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恒成立或有解问题的解决策略
- 格式:doc
- 大小:1.46 MB
- 文档页数:16
高一不等式恒成立问题3种基本方法文章标题:探讨高一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基本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一个很常见的题型。
学生们通常需要掌握多种方法来解决这类问题,而这些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本文将会详细介绍这三种基本方法,帮助读者全面理解这一数学概念。
1. 方法一:代数法我们来介绍代数法。
这种方法是在不等式两边进行代数变换,使得不等式变成一个容易解决的形式。
代数法通常包括加减变形、乘除变形以及平方去根等技巧。
以不等式ax+b>0为例,我们可以通过移项得到ax>-b,然后再除以a的正负来确定不等式的方向,从而得到不等式的解集。
代数法在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应用广泛,能够快速简便地找到解的范围和规律。
2. 方法二:图像法我们介绍图像法。
图像法是通过绘制不等式所代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找出不等式恒成立的区间。
对于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我们可以画出函数y=ax+b的图像,从而通过观察图像的上升或下降趋势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图像法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范围,提高我们的思维逻辑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方法三:参数法我们介绍参数法。
参数法是通过引入一个或多个参数,将不等式转化为一个有参数的等式问题,进而进行求解。
参数法的典型应用包括辅助角法、二次函数法等。
以不等式ax²+bx+c>0为例,我们可以引入Δ=b²-4ac,然后根据Δ的正负来确定不等式的解集。
参数法在解决不等式问题中能够简化问题的复杂度,将不等式的求解转化为参数的求解,从而提高解题的效率和准确度。
总结回顾通过对以上三种基本方法的介绍,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各有特点,应用范围和解题思路有所不同。
代数法能够利用代数变形快速求解不等式问题,图像法能够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性质,而参数法则能够将问题转化为参数的求解,提高解题的效率。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实际解题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这三种方法,结合题目的特点和自身的掌握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
不等式恒成立、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方法一、常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法1、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对于一次函数],[,)(n m x b kx x f ∈+=有:⎩⎨⎧<<⇔<⎩⎨⎧>>⇔>0)(0)(0)(,0)(0)(0)(n f m f x f n f m f x f 恒成立恒成立 例1:若不等式)1(122->-x m x 对满足22≤≤-m 的所有m 都成立,求x 的范围。
解析:我们可以用变换主元的方法,将m 看作主变元,即将原不等式化为:0)12()1(2<---x x m ,;令)12()1()(2---=x x m m f ,则22≤≤-m 时,0)(<m f 恒成立,所以只需⎩⎨⎧<<-0)2(0)2(f f 即⎪⎩⎪⎨⎧<---<----0)12()1(20)12()1(222x x x x 所以x 的范围是231,271(++-∈x 。
2、利用一元二次函数判别式对于一元二次函数),0(0)(2R x a c bx ax x f ∈≠>++=有:(1)R x x f ∈>在0)(上恒成立00<∆>⇔且a ;(2)R x x f ∈<在0)(上恒成立00<∆<⇔且a 例2:若不等式02)1()1(2>+-+-x m x m 的解集是R ,求m 的范围。
解析:要想应用上面的结论,就得保证是二次的,才有判别式,但二次项系数含有参数m ,所以要讨论m-1是否是0。
(1)当m-1=0时,元不等式化为2>0恒成立,满足题意;(2)01≠-m 时,只需⎩⎨⎧<---=∆>-0)1(8)1(012m m m ,所以,)9,1[∈m 。
3、分离变量法若所给的不等式能通过恒等变换使参数与主元分别位于不等式两端,从而问题转化为求主元函数的最值,进而求出参数范围。
这种方法本质也还是求最值,但它思路更清晰,操作性更强。
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基本解法9种解法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基本解法:9种解法导语:在数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等式的问题,而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则更加耐人寻味。
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是指对于某个特定的不等式,是否存在一组解使得不等式始终成立。
解决这种问题需要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和技巧。
本文将介绍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的基本解法,共包括9种方法。
一、置换法。
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即将不等式中的变量互相置换,然后观察不等式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则不等式恒成立。
对于x^2 +y^2 ≥ 0这个不等式,我们可以将x和y置换一下,得到y^2 + x^2 ≥ 0。
由于平方数是非负数,所以不等式始终成立。
二、加法法则。
这种方法是通过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相同的数来改变不等式的符号。
对于不等式2x + 3 ≥ x + 4,我们可以在两边同时加上-3,得到2x + 3 - 3 ≥ x + 4 - 3,即2x ≥ x + 1。
由于x的取值范围不限制,所以不等式恒成立。
三、减法法则。
与加法法则相似,减法法则是通过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减去相同的数来改变不等式的符号。
对于不等式2x + 3 ≥ x + 4,我们可以在两边同时减去x,得到x + 3 ≥ 4。
由于x的取值范围不限制,所以不等式恒成立。
四、乘法法则。
这种方法是通过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相同的正数来改变不等式的符号。
对于不等式2x + 3 ≥ x + 4,我们可以在两边同时乘以2,得到4x + 6 ≥ 2x + 8。
由于x的取值范围不限制,所以不等式恒成立。
五、除法法则。
与乘法法则相似,除法法则是通过在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相同的正数来改变不等式的符号。
对于不等式2x + 3 ≥ x + 4,我们可以在两边同时除以2,得到x + 3/2 ≥ 1 + x/2。
由于x的取值范围不限制,所以不等式恒成立。
六、平方法则。
这种方法是通过平方运算来改变不等式的符号。
对于不等式x^2 ≥ 0,我们可以将x^2展开为(x + 0)^2,得到x^2 + 0 ≥ 0。
高中数学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问题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问题一直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 它是函数、数列、不等式等内容交汇处的一个较为活跃的知识点,随着中学数学引进导数,它为我们更广泛、更深入地研究函数、不等式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涉及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的问题,有时在同一套试题中甚至有几道这方面的题目。
其中,特别是一些含自然对数和指数函数的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问题,将新增内容与传统知识有机融合,用初等方法难以处理,而利用导数来解,思路明确,过程简捷流畅,淡化繁难的技巧,它不仅考查函数、不等式等有关的传统知识和方法,而且还考查极限、导数等新增内容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它常与思想方法紧密结合,体现能力立意的原则,带有时代特征,突出了高考试题与时俱进的改革方向. 因此,越来越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青睐. 下面通过一些典型实例作一剖析.1.不等式恒成立与有解的区别不等式恒成立和有解是有明显区别的,以下充要条件应细心思考,甄别差异,恰当使用,等价转化,切不可混为一团.(1)不等式f(x)<k 在x ∈I 时恒成立•k•x f ,)(max <⇔x ∈I. 或f(x)的上界小于或等于k ;(2)不等式f(x)<k 在x ∈I 时有解•k•x f ,)(min <⇔x ∈I. 或f(x)的下界小于k ;(3)不等式f(x)>k 在x ∈I 时恒成立•k•x f ,)(min >⇔x ∈I. 或f(x)的下界大于或等于k ;(4)不等式f(x)>k 在x ∈I 时有解•k•x f ,)(max >⇔x ∈I. 或f(x)的上界大于k ;解决不等式恒成立和有解解问题的基本策略常常是构作辅助函数,利用函数的单调性、最值(或上、下界)、图象求解;基本方法包括: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参数分离,变换主元等等.例1 已知两函数f(x)=8x 2+16x-k ,g(x)=2x 3+5x 2+4x ,其中k 为实数.(1)对任意x ∈[-3,3],都有f (x)≤g(x)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2)存在x ∈[-3,3],使f (x)≤g(x)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3)对任意x 1x 2∈[-3,3],都有f (x 1)≤g(x 2),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 (1)设h(x)=g(x)-f(x)=2x 2-3x 2-12x+k ,问题转化为x ∈[-3,3]时,h(x)≥0恒成立,故h m in (x)≥0.令h′ (x)=6x 2-6x-12=0,得x= -1或2.由h(-1)=7+k ,h(2)=-20+k ,h(-3)=k-45,h(3)=k-9,故h m in (x)=-45+k ,由k-45≥0,得k≥45.(2)据题意:存在x ∈[-3,3],使f (x)≤g(x)成立,即为:h(x)=g(x)-f(x)≥0在x ∈[-3,3]有解,故h m ax (x)≥0,由(1)知h m ax (x )=k+7,于是得k≥-7.(3)它与(1)问虽然都是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但却有很大的区别,对任意x 1x 2∈[-3,3],都有f (x 1)≤g(x 2)成立,不等式的左右两端函数的自变量不同,x 1,x 2的取值在[-3,3]上具有任意性,因而要使原不等式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3,3[,)()(min max ••x •x g x f -∈≤,由g′(x)=6x 2+10x+4=0,得x=-32或-1,易得21)3()(min -=-=g x g ,又f(x)=8(x+1)2-8-k ,]3,3[•x -∈. 故.120)3()(max k f x f -==令120-k≤-21,得k≥141.点评 本题的三个小题,表面形式非常相似,究其本质却大相径庭,应认真审题,深入思考,多加训练,准确使用其成立的充要条件2.不等式有解问题例3 设x=3是函数f(x)=(x 2+ax+b)e x -3,x ∈R 的一个极值点.(1)求a 与b 的关系(用a 表示b ),并求f(x)的的单调区间;(2)设a>0,g(x)=x e a ⎪⎭⎫ ⎝⎛+4252,若存在S 1,S 2∈[0,4],使得|f(S 1)-g(S 2)|<1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1)x e a b x a x x f --+-+-='32])2([)(,由)3(f '=0得b=-2a-3. 故f(x)=(x 2+ax-2a-3)x e -3. 因为)(x f '=-[x 2+(a-2)x-3a-3] x e -3=-(x-3)(x+a+1) x e -3. 由)(x f '=0得:x 1=3,x 2==-a-1. 由于x=3是f(x)的极值点,故x 1≠x 2,即a≠-4.当a<-4时,x 1<x 2,故f(x)在(]3,•∞-上为减函数,在[3,-a-1]上为增函数,在[)+∞--,1•a 上为减函数.当a>-4时,x 1>x 2,故f(x)在(]1,--∞-a •上为减函数,在[-a-1,3]上为增函数,在[)+∞,3•上为减函数.(2)由题意,存在S 1,S 2∈[0,4],使得|f(S 1)-g(S 2)|<1成立,即不等式|f(S 1)-g(S 2)|<1在S 1,S 2∈[0,4]上有解.于是问题转化为|f(S 1)-g(S 2)|m in <1,由于两个不同自变量取值的任意性,因此首先要求出f(S 1)和g(S 2)在[0,4]上值域.因为a>0,则-a-1<0,由(1)知:f(x)在[0,3]递增;在[3,4]递减. 故f(x)在[0,4]上的值域为[min{f(0),f(4)},f(3)]=[-(2a+3)e 3,a+6],而g(x)=x e a ⎪⎭⎫ ⎝⎛+4252在[0,4]上显然为增函数,其值域⎥⎦⎤⎢⎣⎡⎪⎭⎫ ⎝⎛++422425,425e a •a . 因为4252+a -(a+6)=⎪⎭⎫ ⎝⎛-21a 2≥0, 故4252+a ≥(a+6).|f(S 1)-g(S 2)|m in =4252+a -(a+6)从而解230,01)6(4252<<⎪⎩⎪⎨⎧><+-+a ••••a a a 得. 故a 的取值范围为⎪⎭⎫ ⎝⎛23,0••. 假若问题变成:“对任意的S 1,S 2∈[0,4],使得|f(S 1)-g(S 2)|<1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则可将其转化为|f(S 1)-g(S 2)|m ax <1点评 函数、不等式、导数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决问题的工具. 本题从函数的极值概念入手,借助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进而求出函数 闭区间上的值域,再处理不等式有解问题. 这里传统知识与现代方法交互作用,交相辉映,对考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极好的考查.3.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例2 设函数f(x)=(x+1)ln(x+1),若对所有x≥0,都有f(x)≥ax 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 构作辅助函数g(x)=f(x)-ax=(x+1)ln(x+1)-ax ,原问题变为g(x)≥0对所有的 x≥0恒成立,注意到g(0)=0,故问题转化为g(x)≥g(0)在x≥0时恒成立,即函数g(x)在[)∞+••,0为增函数.于是可通过求导判断g(x)的单调性,再求出使g(x)≥g(0)成立的条件.g′(x)=l n(x+1)+1-a ,由g′(x)=0,得x=e1-a -1. 当x>e 1-a -1时,g′(x)>0,g(x)为增函数.当-1<x<e 1-a -1时,g′(x)<0,g(x)为减函数.那么对所有的x≥0,都有g(x)≥g(0),其充要条件是e 1-a -1≤0,故得a 的取值范围是(]1,••∞-.假若我们没有注意到g(0)=0,那么在解g(x)≥0对所有的x≥0恒成立时,也可转化为)0(0)(min ≥≥x x g ,再以导数为工具,稍作讨论即可得解.值得一提的是,本题还有考生采用参数分离法求解:由f(x)=(x+1)ln(x+1)≥ax 对所有的x≥0恒成立可得:(1)当x=0时,a ∈R . (2)当x>0时,.)1ln()1(x x x a ++≤设g(x)=xx x )1ln()1(++,问题转化为求g(x)在开区间(0,+∞)上最小值或下界,2)1ln()(x x x x g +-=',试图通过g′(x)=0直接解得稳定点,困难重重!退一步令h(x)=x-ln(x+1),因为0,111)(>+-='•x •x x h ,故)(x h '>0,则h(x)在(0,+∞)单调递增,即h(x)>h(0)=0,从而)(x g '>0,于是g(x)在(0,+∞)单调递增,故g(x)无最小值,此时,由于g(0)无意义,g(x)的下界一时也确定不了,但运用极限知识可得:)(lim )(0x g x g x →>,然而求此极限却又超出所学知识范围,于是大部分考生被此难关扫落下马,无果而终. 事实上采用洛比达法则可得:1]1)1[ln(lim )1ln()1(lim )(lim 000=++=++=→→→x xx x x g x x x ,故x>0时,g(x)>1,因而a≤1.综合(1)(2),得a 的取值范围是:(]1,••∞-. 点评 采用参数分离法求解本题,最大的难点在于求分离后所得函数的下界.它需要考生拥有扎实的综合素质和过硬的极限、导数知识,并能灵活地运用这些工具来研究函数的性态,包括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或上下界.突出考查了函数与方程思想、有限与无限的思想.。
不等式恒成立与能成立问题学号 姓名不等式恒成立指不等式对指定其间上的任意值都成立;不等式能成立指不等式在指定其间上至少有一个解(或称有解)。
下面从三个例子针对这两类问题的解决策略作比较说明。
例1.(1)若不等式()350x a -+<在[]1,1x ∈-内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2).若不等式()350x a -+<在[]1,1x ∈-内能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例2.(1)若不等式22310x x m ++-≥在[]0,1x ∈内恒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2)若不等式22310x x m ++-≥在[]0,1x ∈有解,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例3.(1)若不等式245462x x a x -+≤+-在[]3,5x ∈内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不等式245462x x a x -+≤+-在[]3,5x ∈内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总结:1.不等式恒成立与能成立(有解)解法策略比较:2.恒成立的参数范围是有解的参数范围的子集。
3. 不等式恒成立与能成立(有解)问题都是转化为最值解决。
作业: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350x a +-<。
(1)若此不等式对[]1,5x ∈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此不等式对[]1,5x ∈上能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0x a +>。
(1)若此不等式对[]1,2x ∈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此不等式对[]1,2x ∈上能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3. 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310x x a -+>。
(1)若此不等式对[]0,1x ∈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若此不等式在[]0,1x ∈上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4. 若不等式4213a x x +≤+-在[]0,1x ∈内有解,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恒成立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仅从06年高考来看,全国卷和包括上海、北京、辽宁在内的很多自主命题试卷中都有恒成立问题。
但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许多同学都总是感到不知如何下手……因此通过本节课,使学生能够掌握“恒成立”问题的常见解法,提高横向、逆向、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一、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规处理方式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二、常用方法1、 分离变量法;2、数形结合法;3、利用函数的性质;4、变更主元;5、判别式法;6、基本不等式法;7、导数法8、利用代数式的几何意义三、相关问题(一)恒成立问题若不等式()A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in f x A >若不等式()B x f <在区间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 上()max f x B <1、 一次型函数恒成立问题例1、的取值范围求实数恒成立,不等式、若对于任意例x 02a 4x )4a (x ,1a 22>-+-+≤的取值范围。
恒成立,求实数对若不等式a ]2,1[x 01ax ∈<-2、二次型函数恒成立问题的取值范围求实数恒成立,对任意、已知不等式例k R x 22x x 6kx kx 322∈>++++1、设f(x)=x 2-2ax+2,当x ∈[-1,+∞]时,都有f(x)≥a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ⅰ)当∆=4(a-1)(a+2)<0时,ⅱ)当∆=4(a-1)(a+2) ≥0综合可得a 的取值范围为[-3,1]。
2、已知当x ∈R 时,不等式a+cos2x<5-4sinx+45-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54a<8. 3、复杂型函数恒成立问题的最小值。
求正实数恒成立时,不等式、若例a 4)y1x a )(y x (0y ,0x 4≥++>>4、当x ∈(1,2)时,不等式(x-1)2<log a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求解有关恒成立、存在性问题的四种策略对于有关恒成立、存在性问题,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往往以全称命题或特称命题的形式出现,同时结合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知识进行考查,在高考中多以压轴题或压轴题中的压轴问的形式出现。
如何突破这一难关呢?关键是细心审题及恰当地转化。
现就如何求解恒成立、存在性问题中的参数问题加以分析。
方法1:分离参数法例1.设函数f(x)=lnx-ax,g(x)=ex-ax,其中a为实数。
若f(x)在(1,+∞)上是单调减函数,且g(x)在(1,+∞)上有最小值,求a的取值范围。
解:因为f`(x)=-a,g`(x)=ex-a,由题意得f`(x)≤0对x∈(1,+∞)恒成立,即a≥对x∈(1,+∞)恒成立,所以a≥1。
因为g`(x)=ex-a在x∈(1,+∞)上是单调增函数,所以g`(x)>g`(1)=e-a。
又g(x)在(1,+∞)上有最小值,则必有e-a<0,即a>e。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e,+∞)。
点评:求解问题的切入点不同,求解的难度就有差异。
在恒成立问题中有时需要取交集,有时需要取并集,本题解法需要取交集。
一般而言:在同一问题中,若是对自变量作分类讨论,其结果要取交集;若是对参数作分类讨论,其结果要取并集。
方法2:构造函数法例2.已知函数f(x)=,若|f(x)|≥ax,则a的取值范围是()。
A.(-∞,0]B.(-∞,1]C.[-2,1]D.[-2,0]解:当x≤0时,|f(x)|≥axx2-(2+a)x≥0,对x≤0恒成立。
记g(x)=x2-(2+a)x=(x-)2-。
当<0即a<-2时,g(x)的最小值为-,不可能满足条件。
当≥0即a≥-2时,g(x)的最小值为0,满足题意。
当x>0时,|f(x)|≥axln(1+x)-ax≥0a≤,对x>0恒成立。
令θ(x)=,则θ`(x)=。
设t=x+1,则t>1。
记L(t)=-lnt,则L`(t)=<0,所以L(t)在t∈(1,+∞)上为减函数。
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基本解法9种解法在解决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时,有多种基本解法可以选择,每种解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9种基本解法,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1. 直接法直接法是解决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最直接的方法。
通过对不等式的特定性质和条件进行分析,直接得出不等式恒成立的结论。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简单的不等式,能够快速得到结果。
2. 间接法间接法是一种通过反证法或对立法解决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的方法。
当直接法无法直接得出结论时,可以尝试使用间接法来推导不等式的恒成立条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较为复杂的不等式,可以通过推翻假设得到结论。
3. 分类讨论法分类讨论法是一种将不等式的条件分为多种情况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找出每种情况下不等式的恒成立条件,从而得出综合结论。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等式条件较为复杂的情况,能够全面考虑不同情况下的特殊性。
4. 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通过代入特定的数值进行验证的方法。
通过选择合适的数值代入不等式中,可以验证不等式在特定条件下是否恒成立。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验证不等式的特定性质或条件。
5. 齐次化法齐次化法是一种将不等式中的不定因子统一化的方法。
通过将不等式中的不定因子进行统一化,可以简化不等式的表达形式,从而更容易得出不等式的恒成立条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不等式较为复杂的情况,能够简化问题的复杂度。
6. 几何法几何法是一种通过几何形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通过将不等式转化为几何图形,可以直观地理解不等式的恒成立条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具有几何意义的不等式问题,能够通过几何图形进行直观分析。
7. 递推法递推法是一种通过递归关系进行推导的方法。
通过建立递推关系,可以得出不等式的递推解,从而得出恒成立条件。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递推关系较为明显的不等式问题,能够通过递推求解不等式问题。
8. 极限法极限法是一种通过极限的性质进行分析的方法。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年第01期总第494期浅议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几种解题策略刘树江(山东省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第一中学276624)摘 要:高考数学题量较大,运算量较大,考查较灵活,但是从本质上来讲都是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转换,这种转换为学生提供了解题思路和方法.本文针对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突出知识点之间的转化,从解题方法上加 以论述,剖析几种常见的解题策略.关键词:不等式恒成立;方法;高考;解题策略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0333(2021)01 -0016 -02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考和竞赛的热点和难点,又 是每年高考题中常考的一个问题,在选择题、填空题和大 题中都有出现,此类题目一般综合性强,同时兼顾考查“函数与方程”“化归与转化” “数形结合” “分类讨论”等 数学思想方法.下面结合例题浅谈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 题的常见解题策略.一、最值法最值法是我们解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M a 恒成立O /(%)min M a ;f (%) W a 恒成立O/( %)max W a .例1 (2019年高考全国川卷・理23)设%,y ,z e R ,且 % + y + z _ 1.(1) 求(%-1)2 + (y + 1)2 + (z + 1)2 的最小值;(2) 若(% -2)2 + (y - 1)2 + (z - a )2 M ;成立,证明:a W — 3 或 a M — 1.解析 (1) 略(2)因为[(% -2) + (y - 1) + (z - a )]2_ (% -2)2 + (y - 1)2 + (z - a )2 + 2 [(% - 2) (y - 1)+ (y -1)(z — a ) +(z — a )(% -2)]W3 [ (% -2)2 + (y - 1)2 + (z - a )2 ],所以由已知得(%-2)2 + (y -1)2 + (z -a )2M 岂必,当且仅当%二于,y 二宁,z 二筈2时等号成立. 故(% -2)2 + (y -1)2 + (z -a )2 的最小值为亘¥丫.由题设知(2;a)2 M*,解得a W -3或a M -1.二、分离参数法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如果所求的参数能从不等式中分离出来,常常先进行分离,使参数和主元分别位于不 等式的两边,然后构造函数,最后化归为最值法求解.例2 (2019年高考天津・理8)已知a e R ,设函数%2 -2a% + 2a ,%W1,”、, …一一 ,/(%) _{ 若关于%的不等式/(%) M0% - a I n %,% > 1.在R 上恒成立,则a 的取值范围为().A.[0,1]B.[0,2]C.[0,e]D.[1,e]解析 当% _ 1时,/(1) _ 1 - 2a + 2a _ 1 > 0恒成立:当 % < 1 时,f (%) _ %2 - 2a% + 2a M 0 恒成立 o2 a M%2「恒成立.% - 1%2令 g (%) _ 亠f,% - 1则 g (%)%2 _ (1 - % - 1)21 - % 1 - %(1 -%)2 -2(1 -%) +1-(1-% + 1- %-2)收稿日期:2020 -10 -05作者简介:刘树江(1973. 3 -),男,山东省临沂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16 —1 - %W-(2j(1-%) •亠-2) _0,1 - %当1-% = * 1,即% _0时取等号.1 - %所以2a M g (%)唤_0.解得a >0.当% > 1时/(%) _% - a ln %M0恒成立,即a W %恒成立.In%2021年第01期总第494期数理化解题研究令h(%)=盍,则h(%)=(|#当%>e时,因为h'(%)>0,所以函数h(%)单调递增,当1<%<e时,因为h'(%)<0,所以函数h(%)单调递减,则%=e时,h(%)取得最小值h(e)=e.所以a W h(%)mm二e.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0,e].故选C.三、数形结合法若不等式应用直接求解比较复杂,可考虑对不等式的两边巧妙构造函数,借助函数图象,数形结合,直观形象,从而使问题快捷解决.例3(2018年全国川卷・文理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设函数/(%)=I2%+1+I%-1I.(1)画出y=/(%)的图象;(2)当%e[0,+8)时,f(%)W a%+b,求a+b的最小值.'-3%,%<-亍,解析⑴/(%)=■%+2,_%<1,y=/(%)的图13%,%M1.象如图2所示.(2)由(1)知,y=/(%)的图象与y轴交点的纵坐标为2,且各部分所在直线斜率的最大值为3,故当且仅当a M3且b M2时,f(%)W a%+b在[0,+8)成立.因此a+b的最小值为5.图2四、分段(类)讨论法当不等式两边的函数具有不确定因素时,可以应用分类或分段讨论的方法处理.分类(分段)讨论可以使原不等式的不确定因素变化为确定因素,从而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例4(2018年全国I卷・文理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1-a%-1I.(1)当a=1时,求不等式代%)>1的解集;(2)若%e(0,1)时不等式/(%)>%成立,求a的取值 范围.解析⑴略.(2)当%e(0,1)时,%+1-a%-1>%成立等价于当%e(0,1)时,a%-1<1成立.若a W0,则当%e(0,1)时a%-1IM1;2若a>0,a%-1<1的解集为0<%<.a2所以—M1.解得0<a W2.a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0,2].五、变更主元法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存在多元参数,若按常规思路确定主元,会导致求解非常繁琐.若能针对问题的结构特征,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可适当变更主元,反客为主,往往可以避免分类讨论,化难为易,使问题得到解决.例5设不等式m%2-2%-m+1<0对满足m W2的一切m都成立,求%的取值范围.分析本题按常规思路,常将%确定主元,当m H0时,则是关于%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讨论起来很复杂.若通过变换主元,将参数m设为主元,将不等式看成关于m的不等式,进而将不等式的左边看成关于m的函数,利用函数性质求解,可大大简化解题过程.解析设/(m)=(%2-1)m+1-2%,由条件/(m)< 0对满足m W2的一切m的值都成立.所以/(2)<0,/(-2)<0.2%2-2%-1<0,解不等式组{2-2%2-2%+3<0.仙刁曰V7—1^3+1解得2<%<2.所以%的取值范围是三一丄<%<与丄.参考文献:[1]朱婷婷,黄智华.函数与不等式口].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9(Z1):72-75.[2]常建伟.例谈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J].新课程学习(下),2012(11):47.[3]王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用解法[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2(10):14.[责任编辑:李璟]—17—。
三元方程(不等式)中存在与恒成立问题解答策略
一、什么是三元方程(不等式)
三元方程(不等式)是一种由三个未知数组成的方程,它可以用来求解三个未知数的值。
它
可以用来求解比较复杂的问题,也可以用来解决组合数学中的问题。
二、三元方程(不等式)中存在与恒成立问题
在解决三元方程(不等式)时,有时会遇到“与恒成立”问题。
这种情况下,当我们把三元
方程(不等式)中的三个未知数替换为实际的值时,方程的结果不会改变,也就是说,方程
的结果是恒定的。
三、解决三元方程(不等式)中存在与恒成立问题的策略
1. 检查方程中的未知数:首先,我们需要在解决三元方程(不等式)时,检查方程中的未
知数是否存在重复,如果有,则可以直接排除,因为重复的未知数会导致方程的结果与恒
成立。
2. 改变方程的形式:如果方程中的未知数没有重复,那么我们可以尝试改变方程的形式,比如把方程中的未知数改变为不同的变量,或者把方程变换为其他形式,这样可以有效地
避免方程的结果与恒成立。
3. 使用数值解法:如果改变方程的形式仍然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尝试使用数值
解法,比如使用牛顿迭代法或其他数值解法,来求解三元方程(不等式)中的未知数。
4. 使用图像解法: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那么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图像解法,比
如用图像来可视化三元方程(不等式)的解,以此来求解未知数。
总结
以上就是解决三元方程(不等式)中存在与恒成立问题的策略,即检查方程中的未知数,改
变方程的形式,使用数值解法和图像解法。
在解决三元方程(不等式)时,如果遇到“与恒
成立”问题,可以使用上述方法来解决。
2022年高考数学基础题型重难题型突破类型二恒成立问题与有解问题一.不等式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可按如下规则转化:一般地,已知函数()[],,y f x x a b =∈,()[],,y g x x c d =∈(1)若[]1,x a b ∀∈,[]2,x c d ∀∈,总有()()12f x g x <成立,故()()2max min f x g x <;(2)若[]1,x a b ∀∈,[]2,x c d ∃∈,有()()12f x g x <成立,故()()2max max f x g x <;(3)若[]1,x a b ∃∈,[]2,x c d ∃∈,有()()12f x g x <成立,故()()2min min f x g x <;(4)若[]1,x a b ∀∈,[]2,x c d ∃∈,有()()12f x g x =,则()f x 的值域是()g x 值域的子集.二.恒成立问题的一般解答方法如下:(1)参数分离法:将原不等式化为()a g x >或()a g x <恒成立的问题,然后分析函数()g x 在所给区间的单调性及最值,只需满足最值成立即可;(2)分类讨论:讨论函数()f x 在所给区间单调性及最值,需满足()max 0f x <或()min 0f x >【典例1】已知函数f (x )=(1-x )e x-1.(1)求f (x )的极值;(2)设g (x )=(x -t )2x ,存在x 1∈(-∞,+∞),x 2∈(0,+∞),使方程f (x 1)=g (x 2)成立,求实数m 的最小值.【典例2】设函数f (x )=ax 2-x ln x -(2a -1)x +a -1(a ∈R ).若对任意的x ∈[1,+∞),f (x )≥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典例3】已知f (x )=x 2-4x -6ln x .(1)求f (x )在(1,f (1))处的切线方程以及f (x )的单调性;(2)对任意x ∈(1,+∞),有xf ′(x )-f (x )>x 2+6k 恒成立,求k 的最大整数解;(3)令g (x )=f (x )+4x -(a -6)ln x ,若g (x )有两个零点分别为x 1,x 2(x 1<x 2)且x 0为g (x )的唯一的极值点,求证:x 1+3x 2>4x 0.【典例4】已知函数f (x )=x 2+πcos x .(1)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2)若函数g (x )=f (x )-a 在(0,+∞)上有两个零点x 1,x 2,且x 1<x 2,求证:x 1+x 2<π.【典例5】已知函数f (x )=a e x -1-ln x +ln a .若f (x )≥1,求a 的取值范围.【典例6】设函数f (x )=a ln x +1-a 2x 2-bx (a ≠1),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斜率为0.(1)求b ;(2)若存在x 0≥1,使得f (x 0)<aa -1,求a 的取值范围.2思路分析❶存在x 0≥1,使得f (x 0)<aa -1↓❷fxmin<a a -1↓❸求f xmin【典例7】已知函数f (x )=2ln x +1.若f (x )≤2x +c ,求c 的取值范围.【典例8】已知函数f(x)=ln x-ax,g(x)=x2,a∈R.(1)求函数f(x)的极值点;(2)若f(x)≤g(x)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典例9】已知x=1e为函数f(x)=x a ln x的极值点.(1)求a的值;(2)设函数g(x)=kxe x∀x1∈(0,+∞),∃x2∈R,使得f(x1)-g(x2)≥0,求k的取值范围.【典例10】设函数f(x)=ax2-a-ln x,g(x)=1x-ee x,其中a∈R,e=2.71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讨论f(x)的单调性;(2)证明:当x>1时,g(x)>0;(3)确定a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f(x)>g(x)在区间(1,+∞)内恒成立.【典例11】已知函数f (x )=ln x -(x -1)22.(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证明:当x >1时,f (x )<x -1;(3)确定实数k 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存在x 0>1,当x ∈(1,x 0)时,恒有f (x )>k (x -1).类型二恒成立问题与有解问题一.不等式的恒成立与有解问题,可按如下规则转化:一般地,已知函数()[],,y f x x a b =∈,()[],,y g x x c d =∈(1)若[]1,x a b ∀∈,[]2,x c d ∀∈,总有()()12f x g x <成立,故()()2max min f x g x <;(2)若[]1,x a b ∀∈,[]2,x c d ∃∈,有()()12f x g x <成立,故()()2max max f x g x <;(3)若[]1,x a b ∃∈,[]2,x c d ∃∈,有()()12f x g x <成立,故()()2min min f x g x <;(4)若[]1,x a b ∀∈,[]2,x c d ∃∈,有()()12f x g x =,则()f x 的值域是()g x 值域的子集.二.恒成立问题的一般解答方法如下:(1)参数分离法:将原不等式化为()a g x >或()a g x <恒成立的问题,然后分析函数()g x 在所给区间的单调性及最值,只需满足最值成立即可;(2)分类讨论:讨论函数()f x 在所给区间单调性及最值,需满足()max 0f x <或()min 0f x >【典例1】已知函数f (x )=(1-x )e x-1.(1)求f (x )的极值;(2)设g (x )=(x -t )2x ,存在x 1∈(-∞,+∞),x 2∈(0,+∞),使方程f (x 1)=g (x 2)成立,求实数m 的最小值.【解析】解(1)f ′(x )=-x e x,当x ∈(0,+∞)时,f ′(x )<0,当x ∈(-∞,0)时,f ′(x )>0,∴当x =0时,f (x )有极大值f (0)=e 0-1=0,f (x )没有极小值.(2)由(1)知f (x )≤0,又因为g (x )=(x -t )2x ≥0,所以要使方程f (x 1)=g (x 2)有解,必然存在x 2∈(0,+∞),使g (x 2)=0,所以x =t ,ln x=m t,等价于方程ln x =mx有解,即方程m =x ln x 在(0,+∞)上有解,记h (x )=x ln x ,x ∈(0,+∞),则h ′(x )=ln x +1,令h ′(x )=0,得x =1e,所以当x h ′(x )<0,h (x )单调递减,当x h ′(x )>0,h (x )单调递增,所以当x =1e 时,h (x )min =-1e ,所以实数m 的最小值为-1e.【典例2】设函数f (x )=ax 2-x ln x -(2a -1)x +a -1(a ∈R ).若对任意的x ∈[1,+∞),f (x )≥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解f ′(x )=2ax -1-ln x -(2a -1)=2a (x -1)-ln x (x >0),易知当x ∈(0,+∞)时,ln x ≤x -1,则f ′(x )≥2a (x -1)-(x -1)=(2a -1)(x -1).当2a -1≥0,即a ≥12时,由x ∈[1,+∞)得f ′(x )≥0恒成立,f (x )在[1,+∞)上单调递增,f (x )≥f (1)=0,符合题意;当a ≤0时,由x ∈[1,+∞)得f ′(x )≤0恒成立,f (x )在[1,+∞)上单调递减,f (x )≤f (1)=0,显然不符合题意,a ≤0舍去;当0<a <12时,由ln x ≤x -1,得ln1x ≤1x -1,即ln x ≥1-1x,则f ′(x )≤2a (x ax -1),∵0<a <12,∴12a>1.当x ∈1,12a 时,f ′(x )≤0恒成立,∴f (x )在1,12a 上单调递减,∴当x ∈1,12a 时,f (x )≤f (1)=0,显然不符合题意,0<a <12舍去.综上可得,a ∈12,+∞【典例3】已知f (x )=x 2-4x -6ln x .(1)求f (x )在(1,f (1))处的切线方程以及f (x )的单调性;(2)对任意x ∈(1,+∞),有xf ′(x )-f (x )>x 2+6k 恒成立,求k 的最大整数解;(3)令g (x )=f (x )+4x -(a -6)ln x ,若g (x )有两个零点分别为x 1,x 2(x 1<x 2)且x 0为g (x )的唯一的极值点,求证:x 1+3x 2>4x 0.【解析】(1)因为f (x )=x 2-4x -6ln x ,所以定义域为(0,+∞),所以f ′(x )=2x -4-6x ,且f ′(1)=-8,f (1)=-3,所以切线方程为y =-8x +5.又f ′(x )=2x (x +1)(x -3),令f ′(x )>0解得x >3,令f ′(x )<0解得0<x <3,所以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0,3),单调递增区间为(3,+∞).(2)xf ′(x )-f (x )>x 2+6等价于k <x +x ln x x -1,记h (x )=x +x ln x x -1,则k <h (x )min ,且h ′(x )=x -2-ln x (x -1)2,记m (x )=x -2-ln x ,则m ′(x )=1-1x>0,所以m (x )为(1,+∞)上的单调递增函数,且m (3)=1-ln 3<0,m (4)=2-ln 4>0,所以存在x 0∈(3,4),使得m (x 0)=0,即x 0-2-ln x 0=0,所以h (x )在(1,x 0)上单调递减,在(x 0,+∞)上单调递增,且h (x )min =h (x 0)=x 0+x 0ln x 0x 0-1=x 0∈(3,4),所以k 的最大整数解为3.(3)证明:g (x )=x 2-a ln x ,则g ′(x )=2x -a x =(2x +a )(2x -a )x,令g ′(x )=0,得x 0=a2,当x g ′(x )<0,当x g ′(x )>0,所以g (x上单调递增,而要使g (x )有两个零点,要满足g (x 0)<0,即-a lna 2<0⇒a >2e.因为0<x 1<a2,x 2>a 2,令x 2x 1=t (t >1),由g (x 1)=g (x 2),可得x 21-a ln x 1=x 22-a ln x 2,即x 21-a ln x 1=t 2x 21-a ln tx 1,所以x 21=a ln tt 2-1,而要证x 1+3x 2>4x 0,只需证(3t +1)x 1>22a ,即证(3t +1)2x 21>8a ,即(3t +1)2a ln t t 2-1>8a ,又a >0,t >1,所以只需证(3t+1)2ln t -8t 2+8>0,令h (t )=(3t +1)2ln t -8t 2+8,则h ′(t )=(18t +6)ln t -7t +6+1t ,令n (t )=(18t +6)ln t -7t +6+1t,则n ′(t )=18ln t +11+6t -1t 2>0(t >1),故n (t )在(1,+∞)上单调递增,n (t )>n (1)=0,故h (t )在(1,+∞)上单调递增,h (t )>h (1)=0,所以x 1+3x 2>4x 0.【典例4】已知函数f (x )=x 2+πcos x .(1)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2)若函数g (x )=f (x )-a 在(0,+∞)上有两个零点x 1,x 2,且x 1<x 2,求证:x 1+x 2<π.【解析】(1)易知函数f (x )为偶函数,故只需求x ∈[0,+∞)时f (x )的最小值.f ′(x )=2x -πsin x ,当x h (x )=2x -πsin x ,h ′(x )=2-πcos x ,显然h ′(x )单调递增,而h ′(0)<0,h x 0得h ′(x 0)=0.当x ∈(0,x 0)时,h ′(x )<0,h (x )单调递减,当x 0h ′(x )>0,h (x )单调递增,而h (0)=0,x h (x )<0,即x f ′(x )<0,f (x )单调递减,又当x x >π>πsin x ,f ′(x )>0,f (x )单调递增,所以f (x )min ==π24.(2)证明:依题意得x 1x 2F (x )=f (x )-f (π-x ),x F ′(x )=f ′(x )+f ′(π-x )=2π-2πsin x >0,即函数F (x )单调递增,所以F (x )<x f (x )<f (π-x ),而x 1,所以f (x 1)<f (π-x 1),又f (x 1)=f (x 2),即f (x 2)<f (π-x 1),此时x 2,π-x 1由(1)可知,f (x x 2<π-x 1,即x 1+x 2<π.【典例5】已知函数f (x )=a e x -1-ln x +ln a .若f (x )≥1,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解f (x )的定义域为(0,+∞),f ′(x )=a e x -1-1x.当0<a <1时,f (1)=a +ln a <1.当a =1时,f (x )=ex -1-ln x ,f ′(x )=ex -1-1x.当x ∈(0,1)时,f ′(x )<0;当x ∈(1,+∞)时,f ′(x )>0.所以当x =1时,f (x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f (1)=1,从而f (x )≥1.当a >1时,f (x )=a ex -1-ln x +ln a ≥ex -1-ln x ≥1.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1,+∞).【典例6】设函数f (x )=a ln x +1-a 2x 2-bx (a ≠1),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斜率为0.(1)求b ;(2)若存在x 0≥1,使得f (x 0)<aa -1,求a 的取值范围.2思路分析❶存在x 0≥1,使得f (x 0)<aa -1↓❷fxmin<a a -1↓❸求f xmin【解析】解(1)f ′(x )=ax+(1-a )x -b .由题设知f ′(1)=0,解得b =1.(2)f (x )的定义域为(0,+∞),由(1)知,f (x )=a ln x +1-a 2x 2-x ,f ′(x )=a x +(1-a )x x -1).①若a ≤12,则a1-a≤1,故当x ∈(1,+∞)时,f ′(x )>0,f (x )在(1,+∞)上单调递增.所以,存在x 0≥1,使得f (x 0)<aa -1的充要条件为f (1)<a a -1,即1-a 2-1<a a -1,解得-2-1<a <2-1.②若12<a <1,则a 1-a >1,故当x f ′(x )<0,当x f ′(x )>0,f (x 增.所以,存在x 0≥1,使得f (x 0)<aa -1的充要条件为f<aa -1.而fa lna 1-a +a 221-a +a a -1>a a -1,所以不符合题意.③若a >1,则f (1)=1-a 2-1=-a -12<aa -1.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2-1,2-1)∪(1,+∞).【典例7】已知函数f (x )=2ln x +1.若f (x )≤2x +c ,求c 的取值范围.【解析】解设h (x )=f (x )-2x -c ,则h (x )=2ln x -2x +1-c ,其定义域为(0,+∞),h ′(x )=2x -2.当0<x <1时,h ′(x )>0;当x >1时,h ′(x )<0.所以h (x )在区间(0,1)上单调递增,在区间(1,+∞)上单调递减.从而当x =1时,h (x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h (1)=-1-c .故当-1-c ≤0,即c ≥-1时,f (x )≤2x +c .所以c 的取值范围为[-1,+∞).【典例8】已知函数f (x )=ln x -ax ,g (x )=x 2,a ∈R .(1)求函数f (x )的极值点;(2)若f (x )≤g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解(1)f (x )=ln x -ax 的定义域为(0,+∞),f ′(x )=1x-a .当a ≤0时,f ′(x )=1x-a >0,所以f (x )在(0,+∞)上单调递增,无极值点;当a >0时,由f ′(x )=1x -a >0,得0<x <1a ,由f ′(x )=1x -a <0,得x >1a ,所以f (x f (x )有极大值点1a,无极小值点.(2)由条件可得ln x -x 2-ax ≤0(x >0)恒成立,则当x >0时,a ≥ln xx-x 恒成立,令h (x )=ln x x -x ,x >0,则h ′(x )=1-x 2-ln xx 2,令k (x )=1-x 2-ln x ,x >0,则当x >0时,k ′(x )=-2x -1x <0,所以k (x )在(0,+∞)上单调递减,又k (1)=0,所以在(0,1)上,h ′(x )>0,在(1,+∞)上,h ′(x )<0,所以h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所以h (x )max =h (1)=-1,所以a ≥-1.即a 的取值范围为a ≥-1.【典例9】已知x =1e为函数f (x )=x aln x 的极值点.(1)求a 的值;(2)设函数g (x )=kxe x∀x 1∈(0,+∞),∃x 2∈R ,使得f (x 1)-g (x 2)≥0,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解(1)f ′(x )=axa -1ln x +x a ·1x=x a -1(a ln x +1),f ln1e+1a =2,当a =2时,f ′(x )=x (2ln x +1),函数f (x 递增,所以x =1e为函数f (x )=x aln x 的极小值点,因此a =2.(2)由(1)知f (x )min =f =-12e,函数g (x )的导函数g ′(x )=k (1-x )e -x.①当k >0时,当x <1时,g ′(x )>0,g (x )在(-∞,1)上单调递增;当x >1时,g ′(x )<0,g (x )在(1,+∞)上单调递减,对∀x 1∈(0,+∞),∃x 2=-1k ,使得g (x 2)=1e k <-1<-12e ≤f (x 1),符合题意.②当k =0时,g (x )=0,取x 1=1e,对∀x 2∈R 有f (x 1)-g (x 2)<0,不符合题意.③当k <0时,当x <1时,g ′(x )<0,g (x )在(-∞,1)上单调递减;当x >1时,g ′(x )>0,g (x )在(1,+∞)上单调递增,g (x )min =g (1)=ke,若对∀x 1∈(0,+∞),∃x 2∈R ,使得f (x 1)-g (x 2)≥0,只需g (x )min ≤f (x )min ,即k e ≤-12e,解得k ≤-12.综上所述,k -∞,-12∪(0,+∞).规律方法(1)由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的策略①求最值法,将恒成立问题转化为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问题.②分离参数法,将参数分离出来,进而转化为a >f (x )max 或a <f (x )min 的形式,通过导数的应用求出f (x )的最值,即得参数的范围.(2)不等式有解问题可类比恒成立问题进行转化,要理解清楚两类问题的差别.【典例10】设函数f (x )=ax 2-a -ln x ,g (x )=1x -ee x ,其中a ∈R ,e =2.718…为自然对数的底数.(1)讨论f (x )的单调性;(2)证明:当x >1时,g (x )>0;(3)确定a 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f (x )>g (x )在区间(1,+∞)内恒成立.【解析】.(1)解f ′(x )=2ax -1x =2ax 2-1x(x >0).当a ≤0时,f ′(x )<0,f (x )在(0,+∞)内单调递减.当a >0时,由f ′(x )=0有x =12a.当x f ′(x )<0,f (x )单调递减;当x f ′(x )>0,f (x )单调递增.(2)证明令s (x )=e x -1-x ,则s ′(x )=e x -1-1.当x >1时,s ′(x )>0,所以e x -1>x ,从而g (x )=1x -1e x -1>0.(3)解由(2)知,当x >1时,g (x )>0.当a ≤0,x >1时,f (x )=a (x 2-1)-ln x <0,故当f (x )>g (x )在区间(1,+∞)内恒成立时,必有a >0.当0<a <12时,12a>1,由(1)有f (1)=0,而所以f (x )>g (x )在区间(1,+∞)内不恒成立;当a ≥12时,令h (x )=f (x )-g (x )(x ≥1),当x >1时,h ′(x )=2ax -1x +1x 2-e 1-x>x -1x +1x 2-1x =x 3-2x +1x 2>x 2-2x +1x 2>0.因此,h (x )在区间(1,+∞)单调递增.又因为h (1)=0,所以当x >1时,h (x )=f (x )-g (x )>0,即f (x )>g (x )恒成立.综上,a ∈12,+【典例11】已知函数f (x )=ln x -(x -1)22.(1)求函数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2)证明:当x >1时,f (x )<x -1;(3)确定实数k 的所有可能取值,使得存在x 0>1,当x ∈(1,x 0)时,恒有f (x )>k (x -1).【解析】.解(1)f ′(x )=1x -x +1=-x 2+x +1x ,x ∈(0,+∞).由f ′(x )>0>0,x 2+x +1>0.解得0<x <1+52.故f (x )(2)令F (x )=f (x )-(x -1),x ∈(0,+∞).则有F ′(x )=1-x 2x.当x ∈(1,+∞)时,F ′(x )<0,所以F (x )在[1,+∞)上单调递减,故当x >1时,F (x )<F (1)=0,即当x >1时,f (x )<x -1.(3)由(2)知,当k =1时,不存在x 0>1满足题意.当k >1时,对于x >1,有f (x )<x -1<k (x -1),则f (x )<k (x -1),从而不存在x 0>1满足题意.当k <1时,令G (x )=f (x )-k (x -1),x ∈(0,+∞),则有G ′(x )=1x -x +1-k =-x 2+(1-k )x +1x .由G ′(x )=0得,-x 2+(1-k )x +1=0.解得x 1=1-k -(1-k )2+42<0,x 2=1-k +(1-k )2+42>1.当x ∈(1,x 2)时,G ′(x )>0,故G (x )在[1,x 2)内单调递增.从而当x ∈(1,x 2)时,G (x )>G (1)=0,即f (x )>k (x -1).综上,k 的取值范围是(-∞,1).。
常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几种求解策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近几年高考以及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它综合考查函数、方程和不等式的主要内容,并且与函数的最值、方程的解和参数的取值范围紧密相连,本文结合解题教学实践举例说明几种常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以抛砖引玉。
1 变量转换策略例1 已知对于任意的a ∈[-1,1],函数f (x )=ax 2+(2a -4)x +3-a >0 恒成立,求x 的取值范围.解析 本题按常规思路是分a =0时f (x )是一次函数,a ≠0时是二次函数两种情况讨论,不容易求x 的取值范围。
因此,我们不能总是把x 看成是变量,把a 看成常参数,我们可以通过变量转换,把a 看成变量,x 看成常参数,这就转化一次函数问题,问题就变得容易求解。
令g (a )=(x 2+2x -1)a -4x+3在a ∈[-1,1]时,g (a )>0恒成立,则⎩⎨⎧>>-0)1(0)1(g g ,得133133+-<<--x . 点评 对于含有两个参数,且已知一参数的取值范围,可以通过变量转换,构造以该参数为自变量的函数,利用函数图象求另一参数的取值范围。
2 零点分布策略例2 已知a ax x x f -++=3)(2,若0)(],2,2[≥-∈x 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本题可以考虑f (x )的零点分布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分无零点、零点在区间的左侧、零点在区间的右侧三种情况,即Δ≤0或⎪⎪⎪⎩⎪⎪⎪⎨⎧≥≥--≤->∆0)2(0)2(220f f a 或⎪⎪⎪⎩⎪⎪⎪⎨⎧≥≥-≥->∆0)2(0)2(220f f a ,即a 的取值范围为[-7,2].点评 对于含参数的函数在闭区间上函数值恒大于等于零的问题,可以考虑函数的零点分布情况,要求对应闭区间上函数图象在x 轴的上方或在x 轴上就行了.3 函数最值策略例3 已知a ax x x f -++=3)(2,若2)(],2,2[≥-∈x 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解析 本题可以化归为求函数f (x )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只要对于任意2)(],2,2[m in ≥-∈x f x .若2)(],2,2[≥-∈x f x 恒成立⇔2)(],2,2[m in ≥-∈∀x f x ⇔⎪⎩⎪⎨⎧≥-=-=-≤-237)2()(22m in a f x f a 或⎪⎪⎩⎪⎪⎨⎧≥--=-=≤-≤-243)2()(2222m in a a a f x f a 或⎪⎩⎪⎨⎧≥+==>-27)2()(22m in a f x f a ,即a 的取值范围为]222,5[+--.点评 对于含参数的函数在闭区间上函数值恒大于等于或小于等于常数问题,可以求函数最值的方法,只要利用m x f >)(恒成立m x f >⇔m in )(;m x f <)(恒成立m x f <⇔m ax )(.本题也可以用零点分布策略求解.4 变量分离策略例4 已知函数|54|)(2--=x x x f ,若在区间]5,1[-上,k kx y 3+=的图象位于函数f (x )的上方,求k 的取值范围.解析 本题等价于一个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即对于543],5,1[2++->+-∈∀x x k kx x 恒成立,式子中有两个变量,可以通过变量分离化归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对于543],5,1[2++->+-∈∀x x k kx x 恒成立3542+++->⇔x x x k 对于]5,1[-∈∀x 恒成立,令]5,1[,3542-∈+++-=x x x x y ,设]8,2[,3∈=+t t x ,则],8,2[,10)16(∈++-=t t t y 4=∴t 当,即x =1时2m ax =y , ∴k 的取值范围是k >2.变式 若本题中将k kx y 3+=改为2)3(+=x k y ,其余条件不变,则也可以用变量分离法解.由题意得,对于54)3(],5,1[22++->+-∈∀x x x k x 恒成立22)3(54+++->⇔x x x k 对于]5,1[-∈∀x 恒成立,令]5,1[,)3(5422-∈+++-=x x x x y ,设]8,2[,3∈=+t t x ,则,169)454(1101622+--=-+-=t t t y ]8,2[∈t , 时即当51,454==∴x t ,169m ax =y , ∴k 的取值范围是k >169.点评 本题通过变量分离,将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值问题,本题构造的函数求最值对学生来说有些难度,但通过换元后巧妙地转化为“对勾函数”,从而求得最值. 变式题中构造的函数通过换元后转化为“二次函数型”,从而求得最值.本题也可以用零点分布策略和函数最值策略求解.5 数形结合策略例5 设函数x x a x f 4)(2+-+-=,a ax x g +=)(,若恒有)()(x g x f ≤成立,试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 由题意得)()(x g x f ≤a ax x x 242+≤+-⇔,令x x y 421+-=①,a ax y 22+=②.①可化为)0,40(4)2(1212≥≤≤=+-y x y x ,它表示以(2,0)为圆心,2 为半径的上半圆;②表示经过定点(-2,0),以a 为斜率的直线,要使)()(x g x f ≤恒成立,只需①所表示的半圆在②所表示的直线下方就可以了(如图所示).当直线与半圆相切时就有21|22|2=++a a a ,即33±=a ,由图可知,要使)()(x g x f ≤恒成立,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33≥a . 点评 本题通过对已知不等式变形处理后,挖掘不等式两边式子的几何意义,通过构造函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求参数的取值范围,不仅能使问题变得直观,同时也起到了化繁为简的效果.6 消元转化策略例 6 已知f (x )是定义在[-1,1]上的奇函数,且f (1)=1,若0)()(0],1,1[,>++≠+-∈n m n f m f n m n m 时,若12)(2+-≤at t x f 对于所有的]1,1[],1,1[-∈-∈a x 恒成立,求实数t 的取值范围.解析 本题不等式中有三个变量,因此可以通过消元转化的策略,先消去一个变量,容易证明f (x )是定义在[-1,1]上的增函数,故 f (x )在[-1,1]上的最大值为f (1)=1,则12)(2+-≤at t x f 对于所有的]1,1[],1,1[-∈-∈a x 恒成立⇔1212+-≤at t 对于所有的]1,1[-∈a 恒成立,即022≤-t ta 对于所有的]1,1[-∈a 恒成立,令22)(t ta a g -=,只要⎩⎨⎧≤≤-0)1(0)1(g g ,022=≥-≤∴t t t 或或. 点评 对于含有两个以上变量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可以根据题意依次进行消元转化,从而转化为只含有两变量的不等式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以上介绍的几种常见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只是分别从某个侧面入手去探讨不等式中参数的取值范围。
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和有解问题一、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数集上的恒成立1、不等式20ax bx c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00==⎧⎨>⎩a b c 或0Δ<0>⎧⎨⎩a2、不等式20ax bx c <++对任意实数x 恒成立⇔00==⎧⎨<⎩a b c 或0Δ<0<⎧⎨⎩a【注意】对于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恒大于0就是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在给定的区间上全部在x 轴上方; 恒小于0就是相应的二次函数的图像在给定的区间上全部在x 轴下方.二、一元二次不等式在给定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求解方法方法一:若()0>f x 在集合A 中恒成立,即集合A 是不等式()0>f x 的解集的子集,可以先求解集,再由子集的含义求解参数的值(或范围);方法二:转化为函数值域问题,即已知函数()f x 的值域为[,]m n ,则()≥f x a 恒成立⇒min ()≥f x a ,即≥m a ;()≤f x a 恒成立⇒max ()≤f x a ,即≤n a .三、给定参数范围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解决恒成立问题一定要清楚选谁为主元,谁是参数;一般情况下,知道谁的范围,就选谁当主元,求谁的范围,谁就是参数. 即把变元与参数交换位置,构造以参数为变量的函数,根据原变量的取值范围列式求解。
四、常见不等式恒成立及有解问题的函数处理方法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常转化为函数的最值来处理,具体如下: 1、对任意的[,]∈x m n ,()>a f x 恒成立⇒max ()>a f x ; 若存在[,]∈x m n ,()>a f x 有解⇒min ()>a f x ;若对任意[,]∈x m n ,()>a f x 无解⇒min ()≤a f x .2、对任意的[,]∈x m n ,()<a f x 恒成立⇒min ()<a f x ; 若存在[,]∈x m n ,()<a f x 有解⇒max ()<a f x ; 若对任意[,]∈x m n ,()<a f x 无解⇒max ()≥a f x .题型一 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数集上的恒成立问题【例1】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20ax a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2,0- B .(]2,0- C .()2,0- D .()(),20,-∞-⋃+∞ 【答案】B【解析】当0=a 时,不等式成立;当0≠a 时,不等式2220--<ax ax 恒成立,等价于()()20,2420,<⎧⎪⎨∆=--⨯-<⎪⎩a a a 20∴-<<a .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2,0-.故选:B .【变式1-1】“不等式20-+>x x m 在R 上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A .14>m B .14<m C .1<mD .1>m 【答案】A【解析】∵不等式20-+>x x m 在R 上恒成立,∴2(1)40∆--<=m ,解得14>m , 又∵14>m ,∴140∆=-<m ,则不等式20-+>x x m 在R 上恒成立, ∴“14>m ”是“不等式20-+>x x m 在R 上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故选:A.【变式1-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680-++>kx kx k 对任意∈x R 恒成立,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01k ≤≤B .01k ≤< C .0k <或1k > D .0k ≤或1k > 【答案】B【解析】当0=k 时,80>恒成立,符合题意;当0≠k 时,由题意有()()2Δ6480>⎧⎪⎨=--+<⎪⎩k k k k ,解得01<<k , 综上,01≤<k .故选:B.【变式1-3】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21110a x a x ----<的解集为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 )A .3,15⎛⎫- ⎪⎝⎭B .3,15⎛⎤- ⎥⎝⎦C .[)3,1,5⎛⎫-∞-⋃+∞ ⎪⎝⎭D .()3,1,5⎛⎫-∞-⋃+∞ ⎪⎝⎭【答案】B【解析】当1a =时,不等式为10-<,对x R ∀∈恒成立,所以满足条件当1a =-时,不等式为210x -<,解集为1,2⎛⎫-∞ ⎪⎝⎭,不满足题意当210a ->时,对应的二次函数开口向上,()()221110ax a x ----<的解集一定不是R ,不满足题意当210a -<,11a -<<时,若不等式()()221110a x a x ----<的解集为R ,则()()221410a a ∆=-+-<,解得:315a -<<,综上,315a -<≤故选:B【变式1-4】关于x 的不等式21x x a x +≥-对任意x ∈R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1,3-B .(],3-∞C .(],1-∞D .(][),13,-∞⋃+∞ 【答案】B【解析】当0x =时,不等式为01≥-恒成立,a R ∴∈;当0x ≠时,不等式可化为:11a x x ≤++,0x >,12x x ∴+≥(当且仅当1x x=,即1x =±时取等号),3a ∴≤; 综上所述: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故选:B.题型二 一元二次不等式在某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例2】若14x <≤时,不等式()2241x a x a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4]-∞.【解析】对于任意的14x <≤,不等式()22241(1)25x a x a x a x x -++≥--⇔-≤-+,即2254(1)11x x a x x x -+≤=-+--, 因此,对于任意的14x <≤,2254(1)11x x a x x x -+≤=-+--恒成立, 当14x <≤时,013x <-≤,44(1)(1)411x x x x -+≥-⋅=--, 当且仅当411x x -=-,即3x =时取“=”,即当3x =时,4(1)1x x -+-取得最小值4,则4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变式2-1】已知2(2)420+-+-x a x a对[)2,∀∈+∞x 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________. 【答案】(],3-∞【解析】因为2(2)420x a x a +-+-对[)2,x ∀∈+∞恒成立,即4222x a x ++-≥+在[)2,x ∀∈+∞时恒成立,令2,4x t t +=≥, 则4222x x ++-+代换为42t t +-,令4()2g t t t=+-, 由对勾函数可知,()g t 在[)4,t ∈+∞上单增,所以min ()(4)3g t g ==, 所以(],3a ∈-∞.故答案为:(],3-∞【变式2-2】已知二次函数222y x ax =++.若15x ≤≤时,不等式3y a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答案】22<a .【解析】不等式()3f x ax >即为:220x ax -+>,当[]1,5x ∈时,可变形为:222x a x x x+<=+,即min 2()a x x <+. 又2222x x x x+≥+= 当且仅当2x x=,即[]21,5x =时,等号成立,min 2()22x x∴+=22a <故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22a <【变式2-3】若不等式2(1)10x a x +-+≥对一切(1,2]x ∈都成立,则a 的最小值为( )A .0B .2-C .222-D .5- 【答案】D【解析】记22()(1)11f x x a x x ax a =+-+=++-,要使不等式()2110x a x +-+≥对一切(1,2]x ∈都成立,则:12(1)20a f ⎧-≤⎪⎨⎪=≥⎩或2122()1024a a a f a ⎧<-<⎪⎪⎨⎪-=--+≥⎪⎩或22(2)50a f a ⎧-≥⎪⎨⎪=+≥⎩ 解得2a ≥-或42a -<<-或54a -≤≤-,即5a ≥-.故选:D【变式2-4】不等式225732ax x a x +->-对一切()1,0a ∈-恒成立,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1,4,2⎡⎫-∞-⋃+∞⎪⎢⎣⎭B .(][),41,-∞-⋃-+∞C .()4,1--D .14,2⎛⎫- ⎪⎝⎭【答案】A【解析】令()()227532=-+-+f a a x x x ,对一切()1,0a ∈-均大于0恒成立,所以()()22270175320⎧->⎪⎨-=--+-+≥⎪⎩x f x x x ,或()227005320⎧-<⎪⎨=-+≥⎪⎩x f x x ,或22705320⎧-=⎪⎨-+≥⎪⎩x x x , 解得4x ≤-或7x >172≤<x 7x =综上,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4x ≤-,或12x ≥,故选:A.题型三 给定参数范围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例3】当[]2,3a ∈时,不等式210ax x a -+-≤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12⎡⎤-⎢⎥⎣⎦【解析】由题意不等式210ax x a -+-≤对[]2,3a ∈恒成立,可设2()(1)(1)f a x a x =-+-+,[]2,3a ∈,则()f a 是关于a 的一次函数,要使题意成立只需(2)0(3)0f f ≤⎧⎨≤⎩,即22210320x x x x ⎧--≤⎨--≤⎩,解2210x x --≤,即()()2110x x +-≤得112x -≤≤,解2320x x --≤,即()()3210x x +-≤得213x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1,12⎡⎤-⎢⎥⎣⎦,所以x 的取值范围是1,12⎡⎤-⎢⎥⎣⎦.【变式3-1】若命题“[]()21,3,2130a ax a x a ∃∈---+-<”为假命题,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 )A .[]1,4-B .50,3⎡⎤⎢⎥⎣⎦C .[]51,0,43⎡⎤⎢⎥⎣-⎦D .[)51,0,43⎛⎤- ⎥⎝⎦【答案】C【解析】命题“[]()21,3,2130a ax a x a ∃∈---+-<”为假命题,其否定为真命题,即“[]()21,3,2130a ax a x a ∀∈---+-≥”为真命题.令22()23(21)30g a ax ax x a x x a x =-++-=--++≥,则(1)0(3)0g g -≥⎧⎨≥⎩,即22340350x x x x ⎧-++≥⎨-≥⎩,解得14503x x x -≤≤⎧⎪⎨≥≤⎪⎩或,所以实数x 的取值范围为[]51,0,43⎡⎤⎢⎥⎣-⎦.故选:C【变式3-2】已知[]1,1∈-a ,不等式2(4)420x a x a +-+->恒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为( ) A .()()3,,2∞-∞+ B .()()2,,1∞-∞+ C .()()3,,1∞-∞+D .()1,3 【答案】C【解析】令()2(2)44f a x a x x =-+-+,则不等式2(4)420x a x a +-+->恒成立转化为()0f a >在[1,1]a ∈-上恒成立.∴有(1)0(1)0f f ->⎧⎨>⎩,即22(2)4402440x x x x x x ⎧--+-+>⎨-+-+>⎩, 整理得:22560320x x x x ⎧-+>⎨-+>⎩,解得:1x <或3x >.∴x 的取值范围为()(),13,-∞⋃+∞.故选:C .【变式3-3】已知当11a -≤≤时,()24420x a x a +-+->恒成立,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3-∞B .][(),13,∞∞-⋃+C .(),1-∞D .()(),13,-∞⋃+∞ 【答案】D【解析】()24420x a x a +-+->恒成立,即()22440x a x x -+-+>,对任意得[]1,1a ∈-恒成立, 令()()2244f a x a x x =-+-+,[]1,1a ∈-,当2x =时,()0f a =,不符题意,故2x ≠, 当2x >时,函数()f a 在[]1,1a ∈-上递增,则()()2min 12440f a f x x x =-=-++-+>,解得3x >或2x <(舍去),当2x <时,函数()f a 在[]1,1a ∈-上递减,则()()2min 12440f a f x x x ==-+-+>,解得1x <或2x >(舍去),综上所述,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13,-∞⋃+∞.故选:D.【变式3-3】不等式225732ax x a x +->-对一切()1,0a ∈-恒成立,则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 )A .(]1,4,2⎡⎫-∞-⋃+∞⎪⎢⎣⎭B .(][),41,-∞-⋃-+∞C .()4,1--D .14,2⎛⎫- ⎪⎝⎭【答案】A【解析】令()()227532=-+-+f a a x x x ,对一切()1,0a ∈-均大于0恒成立,所以 ()()22270175320⎧->⎪⎨-=--+-+≥⎪⎩x f x x x ,或()227005320⎧-<⎪⎨=-+≥⎪⎩x f x x , 或22705320⎧-=⎪⎨-+≥⎪⎩x x x ,解得4x ≤-或7x >172≤<x 7x = 综上,实数x 的取值范围是4x ≤-,或12x ≥.故选:A.题型四 一元二次不等式在实数集上的有解问题【例4】已知不等式20kx x k -+<有解,则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1,2⎛⎫-∞ ⎪⎝⎭【解析】当0k =时,0x -<,符合题意当0k >时,令2y kx x k =-+,由不等式20kx x k -+<有解,即2140k ∆=->,得102k <<当0k <时, 2y kx x k =-+开口向下,满足20kx x k -+<有解,符合题意综上,实数k 的取值范围为1,2k ⎛⎫∈-∞ ⎪⎝⎭【变式4-1】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10ax x ++<有实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答案】(),1-∞【解析】当0a =时,不等式为210x +<有实数解,所以0a =符合题意;当0a <时,不等式对应的二次函数开口向下, 所以不等式2210ax x ++<有实数解,符合题意; 当0a >时,要使不等式2210ax x ++<有实数解, 则需满足440∆=->a ,可得1a <,所以01a <<,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1-∞.【变式4-2】x R ∃∈,使得不等式231x x m -+<成立,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答案】11,12⎛⎫+∞ ⎪⎝⎭【解析】令()22111313612f x x x x ⎛⎫=-+=-+ ⎪⎝⎭,则()min 1112f x =,因为x R ∃∈,使得不等式231x x m -+<成立, 所以1112m >, 则m 的取值范围是11,12⎛⎫+∞ ⎪⎝⎭,【变式4-3】若关于x 的不等式29(2)04ax a x -++<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答案】(,1)(4,)-∞+∞【解析】当0a =时,不等式为9204x -+<有解,故0a =,满足题意;当0a >时,若不等式29(2)04ax a x -++<有解, 则满足29(2)404a a ∆=+-⋅>,解得1a <或4a >;当0a <时,此时对应的函数的图象开口向下,此时不等式29(2)04ax a x -++<总是有解,所以0a <,综上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4,)-∞+∞.题型五 一元二次不等式在某区间上的恒成立问题【例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630mx x m -+<在(]02,上有解,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A .(3-∞,B .127⎛⎫-∞ ⎪⎝⎭, C .()3+∞, D .127⎛⎫+∞ ⎪⎝⎭, 【答案】A【解析】由题意得,2630mx x m -+<,(]02x ∈,,即263xm x <+ , 故问题转化为263xm x <+在(]02,上有解, 设26()3x g x x =+,则266()33x g x x x x==++,(]02x ∈,, 对于323x x+≥,当且仅当3(0,2]x =时取等号, 则max ()323g x ==3m <,故选:A【变式5-1】已知命题p :“15∃≤≤x ,250x ax -->”为真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4a <B .4aC .4a >D .4a >-【答案】A 【解析】由题意,当15x ≤≤时,不等式250x ax -->有解,等价于“15x ∀≤≤,250x ax --≤恒成立”为真时对应a 取值集合的补集 若15x ∀≤≤,250x ax --≤恒成立为真命题, 需满足25550a --≤且150a --≤,解得4a ≥. 因此p 命题成立时a 的范围时4a <,故选:A .【变式5-2】若关于x 的不等式22(1)0x m x m -+-≥在(1,1)-有解,则m 的取值范围为( )A .(,1][0,)-∞-+∞B .(,1)(0,)-∞-+∞ C .[0,1] D .(0,1) 【答案】B【解析】令22()(1)f x x m x m =-+-,其对称轴为202m x =≥, 关于x 的不等式22(1)0x m x m -+-≥在(1,1)-有解, 当(1,1)x ∈-时,有()(1)f x f <-,(1)0f ∴->,即20m m +>,可得0m >或1m <-.故选:B .【变式5-3】已知当12x ≤≤时,存在x 使不等式()()14m x m x -++<成立,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A .{}22m m -<<B .{}12m m -<<C .{}32m m -<<D .{}12m m <<【答案】C【解析】由()()14m x m x -++<可得224m m x x +<-+,由题意可得()22max 4m m x x +<-+,且12x ≤≤,令()24f x x x =-+对称轴为12x =,开口向上,所以()24f x x x =-+在[]1,2上单调递增, 所以2x =时,()()2max 22246f x f ==-+=,所以26m m +<,解得:32m -<<,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32m m -<<,故选:C.【变式5-4】关于x 的不等式2244x x a a -+≥在[]1,6内有解,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2,6-【解析】2244x x a a -+≥在[]1,6内有解,()22max 44a a x x ∴-≤-,其中[]1,6x ∈;设()2416y x x x =-≤≤, 则当6x =时,max 362412y =-=, 2412a a ∴-≤,解得:26a -≤≤,a ∴的取值范围为[]2,6-.。
不等式恒成立或有解问题的解决策略恒成立与有解问题的解决策略大致分四类: ①构造函数,分类讨论; ②部分分离,化为切线; ③完全分离,函数最值; ④换元分离,简化运算;在求解过程中,力求“脑中有‘形’,心中有‘数’”.依托端点效应,缩小范围,借助数形结合,寻找临界.一般地,不等式恒成立、方程或不等式有解问题设计独特,试题形式多样、变化众多,涉及到函数、不等式、方程、导数、数列等知识,渗透着函数与方程、等价转换、分类讨论、换元等思想方法,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能力题,在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等数学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成为高考的一个热点.【考点突破】【典例1】(2018届石家庄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已知函数()()()121xf x axe a x =-+-.(1)若1a =,求函数()f x 的图象在点()0,(0)f 处的切线方程; (2)当0x >时,函数()0f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Ⅰ)若1a =,则)12(2)(--=x xe x f x,4)('-+=xxe xe x f当0=x 时,2)(=x f ,3)('-=x f , ………﹝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 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23+-=x y 。
(Ⅱ)思路一:()()()121xf x axe a x =-+-,)1(2)1()('+-+=a e x a x f x,由条件可得,首先0)1(≥f ,得011>-≥e a , 令()'()(1)2(1)xh x f x a x e a ==+-+,则'()(2)0x h x a x e =+>恒为正数,所以()'()h x f x =单调递增,………﹝高阶导数的灵活应用﹞而02)0('<--=a f ,0222)1('≥--=a ea f ,所以)('x f 存在唯一根0(0,1]x ∈,使得函数)(x f 在),0(0x 上单调递减,在)(0∞+x 上单调递增, ………﹝极值点不可求,虚拟设根﹞所以函数)(x f 的最小值为()()()0000121xf x ax e a x =-+-,只需0)(0≥x f 即可,又0x 满足)1(2200++=x a a e x ,得()20000(1)(21)1a x x f x x +-++=+,………﹝虚拟设根,整体代入﹞因为0(0,1]x ∈,所以200210x x -++≥,即0)(0≥x f 恒成立,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1,1e ⎡⎫+∞⎪⎢-⎣⎭. 【审题点津】不等式恒成立可以直接构造函数,然后用导数证明该函数的增减性;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转化为函数的最值的正负来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本题出现极值点不可求的情形,不妨引入虚拟设根,设而不求,整体代换,通过形式化的代换或推理,达到化简并求解问题的目标.思路二:由条件可得,首先0)1(≥f ,得011>-≥e a , 当0x >时,函数()0f x ≥恒成立,等价于()121xa xe x a+≥-对任意0x >恒成立,亦即函数1x y xe =的图象总在直线()2121a y x a+=-的上方(含边界).………﹝部分分离,数形结合,化为图象的位置关系﹞令()()0xQ x xex >=,则()()10x Q x x e '=+>,所以()()0xQ x xe x >=单调递增;令()()()()01xP x Q x x x e '=+>=,则()()20x P x x e '=+>,所以()()()10xP x x e x +>=单调递增,所以()()0x Q x xe x >=为凹函数,如图所示,又()2121a y x a +=-是过定点1,02⎛⎫ ⎪⎝⎭的直线系,当直线与曲线相切时,可设切点为()00,T x y ,则()()()00000021112x Q x y x e y a a a x a '=+⎧+=⎪⎪⎪=⎨-⎪⎪⎪⎩,即()()(00021112x x x e a x e a a a ⎧+=⎪⎪⎨⎪=+⎩+⎪,……………﹝借助于导数的几何意义,寻找临界﹞解得01x =,此时切线的斜率为()1Q '=只需()212a e a+≤即可,解得11a e ≥-故a 的取值范围是1,1e ⎡⎫+∞⎪⎢-⎣⎭. 【审题点津】不等式恒成立也可以适当恒等变形,部分分离,化为函数过定点的直线与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再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应用运动的数学思想转化为直线的斜率与过定点的切线的斜率的大小关系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思路三:由条件可得,首先0)1(≥f ,得011>-≥e a , 当0x >时,函数()0f x ≥恒成立,等价于211xa x a xe -≥+对任意0x >恒成立. ………﹝将两个变量完全分离﹞设函数()()210xx F x x xe -=>,则()()()2211x x x F x x e +-='-, 当01x <<时,()0F x '>;当1x >时, ()0F x '<, 所以函数()F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 所以()()max11F x F e ⎡⎤==⎣⎦. 只需11a a e ≥+,解得11a e ≥-. 故a 的取值范围是1,1e ⎡⎫+∞⎪⎢-⎣⎭. 【审题点津】不等式恒成立也可以适当恒等变形,完全分离,使得参数和主元分别位于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再巧妙构造函数,最后化归为所构造函数的最值求解.思路四:由于()()()()()1212121x x f x axe a x a xe x x =-+-=-+--,因为1x e x ≥+,当且仅当0x =时取等号,如图所示,(证明略) ………﹝重要不等式1x e x ≥+是放缩的途径﹞所以0112)1(122>+-=+-+≥+-x x x x x x xe x .………﹝借助于重要不等式1x e x ≥+灵活放缩﹞当0x >时,函数()0f x ≥恒成立,等价于1212+--≥x xe x a x 对任意0x >恒成立.令()2121x x u x xe x -=-+,则()()()()()()()()2222121122121211x x x x x xe x x x e e u x x x x e x xe x +-⎡⎤-+--+-⎣⎦'==--+-+, 当01x <<时,()0u x '>;当1x >时, ()0u x '<, 所以函数()u x 在()0,1上单调递增,在()1,+∞上单调递减;所以()()max111u x u e ⎡⎤==⎣⎦-. 只需11a e ≥-. 故a 的取值范围是1,1e ⎡⎫+∞⎪⎢-⎣⎭. 【审题点津】不等式恒成立也可以借助于不等式进行灵活放缩,进而合理避开分类讨论,彻底应用变量分离法,化归为所构造函数的最值求解.【拓展演练3】(2018届重庆市高中毕业班6月调研)已知函数()()1ln f x x a x a R x=+-∈. (1)若直线1y x =+与曲线()y f x =相切,求a 的值; (2)若关于x 的不等式()2f x e≥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提示】(1)1a =-; (2)设()12ln g x x a x x e=+--,()0g x '=的解为0x ,则001a x x =-,()00000001121ln ()g x x x x x e x x e e ⎛⎫=+---≤≤ ⎪⎝⎭,所以11,a e e ee ⎡⎤∈--⎢⎥⎣⎦.【典例2】(2018届广州市高中毕业班一模)已知函数()ln 1f x ax x =++. (1)讨论函数()x f 零点的个数;(2)对任意的0>x ,()2e xf x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析】(1)思路一: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由()ln 1f x ax x =++,()1f x a x'=+, ①当0a ≥时,()0f x '≥,函数()x f 在()0,+∞上单调递增,因为()110f a =+>,当0x →时,()f x →-∞,所以函数()x f 有1个零点;………﹝利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理论依据﹞②当0a <时,()1f x a x '=+,当1x a >-时,()0f x '<;当10x a<<-时,()0f x '>; 所以函数()x f 在10,a ⎛⎫- ⎪⎝⎭上单调递增,在1,a ⎛⎫-+∞ ⎪⎝⎭上单调递减, ()max 11ln f x f a a ⎛⎫⎛⎫=-=- ⎪ ⎪⎝⎭⎝⎭, ………﹝利用最值与0的大小关系加以判断﹞若1a <-,()max 1ln 0f x a ⎛⎫=-< ⎪⎝⎭,所以函数()x f 没有零点;若1a =-,()max 1ln 0f x a ⎛⎫=-= ⎪⎝⎭,所以函数()x f 有1个零点;若10a -<<,()max 1ln 0f x a ⎛⎫=-> ⎪⎝⎭,10a fe e ⎛⎫=< ⎪⎝⎭,且111e a <<-,所以函数()xf 在10,a ⎛⎫- ⎪⎝⎭有1个零点;又当x →+∞时,()f x →-∞,所以函数()x f 在1,a ⎛⎫-+∞ ⎪⎝⎭有1个零点; 综上可知,当1a <-时,函数()x f 没有零点;当1a =-或0a ≥时,函数()x f 有1个零点;当10a -<<时,函数()x f 有2个零点.【审题点津】函数()x f 零点的个数问题的依据是零点的存在性定理,其解决过程要注意“脑中有‘形’,心中有‘数’”,这也是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思路二: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由()ln 10f x ax x =++=,得ln 1x ax =--,令()()ln ,1u x x v x ax ==--,则函数()v x 是过定点()0,1-,斜率为k a =-的直线,而函数()u x 的图象如图所示,………﹝部分分离,数形结合,化为图象的位置关系﹞当直线1y kx =-与函数()ln u x x =相切时,两者只有一个交点,此时设切点为()00,P x y ,则()0000001ln 1u x kx y x y kx ⎧'==⎪⎪⎪=⎨⎪=-⎪⎪⎩,解得001,1,0x k y ===,……………﹝借助于导数的几何意义,寻找临界﹞ 所以当1k >时,函数()x f 没有零点;当1k =或0k ≤时,函数()x f 有1个零点;当01k <<时,函数()x f 有2个零点.所以当1a <-时,函数()x f 没有零点;当1a =-或0a ≥时,函数()x f 有1个零点;当10a -<<时,函数()x f 有2个零点.【审题点津】函数()x f 零点的个数问题也可以转化为两个基本初等函数的交点个数问题,灵活借助于导数的几何意义加以解决.思路三: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由()ln 10f x ax x =++=,得ln 1x a x+=-, ………﹝将两个变量完全分离﹞ 令()()ln 10x g x x x +=->,则()2ln xg x x'=,因为当01x <<时,()0g x '<,当1x >时,()0g x '>, 所以函数()g x 在()0,1上单调递减,在()1,+∞上单调递增,()()min 11g x g ==-,由于10g e ⎛⎫= ⎪⎝⎭,所以当10x e <<时,()0g x >,当1x e>时,()0g x <,所以当1a <-时,函数()x f 没有零点;当1a =-或0a ≥时,函数()x f 有1个零点;当10a -<<时,函数()x f 有2个零点. ……………﹝借助于数形结合,确定分类的界点﹞【审题点津】函数()x f 零点的个数问题也可以应用变量分离法转化为水平直线与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问题来处理,形象直观,本题是转化为直线y a =与函数()()ln 10x g x x 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只要借助于导数把函数()g x 的图象正确地画出来,自然一目了然.(2)思路一:由()ln 1f x ax x =++,所以对任意的0>x ,()2exf x x ≤恒成立,等价于2ln 1x x a e x+≤-在()0,+∞上恒成立, ………﹝将两个变量完全分离﹞ 令()()2ln 10xx m x e x x+=->,则()222ln x e x m x x +'=, 再令()22ln x n x e x =+,则()()22140x n x x x e x'=++>, 所以()n x 在()0,+∞上单调递增, 因为()12ln 20,104en n ⎛⎫=-<> ⎪⎝⎭, 所以()n x 有唯一零点0x ,且0114x <<, ………﹝零点不可求,虚拟设根﹞ 所以当00x x <<时,()0m x '<,当0x x >时,()0m x '>, 所以()m x 在()00,x 上单调递减,在()0,x +∞上单调递增,因为022002ln 0x x ex +=,所以()000ln 22ln 2ln ln x x x ++=-,即()()0000ln 22ln ln ln x x x x +=-+-, ………﹝善于结构分析,巧妙构造函数﹞ 设()ln s x x x =+,则()110s x x'=+>, 所以函数()s x 在()0,+∞上单调递增, 因为()()002ln s x s x =-,所以002ln x x =-,即0201xe x =, ……﹝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求解最值﹞ 所以()()02000ln 12x x m x m x ex +≥=-=,则有2a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审题点津】本题零点0x 的探求也可以将022002ln 0x x ex +=变形为2000112ln x x e x x =01ln 01ln x e x ⎛⎫⎪⎝⎭⎛⎫= ⎪⎝⎭,进而构造函数()()0x R x xe x =>来解决.思路二:设()()2ln 10x g x xe ax x x =--->,对任意的0>x ,()2e xf x x ≤恒成立,等价于()min 0g x ≥在()0,+∞上恒成立, ………﹝直接“左减右”构造函数﹞因为()()2121x g x x e a x '=+--,令()()2121x h x x e a x =+--,则()()221410x h x x e x'=++>, 所以()()h x g x '=在()0,+∞上单调递增, ………﹝高阶导数,层次要清晰﹞ 因为当0x →时,()h x →-∞,当x →+∞时,()h x →+∞, 所以()()h x g x '=在()0,+∞上存在唯一的零点0x ,满足()02001210x x ea x +--=, 所以()0200121x a x ex =+-,且()g x 在()00,x 上单调递减,在()0,x +∞上单调递增, 所以()()00222000000min ln 12ln 0x x g x g x x e ax x x e x ==---=--≥,……﹝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求解最值﹞所以022002ln 0x x ex +≤,此时02002ln 01,2x x x e x <<≤-,所以()()()00002ln 2ln ln ln x x x x +≤-+-, ………﹝善于结构分析,巧妙构造函数﹞ 设()ln S x x x =+,则()110S x x'=+>, 所以函数()S x 在()0,+∞上单调递增,因为()()002ln S x S x ≤-,所以002ln x x ≤-,即0201xe x ≤, 所以()()020000011121212x a x ex x x x =+-≤+⋅-=,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审题点津】本题零点0x 的探求也可以将022002ln 0x x ex +≤变形为001ln 200001112ln ln x x x e e x x x ⎛⎫⎪⎝⎭⎛⎫≤= ⎪⎝⎭,进而构造函数()()0x R x xe x =>来解决. 思路三:由()ln 1f x ax x =++,所以对任意的0>x ,()2e xf x x ≤恒成立,等价于2ln 1xx a e x+≤-在()0,+∞上恒成立,先证明ln 1t t ≥+,当且仅当1x =时取等号,如图所示(证明略).所以当0>x 时,有22ln 1ln 21xx xexe x x ≥+=++,………﹝重要不等式1ln x x -≥是放缩的途径﹞ 所以2ln 12x x e x x ≥++,即2ln 12x x e x+-≥,当且仅当21x xe =时取等号,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2-∞.【审题点津】很多导数的压轴题的命制都是基于两个重要不等式1ln x x -≥与1xe x ≥+,它们自然也是放缩的重要途径.思路四:由()ln 1f x ax x =++,所以对任意的0>x ,()2e xf x x ≤恒成立,等价于2ln 1xx a e x+≤-在()0,+∞上恒成立,先证明1x e x ≥+,当且仅当0x =时取等号,如图所示(证明略).所以当0>x 时,有2ln 2ln 2ln 21xx x x x xee e e x x +==≥++,………﹝重要不等式1x e x ≥+是放缩的途径﹞所以2ln 12x x e x x ≥++,即2ln 12x x e x+-≥,当且仅当ln 20x x +=时取等号,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2-∞.【点睛探究】两个重要不等式1ln x x -≥与1xe x ≥+实质是等价的,它们的变形很多,很值得深入探究.如以1xe x ≥+为例,把x 换为ln x ,即得ln 1ln x x x ≥+>;把x 换为1x -,即得xe ex ≥;把x 换为x -,即得1xex -≥-+,亦即()111x e x x≤<-;把x 换为2ln x x +,即得222ln 1x x e x x ≥++;把x 换为ln x x -,即得ln 1xe x x x≥-+;把x 换为ln 2x -,即得22ln 22x e x ≥-+;……【拓展演练4】(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三模)设实数0m >,若对任意的x e ≥,不等式2ln 0mxx x me -≥恒成立,则m 的最大值是1.A e .3eB .C e .2D e【提示】2ln 0mxx x me -≥变形为ln ln mxx m x ee x⋅≥⋅,构造函数()()0x g x xe x =>,等价转化为ln mx x≥,即ln m x x ≤,只需()min ln m x x e ≤=,答案为C .【典例3】(成都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三诊)已知函数()()ln ,1f x x g x x ==+.若函数()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P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Q 恰好在函数()h x 的图象上.(1)证明:()()g x h x ≤; (2)若函数()()()1f x F x g x =+在[)()*,k k N +∞∈上存在极值,求k 的最大值.【解析】(1)因为函数()f x 图象上任意一点P 关于直线y x =的对称点Q 恰好在函数()h x 的图象上,所以函数()f x 与()h x 互为反函数,()x h x e =,易证1x x e +≤(证明略);(2)由已知()()()1f x F x g x =+,得()()ln 02xF x x x =>+,所以()()221ln 2x x F x x +-'=+,因为函数()()()1f x F x g x =+在[)()*,k k N +∞∈上存在极值,所以()0F x '=在()()*,k k N +∞∈上有解,即21ln 0x x+-=在()()*,k k N +∞∈上有解, ………﹝理解题意,转化为超越方程有解问题﹞令()21ln u x x x =+-,则()222120x u x x x x+'=--=-<, 所以()u x 在()0,+∞上单调递减,由()33331111 2.74ln 4ln ln16ln ln 022*******e u e =-=-=>>,……﹝应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求解﹞()775571113121875ln 5ln ln 5ln ln 0555*******u e =-=-=><,所以函数()u x 的零点()04,5x ∈, 因为函数()()()1f x F x g x =+在[)()*,k k N +∞∈上存在极值,所以4k ≤,k 的最大值为4.【审题点津】函数()f x 存在极值点,转化为()f x '存在零点的问题,亦即()0f x '=有解问题,然后借助于导数刻画函数()f x '的图象,应用零点存在性定理求解问题.【典例4】(河北衡水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八模)已知函数()()()ln ,xf x e x a x a x a R =-+++∈.(1)当1a =时,求函数()f x 的图象在0x =处的切线方程; (2)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为单调函数,求a 的最大整数值.【解析】(1)当1a =时,()()()1ln 1xf x e x x x =-+++,()()ln 1xf x e x '=-+,所以()()01,01f f '==,所以函数()f x 的图象在0x =处的切线方程10x y -+=;(2)思路一: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为单调函数,则()0f x '≥恒成立.由于()()()ln x f x e x a x a x =-+++,()()ln x f x e x a '=-+, 令()()h x f x '=,则()1x h x e x a'=-+, 设()0h x '=的解为0x ,即001x e x a=+, ……﹝导数零点不可求,虚拟设根﹞ 当()0,x a x ∈-时,()0h x '<,当()0,x x ∈+∞时,()0h x '>, 所以()()h x f x '=在()0,a x -上单调递减,在()0,x +∞上单调递增, 所以()()()()000min min ln xh x f x f x e x a ''===-+,因为()0000011ln ln x e x x a x a x a=⇔==-+++, ……﹝虚拟设根,整体代换﹞ 所以()()()0000min 0011ln 2x f x e x a x x a a a x a x a'=-+=+=++-≥-++, 因为()0f x '≥恒成立,所以20a -≥,即2a ≤.故a 的最大整数值为2.【审题点津】确定函数具有零点但又无法求解或求解相对比较繁杂的情况下,引入虚拟零点,通过形式化的合理代换或推理,达到化简并求解问题的目标.这种方法感受数学思维“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诗意!思路二:函数()f x 在定义域上为单调函数,则()0f x '≥恒成立.①先证明1x e x ≥+(证明略);②再证明ln 1x x ≤-(证明略); ……﹝借助于重要不等式,投石问路﹞ 所以()()ln 2211x x x +≤+-=+,所以()1ln 2x e x x ≥+≥+, …………﹝合理放缩,转换视角﹞ 当2a ≤时,()()1ln 2ln x e x x x a ≥+≥+≥+,()()ln 0x f x e x a '=-+≥恒成立; 当3a ≥时,()()ln 0x f x e x a '=-+≥不恒成立;故a 的最大整数值为2.【审题点津】遇到含有xe 的超越函数时,不妨运用1xe x ≥+进行放缩,遇到含有ln x 的超越函数时,不妨运用ln 1x x ≤-进行放缩,往往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这是放缩法的重要途径.【典例5】(厦门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检)已知函数()()22ln 12a f x a x x a x =+-+. (1)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2)当1a >时,记函数()f x 的极小值为()g a ,()()3212254g a b a a a <--+,求满足条件的最小整数b .【解析】(1)()f x 的定义域为()0,+∞,()()21a f x ax a x'=+-+=()()()2211ax a x a ax x a x x -++--=, ………﹝判断导数的正负,自然需要对a 的取值分类讨论﹞若0a ≤,当()0,x ∈+∞时,()0f x '≤,故()f x 在()0,+∞单调递减, 若0a >,由()0f x '=,得11x a=,2x a =, (ⅰ)若01a <<,当1,x a a ⎛⎫∈ ⎪⎝⎭时,()0f x '<,当()10,,x a a ⎛⎫∈+∞ ⎪⎝⎭时,()0f x '>, 故()f x 在1,a a ⎛⎫ ⎪⎝⎭单调递减,在()0,a ,1,a ⎛⎫+∞ ⎪⎝⎭单调递增;(ⅱ)若1a =,()0f x '≥,()f x 在()0,+∞单调递增; (ⅲ)若1a >,当1,x a a ⎛⎫∈⎪⎝⎭时,()0f x '<,当()10,,x a a ⎛⎫∈+∞ ⎪⎝⎭时,()0f x '>,故()f x 在1,a a ⎛⎫⎪⎝⎭单调递减,在10,a ⎛⎫⎪⎝⎭,(),a +∞单调递增; 【审题点津】研究含有参数的超越函数的单调性时,必须探寻出分类讨论的界点,其界点的确定往往是由数学的严谨性所确定的.(2)由(1)得:若1a >,()f x 在1,a a ⎛⎫⎪⎝⎭单调递减,在10,a ⎛⎫⎪⎝⎭,(),a +∞单调递增, 所以x a =时,()f x 的极小值为()()3ln 2a g a f a a a a ==--, 由()()212254g a b a a a <--+恒成立,即2ln 24a a b a a >-+恒成立, ………﹝两个变量进行分离、化简﹞设()()2ln 124x x h x x x x =-+>,则()5ln 4h x x x '=-+,令()()5ln 4x h x x x ϕ'==-+,则()111x x x x -'=-=ϕ,当()1,x ∈+∞时,()110x x ϕ'=-<,所以()h x '在()1,+∞单调递减,且()1104h '=>,()()3312ln 2ln16ln 044h e '=-=-<,所以()01,2x ∃∈,()0005ln 04h x x x '=-+=,且()01,x x ∈,()00h x '>,()0,2x x ∈,()00h x '<,所以()()200000maxln 24x x h x h x x x ==-+, ………﹝零点不可求,设而不求,整体代入﹞因为005ln 4x x =-,得()200max 12h x x x =-,其中()01,2x ∈, 因为212y x x =-在()1,2上单调递增,所以()max 1,02h x ⎛⎫∈- ⎪⎝⎭, 因为()max b h x >,b Z ∈,所以min 0b =.【审题点津】确定函数具有零点但又无法求解或求解相对比较繁杂的情况下,可以再次求导,进行多次求导,判断正负,此时要保持层次清晰,思维缜密.【典例6】(郑州2018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已知函数()()ln (1)f x x a x a R =-+∈在(1,(1))f 处的切线与x 轴平行.(1)求()f x 的单调区间;(2)若存在01x >,当0(1,)x x ∈时,恒有21()2(1)22x f x x k x -++>-成立,求k 的取值范围. 【解析】(1)由已知可得()f x 的定义域为(0,)+∞,()1f x a x'=-, 所以()110f a '=-=,即1a =, ………﹝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所以()ln (1)f x x x =-+,()111x f x x x-'=-=, 令()0f x '>,得01x <<,令()0f x '<,得1x >, ………﹝借助于导数的正负加以判断﹞ 所以()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0,1,单调递减区间为()1.+∞.(2)法一:不等式21()2(1)22x f x x k x -++>-可化为21ln (1)22x x x k x -+->-,………﹝直接“左减右”构造函数﹞令()()21ln (1)122x g x x x k x x =-+--->,则21(1)1()1x k x g x x k x x-+-+'=-+-=, 令()2()(1)11h x x k x x =-+-+>,其对称轴为12kx -=, 当112k-≤,即1k ≥-时,()h x 在0(1,)x 上单调递减,所以()()11h x h k <=-, 若1k ≥,则()0h x ≤,()0g x '≤,所以()g x 在0(1,)x 上单调递减,()()10g x g <=,不适合题意; ………﹝正确理解题意是关键,就是在直线1x =右侧附近是否为单调递增﹞若11k -≤<,则(1)0h >,必定存在01x >,使得0(1,)x x ∈时,()0g x '>,即存在01x >,当0(1,)x x ∈时,恒有21()2(1)22x f x x k x -++>-成立; 当112k->,即1k <-时,欲使存在01x >,当0(1,)x x ∈时,恒有21()2(1)22x f x x k x -++>-成立,只需()0g x '>,即(1)10h k =->,此时1k <,综上,k 的取值范围是(),1-∞.【审题点津】本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直接构造函数()()21ln (1)122x g x x x k x x =-+--->,用多次求导,应用分类讨论思想探求该函数的增减性,达到求解问题的目标.法二:不等式21()2(1)22x f x x k x -++>-可化为21ln (1)22x x x k x -+->-, 若存在01x >,当0(1,)x x ∈时,恒有21ln (1)22x x x k x -+->-成立,亦即存在01x >,当0(1,)x x ∈时,函数21ln 22x y x x =-+-的图象在直线(1)y k x =-的上方. ………﹝部分分离,数形结合,化为图象的位置关系﹞令()()21ln 122x u x x x x =-+->,则1()1u x x x'=-+,()()10,11u u '==,令()1()1v x u x x x'==-+,则()2110v x x '=--<, 所以()11x xv x =-+单调递减,()()21ln 122x u x x x x =-+->为凸函数,如图所示,又(1)y k x =-是过定点()1,0的直线系,当直线与曲线相切时,()011k u '==, 所以k 的取值范围是(),1-∞.【审题点津】本题不等式恒成立问题采取适当恒等变形,部分分离,化为过定点的直线(1)y k x =-与函数21ln 22x y x x =-+-图象的位置关系,进而应用运动的数学思想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 法三:不等式21()2(1)22x f x x k x -++>-可化为ln 112x x k x -<--, 若存在01x >,当0(1,)x x ∈时,恒有21ln (1)22x x x k x -+->-成立,亦即存在01x >,当0(1,)x x ∈时,ln 112x x k x -<--. ………﹝完全分离,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 令()()ln 1112x x M x x x -=->-,则()()()()()()22211ln 122ln 12121x x x x x x x M x x x x -----'=-=--, 令()()()2122ln P x x x x x =---,则()()()3112ln 0P x x x x '=----<,………﹝部分求导,简化运算﹞所以()P x 在()1,+∞单调递减,()()10P x P <=,即()0M x '<, 所以()M x 在()1,+∞单调递减,因为ln 1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等号(证明略), 所以当1x →时,ln 11xx →-,()1M x →, 所以k 的取值范围是(),1-∞.【审题点津】本题采取适当恒等变形,完全分离,转化为ln 112x x k x -<--恒成立,只需使得min ln 112x x k x -⎛⎫<- ⎪-⎝⎭即可,进而化归为求解函数ln 112x x y x -=--的最小值的求解.本题要注意的是,端点效应的处理需借助于不等式ln 1x x ≤-恒成立,说明ln 11xx →-. 法四:不等式21()2(1)22x f x x k x -++>-可化为21ln (1)22x x x k x -+->-, 因为ln 1x x ≤-,当且仅当1x =时取等号(证明略),若存在01x >,当0(1,)x x ∈时,恒有21ln (1)22x x x k x -+->-成立,亦即存在01x >,当0(1,)x x ∈时,()211(1)22x x x k x --+->-, ………﹝重要不等式1ln x x -≥是放缩的途径﹞ 所以32xk ->. 因为1x >,所以k 的取值范围是(),1-∞.【审题点津】本题不等式21ln (1)22x x x k x -+->-恒成立借助于不等式ln 1x x ≤-进行灵活放缩,转化为()211(1)22x x x k x --+->-恒成立,这是知识整合能力的较好的体现.。