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英语教学中隐喻的运用“隐喻”这个词从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暗藏的意义”,而它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则更多地表现在英语教师对学习者发展抽象思维能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隐喻的定义隐喻是指用一种表层含义暗含另一种深层含义的文字表达方式,其特点是以一种特定的表象来表达另一种抽象的概念。
例如:“它是一只飞鸟”,表层含义是指它是一只鸟,而暗含的深层含义是指它是一个人,因为“飞”这个动词暗示的是“快速的”,这样,隐喻就将一种直观的物质感,转换为一种抽象的概念。
二、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1、拓展学生思维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让学生体验到英语单词、句型、文章等的抽象概念,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
例如:学习句型“you ca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教师可以通过隐喻,让学生体验到该句型的深层含义,即“不要以貌取人”,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型的抽象概念,拓展学生的思维。
2、增加趣味性通过隐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英语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
例如:教师可以用鸡和兔子之间的比较,来比喻“鸡要早起,兔子要晚睡”,这样,学生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语单词和句型的深层含义,并且增加学习英语的趣味性。
3、激发学生兴趣隐喻可以让学生想象去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用“沙漠是一只大象”这样的隐喻,来比喻“沙漠是一片广阔的大地”,这样,学生就可以想象出沙漠的大象形象,从而激发对英语的兴趣。
三、总结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加学习英语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积极运用隐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增加学习英语的趣味性,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当积极运用隐喻,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浅析认知隐喻理论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摘要:隐喻频繁地出现于高中英语教材及历年高考英语试题中。
因此探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认知隐喻理论、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及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及增强其阅读能力对阅读教学意义重大。
在英语中,语法隐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对学生的阅读理解形成了一定障碍。
对英语语法隐喻在阅读中的应用策略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主要可从建立英语思维方式、提升语篇分析能力、增强语体意识、培养元语言能力、营造阅读意境、增强想象力等六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认知隐喻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我国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对阅读教学与语法隐喻的结合还处于研究阶段,但英语阅读教学作为高中英语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无可厚非,且目前我国高中英语的阅读教学整体水平不高。
而语法隐喻教学可以很好地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对高中生的英语阅读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高中英语阅读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其具备语篇意识。
隐喻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简单地被视为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一种简单的修辞手法,只简单地出现在某些句子中或由某些单词呈现。
实际上,概念隐喻体系体现了思维与语言的系统性,正如莱考夫所言,“隐喻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每一处角落,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而且体现在思维和行动中。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它能反映出人类的思维方式,概念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
”隐喻能力的内涵包括辨认、理解、使用和生成隐喻的能力,而形成这些能力的前提是概念隐喻系统性知识了解掌握。
阅读教学是以了解文章主旨情感、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为目标,由字到句,由句到段,由段成篇的完整讲解过程,词汇和语篇的讲解是教师阅读教学中渗透隐喻知识的主要有效方式,对提高学习者隐喻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语言中,最具代表性的语言之一就是英语。
在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尤其是英语词汇教学与学习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隐喻认知理论。
隐喻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隐喻是一种神奇的语言现象,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认知、思维、言语和行为的基础。
结合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基础英语教学实际,隐喻的认知功能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语言层面、交际能力层面和文化层面。
[关键词]隐喻基础英语应用国内学者束定芳在《隐喻学研究》一书中,把隐喻功能划分为修辞功能、语言学功能、诗歌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和文字游戏功能。
其中隐喻的认知功能主要指隐喻是人类认识概念系统的基础和组织经验的工具,为人类认识世界提供了新的视角。
隐喻的认知机制主要体现为从源领域到目标域的映射,表现为人的思维中存在的系统的概念隐喻,因而在英语教学过程的特定语境中,这种概念的应用就十分自然和重要了。
根据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基础英语是一门综合英语技能课,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通过语言基础训练与篇章讲解分析,使学生逐步提高语篇阅读理解能力,了解英语各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和特点,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常用句型,具备基本的口头与笔头表达能力。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语言交际活动以获得基本的交际技能,并达到新《大纲》所规定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的要求。
一、英语教学中隐喻的研究回顾隐喻普遍存在于各种文体的文本中,许多具有普遍意义的主题,如理智、情感、人生意义等,都是用隐喻来表达的。
由于隐喻具有表象性、情意性,加之内容的丰富性与解读的自由性,因此,隐喻思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英语思维的精髓和地道的语言形式。
卡梅伦较早地探讨了具有认知功能的隐喻的应用。
她认为,隐喻首先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语言的认知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产生了语言行为。
因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系统,语言资源只有在特定的语境中被应用、加工,才能达到互动的目的。
作为语言学者,应当揭示种种语言行为的内在过程。
因此,研究隐喻,要把隐喻的社会层面和认知层面都包括进来。
隐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修辞现象,本质上还是一种认知现象。
这种认知不仅反映在词汇层面上,而且还体现在习语的文化层面上。
学习隐喻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
作者在本文中提出在英语教学中应注重学习者隐喻理解能力的培养,通过隐喻更好地帮助他们掌握英语词汇和习语,熟悉英语文化,增强英语语感,提高英语写作能力。
【关键词】隐喻认知英语教学【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84-01引言众所周知,隐喻研究始于亚里士多德,并且只作为一种修辞现象加以研究,而现代学者则认为,隐喻不单单是一种语言现象,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认知现象。
从心理学角度和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隐喻不仅仅只用于修饰语言,更多的是认识与表达经验的思维。
而目前国际上隐喻研究已经从传统的修辞学过度到很多研究领域,如:哲学、心理学、文学批评、认知科学、心理分析、语言学以及外语教学等等学科中。
人们对隐喻的关注也从词语层次转为更广阔的语言环境当中,把它作为一种话语现象来研究。
隐喻既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它和英语教学也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隐喻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地道英语的思维习惯,提高理解和表达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
一、隐喻的理解在英语中,隐喻(metaphor)来源于希腊语metapherein一词,英语解释意义是“carrying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它是用一个事物的某些特征认识另一个事物的语言过程。
要理解隐喻首先要了解隐喻的形成和理解过程中相关的大脑思维过程。
人们认识世界最初是从认知基本范畴开始的。
随着人类思维的发展,人类不满足于对基本范畴事物的认知和表达,将未知的概念和已知的事物想联系,通过类比和联想进行两个认知域的投射,并进行相似性的替换,这种过程就是隐喻思维的基本过程。
隐喻认知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作者:暂无来源:《高教探索》 2019年第7期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方式;隐喻的过程不仅是对我们具体生活体验的概念映射,也是对我们想象中抽象事物的具象化呈现。
隐喻认知能力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社会交际法、英语教育法以及特定文化经验范畴化等等多种因素的结合。
在当前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下,将隐喻认知能力培育引入大学英语教学,对加强语言文化意识,提升地道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跨文化交流水平以及学术能力建设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在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编著,并由何文忠翻译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中,作者从认知心理学、语言学、社会学等多个视角,深入阐释了隐喻的定义、隐喻的概念系统性、隐喻的类型范畴、隐喻的复杂连贯性、隐喻的形义关系,隐喻的社会文化功能等方面,从英语语言隐喻的经验基础、概念延伸以及结构连贯性等方面提供了范例和方法,对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有重要意义。
从隐喻的经验基础视角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意义来看,它有助于理解来自直接经验的英美文化概念系统,这涵盖了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为基于经验的概念系统所引发的感知、思考和行动基本都是自发的,也并非显而易见。
通过经验隐喻的学习,可以深入理解英语的经验概念系统,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细节的地道表达方式。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里,作者以“时间”和“空间”为典型案例,说明经验概念对英语语言表达方式的塑造。
由于工业社会以按照劳动时间或完成件数计算薪酬的经验影响,在当代英语中,时间被视为概念化的宝贵商品,有限的资源,甚至金钱,可以被量化,可以预算,花费、投资,甚至挥霍。
另一方面,人类空间方位的基本经验也被隐喻概念化,比如上和下,里和外,前和后,深和浅,中央和外围这些凸显空间方位关系体验,隐喻化后成为是否健康、有无意识、力量对比、控制与被控制,理性与情绪、重要程度等抽象关系的具象化指称,比如wake up表示醒来(有意识),fall to sleep表示睡着了(无意识),have control over表示控制,be under control表示被控制。
认知隐喻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张丽【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Cognitive metaphor is not only a linguistic phenomenon, but a cognitive process, is an important kind of cognitive activity of human percep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objective world. Metaphor is universal, exists in the new college English integrated course discourses. Train the ability of cognitive metaphor has promoting effect to college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认知隐喻已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是一种认知的过程,是人类感知与构建客观世界诸多事物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活动。
隐喻具有普遍性,它大量存在于全新版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的语篇中。
认知隐喻能力的培养对大学英语语篇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页数】2页(P90-91)【作者】张丽【作者单位】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南京 2111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相关文献】1.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J], 袁芳2.浅谈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作用 [J], 张金花3.谈语篇分析在大学英语阅读课教学中的作用 [J], 李为4.认知隐喻在大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 [J], 张丽;5.语篇衔接与连贯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J], 冯良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刍议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摘要:随着隐喻理论和认知科学的发展,隐喻目前已经成为一种认知手段和思维方式,隐喻能力不仅可以丰富语言表达,而且对扩大学生词汇量、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以及提高英语文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隐喻能力也已经成为人们掌握一种语言的标志,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隐喻能力对英语教学具有非常大促进作用。
下面具体进行分析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提高学生隐喻能力。
关键词:隐喻能力;英语教学;应用价值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人类认知、言语、思维和行为的基础。
隐喻不仅能够解释词汇意义的发展和词汇之间的相互关系,还能够促进语篇的构建和连贯。
据国内外诸多的学者研究表明,隐喻能力是使用语言的基本特征,其也是构成语者概念流利的基础的要素之一。
在英语教学中应用隐喻能力,不仅能够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加深学生对英语文化的背景以及思维模式的了解,促进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1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有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只有掌握大量的词汇,才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隐喻能力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帮助学生理解词汇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在英语词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运用隐喻能力,挖掘词汇中内在的含义,然后在新的事物上体现出隐喻理论具有的扩展能力[1]。
比如在英语学习中,很多动物具有隐喻含义,并且隐喻含义多数在源域的概念衍得到的:猫头鹰(owl)在希腊神话中,owl是智慧女神的象征,所以希腊人民将猫头鹰代表智慧,因此有as wise as an owl .——像猫头鹰一样聪明;而由于喜鹊(magpie)比较聒噪,所以常用magpie比喻饶舌的人。
所以在词汇学习中,利用隐喻性的延伸意义能够在掌握词汇的中心意思后,可以进行扩展新的词汇,这样就能够很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英语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
目前在实际的学习中,很多学生认为英语难学,并且英语学不好,特别是口语学习难度更大,造成英语难度的增加主要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在表述英语时,习惯首先用自己的母语思考后进行表达英语,而不是运用英语思维进行表示。
这不仅造成时间的浪费,而且也造成表达出的英语带有浓重的汉语味,归根到底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没有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而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使学生掌握隐喻的表达特点,并且能够全面了解到隐喻在语言认知和语言扩展的作用,并且全面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别,这样就能排除汉语的影响,从而逐步养成语言思维习惯。
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习惯和
口语表达能力时,隐喻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
语言作为文化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语言自身就文化的体现,语言不仅包括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而且也包括丰富的民族文化,风俗人情。
所以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掌握英语文化的过程[2]。
比如在英语学习或者英语交流的过程中,如果不了解英语文化,则很可能造成误会:一个学生在向他的外国朋友介绍他崇拜的一个警察偶像时说:he’ s a really tiger,他的外国朋友听后很惊讶,认为他崇拜凶残的人,实际上这位学生想表述的是他的崇拜的警察很勇猛,他是站在汉语的思维模式上进行表达英语的,在汉语中老虎被称为是兽中之王,其主要象征勇猛,而在英语中,lion才是兽中之王,象征者勇猛。
所以这句话如果用英语表述的意思应为he’s a lion。
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想要使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其隐喻能力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进行对比英语和汉语语言中的文化隐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认知机制,而且对减少汉语式的英语的表述,理解和掌握英语文化中的文化体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2如何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
2.1构建隐喻思维模式
在英语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时,首先应该提高学生
对隐喻形式、内容形式以及功能增加的敏感程度,在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能力时,要让学生了解到隐喻在语言的世界内普遍存在,并且还应该不断培养学生运用隐喻思维的习惯,并将这种隐喻思维带到英语词汇学习、短语学习以及句子学习中。
因为隐喻具有系统性和可预测性的特点,所以可以使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隐喻思维模式[3]。
其中隐喻概念有方位隐喻、结构隐喻和实体隐喻等,在英语学习中掌握简单常用的隐喻类型能够使英语学习过程得以
简化,尤其是词汇学习和掌握过程,比如在词汇学习中,我们可以采用隐喻概念的类型构建隐喻思维模型,对词汇进行处理,从而能够将词汇根据隐喻概念以及隐喻类型进行归类,这样在学习词汇时就能够很容易掌握词汇,提高词汇学习技能,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
2.2培养隐喻理解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要想提高,必须具有一定的理解语言能力,因为语言具有隐喻性,所以理解语言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隐喻理解能力,它是隐喻能力的一部分,并且对评价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时,理解语言的能力在其中占据的比例是非常大。
英语学习者不可能将所有的词汇都掌握,更不可能将每个词汇的隐喻意思全部掌握,但是随着学生的英语知识不断的积累,语言理解能力不断的提高,所以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语境掌握词汇隐喻的含义。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加强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并注意引导学生领会英语词汇的喻化现象,从而能够提高学生隐喻词汇的理解能力[4]。
在英语学习
的过程中,对于话语层面的隐喻理解,需要语境知识。
并且隐喻一般是在语境中诞生的,所以可以说语境是一种隐喻属性。
因此,在英语学习中对于隐喻语言的理解需要在语境知觉下进行。
教师培养学生从认知的具体事物到抽象事物的隐喻性映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的隐喻意识,从而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这样在运用语言时也会觉得得心应手。
正好像在我们的母语中,虽然有很多的新词或者比较偏僻的词,但是我们依然可以运用母语概念结构分析出来其中隐喻意识。
而英语学习也是如此,只有不断提高学生的隐喻理解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英语能力。
3总结
综上所述,隐喻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并且隐喻能力在英语语言教学中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项环节,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将隐喻认知机制引进课堂英语教学中并将其成为贯
彻整个教学中,不断加强培养学生的隐喻意识和隐喻理解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隐喻能力,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英语水平,而且对促进学生形成英语思维习惯以及英语创新思维的发展,提高英语文化水平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莉,崔洪弟.概念隐喻理论与英语习语教学的实证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5860.
[2] danesi,m.metaphorical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the neglected dimension[a].in j.e.alatis,(ed.).georgetown university round table o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language,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eaning[c].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2:10241028.
[3] 刘羽,杨文地,聂哲.大学生英语水平与隐喻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0):124126.
[4] 池丽霞,朱文成.英语专业高级英语隐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2):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