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感知:
三、开头的括号部分是什 麽内容?
是“电头”部分,交待了通 讯社的名称、发电时间和地 点。
江阴 江阴 芜湖
安庆
九江 九江
标题: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第1、2两句)
(从四个方
战役全局 冲破敌阵 横渡长江
面概括)
中路军: 中路军首战告捷 (略) 西路军所向无敌 (详) 主体: (剩余部分) 西路军: 东路军战绩辉煌 (重点) 东路军:
•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 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
• “较为”二字十分准确,而“很”字可见 汤恩伯骄傲自负的心理。
小结: 可见这则新闻的语言用词准确精练,铿锵有
力。另外还有书面语和口头语相穿插,相益得彰(如 “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文气十足;“不想 再打了”“都很泄气”——非常口语化),各有妙处。
“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 “突破”表明我军 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 “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和到达两层 意思 ,且文字简洁有力。
“24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 顺利之意。
结果就在21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 破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了。 “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 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 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 在二十日那一天”,只是一般交代了时间,毫 无感情色彩,且与上句“二十一日”重复。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 午,东路军已战胜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 江阴诸县,封锁长江。
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 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 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 阴要塞,封锁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