电压过高,那么晶振的寿命就会缩短,同时也会影响晶振的稳定性和精度。
因此,在选择晶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工作电压。
一般来说,如果晶振需要在低电压环境下工作,那么就需要选择低电压晶振。
如果晶振需要在高电压环境下工作,那么就需要选择高电压晶振。
除了工作电压之外,晶振的其他参数也需要考虑。
例如,晶振的频率、精度、温度特性等都会影响晶振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在选择晶振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自己应用场景的晶振。
晶振的工作电压是晶振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晶振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工作电压,同时还需要考虑其他参数,以确保晶振能够正常工作并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
性。
有源晶振电容大小选取规则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探讨有源晶振电容大小选取规则,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说明。
有源晶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器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而电容作为有源晶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大小的选取对有源晶振的性能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四个主要部分:引言、正文、有源晶振电容大小选取规则和结论。
引言部分将介绍本文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正文部分将深入探讨相关理论知识。
而在有源晶振电容大小选取规则部分,我们将详细解释电容大小的作用,并列举一些常见的选取规则,同时考虑实际因素及应用场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全文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有源晶振电容大小选取规则,并提供一些实用指导。
通过阐述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大小的电容可以提升有源晶振性能,并减少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希望激发读者对有源晶振电容大小的更深入研究,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以上是文章“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2. 正文在设计电路板时,选择合适的有源晶振电容大小至关重要。
有源晶振电容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晶振的稳定性、频率精度和启动时间等方面。
本节将详细探讨有源晶振电容大小的选取规则。
在确定有源晶振电容大小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晶振所处的应用场景和系统要求。
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系统对于有源晶振电容大小可能会有不同的要求。
一般来说,较大的电容可以提高晶振的稳定性,并降低由温度变化、供电波动和负载变化引起的频率误差。
然而,选择过大的电容也可能导致启动时间延长和功耗增加。
为了确定合适的有源晶振电容大小,可以考虑以下几个因素:首先是工作频率范围。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频率范围内的有源晶振,并参考其数据手册中给出的推荐电容范围。
其次是系统要求对频率精度及稳定性的要求。
如果系统对频率精度和稳定性要求较高,则可以选择较大的电容值。
此外,还需要考虑晶振的启动时间和功耗。
晶振的切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晶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电子设备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
它可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用于同步和控制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
晶振的切型是指晶振在制造过程中通过机器或工具进行切割的方式和方法。
不同的切型方式和方法会影响晶振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
因此,对晶振的切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对于提高晶振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晶振的切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晶片的形状和晶片的表面质量。
晶片的形状通常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等多种形态。
不同的形状对晶振的性能有一定的影响。
例如,圆形晶片相对于其他形状的晶片具有更好的机械稳定性,在应用中更为广泛。
而椭圆形和方形晶片则适用于一些特定的场合和需求,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另外,晶片的表面质量也是影响晶振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
晶片的表面质量主要体现在晶片的光洁度和粗糙度。
光洁度指晶片的表面是否平整、光滑,粗糙度则指晶片表面的粗细程度。
对于晶振来说,较高的光洁度和较低的粗糙度可以减小晶片的阻尼效应,提高晶振的振动效果和精度。
总之,晶振的切型对晶振的性能和工作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合理选择晶片的形状和提高晶片的表面质量,可以有效提高晶振的质量,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
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扩大,对晶振切型的研究和优化也将越来越重要,为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和性能提升提供更好的支持。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所示:2. 文章结构文章主要由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要求。
以下是对各部分的介绍:2.1 引言引言是文章的开端,旨在引起读者的兴趣并提出问题或主题。
在本文中的引言部分将包括以下内容:- 1.1 概述:对晶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进行简要介绍,引出晶振切型的重要性。
- 1.2 文章结构:对整篇文章的框架进行概述,介绍各个部分的内容和逻辑结构。
- 1.3 目的:明确文章撰写的目的和意义,为后续内容的展开提供背景和动力。
好晶振的选择方法
晶振选型时关心的技术指标:
1.频率:基本参数,选型必须知道的参数。
频率越高一般价格越高。
但频率越高,频差越大,从综合角度考虑,一般工程师会选用频率低但稳定的晶振,自己做倍频电路。
总之频率的选择是根据需要选择,并不是频率越大就越好。
要看具体需求。
比如基站中一般用10MHz的OCXO,但由于很好的频率稳定性,属于高端晶振。
至于范围,晶振的频率做的太高的话,就会失去意义,因为有其他更好的频率产品代替。
KVG的产品频率范围是:25kHz-1.3G。
基本上所有应用中的晶振都可以在KVG产品种找到。
2.频率稳定度:关键参数,KVG的高端晶振可以达到10-9级别。
指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与标称频率允许的偏差。
用PPm(百万分之一)表示。
一般来说,稳定度越高或温度范围越宽,价格越高。
对于频率稳定度要求±20ppm 或以上的应用,可使用普通无补偿的晶体振荡器。
对于介于±1 至±20ppm 的稳定度,应该考虑TCXO 。
对于低于±1ppm 的稳定度,应该考虑OCXO。
比如OCXO-3000SC,频稳为+/- 2x10^-9。
如果客户有十分特别的频稳要求,KVG可以定制。
3.电源电压:
常用的有3.3V、5V、2.8V等。
KVG的产品2。
8V 3。
3V 5V都有。
其中3.3V应用最广。
4.输出:
根据需要采用不同输出。
(HCMOS,SINE,TTL,PECL,LVPECL,LVDS,LVHCMOS等)每种输出类型都有它的独特波形特性和用途。
应该关注三态或互补输出的要求。
对称性、上升和下降时间以及逻辑电平对某些应用来说也要作出规定。
KVG产品有些系列有HCMOS/TTL,有些系列有LVPECL/LVDS输出。
根据客户需要我们可以帮助客户选型。
5.工作温度范围:
工业级标准规定的-40~+85℃这个范围往往只是出于设计者们的习惯,倘若-30~+70℃已经够用,那么就不必去追求更宽的温度范围。
对于某些特殊场合如航天军用等,对温度有更苛刻的要求。
KVG的产品都用普通和工业级标准,对于军工极KVG也有。
军工级一般需要定制,KVG在定制方面有优势。
6.相位噪声和抖动:
相位噪声和抖动是对同一种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定量方式,是对短期稳定度的真实度量。
振荡器以及其它利用基波或谐波方式的晶体振荡器具有最好的相位噪声性能。
采用锁相环合成器产生输出频率的振荡器比采用非锁相环技术的振荡器一般呈现较差的相位噪声性能。
但相对的,拥有好的相位噪声和抖动的同时振荡器的设计复杂,体积大,频率低,造价高。
KVG的晶振系列涵盖了各种设计技术,可根据客户要求进行选择。
例如V-850采用倍频器(过滤谐波)技术,具有高频,低抖动(<0.1ps rms 12kHz-20MHz)。
实际上相位噪声和抖动是短期频率稳定度的度量,所以一般越高端的晶振,即频稳越好的晶振,这些指标也相应越好。
KVG可以提供各种档次相位噪声的晶振,
当然参数不同,价格也不同。
7.牵引范围(VCXO):是针对VCXO的参数。
带有压控功能的晶振为VCXO,即通过调谐控制电压改变输出频率。
牵引范围为变化频率(增大或减少)与中心频率的比值。
此比值一般用ppm表示。
通常牵引范围大约为100 - 200ppm,取决于VCXO的结构和所选择的晶体。
KVG不同型号的范围不一样,例如KVG推荐的V-9700M系列的牵引范围>+/-100ppm
8.封装:
与其它电子元件相似,石英振荡器亦采用愈来愈小型的封装。
通常,较小型的器件比较大型的表面贴装或穿孔封装器件更昂贵。
所以,小型封装往往要在性能、输出选择和频率选择之间作出折衷。
KVG振荡器有插件(DIL)、贴片(SMD)、CO-08各类封装,插件如长方形的DIP14封装,正方形的DIP8封装等,贴片有7*5,5*3.2等封装。
以上类别的封装KVG都有。
9.老化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频率值随着变化的大小,有年老化和日老化两种指标。
KVG的高精OCXO可以达到10-10/年。
比如OCXO-3000SC。
以上是选型时工程师会考虑的晶振参数,拿到前5个参数,一般就能选出相对应的型号。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频率稳定度。
所谓高端,就是频率稳定度非常好的晶振。
随着技术的发展,对高端晶振的需求会日益增加。
KVG的OCXO频稳可以达到10-9级别。
另外对于中高端晶振,有时客户对某些指标有特殊要求,比如更好的相位噪声,或更小的封装。
KVG的晶振产品线十分全面,可以满足各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