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岳麓版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5课 “冷战”的形成复习特训七十三
- 格式:docx
- 大小:978.45 KB
- 文档页数:26
第15课“冷战”的形成(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
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这是美国第33任总统哈瑞·杜鲁门于1947年3月12日发表的国会咨文。
它标志着美国把意识形态作为对外政策的指导方针,也被称作是“杜鲁门主义”,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战后“冷战”政策的正式开始。
什么是“冷战”?其具体表现是什么?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本节课我们学习“‘冷战’的形成”。
●教法案例1.“遏制理论的提出”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三个要点:(1)遏制理论提出的背景;(2)乔治·凯南遏制理论的提出;(3)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本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讲述时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首先教师需讲清“冷战”概念;二、结合教材“八千字电报”史料分析其实质和影响;三、补充丘吉尔“铁幕演说”史料,分析铁幕演说与冷战的关系。
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杜鲁门主义提出的背景—希土危机;(2)杜鲁门主义的提出;(3)杜鲁门主义的内容与实质;(4)杜鲁门主义提出的影响。
本目是本课的重点之一,讲述本目时,教师可补充杜鲁门在国会咨文的内容史料,引导学生认识杜鲁门主义的内容和实质。
3.“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学中要抓准以下五个要点:(1)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2)马歇尔计划的提出;(3)马歇尔计划的内容和实质;(4)马歇尔计划的作用和影响;(5)苏联成立经互会。
教师讲述时可结合教材插图图表、补充史料重点分析马歇尔计划的作用和影响,引导学生认识马歇尔计划于杜鲁门主义和“冷战”三者之间的关系: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其根本目的是遏制共产主义,是“冷战”的具体表现之一。
4.“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一目,教学中要抓准以下四个要点:(1)德国的分裂与柏林危机;(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及其影响;(3)华沙条约组织的成立;(4)美苏两极“冷战”对峙格局的最终形成。
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第15课《“冷战”的形成》教案(简案)
[课型]:新授课[方式]:问题探究[教者]:东北中山中学吴琪
一、课程标准:
1、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
2、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二、核心素养:
本课主要凸出三方面的史学核心素养,具体如下:
1、史料实证:选取多则历史材料,比如美苏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谈话,外交大使等人的回忆录,锻炼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2、唯物史观:一定的历史现象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
(1)教学中明确“历史事件的偶然性和必然性之间的关系”,明确“重要的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
(2)关注“研究者立场会影响历史研究的结论”。
3、家国情怀:培养和平意识,树立为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不懈努力的精神。
三、教学环节:
[探究一]:昔日盟友今对手——寻“冷战”之因
方法突破:史料分析法
核心素养:史料实证
[探究二]:针锋相对两阵营——识“冷战”之策
问题1:杜鲁门主义问题2:马歇尔计划
方法突破:问题教学法,点击高考(节选高考真题,设置问题,形成判断)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探究三]:两极对峙风云起——评“冷战”之果
方法突破:图片教学,组内讨论
核心素养:唯物史观
[探究四]:和平共处谋发展——谈“冷战”之思
方法突破:视频教学
核心素养:家国情怀
四、教学反思:。
2019-2020年岳麓版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巩固辅导第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下图是雅尔塔会议会场,就是在这张会议桌上,战后的世界秩序被基本确定下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制主要就哪些问题达成协议( )①结束战争②处置法西斯③战后世界安排④组建军事集团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62年,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袭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里相拥而泣,等待末日的到来。
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
”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朝鲜战争B、“柏林墙”事件C、越南战争D、“古巴导弹危机”【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美国学者贝尼斯在《外国外交史》中曾说“雅尔塔实际上等于另一次慕尼黑”,下列史实符合的是( )A、国联主张以“国际合作”的方式管理东北三省B、强行割让苏台德地区给德国C、对部分日本法西斯战犯免于起诉D、同意苏联提出的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古巴导弹危机是美苏之间的一场核赌博。
苏联虽退却了,但随之大力扩充核力量,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取得与美国的核均势。
美国取得了遏制战略和威胁战略的胜利,却也基于这次胜利而误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解决世界上各种问题,进而卷入了越南战争。
该学者强调古巴导弹危机( )A、加剧了美国与苏联间的大国对抗B、导致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C、显示了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D、揭开了美国对苏联实施冷战的序幕【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二战后的最初几年内,有一些典型文章发表,如《欧洲的末日审判》《欧洲的政治崩溃》和《欧洲时代的消失》等论文都认为“欧洲已灭亡”。
这些发表的文章( )A、成功预见了二战后欧洲的发展B、说明了欧洲国家整体上已落后世界C、体现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确立D、是基于二战对欧洲国家的负面影响【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关于美苏军备竞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军备竞赛B、核武器是美苏军备竞赛的重中之重C、美苏军备竞赛始于20世纪50年代D、20世纪70年代的美苏战略核力量大体形成均势【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两极格局的正式结束是在A、1987年B、1989年C、1990年D、1991年【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马歇尔计划)。
2019年精选岳麓版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六十四第1题【单选题】1962年,为了“往美国人的裤子里塞一只刺猬”,苏军实施了代号为“阿纳德尔”的行动计划。
对于这一计划的认识,正确的是( )A、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优势B、苏联取得了与美国同样的地位C、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优势D、表明双方争夺的重点发生了变化【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里根政府的“星球大战计划”的内容不包括A、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B、提高核威慑力量C、以经济和科技的竞赛拖垮苏联D、和平演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
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
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他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
周恩来给纳赛尔的这一电文评价的是A、越南战争B、苏伊士运河战争C、朝鲜战争D、第一次印巴战争【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从对苏战略上看,最主要目的是A、在经济上拖垮苏联B、带动美国经济的发展C、取得军事上的优势,争取主动D、大幅度提高美国的核威慑力量【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物理学家安德烈·萨哈罗夫50年代主导研发了苏联第一枚百万吨级氢弹,后来又参与促成了1963年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签署。
70年代,他创立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萨哈罗夫的人生经历折射出( )A、苏联国际地位的兴衰起伏B、二战后科学的突破式发展C、全球化加速结束冷战格局D、人类对战争和极权的反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2013年3月5日朝鲜宣布1953年签订的《朝鲜停战协定》“完全无效”,并全面停止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的活动。
下列有关《朝鲜停战协定》的内容表述正确的是①双方在朝鲜停止一切敌对活动②双方以北纬38度附近实际接触线为军事分界线③协定生效后60天内遣返战俘④双方以北纬38度为界分别成立朝鲜和韩国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戈氏新思维“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导致A、美国放弃核战略B、用人性论麻痹了西方国家C、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瓦解D、缓和了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2019-2020年高中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岳麓版巩固辅导第四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促使美苏对外争霸发生攻守势头变化的根本因素是A、与中国关系如何B、国家领导集团的决策能力C、第三世界的兴起D、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条约有如下内容:“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
……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
据此判断该条约是A、《北大西洋公约》B、《华沙条约》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D、《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杜鲁门说:“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了美国人民的肩头,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杜鲁门发表上述言论主要是因为A、二战后美国的强大B、西欧的衰落C、苏联军事力量的上升D、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右图为英国政府印发的海报,画面上妇女身上的文字为“一个欧洲”,这个妇女站在两个高跷上,高跷上写着“马歇尔计划”,上方葡萄下的文字意为“更好的生活水准”。
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A、希望欧洲各国共同推动联合进程B、宣传美国援助对欧洲经济的重要性C、积极呼吁西欧国家与美国共同遏制苏联D、揭露美国利用经济手段控制英国的阴谋【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图7是某一年的德国疆域示意图。
这一年是( )A、1919年B、1945年C、1948年D、1991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外交得以推行的主要原因是A、美苏争霸给苏联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B、美苏“中导条约”的签订C、里根政府提出“星球大战计划”D、美苏双方交流与合作的发展【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雅尔塔体系的形成反映了①追求和平民主进步的潮流;②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现象;③国际关系中心的转移;④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⑤两大国际阵营的对立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美苏达成第一个销毁部分核军备的协议是在A、1983年B、1985年C、1987年D、1989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杜鲁门总统及其幕僚,还有多数美国人相信,苏联笃定要牢牢控制中东欧,进而要在全世界范围内发起进攻。
第15课“冷战”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铁幕演说”的时间,人物,主要内容及影响;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出台经过及具体内容;记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时间及影响;理解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概括二战后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初步分析这一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实质的探讨,增强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马歇尔计划的宣传画》和《二战后形成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观察,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片、地图,提取有效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通过对二战后初期国际关系格局变化的表现,原因,影响的总结,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现象的能力和初步的辩证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战后两大阵营形成过程的整体和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懂得从整体、全局的视角观察历史,从而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国际意识。
通过对两极格局的国际经济政治影响的学习,认识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进一步树立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美苏“冷战”过程中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难点:“冷战”形成的原因及影响学情分析:由于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夯基础,抓落实”为主,从而使学生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达到对本课内容的基本要求。
导入新课:英国外相巴麦尊曾经有句名言,“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深刻地揭示出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在任何可能的条件下,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二战后,美苏两国从战时的盟友变成了“冷战”的对手,那么,美苏冷战局面设如何形成的呢?一、“冷战”政策的提出(一)原因1、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国家利益的对立2、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二)提出1、1946年,凯南八千字电报2、1946年,邱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冷战”第一枪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的富尔敦发表演说,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2019-2020学年度高中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第15课“冷战”的形成岳麓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下列对雅尔塔体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美国依此取得了世界霸主地位②在雅尔塔会议等确定的基本原则上建立③改变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④是美苏两国实力均衡的重要体现⑤具有一定的进步性⑥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色彩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⑤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世界两极格局的瓦解对世界形势和国际关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核战争消失,各国注重发展经济,增强实力B、缓和与紧张共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两大主题C、美、日、西欧的矛盾突出,昔日盟友变成了对手D、社会主义运动受挫,力量对比有利于西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右图是反映古巴导弹危机的漫画。
漫画中的两个人物是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左)与美国总统肯尼迪。
从漫画中可以提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A、美苏两国力量平衡B、美苏两国相互制衡C、苏联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动权D、美国拥有制约苏联的绝对实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63年,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设立了专门热线,以确保危急时刻两个超级大国的首脑能够迅速沟通,同年,两国同意禁止在大气层中进行核试验。
以下对美苏这些做法的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①促成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和平解决②缓和了美苏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③动摇了美苏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④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A、②B、①②C、③④D、①②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
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
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崛起C、美国和苏联势均力敌D、欧洲走向联合【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给我们的最主要的教训是A、改革应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原则B、社会主义国家要警惕西方的“和平演变”C、社会主义的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社会主义国家要注重民主和法制建设【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丘吉尔在二战后极力鼓吹欧洲联合,但在表述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时却用“with”一词而不用“of”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