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真菌的营养
- 格式:pdf
- 大小:2.10 MB
- 文档页数:7
一条腿的蘑菇更健康?漫谈真菌多糖的营养保健功能提到食物营养,现代营养学认为:吃四条腿的不如吃两条腿的,吃两条腿不如吃一条腿,这里所指“一条腿””是指蘑菇等食用菌类食品。
蘑菇别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等,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荪、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
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理想的天然食品及功能食品原料。
食用菌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七大营养素,营养价值高,其营养素的比例符合现代健康食品的要求:高蛋白、高膳食纤维、低脂肪、矿物质丰富、富含维生素等,适合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三高人群及慢病人群对食物营养的需求。
故营养专家推荐的健康饮食的标准是“荤素搭配,菇类必备”。
食用菌还含有丰富的真菌多糖,目前已知的天然多糖化合物约300多种,如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藻类多糖、细菌多糖等,其中关于真菌多糖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之一。
真菌多糖是从真菌子实体、菌丝体、发酵液中分离出的,具有抗病毒、抗凝血、降血脂、抗肿瘤、免疫调节、延缓衰老等多种生物活性,现已被开发成多种药物和功能性食品添加剂。
真菌多糖是一类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广泛存在于真菌的细胞壁中,是由醛基和酮基通过糖苷键连接起来的高分子聚合物。
有螺旋状的三维立体结构,其构型近似于DNA,是一种β型的多糖。
也是控制细胞分裂分化,调节细胞生长衰老的一类活性多糖。
因其进入体内后不会被消化、分解、吸收,能够和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能发生药理活性。
因此,是一类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功效十分显著的活性物质。
真菌多糖一般分为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高等真菌多糖主要是胞内多糖,它主要存在于菌丝体的细胞壁或细胞间质中.通过普通粉碎不能提高其含量的是胞外多糖,反之则是胞内多糖。
真菌多糖主要分布于真菌的菌丝、子实体及其发酵液中。
简述微生物的4种基本营养类型微生物是一类微小的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它们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并且具有多样的营养类型。
下面将简述微生物的四种基本营养类型。
第一种基本营养类型是光合营养。
光合营养是指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以此合成有机物的一种营养方式。
光合微生物主要包括一些细菌和藻类。
它们利用细胞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并利用光合作用中的电子传递链和ATP合成途径,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有机物,同时释放出氧气。
第二种基本营养类型是化学营养。
化学营养是指微生物通过化学反应来获取能量和原料,并合成有机物质的一种营养方式。
这类微生物被称为化能微生物。
化学营养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或气体等作为能量和原料来源。
其中,一些细菌可以利用无机化合物如氨、硫化氢等进行氧化反应,从而释放出能量。
另一些细菌则可以通过对有机物质进行降解分解,从中获取能量和碳源。
第三种基本营养类型是腐生营养。
腐生营养是指微生物以死亡有机物为食,进行降解分解并吸收有机物质的一种营养方式。
腐生微生物主要包括一些真菌和一些细菌。
它们通过分泌各种腐解酶,将死亡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小分子化合物,进而进行吸收和利用。
第四种基本营养类型是寄生营养。
寄生营养是指微生物借助寄主的营养和生理代谢,从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方式。
寄生微生物包括一些细菌、真菌和寄生虫。
它们通过侵入和寄生于寄主的身体,利用寄主的营养物质和组织来维持自身的生长和繁殖。
综上所述,微生物具有四种基本的营养类型:光合营养、化学营养、腐生营养和寄生营养。
微生物以其多样的营养方式,为生态系统的循环和平衡提供了重要的贡献。
七年级上册真菌知识点真菌是一类生物体的总称,它们通常不含叶绿素,难以归入植物和动物的分类,是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的微生物类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们对真菌的了解越来越少,有必要在课程中加强对真菌的教育。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真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真菌的特征和分类1.不含叶绿素:真菌不进行光合作用,无法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
2.吸收性营养:真菌无法自己合成有机物质,只能通过吸收有机物质为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3.结构特征:真菌通常为菌丝体(无形态)和子实体(有形态)两部分组成,子实体主要用于繁殖。
目前真菌的分类较多,常见的有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接合菌门等。
二、真菌的生活方式真菌的生活方式多样,下面分别介绍两种典型的真菌生活方式。
1.营养型真菌这类真菌多依附在死亡的有机物上分解,吸取营养。
例如,蘑菇、霉菌等都属于营养型真菌。
2.共生型真菌这类真菌通常与其他生物体形成共生关系,互利共生。
例如,人体内的酵母菌、根瘤菌等都属于共生型真菌。
三、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真菌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广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用:蘑菇等真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真菌含有毒素,不应食用。
2.药用:现代医学中,有许多药物是由真菌发酵生产而来的。
3.发酵:真菌可以被用于食品等多种发酵工业中,如酵母发酵、黄曲霉甲醛发酵等。
4.修复环境:真菌可以在自然界中分解死亡的有机物,起到环境修复的作用。
综上所述,真菌虽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太受到关注,但在许多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教育青少年真菌知识,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理解有机生命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四章真菌的营养营养和生长是密切相关的,营养是生长的基础,生长是营养的一种表现形式。
真菌的营养方式可分为腐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对营养物质的要求有差异。
第一节消化和吸收一、消化真菌能够生长的基质非常广泛。
简单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菌丝可以直接吸收大分子的不溶性的多聚物,如纤维素、淀粉、蛋白质等在被利用前需初步的消化。
真菌能够分泌胞外酶去水解大分子变为小分子胞外酶大都是消化酶,具有专一性,只能控制那些营养需要的大分子水解。
多聚物的消化是一个逐步过程,涉及许多不同的酶真菌消化能力,依靠真菌分泌的胞外酶,只有当真菌与基质发生联系时这些酶才发挥作用。
二、吸收进入真菌细胞的所有离子和分子必须通过细胞壁和质膜。
细胞壁本身是多孔的,一般情况下允许离子和分子通过。
质膜是一种半透性的膜,自身可以调节溶质运输到细胞中。
溶液中的非电解质可以通过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运动。
溶液中的离子同样可以穿过细胞膜,但是它的推动力是依靠不同的电化学电位溶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中,其原理涉及到原生质膜上的载体分子,靠载体运输溶质穿过原生质膜,而载体系统的启动需要由ATP提供能量。
简单的扩散也涉及到载体系统,但它不同于主动运输过程,不能逆浓度梯度扩散,溶质是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穿过质膜被运输。
几乎所有重要的离子是通过主动运输被吸收的,包括阳离子(如钾、镁、锰、铁和铅等离子)和阴离子(如磷酸根和硫酸根等阴离子)。
K+的吸收是显著的高效率的,只要从呼吸中提供能量,K+吸收则可以在浓度梯度达到5000:1的状态下进行,但是K+的吸收是与H+向胞外运输相匹配。
在某些情况下,一种离子的吸收往往受其它离子的影响,例如,在酵母菌中,当PO43-吸收时,Mg2+、Ca2+和Mn2+的吸收也同时发生,而且K+刺激这一吸收作用的进行。
非电解质的吸收几乎都依赖于专门的运输系统来完成。
糖类的吸收可通过主动运输和简单扩散;氨基酸的吸收通过主动运输;有机酸的吸收是通过专门运输和被动扩散。
真菌的营养方式
真菌是一类特殊的微生物,它们具有特殊的营养需求。
对于真菌来说,营养来源很多,其中包括腐植物、营养液或其他类型的食物源,
还有专门为真菌提供的营养液剂。
其中重要的营养要素包括氨基酸、
脂肪酸、糖类等,其中氨基酸是最重要的,因为它们是真菌分泌的蛋
白质的基础。
除了氨基酸,脂肪酸也被认为是真菌的重要营养要素,
因为它们能够提供能量,可以加快真菌代谢的速度,增强真菌的健康。
糖类则是真菌分泌糖原的基础,能够提供额外的能量,并且保护真菌
免受外界因素的破坏。
此外,还有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些物质能
够补充真菌所需的其他营养成分,帮助真菌更好地生长发育。
真菌的营养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直接吞食法、瓶内营养液培养法和
糖液培养法。
直接吞食法是通过取植物或其他食物,将其放入真菌液中,再将其放入真菌培养器中培养,使真菌获得营养。
瓶内营养液培
养法是通过将特殊的营养液材料放入瓶中,然后将真菌放入瓶中培养,使真菌能够从营养液材料中获得营养。
糖液培养法是通过将特制的糖
液放入真菌培养器中,使菌类从糖液中获取营养。
此外,光合作用也
是真菌的重要营养来源,光合作用可以为真菌提供有机物,帮助它们
获得营养。
另外,一定要注意在真菌培养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可以用常温
的培养基,但室温要适当低于30℃,减少热量的影响,湿度一般在45-90%之间,高于90%时真菌的生长效果会下降。
而由于不同类型的真
菌对温度和湿度的敏感度也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真菌,正确
合理地制定营养培养基,保证它们能正常生长发育,从而得到良好的营养效果。
真菌的营养类型
真菌营养类型是指真菌使用不同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素类型。
真菌由于其生长方式的特殊性与多样性,营养类型多种多样,但最常见的营养类型是脂肪营养和碳营养。
脂肪营养是指依赖脂肪酸、脂肪醇等几种类型的脂肪以及甘油等几种类型的其
他有机物质来获取营养的形式。
例如,部分芝麻菌可利用脂肪作为营养素,从而获得灌流能力,进而大大提高生长速度。
而木霉在发芽期时,通常需要摄取大量脂肪,相关研究也表明,木霉可促使脂肪分解速度快,从而达到光合作用的目的。
碳营养又称碳互营养,是指真菌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碳物质,如糖类、淀粉、羟
基糖、果胶等作为能量来源。
与有机脂肪不同的是,有机碳常常具有更高的分解率。
例如,一些真菌可以利用淀粉为营养源,迅速分解淀粉,从而十分迅速地吸收碳源,作为后续生长。
因此,淀粉也被称为真菌的重要营养源。
此外,一些真菌可以把金属元素转化成一种有机形式,使其随后可以被真菌利用。
特别是部分细菌,可以把一些有毒的金属元素,如铅、锡和汞方面有特殊的敏感性,可以武装着能够吸收这些有害金属的蛋白质,巧妙地将金属元素转化成真菌的营养源,称为金属营养。
综上所述,真菌的营养类型主要为脂肪营养和碳营养,此外,一些真菌还需要
金属营养来维持其生存。
真菌可迅速利用脂肪及有机碳作为能源,从而快速地获取营养物质。
此外,一些真菌可以利用金属元素产生新的元素,作为营养来源。
真菌营养类型的多样性为真菌在复杂环境中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为研究营养类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真菌的结构知识点真菌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们在生物界中独立成类,既不属于植物,也不属于动物。
真菌的结构具有很多特点,下面将逐步介绍真菌的结构知识点。
1.单细胞真菌的结构单细胞真菌是由单个细胞组成的,最常见的代表是酵母菌。
它们的结构相对简单,主要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部分。
细胞壁是单细胞真菌独有的特点,它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细胞膜则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口。
2.多细胞真菌的结构多细胞真菌由许多细胞组成,其中最常见的是霉菌。
多细胞真菌具有复杂的结构,包括菌丝、菌核和孢子等部分。
菌丝是由无数细长的丝状细胞组成,它们相互交织形成菌丝体。
菌核则是真菌的主体,包含有真菌的细胞核和细胞质等。
孢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可以通过风、水或其他媒介传播。
3.真菌的生殖结构真菌的生殖结构多样,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
无性生殖是通过孢子繁殖,包括分生孢子和营养孢子等。
有性生殖则需要两个不同的真菌细胞进行交配,形成新的菌核和孢子。
真菌的生殖结构是其繁殖和传播的关键。
4.真菌的营养结构真菌的营养结构与其他生物有很大的差异。
真菌不具备光合作用,无法自己合成有机物质,而是通过吸收有机物质进行生存。
真菌通过菌丝体吸收营养物质,分泌酶分解有机物质,并将其转化为可供自身利用的形式。
5.真菌的附着结构真菌的附着结构主要包括菌丝和菌盖。
菌丝是真菌的主要体部,用于吸收养分和传导物质。
菌盖则是真菌的顶部,起到保护内部生殖器官的作用。
菌盖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根据不同的真菌种类而有所区别。
总结起来,真菌的结构包括单细胞和多细胞两种类型。
单细胞真菌由单个细胞组成,而多细胞真菌由许多细胞组成。
真菌的结构中包括菌丝、菌核、孢子、细胞壁、细胞膜等部分。
真菌的生殖结构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而营养结构则是通过吸收有机物质进行。
附着结构中的菌丝和菌盖起到重要的功能。
通过对真菌的结构知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真菌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第四章真菌的营养
第一节碳素营养
◆真菌细胞干重的一半由碳组成。
¨为细胞关键组分的合成提供了基本骨架。
例如糖类(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核酸等。
¨碳源的氧化过程为真菌基本生命过程提供了能源。
脱水葡萄糖链;
解,把微纤丝打开增加纤维素链的暴露末端;再经外切葡聚糖酶作用,从纤维素分子末端外
四、脂肪酸和碳氢化合物
许多真菌能够利用多种非极性的分子做为碳源,如脂肪酸、甘油三酯和碳氢化合物
脂肪酸
能够被真菌利用的脂肪酸依赖于碳氢链的长度
14-18个碳的长链脂肪酸在四种不
pH下都能被利用,
而短链脂肪酸被真菌利用的关键因子是
,例如,C2-C8脂肪酸在pH6.5-8.0时
是一种好的碳源,而对于C10-C12正相
pH5.5时,C10-C12是一种好的
碳源,而C2-C8脂肪酸较难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