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1俄国农奴制改革
- 格式:doc
- 大小:69.00 KB
- 文档页数:4
岳麓书社课标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四单元第12课俄国农奴制改革改革之后农民的处境相比较,深入理解为什么说农民的“解放”实质上是受到更大程度的剥削。
通过总结改革带来的影响,证明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不彻底性。
认真阅读教材,将俄国改革前后的政治、经济进行对比,归纳变化以及产生变化的原因,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的深入影响。
学会用比较法归纳改革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落后的农奴制无法阻挡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这一史实,认识到历史前进的必然性。
通过学习民主思想家的思想,对革新精神和反抗专制压迫的民主思想产生认同感。
阅读教材框中赫尔岑的话,体会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家对俄国统治和社会的清醒认识,感受思想家坚定的革命精神。
通过客观评价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意义,学习保持客观的态度看待历史事件;培养全面看待事物的思维方式:既能看到事情的积极面,又能看到事情的消极面。
通过归纳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产生的新变化和发展,认识到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改革的推动作用。
【教学流程】导入:投影: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以“解放者”的身份骑着白马进入巴黎。
而四十年后,俄国却在1855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
沙皇俄国何以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继任者亚历山大二世将引领俄国去向何处?投影:俄国的农奴制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投影:问:通过四段材料,可以概括出农奴制的特点有哪些?答:政治上:受压迫,人身权利受到限制;经济上: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过渡:现在我们对农奴制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让我们一起探究改革缘何而进行?投影:探究一:改革的背景材料一问:材料反映了什么?答:政治上: 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投影:材料二问: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答: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请思考: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答:资金、劳动力、技术、市场。
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本课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影响
本课难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评价
一、1861年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俄国要摆脱自己过分落后状态是改革的最主要动因。
1、 的失败暴露了农奴制的落后。
2、 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
4、 认识到惟有变革才能自救。
(二)改革的内容
1、解放法令(二一九法令)1861年3月3日
解放法令的评价: 1) 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摆脱地主的奴役,却受到村社的束缚
2)通过 获得一半土地:一方面农奴得到了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有利于俄国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农奴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了,还背负了沉重的债务。
2、司法、军事、教育改革
废除旧的
实行 陪审制、建立律师制和陪审制
3、地方自治改革
地方自治改革的内容:
1)在 建立地方自治局
2)在 建立城市杜马
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但有严格的财产限制,除了地主以外,一些富农和工商业资产阶级也得以进入自治机构。
思考:解放法令、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之间有什么样的内在关系?
解放法令是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的前提,而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则是解放法令的体现与保障。
政治上:
经济上:
组织上: 时间安排: 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加强村社制度,几个村社组成一个乡,
隶属调停吏管理。
(三)改革的评价
尽管这次改革不如革命彻底、迅速,但它毕竟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
它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
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1、性质:农奴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性质的改革
2、评价
1)客观上利于的发展(为其提供劳动力、资金、市场)
2)改革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是对农民的一次“”的掠夺。
3)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
4)是俄国从生产方式过渡到生产方式的转折点。
正是由于这种自上而下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其历史的消极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正在发展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造成了人民购买力降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
加之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斯托雷平土地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1、农奴制改革很不彻底
2、日俄战争的失败动摇了沙皇政府的根基
3、1905年革命加剧了沙皇政府的统治危机。
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
(二)改革的内容
农民可以带着份地退出村社,独立的农民可以购买超过定额的份地。
——农奴进一步摆脱了村社的束缚
(三)改革的影响
1、积极:使得俄国经济出现空前的奇迹
2、消极:导致贫富分化严重,激化社会矛盾
相同点:a.都是为了改变俄国的落后状况。
b.都是代表农奴主的利益。
c.都是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
d.都促进了俄国经济的发展。
e.都加强了对外扩张的力量。
不同点:彼得一世改革加强了农奴制;而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改变了俄国社会性质。
********************************************************************
欢迎访问中小学教育资源旗下系列网站!
( 完全免费的教育资源网站,全部试题课件教案1百万余个正在上传中...)
--- ---主站(文章,综合试题,高考中考)
--- ---课件站(1-12年免费课件)
--- ---学科站(1-12年单元同步教案、试题)
--- ---博客站(中小学教育博客)
--- ---人人学科网教育搜索
╔------------------------------------------------------------╗
┆免费教案免费课件免费试题免费学案┆
┆┆
┆中考高考学生作文中考高考教育搜索┆
┆┆
┆英语学习教育论文教育博客教学参考┆
╚------------------------------------------------------------╝
使用前请您先阅读以下条款,否则请勿使用本站提供的文件!
1) 本站不保证所提供课件或教案的完整性和可行性。
2) 请在使用前查毒 (这也是您使用其它网络资源所必须注意的) 。
3) 由本站提供的程序对您的网站或计算机造成严重后果的本站概不负责。
4) 转载本站提供的资源请勿删除本说明文件。
5) 到本站发表文章,获得VIP会员资格,资格永远有效,享受永远免费待遇。
6) 本站提供的免费资源来自网上搜集,如果该程序涉及或侵害到您的版权
请立即写信通知我们。
有任何问题联系我们的技术服务,那里您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
客户服务: QQ:3 6
投稿地址:
投稿信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